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有多重视佛教:迎佛骨舍利大礼每三十年发生一次

2016-10-25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唐朝诸帝十分礼重佛教,先后六次将佛骨舍利迎入京城供人瞻仰。这是一段佛教在皇城中最走红的时期,一股股崇佛热潮接连涌起。从帝王到平民百姓,如痴如醉,莫不以看一眼佛骨为福。那么唐朝的帝王们是如何奉迎佛骨的?

隋唐时期,从印度传进的佛教走上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日渐学术化、世俗化、艺术化,发展为大众的佛教,并且与华夏文化缠结在一起,成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唐代第二个皇帝李世民上台后,对佛教颇有好感,曾下诏为法门寺度僧,敕建寺宇。为了表示自己“示存异方之教”的大度,顺应社会上日渐升温的佛教热,他曾下令开示佛骨,从而掀起了大唐诸帝礼佛的热潮。

陕西扶风的法门寺约建于北魏文成帝时期,寺内有育王塔一座,相传是阿育王所造的八万四千塔之一,内藏有佛祖的舍利。

唐初,法门寺已是有寺无塔,唐太宗下令准以修造望云宫的建材移去修塔。贞观五年(631年)在歧州刺史张德亮的奏请下,唐太宗敕准开示佛骨。据资料记载,开塔时将舍利“通现道俗”,每天有百姓数千人围观,“京邑内外,奔腾同处,屯积塔所”,人们纷纷“咸荐香花”,出现了一场观看的热潮。不过这次仅仅是开示佛骨,并没有将佛骨迎入京师。舍利埋在塔基下丈余深处,同时还获得周魏二古碑。唐太宗下令开示的舍利是唐太宗下令开示的舍利是怎样的?见过的人各说各的,有的认为像玉一样,白光映彻内外,有的认为是绿颜色的,有的认为像佛的形象,有的认为像菩萨、圣僧形象,有的说看到了赤红一道,有的说看到了五色杂光。有的人到了法门寺,并没有见到舍利,问他来干啥?他说是一生已有多重罪,只是想来到舍利前能减去点罪孽。很多人来后忏悔不迭,“或有烧头炼指,刺指洒地”,虔诚至极。

唐太宗的开启塔基,使法门寺地位大升,无形中达到了国寺的地位,而佛指舍利的供养也升了规格。

唐太宗儿子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就大力张扬佛法,继位后仍热心于规模盛大的法事活动。显庆四年(659年)九月,他作出了一个惊人命令,下令奉迎法门寺佛指舍利入东都供养,这是唐朝帝王的首次奉迎佛骨。当时有两个和尚对高宗讲起了法门寺育王塔的故事,高宗遂问是否就是八万四千塔之一,和尚说未详虚实,但一般来说不是假的。舍利应该30年在人们面前展现一次,以前贞观时露面过一次了,现今时间已到,请求再次让舍利露露面。高宗遂让僧人到塔前行道七日,然后开发。于是他给钱五千、绢五十匹让和尚进行供养。那几个和尚在塔前专心行道只有4日,奇迹就出现了。先是听得塔内佛像下有震裂之声,之后只见“瑞光流溢,霏霏上涌,塔内三像是各各放光”。和尚们大喜,马上向高宗报告,高宗立刻派使送绢三千匹,还下令造阿育王像,并开挖舍利。显庆五年春三月,高宗下敕取舍利往东都入内供养,又让七个京师高僧到皇宫内行道,顶戴供养。高宗将舍利迎入宫内道场后,亲自供养,皇后武则天还别出心裁地造了金棺银椁瘗藏佛指舍利,一共九重。由于唐代以九为数之极,所以九重棺椁表示规格达到最高,与天子相同。一生简朴的佛祖想不到在中国竟享受了这么高的待遇,灵骨安卧于只有天子才能享受的金棺银椁之中。不过唐高宗自私心理还是很重的,舍利迎入皇宫后,照例应尽快归还庙寺,但他却将舍利留在宫内,直到龙朔二年(662年)才送回法门寺,前后有整整两年。

不过同时期还有一件事。当时有西域人献佛顶骨至京师,高5寸,阔4寸,黄紫色,由于此物没有留传下来,史书上没有详细记录,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次迎奉佛骨的是武则天。武则天的崇佛在唐朝诸帝中是较为出名的,她的政治生涯得益于佛教甚多,到了晚年,她向佛祈福的心理更重,还一心想报答感恩佛祖。长安四年(704年),她派出官员和崇福寺寺主法藏和尚等前往法门寺迎舍利。法藏等到了法门寺,行道七昼夜,然后开启塔宫,将神辉煜爚的舍利带回了京师崇福寺。沿途众人在两旁恭迎,“施异供香华鼓乐之妙”,“万乘焚香,千官拜庆”。之后将舍利迎入洛阳,武则天下令王公以下“精事幡华幢盖”,具乐奏迎于明堂。武则天自己“身心护净,头面净虔,请藏奉持,普为善祷”。

舍利还在明堂的时候,第二年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年老的武则天不得不把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唐中宗,不久她走完了自己83年人生之路到天国去了。接下来几年是乱哄哄的动荡政局,唐中宗在政治上一无作为。不过他还是想到了舍利,于是在景龙二年(708年)下令将舍利送回入塔。得益于安史之乱而上台的唐肃宗是第三个迎佛骨的皇帝。肃宗的父亲唐玄宗对佛教不是特别热心,把法门寺的舍利竟然忘记了,过了30年还没想到去开示一下。而差一点做不到皇帝的肃宗却是大受佛教恩惠,刚登基的时候军费不足,就用剃度僧尼的钱过了难关。收复京师后,他召不空和尚入皇宫为他行“转轮王位七宝灌顶”大法,重新掀起了崇佛的浪潮。这时他也想到了法门寺的舍利,遂于上元元年(760年)五月派出官员、僧人多名前去法门寺将佛骨启出,迎入内道场。肃宗自己亲自前去观看,还赐金银财宝若干。限于财力,这次迎佛骨活动仅仅历时两个月,规模不大,供奉不丰。乱世迎佛,只能如此了。

肃宗儿子唐代宗对佛教最痴迷,他把唐宫的大门向僧尼敞开,在宫内大量陈设佛像,帝后一同礼佛诵经,并且给僧众十分优厚的待遇,还每年设水陆道场,举办放灯、放焰火等佛事活动。他也想到了法门寺的舍利,不过由于时间未到30年,他最终未敢提前迎佛,只是为法门寺立碑一块。

唐德宗是第四个迎奉佛骨的皇帝。德宗本不是最热心于佛教,刚上台时曾罢停内外临时统管僧尼的功德使,重申僧尼悉属祠部,加强朝廷对僧尼的管理。贞元六年(790年),离上次迎佛骨有30年了,德宗思前想后觉得还是不能违旧例,于是权当走一次程序般地下诏迎佛骨。《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这年春天将佛骨迎置禁中,此后又送到寺庙以示众,到了第二个月就派宦官送回法门寺。这次迎奉前后才一月多一点时间,最初德宗并不放在心上,只是想走过场而已,但想不到老百姓对佛教兴趣浓厚,“倾都瞻礼,施财巨万”。这次迎佛骨后,德宗与僧人的关系渐渐紧密,常将僧人迎入大内,宫中香火不断,人人念经。唐宪宗的迎奉佛骨的声势较以前诸帝更大。宪宗是唐代最为崇佛的皇帝之一,刚上台不久就下令天下有道高僧赴京师阐扬佛法。元和五年(810年),他还下诏让华严宗的四祖澄观入内谈法,宣讲华严法界要旨,听后大有收获,所谓“英明圣皇,廓然自得”。这样相信佛法的皇帝,迎奉佛骨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不过他先是在舆论上作好准备,让大家对迎佛骨的重要性有充分了解。他让翰林学士张仲素撰写《佛骨碑》,谈了历代皇帝对佛骨的礼敬过程,然后认为佛骨要30年一开,开了以后就会“玉烛调,金镜朗,氛祲灭,稼穑丰”。不久,专管僧人的功德使上奏说30年一开的时间到了,“开则岁丰人安”。宪宗于是下诏,于元和十四年(819年)派出专使,前往法门寺迎骨。佛骨到京师后,迎入皇宫,宪宗在大内供养三天,他率皇室人员及百官—一礼拜,然后送京师各寺轮流供奉。唐宪宗的这一举动震动了京师,原本就对佛教充满着好感的百姓如发狂一般,“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如不及”,“焚顶烧指,千百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长安城内全是疯狂的人群,个个头脑发热。

迎佛结束,宪宗感觉良好,作诗说:“功成积劫印文端,不是南山得恐难。眼睹数层金光润,手撑一片玉光寒。炼经百火精神透,藏之千载英彩完。净果熏修真秘密,正心莫作等闲看。”想不到有个不合事宜的老夫子刑部侍郎韩愈却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竟然在迎佛过程中上书切谏,说什么奉事佛教求福会适得其反,“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至夭促”。他说梁武帝佞佛,最后造成侯景之乱,困饿致死而国破身亡。他还认为佛是夷狄,不知君臣之义,不顾父子之情,宪宗是“无故取朽秽之物”,还亲临观之,简直就是自取其辱。还说要将这些佛骨交给有关部门,“投诸水火”。宪宗大怒,气得双脚暴跳。这样的人不被杀头才怪,幸亏一些大臣求情,才保住了性命,但还是被贬到南方蛮夷之地潮州当个小刺史去了。唐武宗在位时期,30年一开的佳期到了,但武宗对佛教没有好感,他后来制造的法难众所周知,佛指舍利没被他毁掉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到了唐末。政事一天不如一天,但帝王们仍然对佛教兴趣浓厚,唐懿宗李漼遂成了第六个迎奉佛骨的皇帝。李漼自登基以后,终日游宴,不理朝政。他癖于奉佛,内结道场,聚僧念诵,还多次行幸寺院,布施财物。到了自己的诞日,不断召请名僧入宫谈论佛法。佛祖降生日,唐宫便大肆庆贺,内外张灯结彩,音乐四起,数百美女翩翩起舞。成通十二年(871年),有和尚上书朝廷在法门寺真身塔下结坛,数天后在塔底旧隧道西北角发现了舍利。从这时开始,懿宗下令为迎佛骨作好准备工作。先是敕造捧真身菩萨,又令文思院造双轮十二环迎真身银金花锡杖及其他供奉物。咸通十四年三月,懿宗下令组建了十余人组成的高规格迎佛真身班子,全是朝廷大臣和御封高僧。这年的迎佛盛况空前,长安倾城出动,官民齐做准备。其中用金银宝物制成宝帐香舁,用孔雀毛装饰宝刹。宝刹小者高一丈,大者二丈。抬一宝刹要用轿夫数百人,“工巧辉焕,与日争丽”。又动用大批的珊瑚、珍珠等物点缀于幡幢之上,用掉珍宝不下百斛。都城百姓,奔走相告,热闹非凡。从长安的开远门到法门寺300里,一路上车马相属,人流不断。四月初八,佛骨迎至京师。禁军兵仗在前面开路导引,公私音乐沸天烛地,绵亘数十里,比皇帝到郊外祭祀还要有气派,其规模远远超过元和年间。唐懿宗不但亲往佛寺顶礼膜拜,而且之后还把佛骨迎入皇宫内道场,设金花帐、温情床、龙鳞席、凤毛褥,把佛骨视为国宝。佛骨在皇宫中供养三日后送到安国寺、崇化寺,供百姓瞻仰。

由于懿宗的带头,长安城的佛教徒沉浸在痴醉的状态中。长安富人装饰车服,“驾肩弥路”,而四方百姓是挈老扶幼。来瞻仰的人“莫不蔬素,以待恩福”。为了表示对佛的尊敬,有人在佛骨前砍断左臂,用右手拿着砍下来的左臂,一步一叩首,血流满地。有的肘行膝步,爬着到佛骨前。有的用牙咬断手指,在佛骨前发誓许愿。有个僧人将艾草堆放在头顶上,点火一烧,痛得不行,大声叫呼,称这举动是“炼顶”。有人要把他从火里拉出来,他还不让。最后火越烧越旺,头顶焦烂。失去理智的人着实不少。

有几位官员上疏劝谏,提出当年唐宪宗奉迎佛骨是误国害民,想不到懿宗头一摆,回答说:“这辈子看到了佛骨,死而无憾矣。”官员们还有什么可以说的?

懿宗的话也真是有了应验,几个月后,懿宗晏驾,佛最后并没有很好地保佑他。僖宗即位后,下诏归佛骨于法门寺,一路上的仪式就大为简单了,热闹程度不及当初的十分之一。不过传说京城的男女老少仍是争着送别佛骨,呜咽流涕相谓说:“六十年后一度迎真身,不知能于何时再见到了。”僖宗将舍利送回法门寺后,将帝后王公等人所赐的金银器、琉璃器、丝织物、法器、宝函等物全部随佛指送入地宫,并封闭了地宫。

唐懿宗的迎佛指,是法门寺佛舍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次现世,将唐朝皇帝礼佛推向了高潮。法门寺地宫的封闭,一千多年来留给了人们一个又一个无限的遐想。直到1981年法门寺宝塔崩塌,1987年地宫挖掘,佛指舍利才重新现世。

下一篇:历史上都有哪些皇帝信佛?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