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如是我闻的意义是什么?看看佛陀的遗教

2018-10-04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序分主要有两种,发起序、证信序。

发起序就是介绍讲经的发起原因;证信序是阿难尊者传承佛经,为后世众生宣说的时候,为了让众生证明本经可信,先说四个字:如是我闻。这个就叫做证信。

关于如是我闻的解释,我们直接复制宣化上人开示

佛经开始,都用‘如是我闻‘四个字,和外道经典不同,外道经首,不安‘阿’,便安‘‘,‘阿’,就是无的意思;‘‘是有的意思,因为有无不能决定,索性便两字都安上去。

‘如是我闻‘,还有四种意思:(一)息众疑;(二)遵佛嘱;(三)息争论;(四)异外道。

(一)息众疑:阿难结集经藏时,升座说法,大众顿起三疑:

(1)因为阿难法相圆满,具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和佛一样,因此怀疑是否佛再活过来?

(2)是否阿难已成佛,才有这样圆满端严,和佛一样的相貌?

(3)不是阿难、不是释迦佛,那么是否他方佛来这里成佛?

大众起了以上三疑,等阿难大声说‘如是我闻‘,大众才消除疑惑。

(二)遵佛嘱:遵从佛所咐嘱,佛将入涅,众弟子都哭起来,尤其是阿难,他是佛的堂弟,又是侍者,所以泣不成声,这时有阿那律陀尊者,就对阿难说:‘你不能哭,应该赶快问佛,怎么安排后事?‘阿难说:‘要问什么后事呢?’尊者说:要请问佛四件事:

(1)佛在世时,我等依佛为师,佛灭度后,我等依谁为师?

(2)佛在世时,我等依佛而住,佛灭度后,我等依谁而住?

(3)佛灭度后,将来结集经典时,一切经典,以何为首?

(4)佛灭度后,如何处置恶性比丘?

阿难恍然觉悟,即时请问佛:‘佛灭度后,我们依谁为师?‘佛答:‘以戒为师。

又问‘佛灭度后,我们依谁而住?‘佛答:‘依四念处为住。’

什么是四念处?

(1)观身不净,便不会爱惜身体。

(2)观受是苦,便不会贪图享乐。

(3)观心无常,便不会执著妄想

(4)观法无我,一切法,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色法,都没有真我存在。

又问:‘佛灭度后,将来结集经典,一切经典的前面,应该用什么文字来代表?‘佛答:‘一切经典,当安“如是我闻”,和六种成就,才能表示经典圆满,及证明是佛所说的。’

又问:‘佛在世时,可以调伏恶性比丘,佛灭度后,如何处置恶性比丘?‘佛答:‘默而摈弃。’恶性比丘――即不讲道理的比丘。默摈,即不要理睬他,不要和他说话,他的恶性,就无从发展,便会慢慢调伏。佛在世时,亦有六群恶性比丘,因为佛能教化、能调伏,才相安无事。

(三)息争论:阿难还未证四果,当时佛的弟子,多是四果大阿罗汉,老参上座,资格和身份都比阿难高深,如果是阿难所说的经典,大家都不佩服,但若加上‘如是我闻‘,大家便知道,不是阿难说的,而是佛所说,阿难的记性特别强,佛在四十九年中,所说的经典,他都能详细记得,有条不紊,不会杂乱;现经典前面加上‘如是我闻’,这一切法,都是我阿难,从佛处所听闻的,大众才不会有争论。

(四)异外道:外道经首,多安阿或作为开始,佛则咐嘱安‘如是我闻‘,以便和外道不同。

故经说言:若住四念处。名自境界。不为魔缚。若住五欲。名魔境界。为魔所缚。

对于我们修净土法门来说,四念处也是有助于大家坚固信愿的。观身不净,娑婆世界的肉身这么龌龊,好象一个臭皮囊装满粪便,为什么不去极乐世界,换一个跟阿弥陀佛一样的紫磨金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观受是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娑婆世界烦恼多不胜数,为什么不去极乐世界,永离一切众苦?

至于观心无常和观法无我,这个要求高一些,现在不做要求,去了极乐世界继续学习。有人说,为什么要证信呢?慧远法师说:信者。入法初门。摄法上首。凡入佛法。要先起信。

所以《华严经》中说信为手,有信就好象人有手一样,进入佛法宝藏,可以采取道法之宝。如果你不信,就好象人没有手一样,进入佛法宝藏,也是空无所获。

有人说,既然观法无我,又说如是我闻,阿难尊者是圣人,这里为什么要说我呢?慧远法师说:说我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见心说我。意思是说,凡夫的我见还没有灭除,心中执着我见,所以喜欢说我。

(2)慢心说我。意思是说,学道之人,在还没有证到阿罗汉的无学位之前,都叫学人。他们虽然已经破除我见,但是还有一个慢心。心中还有一个我慢,所以说我。

(3)世流布我。意思是说,对于那些证了阿罗汉的无学圣人,他们的见惑到就断了,慢使也已经断了,只是为了随顺世间流传佛法,所以说我,方便众生听的时候可以弄明白彼此。

下一篇:当你和世界太过亲密时,事情就变得没完没了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