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玄奘精神,荷担如来家业
我是初次来到敦煌,但之前就对这里有一份情感,一份向往。我想,这也是很多佛弟子共同的感受。因为敦煌不仅有莫高窟这样闻名世界的佛教艺术宝库,还有法显、玄奘等西行求法者留下的足迹,是我们礼敬佛陀、缅怀古德的朝圣之地。从另一个角度看,敦煌又是丝绸之路的中心,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正如学者季羡林所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带着朝圣的心来到这里,确实有一种穿越历史、追随古德的神圣感。
缅怀先贤求法的精神
近年来,我时常应邀为戈友们开讲《玄奘的精神》。这一次,也是因为戈友会发起的“玄奘之路”来到这里,将从瓜州阿育王寺开始,沿着玄奘三藏当年西行的路线,体验一天的戈壁行。
敦煌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重镇,也是古德西行求法的要道。在这条路上留下足迹的,除了法显、玄奘等流芳千古的高僧,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先贤。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没能到达目的地。义净三藏有诗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者成百归无十,后者不知前者难。远路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后者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虽然义净三藏本人是由海路前往印度的,但从诗中的“离长安”“砂河遮日”来看,应该是描绘由丝绸之路前往印度的艰难。
因为路途漫长而艰险,最终到达印度并东归译经的成功者寥寥无几。但每一位上路的先贤,他们明知前路险恶仍毅然西行的选择,他们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生命的精神,特别值得今天的佛弟子思考、景仰和效仿。因为他们的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才使佛教流传两千多年,利益无量众生;才使佛教由印度传到亚洲各国,以及今天的世界各地,引领人们走上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解脱之道。
我们对佛法智慧认识越深,越会由衷缅怀这些西行求法的先贤。他们的选择,值得我们思考;他们的理想,值得我们景仰;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效仿。虽然今天的佛弟子不需要像他们那样万里跋涉,但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路上,我们同样要面对无数的挑战和障碍。因为在今天这个资讯爆炸、诱惑重重的环境下,修行比任何一个时代更为艰难,特别需要这种勇往直前不退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认识佛法在当代的价值
在二十多年的弘法过程中,我接触到很多高校、商学院和各领域的从业者,看到大众对佛法的需求日益普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宗教政策恢复以来,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了这一变化。尤其是近十年来,这种需求不仅在扩大,而且开始有了深度。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求求拜拜,还会进一步思考人生,追问生命的意义。
今天,虽然物质和科技文明高度发达,但人类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多,对自我的迷失越来越深,内心的烦恼痛苦越来越重,甚至生态环境也越来越恶劣。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困境?离不开佛法。因为世界的一切问题,无非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无非是心的问题。而对心的认识和调整,正是佛法智慧的强项,也是它和西方文化的不共所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凸显了佛法对世界的价值。
现在政府开始重视国学,因为一个强国的崛起,除了经济繁荣,也离不开文化建设。说到中国传统文化,春秋战国时虽有诸子百家,但之后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其中,佛教虽然属于外来文化,但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和本土文化水乳交织,对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有着深远影响,并从道德、民俗、语言等方面渗透于民众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它能弥补儒家文化的不足。
儒家思想重视现世,避谈生死,对心性的认识也较为薄弱。而佛教的轮回思想和心性理论,正是最好的补充。轮回思想让我们看到,生命不仅有今生,还有无尽的过去,并将延续到无限的未来。这是引导我们从更高的角度看待生命,作出选择。否则,今生不过短短几十年,稍纵即逝。如果把握不住当下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息不来,又会去向哪里?
而心性理论让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更有深度。佛法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心学,从心理健康到人文建设,从心性修养到明心见性,都离不开对心的了解。心性理论之所以具有指导意义,因为它不是来自玄想,而是佛陀通过禅修亲证的,也是历代祖师大德依法修行证得的。如果缺乏这一智慧,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就会流于表面,是难以深入的。
从这两点来看,佛法不仅可以弥补中国本土文化的不足,也可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因为西方文化对轮回和心性同样陌生,对自我和世界真相的认识同样薄弱。西方哲学主要通过理性认识世界,但自康德开始就已看到,理性是无法通达世界本质的。因为对真相的认识,是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这种能力来自生命本具的无限智慧。佛教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对这一智慧的开显,这不是仅靠理性思维就可达成的。
所以,佛教在重视理性、强调正见正思惟的前提下,还有修证的部分,即通过禅定开发觉性,这样才能看清万物真相。仅仅借助理性观察世界,就像以有限认识无限那样,永远不可能穷尽。一旦通达觉性,才能了知世间真相。因为心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
认识到佛法智慧的殊胜和独特性,自然能对中国文化建立自信,也会更加缅怀古德。正是他们的为法忘躯,我们今天才有机会学习并传承这一智慧。这个认识越深刻,对古德的求法精神就会越珍惜。不仅要珍惜,更要以行动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点亮自己心灯的同时,点亮千万众生的心灯,光光互映,让世界充满光明。
了解修学存在的问题
但点亮心灯并不是容易的事。2500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明心见性,发现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是佛陀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因为他为我们指出了自救之道,给生命带来了希望。
西方宗教认为,人是没有自救能力的,必须通过对神的祈祷,依靠神的拯救。而佛陀通过修行发现,世上并没有万能的神,相反,每个人都有觉悟潜质,都能成佛。这个发现,佛陀称为“古仙人道”——就像在原始森林中找到一条出路,而且是过去诸佛走过的。
为什么说在原始森林中?因为凡夫的生命充满迷惑和烦恼。我们平时关心最多的,主要是有限性的问题,比如家庭、感情、财富、人际关系等,还有各种不绝如缕的颠倒妄想。但要知道,真正决定生命层次的,是关于无限性的问题,比如“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如果不关心这些,或找不到答案,人生必然是被动而非主动的选择。哲学和宗教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终极问题。
在点亮心灯之前,我们都处在无明状态,什么也看不清。因为看不清,就会引发错误认识,对自己产生我执,对世界产生法执,进而制造无尽烦恼。带着这些烦恼去看世界,看人生,又会导致更大的误解,更多的烦恼。生命就在惑、业、苦的轮回中流转,找不到出路。是佛陀的发现让我们知道,在漫漫长夜中,还有觉性之光。而且这是众生本自具足的,不假外求。
佛陀发现这条道路后,说法45年,施设种种法门。其后,历代祖师续佛慧命,将这些教法一代代传承下来。遗憾的是,这条路在今天又变得扑朔迷离,模糊不清。
一方面,资讯高度发达,使人们有更多机会阅读经典,学习法义。但与此对应的,则是明眼师长难值难遇。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有效引导,资讯越多,反而会造成干扰,让人目迷五色。很多人也在读经,也在禅修,也在学戒,也做各种弘法事业,但这和走向解脱有什么关系?依然是模糊的。
另一方面,整个社会都在支持贪嗔痴,诱惑越来越多,引发的妄想也越来越多。在生活比较单纯的过去,我们还有时间静下心来面对自己。而现在,我们每天都被碎片化的资讯充斥,没有一刻安宁。在这样混乱浮躁的心田,佛法是很难生根发芽的。
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现代人学佛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们学了很多道理,究竟怎么落实到生命中,做到知行合一,而不是说食数宝?再有,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但多数人并没有发起菩提心,践行慈悲利他的精神,让大众觉得学佛是悲观消极的,对社会没有作用。其三,我们虽然皈依了,成为佛弟子,但内心对三宝的信仰并没有与日俱增,原因到底在哪里?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找到有效的修学方法。
找到有效修学的方法
佛教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传入中国,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走向鼎盛,宋元明清后又一路衰落。所以我们今天传承的佛教,除优良传统外,也夹杂着陈规陋习,这是我们需要反省的。
同时还要看清方向,在菩提路上稳步前行,而不是例行公事般地做很多事,却对修行目标不明确,不清晰。2005年,我在《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中提出修学五大要素,即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佛法虽然博大精深,有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有天台、华严、唯识等诸多宗派,但离不开共同的基础。此外,汉传佛教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六种建设,即人生佛教的建设、信仰建设、大乘精神建设、修学次第建设、教制建设和大乘解脱道建设。在这些思考基础上,我设立了三级修学体系,旨在为大众提供有次第、有氛围、有引导的修学模式。以下,简要介绍其中几点。
第一是人生佛教建设,帮助我们将所学佛法汇归到现实人生。佛陀为什么要说法?是因为众生有问题,有迷惑,有烦恼。所以,佛法的中心不是经典,而是为每个人服务的,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解决迷惑烦恼。正如祖师所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果众生没有问题,佛陀就不需要施设八万四千法门了。所以,要把所学佛法和人生挂钩,通过树立正见,调整心态,来提升生命品质。
第二是信仰建设,强化三宝在心中的分量和地位。为此,我专门写了《皈依修学手册》,帮助大家认识皈依的意义和学处,并编有《皈依共修仪轨》,提倡把修习皈依作为日常定课。我们皈依三宝,首先要对佛法僧有全面认识,知道三宝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进而如法宣誓,获得皈依体。这是走上菩提道的开始,也是继续前行的动力。此后还要不断巩固,藏传和南传非常重视皈依修习,汉传佛教虽将此纳入早晚功课,但总体重视不够,这是很多人道心退失的主要原因。所以,皈依不仅是一次仪式,也不是阶段性的修习内容,而要日日修,年年修。我们由皈依走入佛门,确立以三宝为究竟归宿。进而通过对佛法僧的忆念和学习,最终于自身成就三宝品质。可以说,整个学佛都没有离开皈依,是从皈依住持三宝到开发自性三宝的过程。
此外,戒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清净健康的生活。这是学佛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正顺解脱之本,无上菩提之本。现代人为什么如此浮躁?就是因为生活太混乱了,没规律也没节制。在这样的状态下,内心是无法安定的,更不可能产生智慧。戒定慧三学,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首先依戒律如法生活,然后以禅修安顿身心。当身安心定,就能像水清月现那样,使智慧光明显现出来。
有了以上这些基础之后,修行到底要修什么呢?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就佛菩萨的品质,那就是大智慧和大慈悲。整个修行都应该围绕这两个目标。我们了解缘起因果,了解无自性空或诸法唯识,目的是具备闻思正见。然后要通过止观禅修,将之转化为心行正见,圆满智慧的修行。在汉传佛教的修行中,禅宗起点太高,而教下的理论过于复杂。所以对今天的人来说,特别需要借助有效的方法,抓住核心,次第而行。
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慈悲的修行。汉传佛教是大乘,要发扬积极济世的菩萨道精神。为什么观音菩萨在中国家喻户晓?就是因为菩萨心怀慈悲,寻声救苦,令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快乐。在人与人关系冷漠的今天,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儒家讲仁者爱人,基督教讲博爱,而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更广大,更深刻,蕴含的智慧更高深,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和落实的。但现在人对观音的信仰,多数是把观音菩萨作为保护神,从来没有想着将此作为学习榜样,最终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品格。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对菩提心认识不足。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也是学佛者口中的高频词,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什么是菩提心?就是在内心真正生起“我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走向生命觉醒”的愿望。修学上路之后,我们会发现,如果不走向觉醒,生命将面对无尽的迷惑和烦恼,是没有出路的。当我们获得这种定解,必然会生起真切的菩提心。佛菩萨过去也和我们一样,是从凡夫开始修行的。彼是丈夫我亦是,我们要相信佛陀的教导,相信自己也能通过修行,圆满佛菩萨那样的悲智品质。
怎样让菩提心发得更真切,更有效?汉传佛教中,不少人喜欢受菩萨戒,以为这代表着一种资格。但由于认识不足,很多人虽然受了菩萨戒,却没有发起菩提心,也没有进一步修习慈悲,是名不副实的“菩萨”。而在印度和西藏的传统中,则是先受菩提心戒,在十方三宝的证明下,确立自利利他的愿望。生起愿菩提心之后,再进一步受持菩萨戒,将愿心落实到行动中,广行六度,做种种利他善行,为行菩提心。
在发菩提心、行菩萨行的过程中,因为我们的心行基础是凡夫心,有贪有嗔有痴,不能平等地接纳一切人,慈悲一切人。就需要进一步学习正见,并通过禅修实践,最终通达空性,成就胜义菩提心。至此,我们才能像观音菩萨那样,对一切众生具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从本质上说,我们和六道一切众生是一体的,和十方诸佛菩萨是一体的,和宇宙万物也是一体的。体证到心的这个层面,才能圆满无限的慈悲。
在修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定期检验修学成果,看看自己的慈悲有没有增长,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减少?如果慈悲和智慧没有增长,烦恼没有减少,那就白学了,最多是种种善根而已,是没有力量的。增长悲智少烦恼,既是佛法对人类的价值,也是检验学佛效果的硬标准。
结 说
了解到佛法的价值,我们要发心传承这盏智慧之灯,让它照亮世界,驱散迷惑、烦恼、仇恨、伤害等负面现象。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科技使人类的破坏力日益增强。怎样化解这些潜在的危机?同样离不开佛法。只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才能使科技文明得到妥善使用。否则,很可能使世界危机四伏,同时让自己在物欲中随波逐流,不能自主。当我们的生命改变了,世界才会改变;当我们的内心和谐了,世界才会和谐;当我们的内心光明了,世界才会充满光明。
玄奘三藏从小就发愿“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我们也要以此作为自己的愿力,传承佛法,利益众生。如果今天的佛子都能具有这样的情怀,不仅是佛法之幸,也是众生之幸,世界之幸。
下一篇:一次特别的班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