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保护地球的艺术
——在一次难得的采访中,禅宗一行大师提出了气候变化
对文明的严重威胁。为了避免相关灾难,精神文化需要复兴。
Zen and the art of protecting the planet
In a rare interview, Zen buddhist master Thich Nhat Hahn warns of the threat to civilisation from climate change and the spiritual revival that is needed to avert catastrophe
作者:乔·康菲诺,英国《卫报》
Jo Confino, the Guardian
作者介绍:
乔·康菲诺是赫芬顿邮报“新影响力和创新部”的执行编辑,该部门涵盖了商业、技术、影响力、科学和环保等产业。他还是“正在发生什么”的主任编辑,其创刊宗旨聚焦于具有正面意义的新闻故事。在这之前,乔在卫报担任执行编辑二十二年。
图片:一行禅师在诺丁汉大学的闭关中心(摄影:弗兰克·施韦泽)
这不仅仅是一次传统的星期日漫步:在英国乡村,将近八十四岁的越南禅宗大师——一行禅师,带领近千人经行在诺丁汉郡起伏的群山中。
安静的队伍极为缓慢地穿过林间空地和苹果园,蜿蜒而行,宛如长蛇。经行的队伍被要求去深刻体验他们走在大地上的每一步,以便对当下保持正念。
老师(人们对一行禅师的尊称)走下大道,来到一片有着高高草丛的牧场,静静地坐着冥想。经过六十八年的出家修行,他散发着宁静的氛围。
尽管在世界各地有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并且与著名的上师们受到同样的崇敬,但是禅师不太为公众所知。他从不试图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也不想成为名人大咖,他把精力集中于在世界各地建设将佛法运用于生活的道场。在法国、美国和德国有很多这样的寺院,全球也有大量的支持者团体,包括二十多个分布在英国各地的“僧团”。
他寻求创建精神的复兴:基于对人、对环境深深的尊重,回归简单、友善的世界,取代我们以消费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一行禅师很少接受采访,但他意识到,世界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再加上他年事已高,身体日益虚弱,所以他认为利用所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地使社会重新恢复活力,以及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变得尤为重要。
老师在这样的年纪,却仍保持着繁忙的行程。刚结束伦敦哈默史密斯阿波罗数千人的授课,他便来到诺丁汉进行为期五天的闭关,接着去亚洲进行三个月的巡讲,冬季返回法国的梅村社区道场闭关,在梅村他已渡过了四十多年的流亡生涯。
一行禅师,这位已经获得超过八十多个桂冠的多产作家,对气候变化特别感兴趣,最近出版了畅销书《我们拥有的世界——通往和平与生态的佛教方法》。
依靠过度消费来使自己平静
在书中,他写道:“地球今日的状况是因为生产和消费缺少正念所造成的。我们通过挥霍来忘记烦恼和忧虑,通过过度消费来使自己平静。这不是正确的方法。
在英国接受的唯一一次采访中,禅师呼吁记者发挥自己的作用,阻止我们的文明被摧毁,呼吁企业把注意力从追求利润转移到谋求社会福祉上来。
他说,将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寄希望于科技进步,是一个拙劣的想法。科学固然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解决破坏性行为的根源:“西方的精神危机是我们遇到诸多痛苦的根源。因为我们的二元思维,认为上帝和天国在我们之外,在未来……我们并不知道上帝的本性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所以我们需要把上帝放到正确的位置,放在心灵深处。就如同波浪知道水就是自己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所有东西,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奇迹。通过把天国放在正确的位置,我们可以了知幸福地生活在此地、在当下是可能的。一旦认知到这一点,我们便不必再去追逐那些我们曾认为与幸福有很大关系的事物,比如名誉、权力和性。如果我们停止产生绝望和愤怒,就会让周围的环境重新恢复健康。
“也许我们有足够的技术来拯救地球,但这是不够的,因为人们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我们需要关注这个问题的另一面:不仅仅是二氧化碳才带来环境污染,我们生活中有毒的氛围,也给我们带来伤害;如此多的人们开始生病,许多孩子面临暴力、绝望和自杀”。
一位佛是不够的
他停了片刻,然后平静地说:“一位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很多位佛”。
一行禅师经历着不平凡的人生。在越南战争期间,他为了帮助村民逃脱轰炸几次死里逃生。访问美国时,他说服了马丁·路德·金公开反对这场战争,因而推进了和平运动。马丁·路德·金也曾提名禅师为1968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接下来的十年里,禅师花了几个月时间尽全力从拥挤的船只中救出越南和柬埔寨的难民。最近几年,他领导美国国会议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静修,而且继续在梅村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举办和解禅修。
他的整个哲学是基于观察呼吸和行走,冥想停驻于当下,而不是忆念过去或担忧未来。
他说,在每个人心里都有爱、慈悲和理解的种子,同时也有愤怒、仇恨和歧视的种子。我们会经历怎样的生活,取决于我们选择灌溉哪类种子。
下一篇:谁杀谁吃,因果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