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向死而生,不负暇满人身难得大义
无论拥有什么,人终有一死。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一切也将失去意义。这话听起来有些消极,但它的确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或许这正是真正的积极。
最近对死有了更多的感触,一方面是刚学完中士道,另一方面是频繁听说一些名人亡故,老家那边也接连死了几个人,而且年龄都不是很大,60岁刚出头的样子。有一位是因为年轻时在矿上磨石头,也不知道要带口罩防护,最终得了尘肺病。石头的尘粒在肺部不断走深,直到穿透肺部细胞,让他最终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这是一次业定感果、业果真实不虚的显现,也让我想起下士道所学的“念死无常”: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并且死缘很多,活缘很少;寿命不会增加,每天都在减少,并且身体极度危脆,死期无定……
当然,这些道理我们似乎都懂,但是并没有升起强烈的危机感。经常听到一些人死去,听到各种各样不幸的遭遇,但若非自己或身边的亲人,可能只是稍微感慨一下,然后迅速忘记,甚至听多了这样的故事还会麻木;同时,我们总认为自己可以活得很久,一切都很遥远,然后在各种忙乱、大事小情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直到变故突然显现……
凡夫总是这样:惯性、麻木、无明……甚至对“凡夫”这一身份和人格特征也感到习惯和麻木。
最近我一直在反思,我究竟在追求什么,各种的加班、各种的计划、各种的奔波,这些事情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即便有一天,我能得偿所愿,飞黄腾达、事业有成、功成名就,然后呢?不管有多少种“然后”,不管我赋予它们何种意义,它们终究会在死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前两天听到一句话觉得很感慨:“有人星夜赶考、有人告老还乡”。经历了世间的历练磋磨,或许我们会有新的感悟,做出新的抉择。
曾去过邯郸的《吕仙祠》,想起吕洞宾度化那个科举考试失利的书生的故事。他让书生在梦中金榜题名、功成名就、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但一觉醒来,发现黄粱米饭尚未煮熟,最终还是一场空,黄粱一梦而已…
不仅是神话故事,古往今来有多少豪杰英雄、天子诸侯、富家大户都随着“大江东去”,最终“樯橹灰飞烟灭”了呢?甚至连他们的名字也渐渐被人忘记……
说这些话并非出于消极的心态,而是提醒自己活在当下,积极入世。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但我觉得这句话该反过来问问自己:未知死,焉知生?我们的追求、拼搏、奋斗也许没有错,但也需要问自己一个“然后呢”,甚至是“再然后呢”?无论我们取得何种成就、拥有多少,我们始终还是需要直面一个与生俱来、无法回避的困惑和问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倘若我们能明白这一点,就该以终为始,向死而生!
虽然学完中士道了,我还要不断深入思维暇满人身的难得。这是多生累劫的善业福报,其概率犹如大海中的盲龟遇到浮木那么低;扪心自问,以我现在的凡夫心行,下一世再得人身的概率有多大?
即便得享人身,也不足以令我高枕无忧,还要远离八无暇和具足十圆满,具备修学佛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有善知识引导,通过精进修学,以佛法智慧破除我执,断除烦恼,才能最终摆脱轮回,彻底解脱。
这个道理我知道,但由于对死亡的思维不够深刻,我依然在凡夫心的轨道里,对暇满、义大渐渐麻木、迟钝、有气无力,不能由其产生强大的动力。
我的凡夫心总想眼见为实,总觉得耳听为虚。这一次,在“死亡与结生相续之相”一期法义中,我完整地进行了一次死亡“演习”。
首先,法义说,当死缘成熟,生命将迅速进入消亡倒计时;而临死时的心理状态、起心动念很大程度决定了我们死后的去向。这使得我开始扪心自问:此生所造的业将会让我的临终一搏有多少胜算?一旦不善念生起,我将会趋入恶道,然后长劫受苦,无有出期……
其次,死后成中有之理,也让我心生恐惧。法义说,人死后尚未受生的阶段为中阴身,中阴身六根俱全,并且有神通,会看见另外维度空间的很多事情,知道自己于何处转世投生。此时的中阴身由于业力牵引,会呈现所投之道的相,并且一旦受生机缘到来,将会身不由己飞奔而去,然后开始进入下一期生命的轮回。
如此看来,中阴身的神通显然可以满足我“眼见为实”的串习,但彼时彼刻已成定局,回天乏力,悔之晚矣!
当然,法义并没有让我们现在就遁入空门。每个人因缘不同,或许我依然可以在红尘中滚打摸爬,但是需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我想,一方面以佛法智慧做事,不仅可以通达圆融,更容易成功;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一份智慧觉照,明白一切有为法,终究如梦幻泡影,不可黏着、贪恋,甚至还要在机缘成熟时勇猛出世,以期最终解脱。
同时,我们还需要“以入世之事积出世之资”。我们所做的“入世之事”,一方面可以将我们所学法义在实践中检验、巩固、增上修行,即“红尘炼心”;另一方面,也可将在世间的所作所为当作培植福报的机缘,积集菩提资粮,为此生、来生的修行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福慧双修,最终有所成就。
“千帆过尽皆佛事”,生命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愿与各位师兄一起以终为始,终不负暇满人身!
文:觉忱下一篇:都是“无知”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