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

2017-01-21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本期学习的法义内容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三《纵欲·禁欲》《重生·重死》《自利·利他》。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导师重点阐述了佛教徒既不纵欲也不禁欲,而是少欲知足,知足常乐;佛法既关心死后的归宿,同时也重视现实人生;佛子可以通过纯粹的利他而达到充分的自利。

导师在阐述利他和自利的关系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学习佛法智慧,才能真正懂得如何自利以及利他。不学佛的人想要利他也是不容易的,因为没有智慧,总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你想要利他,你也不能做到真正地利他。接下去,导师举了一个例子:像父母对儿女,他的这种利他心把儿女都给宠坏了,不能让孩子真正健康地成长,因为没有智慧。很多父母就是靠着自己的一种感觉,自己的一种需要,自己的一种想法,去关心儿女,去宠着儿女,爱着儿女,最后让儿女培养了很多不良的串习,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甚至会害了他,所以父母要真正教育好儿女,那也是要有智慧的。

这正是我最近在反复思考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怎么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导师在不同的法义中,一遍遍地强调无常和众缘和合。也就是说,我和孩子的关系是依因缘而存在,说不定啥时候就结束了。在我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并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快乐?

首先我想到的是,因为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是因缘和合的,所以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关系,他们和我一样,是独立的个体。我在做任何与孩子相关的决定时,必须要和对待其他家人一样,尊重他们个人的意愿。

其次,我应该珍惜这样的缘分,我是他们的母亲,在与他们相伴的岁月里,我比他们多的仅仅是个人经验而已,这样的经验还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佛法作为主心骨的我,到目前为止,还是充满了烦恼迷惑的凡夫,我又凭什么对着孩子们大吼大叫呢?

再次,导师开示,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就是心的问题。所以如果我和孩子之间有争执,是因为我们对某一问题不能达成共识,那就要细细想这个过程,本着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最终应该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我能给孩子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正见,是尝试运用正见处理问题的经验。

道理是容易想明白的,遇到问题却容易迷糊。正当我一边看法义,一边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佳璐师兄放学回来了。她一边欢快地跑进来,一边高声叫:道悯师兄,我回来啦。听到她的声音,我在心里提醒自己:法义学习时间结束了,实践法义的时间开始了。

最考验我的就是拉琴时间,今天我带了两样法宝:计时器和法义。在开始拉琴之前,我把女儿抱在怀里,问她:“佳璐,你喜欢拉琴吗?”“喜欢”。她回答得很干脆。“拉琴是你的事情还是我的事情?”我接着问。“你的。”对于这个答案我有点吃惊:“为什么是我的事情。”“因为你要陪我。”“哦”我点点头:“你说的对,陪你拉琴是我的事情,但是拉琴应该是你的事情,对吗?你拉琴应该专心。”“嗯,那你也要专心,不能看手机。”她一本正经地看着我。我认真点点头。

拉琴开始了,先拉空弦,然后是《赫利美利》练习曲,拉了三遍之后,她提出要听会儿故事,一个故事至少要5分钟,要是在以前,我会断然拒绝,因为每首练习曲中间的休息时间是1分钟。但是这一天,我决定要尊重她的想法。我对她说:“你的休息时间只有一分钟,如果你听故事,就意味你听一分钟后就要暂停,等到下一次休息的时间继续听,你愿意吗?”她想了想:“我愿意。”于是我的法宝派上了用场,计时器开始计时,她听故事,我开始看法义。这样两次之后,她主动提出,要连拉6遍然后休息6分钟,这样可以听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一天的拉琴,平稳顺畅,没有争执,而且,我用这段时间背了“真诚、认真、老实”“八步骤”和“人生五大信念。”

这只是我的一次尝试,我相信,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处理好其他一些矛盾,例如儿子打游戏的问题、爸爸妈妈反对我吃素的问题,等等。通过学习,我改变了一些想法,也找到了一些新的方法,还要把新的方法(佛法智慧)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发生改变。当这些小改变日积月累之后,我相信,我的生活一定会发生质的改变!

文:道悯

下一篇:班级活动开启“混班模式”新篇章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