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安:信仰蕴含着佛教文化的无穷魅力
信仰(图源:网络)
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无论是不是佛教徒,在危急时刻,都可能会脱口而出一句“观音菩萨保佑”。直到今天,每到农历2月、6月、9月的三个19日,烧香拜观音的人更是挤满了寺院。然而,真正了解观音菩萨的人却并不多,这样的礼拜大多只是为名为利或为自己排忧解难。而在学界,以往对观音菩萨因何能为如此之多的大众如此之深地信奉着,似也未能进行更多的研究。为此,情感上对观音菩萨十分亲近的李利安教授,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学术上为中国佛教研究弥补了这一空白。
李利安教授是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玄奘研究院院长、中国宗教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是著名的佛教研究学者。9月30日,他应邀前来为宣城泾县宝胜禅寺刚刚恢复的水西书院开讲第一课:《人性需求与观音信仰》。整场讲座,除中场休息的十分钟外,李教授不看一字,一气呵成。演讲中,一个接一个浅显的比喻,一句接一句信手拈来的引语,一声接一声的设问,一浪接一浪的排比,如潮水般从他的心中涌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有人说,“不会演讲的佛学家不是好学者”,李教授显然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好学者!
演讲后,我得到了一个采访李教授的机会。但我对才疏学浅的自己能否与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对话,心下感觉十分忐忑。好在李教授为人谦和,加之学识丰富,思维敏捷,解答问题如催生一粒种子,终使我每一个蹩脚的提问,都获得了营养充实的回答,就像采摘一棵果树。
一、
在宣城的两天里,李教授除了参观一些文化遗迹与遗物之外,还对当地观音像进行了考察和了解,结合全国各地观音造像的特征,他认为宣城当地一些宋代观音造像,是融入了地方化的元素的。谈起全国各地民间观音造像的一些特征,李教授说,民俗化观音是民间观音造像的一大特点:
“尤其南方各地,某个人物,出家修道成就后,在民间即被视为观音菩萨。例如传说中的唐代福建闽南的施秀英,江苏武进地区的苗凤英等等,这种将当地人物和观音结合在一起,把她视为观音菩萨化身的观音信仰方式,在全国挺多的。另外,很多当地的观音造像都有自身的名称,是在三十三观音和佛经里的观音之外起的名字。这大概是因为各地都希望观音和当地有更深刻的缘分吧,这样更有利于让观音菩萨走进当地民众的现实生活当中,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观音形象。”
然而,李教授也发现,无论各地在观音造像、观音称呼和信仰方式等表象上如何变化,对观音信仰的核心都不会变:那就是对观音基本品格的信仰,尤其是观音的慈悲、智慧和力量。慈悲代表着一种悲悯和救助他人的情怀,智慧代表着一种圣洁的精神境界,而力量更是一种经久不衰的信仰。他说:
“对信仰者来说,这种力量既可以依赖,也可以激发自己,可以给他们自信,给他们无畏,给他们战胜困难的希望,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鼓舞他们解决现实的困难。这一点在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
信仰(图源:网络)
二、
李利安教授的母亲信仰观音,因而对他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甚至有一些观音法门,他都是在陪伴母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来的。对佛教文化的热爱,一直伴随着他成长、学习、深造的整个过程。1992年,应三秦出版社一位朋友的邀请,李教授撰写了五、六万字的观世音菩萨故事,从此开始了对观音的专门研究。1994年,他又写了两篇观音研究的文章,并出版了传记《观音菩萨传》。1997年,对观音菩萨及观音法门已有了深刻了解和理解之后,36岁的他,在终南山一个观音道场皈依了佛教。他说,从那时起,他对观音菩萨情感日深。之后,在2001到2003年间,他系统地研究了唐代以前的观音信仰的发展历程,此时,他深感学界对民众的佛教信仰研究不够。他认为,信仰是佛教理论的内在逻辑和佛教实践的基本体现,为佛教提供了超越性资源和存在的理由。他说:
“信众对来世的信仰,对彼岸的信仰,对人的肉体生命之外的另外一种生命形态的信仰,对某种外在力量的信仰等,都是佛教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佛教的超理性部分。超理性,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也是佛教哲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形成一种信仰性的佛教文化。但是,今天我们学术界对它研究得不够。我们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历史、佛教的哲学、佛教的文学、佛教的文献、佛教的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对佛教的信仰研究得比较少。但是信仰,又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的魅力所在。佛教的哲理很好,但佛教的信仰也很美妙啊!而且这种信仰是和佛教的哲学结合在一起,不能割裂的。”
佛教信仰多流传在民间,而民间又因为其现实生活的需求与文化的薄弱,往往会对正统的信仰进行很多改变。经过多年考察研究,李教授认为实际上民间的佛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符合佛教正法,但缺少理论情趣,偏重信仰,流传于底层社会的佛教。这一类佛教信仰,没有政治反叛性,对社会没有危害。李教授把这种民间佛教称之为“民众的佛教”;第二类,是突破了正统佛教的范畴,偏离了佛教经典的说法,掺杂了民间文化的元素,成为一种不同于正统佛教的文化现象。但这种文化既不与政府作对,也不危害社会,在满足民众信仰与文化生活的同时,还能起到伦理教化与精神凝聚的作用。李教授把这种佛教称之为“民俗佛教”;第三类,是一种异端,比如一些打着弥勒下凡的旗号,借佛教的名义煽动、蛊惑民众,来达到他某种个人的目的,比如造**、敛财等等。这种迷信的、功利的、极端的宗教组织,属于佛教的异端,也就是邪教一类。这三类民间佛教信仰,学界的研究都很少。李教授说:
“这些民间的佛教信仰,是老百姓的,是和底层社会有直接关系的。而离开了对底层信仰的研究,我们怎么来认识底层社会的伦理教化?怎么来认识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怎么知道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文化情趣?”
李教授认为,正统的佛教和民间的佛教总是处于一种相互呼应的状态:因为正统佛教的存在,才使得民间的佛教不至于走得太远;因为有民间佛教的存在,也使得正统的佛教具有了一个很大的使命,就是引导它不断的回归正法。正是因为民间信仰的这种巨大的需求,才使得正统的佛教有了存在的理由,有了社会的基础。可惜的是,学术界对这些都缺乏研究。
三、
2014年,李利安教授申请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汉地的观音信仰研究。目前,李教授正在进行这一项目的研究工作,我们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读到他研究撰写的一套系列的观音信仰研究丛书。通过对观音信仰的研究,李教授发现,观音之所以成为信众最多的一位菩萨,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到宋代以后,观音菩萨实际上已经把所有菩萨的特征都集于一身了。比如大愿,观音菩萨就有十二大愿;比如大行,观音菩萨具有“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这样强大的执行力。而且,观音菩萨在成道前,在身为妙善公主时的苦修经历,都表现出对佛法的强劲践行力;再比如大智,观音的圆通法门和《心经》的智慧,都是极其精妙的;加上她本身特具的大慈大悲之力,观音菩萨在民众的心中便具有了无穷的力量。
在公开课上,李教授细致地阐述了他对观音菩萨名号的两种翻译的认识,让我感觉特别新颖。李教授后来对我进一步解释说,其实这就是显示出了“空”与“有”一体两面的关系:
“观世音,世间之音就是受苦受难的众生的呼唤之声,属于佛教所说的法相;观自在,观什么才能自在?只能是观万事万物的自性,属于佛教所说的法性。法相和法性是佛教看待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相是有,性是空。‘有’的哲学为入世做论据,‘空’的哲学为出世做论证。悟空,要靠智慧;知有,要靠慈悲。所以,信仰观音,既要信仰观音的救世能力,也要信仰观音的智慧境界。与此同时,信仰观音也要像观音菩萨那样,乐观世音,达观自在。”
观音菩萨,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非女性形象,对于为何在中国民间观音造像大多变为女性,李教授解释说:“对于女神的信仰,我们有悠久的传统,比如西王母的形象,几乎从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再比如说中国的道家,信奉‘一阴一阳谓之道’,给予阴性以极高的重视。唐代以后,中国汉地观音造像变成女性形象,实际上就是适应了这种文化的传统。女性的温柔、体贴、细腻、柔和、亲切等性格更符合观音慈悲这一核心品格。变成女性形象以后的观音菩萨,更加亲切,更加柔美,这样,无论男女,都会感到她更亲近,更慈祥,更有人间情趣。民间有些地方就称观音为‘妈’或‘老母’的,最普遍的是称为‘观音娘娘’,这就说明在母亲具有崇高地位的中国百姓的内心深处,对观音的‘母性慈悲’具有更强烈的共鸣。这种塑像造型上的转变,说明观音菩萨已经深入中国民众的骨髓,深入他们的灵魂深处,并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面旗帜。”
四、
作为宗教,佛教也有它相对固定的信仰仪轨,烧香拜佛便是其一。然而在学术界,很多信仰佛教的学者,并不一定采取这种通常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信仰。对于这一点,李教授认为,拜或不拜偶像,并不是心中有没有信仰的标准。他说:
“我研究佛教,而且对佛教有很深厚的感情。严格讲我是信奉佛教的哲学,践行佛教的慈悲与智慧,追求佛教的情怀与境界,理解、尊重和亲近佛教的各种信仰。信仰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体验和精神境界,外在的礼拜并不能绝对地说明对佛教的信仰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程度。”
其实,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拜佛的人,并不一定对佛教有深刻的理解和内心深处对佛教有很深刻的皈依,很多拜佛人是带有自己的功利需求的:或求钱财,或求福禄,或求子息,或求康寿等等,李教授认为,与其这样带有现实功利的跪拜,还不如在内心深处对佛教的哲理、佛教的思想、佛教的原则、佛教的信仰有深刻的认同和推崇,承受佛法的熏陶,并在现实生活当中去践行。他说:“所以我觉得,我们也不宜以拜与不拜作为标准,我们期待回归正法,回归真理,在宣传佛教真理的同时,也吸收佛教真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来。当然,佛教的各种礼仪自有其信仰的旨趣,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合适地进行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统。”
信仰(图源:网络)
五、
不久前关于量子力学的诸多发现,让科学界很多人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认同感。于是,我也突发奇想,问了李教授一个不太靠谱的问题:既然我们都坚信阿弥陀佛国是存在的,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人类科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可以运用宇宙飞船之类的高科技将人类直接送往极乐世界?李教授回答道:
“往生西方净土,首先必须解决三个哲学问题,也是信仰问题。第一世界观和宇宙观,就是承认宇宙当中有很多个世界,有好世界,也有不好的世界,人类不幸在一个不好的世界。在好世界有比人类更有能力更有智慧的生命存在;第二是生命观,就是要承认人的生命更终极的存在是一种灵性的生命,可以超越物质,超越时空,这才是最真实、最可贵、最可依赖、也最恒久的生命;第三就是力量观,承认有一种超人间的,非物质的力量,可以协助我们往生到那个美好的世界。所以佛教的信仰,不会期待一种科学的发明来完成这一任务。如果从纯科学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人类完成送地球移民到十万亿世界之外的西方这个任务是不可能的。”
我想,既然如此,以灵修的方式不是可以更直接快速地达到超越时空的灵性生命状态吗?于是我傻傻地问李教授:“为什么一定要入世呢?纯粹的出世修行不是可以离烦恼更远一些吗?”李教授认真地答道:
“因为在世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状态,应对在世就是要培养入世的精神。而出世说到底也是应对现世问题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星云大师等人提倡人间佛教的一个根本原因。”
六、
在采访的最后,李利安教授谈到了对泾县佛教的看法。他说:“皖南的佛教传统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泾县的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有一些象宝胜禅寺宗行法师这样有学识、有修行、愿意做事、有战略眼光的法师,佛教文化一定能在这里发展起来。”
李教授认为水西书院的恢复,进一步表明了,也让社会了解了,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可以和其它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一种文化。宝胜禅寺以寺院来支撑佛教的信仰,以书院来带动佛教文化的推广,是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个过程,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种可贵的努力。
文:苏竞下一篇:黄夏年:佛教的学与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