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终究会改变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式

2017-10-31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死亡(图源:网络)

亲爱的宝贝,

今天家里的猫绿绿去世了,这是你第一次见证和接触死亡,一个生命说没就没了,相信对你的震撼很大,那么请停留在这种震撼里吧,妈妈今天需要跟你聊聊死亡这个话题。

死亡其实是个无处不在的现象,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生命体都不是永恒的,而是有限的。

比如阳台那颗花,它的限期可能是一年,也就是300多天;比如绿绿,它属于猫类,它可能活几年到十几年;比如我们人类,寿命大约平均80多岁,很少人超过100岁,其实也就是3万多天。

3万多天,多么短暂,如果你再一算,其实爸爸妈妈已经活了1万多天,外公外婆已经活了2万多天,而你也已经活了3千多天,超过了人生长度的十分之一。

你可能会惊愕,啊,我什么都没做,就已经活完了人生的十分之一,太浪费了。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感慨,古人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就是这种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永恒感伤。

死亡(图源:网络)

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忘记死亡,或者假装它不存在。

我们常常错以为人生永恒,时光永远,所以总是会消耗时间、挥霍时间,甚至会因为拥有一堆时间发愁,对生命感到厌倦,不耐烦,甚至采取自杀的方式提前结束这本来就有限的时间。

其实死亡是一道警示,它像一把剑一样时刻悬挂在我们头顶,而我们的生命不过是一道在警示注视下的旅程。

看不到这道警示的人,容易把人生活成歧途。

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从来不考虑“人生要为什么活着?”这种根本性的问题,从而让自己的生命陷入为了活着而活着,或者为了生命的本能欲望而活着的境遇之中。

一个从来不考虑活着终极目的问题的人,他们的活着是缺乏自主性的,比如,想当然地为着一些东西活着。而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在他们3岁之前因为某些原因缺失了的,比如爱,比如认可,比如重视,比如物质,比如尊严。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然而就是需要不停的获取这些东西,那种迫切,那种焦灼,就像饿鬼需要食物,总是很饿,他们抢夺,争斗,但总是得不到,或者仅仅可能会得到一点,但依然会很饿。

如果按照本能活,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可能是匮乏的一生,因为由匮乏滋生的欲望无穷无尽,当我们执著地想去从外界获得一些东西来填补我们内心的缺失的时候,我们就活成了命运的傀儡。

而这一切都在于,我们忘记了死亡的存在,我们忘了人为什么要活着。

死亡(图源:网络)

死亡是上帝给人的最好的礼物,它把生命设成有限的存在,为的不过是更好的惊醒世人:

人生该如何度过?

是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一代代本能的奴隶;

是珍惜当下拥有的,还是执着地去索求那些得不到的;

怎样地去爱一个人才是真正的爱?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一个人会活得悲苦还是活得平和。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

所以,我们不应该避讳谈论死亡,相反我们应该时时想起它,死亡会最终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这世上的一切,我们终不能占有,而只是陪伴共处,我们带不走金钱、事业及一切功名利禄,我们也无法彻底的占有一个人,让他满足我们的爱,我们来自尘土,终归会化为尘土。

当我们懂得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地搞明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因而放弃占有的念头,才能减少被欲望绑架的可能。

最后,就像心理咨询教会人们要做的那样:人生要时刻保持觉察,人们应该带着觉察生活,而死亡做我们最好的督导,这超过了一切的哲理。

文:达芙妮

下一篇:施食原来这么殊胜,为你获取五大功德,福报来的太快了!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