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记与怎么用

2018-07-29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在带班级共修时,辅导员总要或多或少地记录师兄们的分享,以便在讨论环节的引导能有的放矢。那么,聆听师兄分享时,记什么呢?是一句句都记下来,还是记关键词?是记录师兄们分享的法义思路,还是记录师兄们结合自己讲了什么事例?辛辛苦苦记下来的这些东西对带班共修有什么用?在此,我分享些不成熟的思考和尝试。

为引导而记录

按照班级共修模式,法义分享环节有约11位师兄各做5分钟修学分享,随后进入30分钟讨论环节。在这个环节,辅导员要根据修学内容和分享情况,引导师兄们对本课的重点内容展开讨论、达成共识,进而认识到自己的心行与本课重点内容之间的差距、不足和薄弱点,最终明确如何做出调整或提升。讨论结束后,辅导员5-10分钟的总结分享就是现身说法,是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及运用做出示范。

可以说,从第一位师兄开始分享到讨论结束,辅导员只有专注地聆听和有效地记录,才能准确地听出门道——师兄们对法义的理解是否完整、准确、透彻?有没有漏掉什么内容?如果认识不透彻,是知见上有疑点,还是对事实正见的观察修有问题?师兄对本课的正见有没有跟导师一样感同身受?对正见是否有结合自己实际去审视和接受的过程?最终接受了没有?树立佛法正见后,在生活中的运用有没有什么问题,怎么引导师兄们去解决?

这些正是辅导员带班引导的着眼点,要记就记这些,这些是做好30分钟讨论和总结分享的关键信息。

画个表格,一目了然

以上这么多内容其实涵盖了八步骤的第一步到第六步,十几位师兄一位接一位分享,内容很多,要快速分析清楚再记下来并不容易。刚开始带班时,我在这个环节手忙脚乱,后来,我尝试画了个表格去填空(见下图),居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表格的项目是根据师兄们八步骤运用情况不断调整的,在师兄们成长的过程中,我画过好多个表格去带共修,上图这个表格是我现阶段带班时在用的,下面大概说明一下。

第一项是“第三步获得道理正见(问题+论证思路)”,这是改变观念的基础。目前班上师兄普遍有意识地去拎法义的脉络,有时候能很完整准确,有时候有遗漏,所以这一项必须很重视,聆听时,需要准确记录,在30分钟讨论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道理正见的梳理如果不完整,后面的观察修一定会溃不成军。

第二项是“第三步获得事实正见(让法鲜活立体,感同身受,获得正见)”,这一层面决定着师兄们能不能认同导师对某一问题的阐释。下跳棋一样抓几个点去做事实正见的观察修,是不可能对法“感同身受”的,必须要连成线,不能漏项。在师兄们结合现实进行观察修时,辅导员要脑子里装着法义的脉络去听,去记录。

第三项是“第四步树立正见(错误观点过患,树立正见)”这一项,这一步我带的班师兄能有意识地去做的还是少数,大多数师兄还处于“师父说得对,我自然能接受”的状态,甚至有师兄直接跳过第四步,了解了正见后,直接去第五、六步的运用。所以这一项,我把它列出来,聆听时去观察哪位师兄做到了,在30分钟讨论环节中特别提出来,详细说明这一步怎么做。

第四项是“第五六步:运用”这一项,在带班过程中,我发现师兄们很努力地要去“把法义用起来”,分享中时常有运用的实例。但由于前四步做得不完整,到运用环节其实力量非常微弱。对此,我会准确记录,在30分钟讨论环节,随喜师兄运用,但不会过多地随喜。

后面有一项是“备注”,这里记录的就是当期法义以外的内容了,比如师兄做义工了、依止心增强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班级修学进度不同、师兄们修学状态也不同,表格的设置须得因地制宜。此外,用填表的方式做记录时,不必太纠结填得对不对、好不好,毕竟这是速记。对辅导员而言,填表格本身也是八步骤的训练过程。聆听和记录十一位师兄的分享,就是运用八步骤对当期法义做十一次观察修,细细拆分师兄的分享在第几步上,哪一步没有做到位。如此专注地重复正确,使辅导员成为班级共修的最大受益者。

每一个环节都指向共同的方向

填表记录师兄的分享情况后,辅导员在30分钟讨论2000环节中,要先梳理法义脉络、重点,然后“结合师兄分享”“围绕法义重点组织讨论”。在做支持辅导员过程中,我发现不少新辅导员们把“结合师兄分享”当成了“随喜师兄”。其实不然。

30分钟讨论要围绕当期法义的重点展开,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指向共同的方向——本期法义重点,都是为了这个核心服务的:辅导员梳理法义是在明确重点、结合师兄分享是在分析怎么扣住法义重点进行分享、组织讨论也是在紧扣法义重点进行讨论。

有了前面填表记录作为基础,“结合师兄分享”这个环节是可以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通过随喜前面分享中那些有清晰的道理正见、事实正见观察修出了“感觉”、能对自己既往错误观念进行审视的师兄们,在讨论时,引导师兄们紧扣本期法义的重点内容去分享。

引导30分钟讨论之所以不容易,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师兄们对法义的前三步不熟悉,这个跟每期法义的难易程度有关,也与师兄们的自修和小组共修有关。

带班过程中,每当师兄们法义比较熟的时候,我都体会到这个环节的威力:讨论能帮助师兄们深化对法义重点内容的共识,能让师兄真正“接受”正见、树立正见,产生一种“是的,我以后一定要用这个正见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但这样的情况确实是少数,作为辅导员,一定不要着急。30分钟讨论又叫30分钟平等交流,辅导员要在前期填表记录、分析师兄修学状况的基础上,做好陪伴。看看师兄们目前在卡在哪一步上没做好,就立足那一步手把手地示范。比如法义第三步的道理正见不清晰,试试当堂拿出辅助材料,让师兄借助这宝贵的工具,体会什么叫“法义脉络”;比如法义第三步的事实正见不够,那就特别提出事实正见做得好的师兄怎么分享的,也可以在辅导员总结分享时做个示范。辅导员是学习者、辅助者、分享者和服务者。

想起前一阵听到一位师兄分享说“我们不能站在山腰上跟师兄们说‘你上来啊,快上来啊’,而是要走到师兄身边手挽手、肩并肩陪着师兄一起往上走”;想起很多次带班结束后,反省当天引导上的疏漏,我的那些惭愧和遗憾。在带班中,我获得了个人的成长,但在对师兄们的引导方面,的确问心有愧。很多想到的还没能做到,智慧引导差得太远,慈悲陪伴也差得太远,在这里向导师和三宝忏悔

文: 智麒

下一篇:成长在七月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