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尖上修行
佛门讲,吃饭的本质是“为疗形饥”。人吃饭时,每一口都是为了止息饥饿的痛苦,每一次咀嚼都是为了治疗饥饿的痛苦。
吃饭时,提醒自己,是饥饿的痛苦在驱使我吃饭;咀嚼时,提醒自己,我为了消除饥饿的痛苦而咀嚼。在觉照中咀嚼吞咽,人能超越个人对食物的好恶。
这样吃饭,能让心变得柔软,更是在舌尖上修行。
“圣雄”甘地——这位提倡“非暴力运动”而名闻于世的印度长者——曾指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杀戮,不是战争,而是人类手中的刀、叉。
素食,就是“让动物离开人类的菜单 ”,就是最好的放生。环保组织“地球公民”甚至提出“素食是人类的责任之一”。
放生时的仪式感,完全可以体现在素食中。比如,以不去伤害的心选择入厨的食物;餐前双手合十,祈愿众生各得安稳;咀嚼时,保持觉照……
有人会质疑:吃素对身体有什么好处,会不会导致营养不良?
佛陀在《大乘入楞伽经》中说:“食肉之人,众生见之,悉皆惊怖;食肉者,身体臭秽,贤圣善人,不用亲狎;食肉者,诸天远离,口气常臭,增长疾病,易生疮癣”。
不知道哈佛大学的学者们是不是参考了佛陀的主张,他们在做“人类健康饮食建议”时,明确提出:“肉的最佳食用量为零。”
认为素食会营养不良的人,却在有选择地回避掉另一个事实,肉食会提高罹患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黄帝内经》指出,肉食者大多性格放纵、骄傲、刚烈;另外,动物在被宰杀时,身体产生的愤怒、痛苦、恐惧等情绪,形成神经毒素,破坏食肉者的健康。
坚持吃素,不仅带来健康,还长养人的慈悲心;坚持吃素,人会更加自律,心足以抵抗外界的诱惑。
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在“致友人”诗中说:“不知肉味七十年,虚度自渐已九十;客来问我养生方,无他奉告惟蔬食。”年过九旬,吃素七十多年的朴老,依然身康体健。
佛门不仅提倡素食,也多有寿星。住世120年的,唐代有赵州禅师,近代有虚云老和尚;当代住世超过百岁的,有本焕长老(住世106年)、梦参长老(住世103年)等。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看何如。”
人在病苦中的呼喊,与动物在面对杀戮时的哀嚎,有什么区别?人类的口腔,不应成为对其他生命的执刑室;牙齿的咬合,不应成为对其他生命施加酷刑的方式;蠕动的胃肠,也不应成为其他生命的墓地。
你给予这个世界的,也将是这个世界给予你的。对此,佛陀称之为“因果的等流”。就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样,播种欢乐,人将收获更多的欢乐;播种痛苦,人将收获更多的痛苦。
来源:腾讯佛学下一篇:对疾病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