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法,做好人

2018-07-29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学习《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有感

在第三课《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好人有不同的标准。如下:

1、一般好人,指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

2、从佛教思想来说好人又分为以下几种:

(1)依五戒十善生活的人天乘。

(2)能够断除贪嗔痴烦恼解脱乘。

(3)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菩萨乘。

(4)三德圆满的佛乘。

从佛法的究竟义来说,只有佛才是真正的好人。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人对我说:“师父,我这人虽然不学佛,但是心善得很,从来不会整人害人的。”当然,这种自说自话,我也没必要去反驳或深究,但愿他是如此吧。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去杀人越货,但是小小的过失却不计其数,如顺手牵羊,添油加醋,人后说三道四。佛经中说:“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恶虽微,但会让我们内在的贪嗔痴烦恼滋长,营造不良的心灵环境。内在烦恼逐日积累,加上外在恶缘推动,会导致我们犯下大的过失。《地藏经》中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因此,只要我们内在还有贪嗔痴存在,我们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善人。

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有标准和方法。宗教信仰为我们界定了是非善恶的标准,更为我们指明了完善道德的途径,成为有深度和纯度的好人。好人应该建立在一定的道德标准上,而道德准则建立在宗教上。如果没有信仰,以人性的自私自利,道德只会成为一句口号,成为没有生命力的教条。导师在书中所说:“健全的法律只能制裁犯罪,却不能消除犯罪;良好的制度只能减少导致犯罪的因素,却不能消除实施犯罪的动机。可见,社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个人的问题。如果我们内心无法获得宁静,如果我们的行为失去道德准则,社会又怎能出现安定的局面?”如果我们内在的贪嗔痴无法平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犯罪者。唯有依靠信仰,尤其是佛法,调伏内在烦恼,才能真正消除我们心中深藏的犯罪动机。

佛法不仅教导我们成为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同时教我们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佛法的处世精神就是“悲智双运”,二者缺一不可。佛门有一句话:“慈悲出祸害,方便出下流”。光有慈悲善良,缺少智慧,我们就会变成一个不分是非黑白的老好人,披着好人的外衣助纣为虐。如果只有智慧,缺乏悲心,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冷漠的人,将自己高高挂起,与众生隔离开来。

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等等,都是道德危机引起的,追根到底,是信仰缺失,找回每个人的信仰,才有解决之道。我们大家都处在社会的洪流之中,每个人的好坏都与自己息息相关,唯有以佛法净化世间,我们才能真正过好人生。学习佛法,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唯有佛法才能改造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真正实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文: 释本莲

下一篇:忆念师恩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