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养”的联想
学习《加行依止法》的过程中,反复聆听导师的开示,使我对“内外财供”有了更多的理解,回顾自己接触佛教以来的供养之路,不禁生起了些许的感慨,浮想联翩。
供养是美德。早年的时候读书,我最爱的是《论语》,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去回味《论语》,我情有独钟的却是他衍生出的“孝敬之道”,诸如:“老者安之”、“不敬,何以为孝”、“孝,始于事亲”等等,加之“虎有反扑之恩,羊有跪乳之情”、“养儿为防老”这些理念的熏陶,我慢慢明白了孝养父母的意义,知道了供养父母是为人子女的美德,可以说,生活中父母就是我们供养的第一对境,供养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
学佛之后,读到《父母恩重难报经》、《地藏经》、《入胎经》等对父母的恩德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父母是我们的恩田,我们应当礼敬供养,特别是在《善生经》中提出了“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在《无量寿经》中更是把孝养父母列为净业三福之一,这些经典都在教诫我们,供养父母是在家佛子应尽的义务和职责,甚至莲池大师还说出了“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的话,可见,供养父母是为子者的本分事。而学习了《加行依止法》我不禁想到,其实,父母就是我们最初的善知识,理应礼敬供养。
就我自身而言,最初的时候,觉得我能力有限,兄弟几个应该一起来孝养父母,那个时候虽然善待父母,奉以衣食,早晚问候,出钱出力,但是,偶尔我还会和父母争吵,心中也会对他们不满,虽孝不顺,直到几年前,哥哥去世,在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时,我对父母的理解才更深入了一层,瞬间我明白了父母,也才变得温和,柔顺,也才真正理解了善待父母的秘诀,那就是由顺而孝,无顺不叫孝。
供养是修行。进入佛门之后,我渐渐理解了佛陀的恩德,三宝的恩德更胜于父母的恩德,可以引导我们离苦得乐,究竟解脱,为此,我便满心欢喜的去供养三宝。我知道供养三宝是积累福报,消除业障的好办法,所谓:“一文施舍,万文收”,我便很是热衷于此,出钱出力,乐此不疲,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我的生活依旧,也没有发财,也没有顺利,我便很是困惑,不是说供养布施能积累福报吗?我怎么看不到呢?
后来,看了善知识的开示,我才渐渐明白:原来福报的成熟也是需要时间因缘的,不会是立竿见影;为了世俗利益有所求的发心,也不是真正学佛者应有的供养动机;如法的供养是要三轮体空的,无施者,无受者,无所施之物。这时候,一直使我深感疑惑的达摩与梁武帝见面后的问答,也才稍有理解。梁武帝见达摩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尊者答道:“并无功德”武帝惊问道:“何以并无功德?” 达摩答:“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实功德?”尊者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
随着学佛时间的积累,我渐渐才明白,原来供养利益的大小不只在于给予的多少,更在于发心的大小与纯度。就像那个公案:一个贫女施一文钱于寺院,至真至诚,感得方丈亲自为作祈福,待得贫女成为贵妃之后以百金供养,方丈只派弟子为作祈福一样,因为供养是心。我原来一直以为,供养是对方得利益,自己是对方的恩人,贵人,功德主,后来才明白,自己是如此的颠倒,实际上自己才是供养的最大受益者:因为供养了财物,我们积累了福报;因为能舍财物,我们减少了对财物的执着;因为对治了贪心,使我们生起了智慧。原来,供养的过程就是一个修炼身心,自心成长的过程。
供养是职责。就佛陀的四众弟子而言,在家众肩负着护持佛教的责任,是佛教的金汤外护。佛陀之成道也得益于牧女的乳糜供养,佛陀弘法的祇树给孤独园等场所也得益于弟子的供养,就是如今的西园寺也是明嘉靖之末,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今留园)时,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时间约在16世纪中叶。徐泰时故世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延续至今。所谓“四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这是作为在家佛子对出家众理应所做之事。可以说,供养三宝,在家众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供养是习惯。不时会听说,某某老总、某某名人在某座寺院动辄捐献以千万计,我就很是不屑,总会说:“人家有钱。”“有钱人就是任性。”慢慢随着我在经济上稍有积累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去做供养也很难,犹豫不决,花钱如割肉,数额小还痛快,数额稍大便总有不舍,我有时也会暗暗的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后来听到了善知识的开示,原来:勤修供养,乐善好施也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串习,因为凡夫都执著心很重,难以放下对财物的执著。怎么办呢?善知识告诉我们:“修行就是要养成好的习惯。”我想,好的习惯不只是包括修学佛法的习惯,反省自己、随喜他人的习惯,也包括供养的习惯吧。因为我们的贪心,很坚固,很难对治,而要对治贪心唯有修布施供养。特别是在学习了《加行依止法》之后,我觉得,财供可能是现阶段我们最方便做的供养方式吧。
“日行一善”,是很多年前我听到的一种倡导,是让我们随学袁了凡先生,日日行善,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假以时日,这样就会有润物无声、滴水穿石之功效。可以每天拿出一块钱来,用于做善事,如法发心,且以三殊胜摄持,这样就会事半功倍,功不唐捐。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去“日行一善”。
思量至此才明白,供养,原来有这么多的意义,对于一个初学佛者,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修学法门。
文: 法志下一篇:我不是鹤立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