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恩”的再思考

2018-10-05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在“意乐依止法”中,宗喀巴大师教导我们对于善知识要“念恩生敬”,从功德方面来讲,具格善知识与佛是相等的,而从恩德上来讲,善知识胜于佛陀。我们只有从心底时时忆念善知识的恩德才能真正生起恭敬心,经由这样的如理串习才能做到“视师如佛”,只有生起对善知识的信敬之心,才能于法获益。

善知识之恩总胜一切佛。在过去无量劫中,虽有无数的佛在引导众生,但我们却不是他们教化的对象。所谓:“无量诸佛未调伏,暴恶难调浊世众,如实为说善逝道,祈祷依护大悲尊。”就是作为释迦牟尼佛集资对象的佛,就有四万五千、七万六千或者七万七千之众。不仅如此,即使在本劫中,也有“拘留孙”、“拘那含牟尼”等佛出世,引导无边所教化者,然而他们却不能调伏我们。是今生得遇的善知识,能为我们开示圆满无误之道,纵佛亲临,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无过如此。所以,善知识在功德这方面虽然与诸佛相等,但在恩德这方面却较一切佛为大。

善知识好比是施食于饥饿濒死者的人,诸佛则如向生活本以奢华者再给予一份肉那样的人。诸佛只有在我们抵达较高修道层次时,才会对我们现身和安慰我们,而在我们现在弱小无力时却爱莫能助;就像有人在我们脱贫致富时布施食物、钱财给我们那样;而善知识却能在我们快堕入恶趣深渊的时候,现身引导我们;如同某人在我们贫穷时施食于我们一样。所以,我们现在能生起想获得佛位的愿望,也是善知识的恩德所致。在我们遇不到其他任何佛菩萨的时候,值此匮乏正法之际,只有善知识能为我们宣说正法,所以说善知识的恩德总胜一切佛。

善知识之恩别胜释迦牟尼佛。很久以前,有位转轮王名叫“辐辋”(后成“无量寿佛”),他有一千个儿子(即:“贤劫千佛”),当他们发菩提心并各选一个世界作为未来教化之处时,他们发现在斗诤劫中人寿百岁时的众生很难调服,于是纷纷舍弃不选,只有释迦牟尼的前生------婆罗门“海尘”,发心调伏那些斗诤劫中的有情。所以,对人寿百岁时的所教化者而言,释迦牟尼佛要比其他佛的恩德大,但是对我们这些人连佛陀也无法调伏,无法教化的人们,刚强顽劣,却只能仰仗善知识来调伏了,所以师恩尤重。

在佛陀之后,印度出现过许多成就者,乃至佛教传入汉地以来也有千年历史,可以说,成就者层出不穷,代不乏人,但是由于我们过去受生的地点、时间不对,所以那些先德谁都不能引导我们,我们只得留在浊世中,所谓:“饶益众有情,无数佛已逝,然我因自过,未得彼教养。”如今,是善知识的悲心使我得遇,又来方便引导我。正如所说:“于久远驰骋生死中寻求我者,于长夜痴暗睡眠中醒觉我者,于陷溺有海拔济我者,于三界牢狱解放我者。”这就是我们的善知识啊!一直在默默地等候着我们,拯救我们,愿心不改,矢志不渝。

善知识说法之恩更胜。以前,当释迦牟尼佛还是菩萨时,他曾为了一个偈颂的缘故,宁愿让凶猛的罗刹把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和他本人吃掉。当大师受生为乞林嘎哩达王时,为了听法,他的身体被钉上了一千枚铁钉;当他受生为嘎那夏瓦王时,为了听法,他的身上竖有一千只灯烛;他也曾为法跳入火坑;当他受生为妙色王时,为了听法,他剥皮为纸、析骨为笔。阿底峡尊者也是一样,他为了求法,不顾风暴、摩羯鱼等危险,在大海中漂浮十三个月,忍受众苦。玛尔巴、密勒日巴等祖师也是为了求法的缘故,历经艰辛。以前去印度求法的人,往往也是九死一生,就像义净法师、玄奘法师一般,饱受磨难,可以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现在求法不需要受一点苦,善知识为我们开示全圆之道,纵佛亲临也无过如此。由此可见,善知识之恩真是昊天罔极!

珍惜当下因缘从久远来做思量,可以说,善知识之恩德,实在无以为报。就眼前来讲,导师在这个无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大开方便之门,以三级修学契理契机地接引学人,善巧施设两套修学模式,营造氛围次第引导,孜孜不倦,苦口婆心,其情之胜无以复加,其恩之盛难以尽诉。我等更应真诚、认真、老实的安住于此,才不枉此生相遇的因缘!轮回路险,无常迅速,当需自重!

再次学习依止法,略有所感,谨记之。

文: 法志

下一篇:遇见(二)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