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人生苦难之源的分析
想摆脱苦难,就要摆脱心中的无明
宗教总是和苦难联系在一起的。佛教同样亦不例外,释迦牟尼佛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所讲的教义即是以“四谛”为中心。四谛,也称为“四圣谛”,“四真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谛”为“真谛”、“真理”之意,这是 佛教中的四大基本道理,有时,也被称为四项基本原则。“苦谛”是说人的一生处处充满痛苦,“集谛”指的是人受苦的原因,“灭谛”是说一定要消灭痛苦,“道谛”是说消灭痛苦的道路和方法。
“四谛”之首,即是“苦谛”,是说人生充满痛苦,其分类,有多种分法,或指内苦、外苦之二苦,或指苦苦、坏苦与行苦之三苦,或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之四苦,或于四苦基础上再加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谓之八苦。苦的分类多种多样,其实都在指向一种事实:人生是苦,这也是佛教所有教义的立足点。
那么,痛苦的源头在哪里?它是如何轮转于生命过程中的,如何跳出痛苦?佛陀又说了“十二因缘”以对此进行解释。“十二因缘”具体是指: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其中,“缘”是“缘起”之义,即前面的现象会缘起后面的结果。生命的现象便是这样,循环往复,轮回不已。如此,从“无明”一直顺观至“老死”,被称为是“流转门”;如果从灭除的角度来看,从“老死”一直逆观至“无明”,被称为“还灭门”。
发展至部派佛教时期,又开始从三世两重因果的角度来看“十二因缘”,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两重因果指的是过去世的二因(“无明”与“行”)造成现在世的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世的三因(“爱”、“取”、“有”)引起未来世的二果(“生”、“老死”)。
无疑,“无明”是痛苦的源头,它和“行”一起,被认为是“十二因缘”中过去世的二因。也就是说,佛教认为,一个人在今世的生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无明”与“行”。需要指出的是,佛教讲人生是苦,并非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佛教只是将实相展现出来,让人去认知实相,并提供了许多摆脱苦难的方法。方法虽有很多,但是仍需对“无明”与“行”有深度理解。
佛教认为,人生的苦难源于无明,“无明”就是心中没有太阳,没有光明,不知道四谛之根本道理,不知道缘起性空;“无明”会缘起“行”,在身行、口行和意行中,最重要的是意行,也就是“心行”,指的是念头之行动。
在佛教发展的中后期,不论是“无明”还是“行”,乃至整个“十二因缘”都和心相关。在原始佛教中,并未将“十二因缘”和“心”联系在一起。可是,《十地经》认为,所谓的“十二因缘”,其实也是“一心”,这样,“无明”也是一种“心行”的表现,因此,“心”才是轮回的根本,而要摆脱轮回,跳出苦海,最终还是要靠“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究竟的解脱。
世亲对此进行了深度发挥,他指出,心是十二因缘的根源,也是三界的本源,万事万物都源于心,这一“心”,被他称作“阿黎耶识”,这就相当于是“自性清净心”,要摆脱轮回,就要回归阿黎耶识,而要回到自性清净心,就要努力修行,而“十地”就是修行的过程。因此,佛教认为,人生的苦难,归根到底是和这颗心有关,因而,要想摆脱苦难,就要摆脱心中的无明,并善于调伏自己的心性。这样,就会有幸福的人生。
文:一心来源:腾讯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