做功德是不是一种贪?
《文殊真实名经》里说:“大供养者是大贪欲。”
对功德的贪念,是累积善业的贪,是正面的贪。
就像很多人发愿去西方极乐世界,是因为那里无忧无虑,大地铺满金银珠宝,所有声音都是宣扬佛法的妙音,放眼所见都是我们喜欢的事物。但这却是因为我们所处世界的黄金珠宝非常稀有而显得珍贵,便希望能拥有多一点;而这个世界讲好话的人也很少,便希望说好话的人多一点;我们更希望这个世界完全没有烦恼、忧愁、痛苦。
这种种希望都是贪念,而西方极乐世界是最符合我们“希望”的地方,所以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最大的贪念了。
其实,当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心,业力完全清净时,金银珠宝就和桌子、石头是一样的价值,因为自己已经没有贵贱好坏的念头,也就是心已经从散乱不安的分别念平静下来,这时也就没有所谓的贪念了。
当我们想拥有金银珠宝等财富时,就必须先努力付出,过程一定是辛苦的。而在最终有收获时,内心或许会有短暂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却无法长久延续下去,甚至根本没有快乐可言。
相对的,对于修行上的贪,过程当然也要辛苦付出,但最终却绝对会带给我们快乐,所以这种贪念是善贪。
其实,菩萨想成佛的贪念,不仅不会伤害别人,连 恨和嫉妒等烦恼也不会产生,甚至还可以对治烦恼。所以,当自己不想做功德时,就让自己对功德多贪一点,在发脾气时,就对自己的坏脾气更加 恨一点。
因为不想做功德和发脾气,是向外伤害其他众生的贪与 ,而贪做功德和不满意自己的坏脾气,却是对治自己烦恼的贪与 。这两者虽然一样是贪与 ,但在动机、过程和结果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如同渡海必要搭船,但到岸后就不再需要船只了,在修行道上的我们,暂时还是需要犹如渡海之船的肉体,以及精进累积功德的大贪念。所以,要尽量多做功德,因为这是善贪,有助于我们脱离轮回。
要让你的回向成为圆满正等觉之因,还必须以三轮无缘智慧摄持,否则,如果被三轮实执的垢污所染,就叫做具毒回向。
《汇集经》中云:犹如食用杂毒丰美食,佛说缘于白法亦复然。吃了杂毒的美食,对你一定有很大的伤害,而实执就是回向中的毒,如果你回向时带有实执,那就会伤害善根。所以,当你缘于白法而回向时,一定要以三轮体空摄持。
这样做到了三轮无缘,才是出世间的波罗蜜多;如果有实执,只能算是世间的波罗蜜多。如《入中论》在讲完一地的功德以后,说道:“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由于三轮生执著,名世间波罗蜜多。”不仅是布施度,持戒、安忍等也都是如此。
所谓的三轮是哪些呢?《甚深大回向经》云:“无有回向者,亦无回向法,亦无回向处,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回向,作是回向时三处皆清净。”三处,也即三轮:作回向的人、回向的善根、所回向的对境众生。
我们知道,在名言当中,这三者的确如梦如幻般地存在着;但在胜义当中,它们的本体都是空的。
诸佛菩萨如何回向 我亦如是回向
当然,三轮体空――以证悟无实智慧摄持的真实无毒回向,在凡夫薄地时,根本无法做到。因为这对我们来讲,是矛盾的,心里出现这三轮的时候,就是实有的;要思维体空的时候,又什么都没有了,因此,以凡夫心是无法实现这样回向的。
要实现这种功德,我们就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法王如意宝非常重视这一回向方法,对我们来讲,这也是非常殊胜的方便。
在念《普贤行愿品》时,如果你实在无法观想每一个偈颂的内容,就在开始时心里意念:“诸佛菩萨如何回向,传承上师及前辈的圣者们如何回向,我今天也如是回向。”这一点应该不难,我们完全做得到。做到了,就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
这一窍诀其实出自佛经,如《三十五佛忏悔文》云:“过去诸佛如何回向,未来诸佛如何回向,现在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作回向。”《普贤行愿品》中也说:“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可见,让善法成为圆满菩提之因的无误要诀,唯有依赖于以回向印持的这一结行。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精进作回向。
让回向成为习惯
你们可以总结一下上面讲的回向要点,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行持。比如,造了任何善根以后,至少观想一下:“诸佛菩萨怎么回向,上师如意宝等传承上师们怎么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愿将此善根以及三世一切善根,全都回向一切众生,以令他们自在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这可能不用一分钟吧,但如此观想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其实修行是一种习惯。长期做的话,发菩提心也好、回向也好,最后什么都很容易。像课前课后让大家转经轮,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今天忘、明天忘,但现在习惯了,也就没什么困难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让这种回向成了习惯,那在任何时候,你一做完善根就会回向,一回向就会想到要像上师及诸佛菩萨那样回向,就会想到众生,就会想到菩提,但不会想到自己。能这样修的话,修行也不会很困难的。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分享转发,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