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家了
在此之前,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认认真真地把《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阅读三遍以上。下面和大家谈谈,学完本课我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信仰与人生。信仰所关注的是人生大事,其中包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何为命运”等等这些人类永恒的问题,因此,只有有思想、有精神追求的人才会踏上生命的探索之路,寻求自己人生的信仰。
任何崇高的信仰都意味着认识上对有限时空的超越,也正是因为有了信仰,人的精神乃至整个生命才会向着真善美的境界更快地接近。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信仰的人生不值得活。
以前的我人生目标只想做个好人,却不知何谓好人。学完本课我才明白: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好人标准,俗世有俗世的好人标准,佛教里人天乘、解脱道、菩萨道不同阶段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而具足无限慈悲和一切智慧的佛陀,才是最究竟的好人。
回想起来,当我做了好事却被别人误解时;当我信守承诺却被好友拉黑时,我这个所谓的好人心就立马动摇了。我问自己: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累?为什么好心没有好报?为什么我事事急别人所急却落得如此下场?如果没有佛法正见的引导,恐怕我至今还在困惑与烦恼中,分不清何为究竟的好人。修学佛法正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福慧双修,悲智双运。
庆幸我在还算年轻时能够接触到三级修学,这样能让我少走很多弯路,在今后漫长的人生岁月中,我就能用佛法正见来审视自己有漏的生命了。
想起十几年前,因为生病修养在家,晨练时看见一帮人围坐在桥下练功,上前一问是法**功,信徒们个个都说练后身体很好,有不可思议的体验,极力游说我加入他们的组织。当时我有些动心,许是佛菩萨护佑,最终我没有加入。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后怕,当我们接触一种宗教时,千万不能盲目相信和崇拜,而要从各个方面认真地观察思考:其教主是否具有大慈大悲的济世情怀;是否具有值得信赖的高尚品德;其教义是否符合真理;能否让我们的人格得到升华,并最终走向解脱;最关键的一点,看它是否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印顺法师说过:佛法依正见而建立正信。如果没有正见为基础,信仰很可能落入迷信甚至邪信中。科学帮助我们认识物质世界,改善生存环境。宗教则是建立社会道德,解释生死归宿问题,两者之间无法互相取代。
经常听到社会上有批评佛教的声音,我身边就有朋友说佛教太消极、不思进取、妨碍社会进步。他说,如果选择一门宗教,他会选择信奉基督教作为一生的信仰。仔细想想,大家将国家兴衰和社会发展问题归罪于佛教,实在有失公允。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经济和文化平衡发展的社会,如果人们的精神文明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结果可想而知。
记得两年前,我因为父亲生胃病暴瘦30斤,到处求医问药仍然痛苦不堪。我在没有宗教信仰的情况下,通过一位朋友结缘了一部《地藏经》,发愿念诵200部。冬去春来,最后终于完成了心愿。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只是把佛教当成救命稻草,把佛菩萨当成商人,当我有所求时,才想起“抱佛脚”。当佛教没有作为一种信仰真正进入我的生命中,仅凭一部《地藏经》又怎能解决我生活中的烦恼、抱怨和焦虑呢?
经常看到一些人每天在家里烧香拜佛,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的成道日,观音山更是人山人海,香火旺盛。人们去求升官发财、求考上大学、求找个好对象、求生个胖儿子……凡是想要得到的,都会到菩萨那儿去求一求,点上三炷香,恭敬地拜三拜。求过、拜过后,该干嘛还干嘛,仍然是贪嗔痴不断,烦恼困惑不断!这样的烧香拜佛只是一种仪式而已,佛教并没有作为一种信仰进入他们的生命之中。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相伴一生的宗教信仰,并且不忘初心?这需要佛法正见的指引,需要用我们的智慧从各个方面进行考量。最终能够让我们的人格得到觉悟和觉醒并最终得到解脱的,才是值得我们追寻的信仰。
我庆幸在这里遇见了你——三级修学,在我寻寻觅觅、兜兜转转中,在我焦虑过、失望过、痛苦过之时,佛陀仿佛一直在那里,慈悲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终于回家了!”仿佛无尽过去的因缘终于在这一世开花结果。
文:韩瑞阳下一篇:了解十二因缘,把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