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金玉:重重愿海浩无边——普贤菩萨

2017-03-18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印度与中国在地理上虽然同属于亚洲大陆,但被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相阻隔,因而是两个完全异质的文化形态。后来随着横贯中亚细亚的交通路线的开辟,这两种相隔离的文化开始交流。佛教初传中国,起先并无太大影响,在一段时间里,甚至被人视为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仅限于在皇室贵族阶层流行。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历代祖师的弘传,佛教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宗教势力并走向独立。至隋唐时,佛教趋于鼎盛,寺院林立,僧才济济,佛教经济发达,文化空前繁荣。特别是天台、华严和禅宗等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完成。入宋以后,乃至元明清,虽说佛教作为一个整体文化形态渐趋衰微,但其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渗透力却在加强。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大变动,佛教也得以再复兴,特别是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提出,使传统佛教在新的形势下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佛教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年历史清晰地凸现出这样的特征:在经历了初传、冲突、吸收、适应、融汇等漫长的文化整合后,它已深深地溶入中国传统社会之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儒、道两教一起,成为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一种外来文化传到另外一种文化环境中,往往需要适应原有文化的某些特性以求生存。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释迦之教义……与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不相冲突。输入之后,若久不变易,则决难保持。是以佛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之影响者,皆经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 可以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从义理构成、制度管理以及信仰型态均有较大变化,其中菩萨信仰的普遍流行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由此也建立了中国化的佛教信仰体系。

汉传佛教主要弘传大乘佛教思想。大乘佛教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菩萨思想,即反对离群索居,个体解脱,而提倡积极参与社会,救度众生。所谓“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大乘佛教的口号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修行不再限于个人的解脱,而是要自觉觉人、自立立他。个体的解脱必须与众生的解脱相联系,如《维摩诘经》所说:“众生病则我病”。菩萨道正是基于大乘佛教慈悲喜舍的核心理念与“勿忘世上苦人多”的社会关怀。

在信仰修证上,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改变小乘佛教的一佛崇拜,认为十方世界有无量佛,释迦牟尼佛只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佛,过去世界有燃灯佛、未来世界还有弥勒佛,东方净土琉璃世界有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等。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扩大了成佛的范围。然而修成佛道,历经多劫,在此千里迢迢的修行路上,毅力是对一般修行者的一大考验。所以中国佛教在力求简化修行程序,将成佛回归自心的改造过程中,为保留信仰特质,在佛之外,又塑造了众多可亲可敬的菩萨。这些菩萨不像佛陀那样高坐莲台,俯视匍匐于地的众生,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及,而是就生活于民众生活之中,倾听民生疾苦,为百姓分忧解难。由此也形成中国佛教特有的菩萨崇拜,构筑了中国佛教信仰大厦。

峨嵋山(资料图)

在中国佛教传统信仰观念中有四大名山之说,四大名山即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代表了中国佛教的特质。明清之后,“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盛传。

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是梵语音译,意译为妙德、妙祥、妙吉祥。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象征,与普贤菩萨同为华藏世界的上首。经典中常说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诸佛之母,众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道,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现世间。

峨眉山普贤菩萨代表大行。普贤菩萨的梵文名称是“三曼多跋陀罗”,尊号是“大行普贤”,是菩萨最高行门的代表。经中说菩萨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而且纯一妙善,所以称作普贤。普贤菩萨,位居等觉,证同于佛。将来成佛,名智刚吼自在相王佛,今示现菩萨身,为诸佛长子,得三昧自在,主一切佛的理德、行德,与般若自在的文殊菩萨智德、证德相对。同辅释迦牟尼佛于娑婆世界,教化众生,为释尊的得力助手。文殊菩萨驾狮子侍佛左方,普贤菩萨乘白象侍佛右方,显示佛的理智合一,行证相应,般若与三昧相即。华严海会,由释尊的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及文殊、普贤,一佛二菩萨,共称华严三圣。我们常见的普贤菩萨像,大多是头戴宝冠,身披彩衣,手持莲花,华上置经,面如满月,乘坐六牙白象的天人像。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菩萨观世音度化众生种种苦难,随时随处,应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予以救济。凡是遇到危难的人,称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菩萨便会即时观其音声前往解救。观音菩萨多被塑画成女性形像,就像一位慈母,以此来表现菩萨的慈悲。菩萨本无男女相的分别,而是为了度化众生,因此在很多观音菩萨的感应故事里,菩萨大多以女身示现,这是众生对无私之爱祈求的感应,是观音菩萨慈爱的象征,也是菩萨形像多是女性的原因。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代表大愿。《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地藏菩萨将留在世间,以普济众生,包括地狱中的饿鬼、畜牲与其它众生。并发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最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成为地藏菩萨的精神表征。其实地狱在佛教中也是一种表法,表世间最苦之处,所以凡是至极苦难之处,都是地藏菩萨救度众生的场所。关于地藏菩萨的故事,相传唐朝新罗国王族出身的僧人金乔觉,在玄宗时泛舟渡海来到中国。当他经过安徽池阳时,见九华山峰峦起伏,林木蓊郁,是修道的好处所,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并得到当时山主闵公的护持。闵公之子又跟随他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又礼其子道明和尚为师出家。数十年后,金乔觉以九十九岁高龄示寂,肉身不坏,全身入塔。因为他生前笃行地藏菩萨的行愿,所以后人便把他当做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来尊敬。我们常见的地藏菩萨圣像有许多种,一般广为流传的是“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形”的出家人形像,左手持如意宝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立于莲花上,有些圣像头戴五方帽,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地藏菩萨法相。

以上四位菩萨在中国民众信仰圈中地位极为崇高,除在四大名山供奉外,一般比较大的寺院道场也都会供奉。四大菩萨已经成为中国人佛教信仰的象征。

普贤菩萨(资料图)

大行菩萨称普贤,重重愿海浩无边。端严示坐六牙象,智慧化生七宝莲。一切三昧皆自在,本来妙德尽周圆。宝威来赞娑婆化,灵威神通震大千。我们习惯上说般若是诸佛之母,众生修行以求智慧解脱,而龙树菩萨更认为慈悲是智慧的根本:“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所以,生起大悲心是菩萨成就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佛教里,普贤菩萨被称为“十大愿王”,所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就是发菩提心的最好说明。无边的愿行昭示着普贤菩萨的殊胜之处,修持法门中,信、愿、行是成就佛道的基础,修行的次第也称为信、解、行、证,可见“行”在佛法中所占的地位。菩萨的愿有总愿与别愿之分,总愿就是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而别愿是因菩萨发心之不同而有所区别,如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有四十八愿,药师佛发有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发有十大愿。但无论愿之大小,或自修,或利他,必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粉身碎骨,在所不计,行不达愿,终不移改。菩萨的行愿就是行菩萨道。菩萨行具体构成的内容主要有“六度”和“四摄”,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救度众生为己任。

菩萨行的宗教学意义就在于,将一己之救赎与整个众生的救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所以,只有利他才能自利,将小我化为大我,这就是菩萨以救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目的,就是佛教事事无常的世界观和慈悲喜舍的人生观的具体实践,这也是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

道贵践行,说食不饱。佛教的修持主要体现为信受奉行,所谓“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是佛法的真义,世尊的本怀。每一个学佛者,都应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本著弘大的誓愿,策励深广的行为,利益无边众生,服务广大社会,朝夕以弘法为家务,终生以利生为事业。从积极利益众生,服务社会的利他行为中,完成自利的功德。

法海寺壁画 普贤菩萨(资料图)

普贤菩萨所说的十种广大行愿,其德目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1.礼敬诸佛

以清净恭敬的身心,礼尽十方三世诸佛。《普贤行愿品》说:“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人能遍礼十方过去,以及现在一切诸佛,当然是信仰佛的智慧,景仰佛的德行,对诸佛的教化,欢喜奉行,自然可改变身心,止恶行善,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礼敬既可以折服贡高我慢心,“低头一拜,罪灭恒沙。”又可以协调人际关系,相互尊重。

2.称赞如来

如来,是佛十号之一。普贤菩萨于十方三世诸佛前:“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因为称赞佛的功德,能启发人的心智,能激发人的菩提心,能鼓励人向佛学习。这就是佛教常说的“赞叹功德”。

3.广修供养

不但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且包括十方法界一切众生;不仅以内外财宝布施,还能以法布施。无论财施、法施,皆尽空遍法界;无论能供所供,皆广大无比。学佛人能学普贤菩萨,以财法二施,广修供养,财供养供给一切众生资身之具,解决民生艰苦,物质困乏;法供养充实人精神空虚,解除人心灵饥渴。广修供养的行为,确能利益众生,觉悟群迷,造福社会。《普贤行愿品》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4.忏悔业障

梵文忏摩,意译乞谅,宽恕。华文悔过,是悔悟既往的过失,誓必策进将来。梵华合言,名为忏悔。业是业力,人之身口意三业,所作一切犯罪行为,能障碍圣道,谓之业障。“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人非圣贤,熟能无过?若能诚心忏悔,改往修来,使人改过自新,反迷为悟,灭罪生福,离苦得乐。忏悔是所有宗教都有的一种意识与仪式,忏悔意识是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与评判,这一自觉意识对人心灵的净化有着重大意义。

5.随喜功德

随是随顺,喜是欢喜,恶尽言功,善满言德。功德分为有漏功德与无漏功德,世间一切慈善救济的福利设施,有扶危济困之功,有增长福禄之德,名有漏功德。而出世间进修四谛十二因缘等法门,有断烦恼了生死之功,有证我空真如之德。大乘菩萨更广修六度万行,有自利利他之功,有成就菩提道法之德,这是无漏功德。普贤菩萨,为饶益众生,教人以随喜功德,无论是凡是圣,不管有漏无漏,世出世间,一切功德,悉皆随喜。对于利他善事,皆以身业协助,以口业赞美,以意业随喜。

6.请转法轮

请是请求,转是转动,轮是譬喻。因为轮有转动之功,有摧碎障碍之德。用以譬喻佛说法,有令人转恶向善,转凡成圣之功,有摧毁烦恼,粉碎生死之德。所以凡学佛者,皆应殷勤劝请,诸佛菩萨,以及一切善知识,转大法轮,以利己利人。

7.请佛住世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无住与不住。唯佛应身,应世间根机,转大法轮,决众疑难。因缘聚会时,佛非生而生,非住而住;若化缘已尽,佛住世无益,即示现入灭。学佛者自当发愿请佛住世,请转法轮,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长养善根,速证菩提。

8.常随佛学

华严经》中言:“我愿常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佛是三界导师,常随佛学,就是要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愿行,转迷成悟,共证菩提。

9.恒顺众生

恒是永恒,顺是随顺。因为随顺众生,是成就无上菩提的基础。“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顺众生就是顺佛,众生生欢喜,诸佛也必定欢喜。原因何在?就因为佛与众生同心同体,所以叫“同体大悲”。常随佛学,是正确的自利;恒顺众生,是纯正的利他。学佛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从常随佛学正确的自利中,策动恒顺众生纯正利他的行为;再从利他的行为中,完成自利的功德。如是自利兼他,自济济人,以达到学佛之目的,完成救世救人的愿望。

10.普皆回向

回是回转,向是趋向,将自己历劫所修自利利他功德,回转趋向所期望之目的,名为回向。真正发菩提心的菩萨,广修六度诸波罗密,目的非为个人利益,反而将个人所修的功德利益,回向众生,愿与法界有情,共同分享个人的成就,名回自向他,亦即回向众生。如《普贤行愿品》所说:“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华严经》中说:“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随诸众生心所欲,示现普身等一切,普贤安住诸大愿,获此无量神通力。” 普贤菩萨身如虚空,无所不在。《华严经》还说“虽知法界,无有边际,而知一切种种异相;起大悲心,度诸众生,尽未来际,无有疲厌,是则说名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代表着一种度众的精神,一腔救世的情怀,一份普济的慈悲。所以普贤菩萨的精神就是慈悲喜舍,就是六度、四摄,普贤行愿代表了中国佛教的根本宗旨。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处处普贤处处有,所谓“青山何处不道场。”近代印光大师曾有赞偈:

菩萨慈悲不可陈,圣凡悉使证圆因。

一心不住超诸位,十愿导归继能仁。

三乘咸令契果觉,群萌速得脱烦尘。

恪遵大士清明诲,决定即生达本真。

普贤行愿深,劝发菩提大心。三贤十地诸圣伦,令见弥陀尊。十大愿王若遵循,利益非佛莫陈。果觉因心相符泯,证清净法身。

文:温金玉

来源:腾讯佛学

下一篇:普贤菩萨圣诞祈祷众生皆能满愿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