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教圣地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方圆约32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古建艺术、历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等荣誉。
五台山全景
五台山因五座山峰峰顶平坦如台,故而得名,平均海拔2500m以上,其中北台最高3058m,被誉为华北屋脊。长年气温较低,大概比北京低10度左右,每年五一开山,十一封山。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俗话说:金五台,银普陀,铜峨嵋,铁九华,可见五台山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朝遍五个台,走遍五台山的山路,有五百年的修行,朝台是佛教徒们永久不变的心愿。
五台山的美是诗情画意与神奇传说交织的美,也是描金历史与青灯古佛缭绕的美。五台山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全盛时期寺庙多达300余,就在1956年的普查时有124所,今天仍有50多座风格不同的庙宇广布在周长300多公里的地方。的确,对于信佛的人来说,五台山大体相当于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即使对那些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五台山也是一座神圣的“寺与殿的博览会”。
一、去五台山旅游需要了解的知识
1、常用电话
2、佛教圣地
3、文化景观遗产
4、国家地质公园
5、名称由来
6、五台之最
7、九大佛事活动
8、气候与最佳旅游季节
9、必备物品
10、注意事项
1、常用电话
五台山风景区政府:0350-6542810
五台山旅游分局投诉:0350-6542380
五台县消费者协会:0350-6523440
五台山长途客运投诉:0350-6542299
山西省旅游局:0351-4047525
山西省旅游质量监管所:0351-4031616
2、佛教圣地
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只有少数人奉行。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国(原居中国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来到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卢景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
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御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这两位印度高僧居住。为纪念白马负经(《四十二章经》)输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马寺。
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汉朝廷为辨别佛教与道教的优劣高下,让僧人与道士表演、说明、验证,因此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完好如初,故他二人获得建寺的权利。台内山多地广,河流纵横,何处适合建寺?《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牟尼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佛“舍利”,此外,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由于这三种原因,故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敦煌壁画:五台山图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里礼拜,叫做朝台。此时,五台山之名已在北齐史籍中大量出现。
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这个期间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并在中外佛教界发生重大影响,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是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
李唐王朝起兵太原而有天下,所以视五台山为“祖宗植德之所”。李渊在起兵反隋时,就对佛教许下大愿,如果当上皇帝,一定大弘三宝。武德二年(619)李渊便在京师集聚高僧,立十大德,管理僧尼事务。唐太宗即位后,重兴译经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贞观九年(635),太宗下诏曰:“五台山者,文殊必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是年,台山建十刹,度增数百。”
武则天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非常重视佛教的作用。长寿二年(693),名僧菩提流志等呈上新译《宝雨经》,称菩萨现女身,为武则天上台大造舆论。证圣元年(695),武后命菩提流志和实叉难陀重新翻译《华严经》。圣历二年(699)译毕。新译《华严经》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长安二年(702),武则天自称“神游五顶(清凉五台山的五大高峰)”,敕命重建五台山的代表寺院清凉寺。竣工后,命大德感法师为清凉寺住持,并封其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主掌京国僧尼事。”
这是五台山在全国佛教界取得统治地位的发端,也是五台山在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发展成为名山圣地的开始。
据记载,唐代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至于百辟归崇,殊帮赍供,不可悉记矣。”显而易见,从唐太宗到唐德宗,都对五台山佛教给予极大的支持和扶助。
从佛教经典来看,除新译《华严经》说文殊菩萨住处“名清凉山”外,《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也云:“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由于佛教经典中所说的文殊菩萨住处——“清凉山”“五顶山”,同五台山的地形、气候、环境,极为相似,所以,中外佛教徒便把五台山这个“五峰耸出”“曾无炎暑”的自然场所,当作是他们虚幻世界里的文殊菩萨住地了。五台山由此驰名中外,显赫于世,成为佛教徒竞相朝礼的圣地。不言而喻,五台山是借助于李唐王朝的强盛而成为圣地、名扬中外的。
在唐代,佛教备受推崇,文殊菩萨尤其为佛教徒所尊崇。当时国家规定,全国所有寺院的斋堂,都必须供奉文殊菩萨圣像。由于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萨,视五台山为佛教圣地,所以五台山空前隆盛,名僧辈出,澄观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澄观,(738年-839年),俗姓夏侯,字大休,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一岁,在应天宝林寺出家,十四岁得度,三十九岁时,“誓游五台,一一巡礼。”在遍访五台山名刹胜迹之后,留居大华严寺研习《华严经》,在寺中主讲《华严经》五年。后来,澄观觉得“华严旧疏,旨约文繁。”于是,“旦暮策怀,思惟造疏。”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四月八日,澄观谢绝交游,在大华严寺制疏阁重新注疏《华严经》。至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十一月五日,历时三年多,终于著述出《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唐代宗时,澄观被代宗“事以师礼”。唐德宗又尊其为“教授和尚”,“诏受镇国大师号,进天下大僧录。”宪宗即位,“敕有司别铸金印,迁赐僧统清凉国师之号,统冠天下缁僧,主教门事。”“穆宗、敬宗咸仰巨休,悉封大照国师。文宗太和五年,帝受心戒于师。开成元年,帝以师百岁寿诞,赐农财食味,加封大统国师。”“中外台铺重臣,咸以八戒礼而师之”。澄观“生历九朝,为七帝师”,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卒,寿一百零二。唐文宗“特辍朝三日”,命“重臣缟素”,隆重葬之。被尊为“华严宗第四代祖师”。有唐一代,五台山名僧辈出,这也是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标志,是佛教寺院的大规模兴建和僧侣人数的增加。在唐代,五台山见诸记载的佛寺就有七十余所,其规模都十分宏伟。
随着佛寺的兴建和扩大,五台山的僧侣人数亦日益增多。唐德宗贞元年间,合山僧尼达万人之众。寺院的兴旺发展引起对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负面影响,唐文宗遂于会昌五年(854年)下诏废佛,命令拆毁寺字,勒令僧尼还俗。综计全国拆毁大小寺庙四万四千六百余所,僧尼还俗二十六万余人,收回土地数千万顷。五台山亦不例外,僧侣散尽,寺庙被毁。唐宣宗即位,又再兴佛教。政府规定五台山的僧数仍达“五千僧”。实际上,加上私度和游方僧,要比“五千僧”多得多。纵观历代五台山的僧侣人数,以唐代为最多。寺庙林立,僧侣若云,这也是唐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一个标志。
唐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外国佛教徒对五台山的无限景仰和竞相朝礼。唐朝经济繁荣,国势强盛,在国际上声望甚高,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五台山还受到印度、日本、朝鲜和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的景仰。朝礼五台山和到五台山求取佛经、佛法的外国僧侣很多。
3、文化景观遗产
2009年6月26日,五台山被正在西班牙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有38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7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五台山成为继庐山之后的中国第二个被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
据介绍,此次申报的五台山项目内容包括从公元4世纪到19世纪(中国北魏、唐、宋、元、明、清)的佛教建筑及独特的圣山环境景观,反映了各个时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杰出成就和特点,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据国家文物局介绍,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认为,五台山符合世界遗产第(II)、(III)、(IV)、(VI)等4条标准,遗产保存和保护管理状况良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决定将其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香港生态地理研究会会长兼国际环境和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董斌先生认为,五台山之所以被成功入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因其具有以下符合世界遗产第(II)、(III)、(IV)、(VI)等四条标准的如下六大突出特点:
(1)、五台山人文景观代表了中国人民创造性天才在宗教文化信仰领域的杰出成就的显示;
(2)、五台山宗教建筑与人文景观显示出其作为中华大地一处重要的承载俗世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交汇意义的巨大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载体,显示了亚洲宗教景观和建筑文化超越时间和人文领域的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巨大影响,以及亚洲宗教圣地对于山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巨大成绩;
(3)、五台山宗教文明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印证了传统宗教与世俗文明正在不断的和谐共融,彰显了在现代人文化文明生活中宗教文明具有人文与景观建设方面的巨大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4)、五台山显示了她在中国历史上甚至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在东方宗教文明方面是作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人文景观综合性集大成的一个杰出的例证。
(5)、五台山宗教文明显示了人类在传统的宗教解决和土地使用方面作为一个杰出的实在的例证,在具有代表性的强势信仰与宗教文化方面,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特别是在当下精神弱势的人类世界影响下,作为宗教人文景观的不可逆转的变化趋势;
(6)、五台山在中华以及世界文明历史上,直接和明显地在历史生活事件和宗教传统,思想,信仰,艺术和文学作品中的突出的体现方面,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董斌先生认为,五台山作为文化和自然景观成功入列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8个世界遗产地和第二个世界文化景观,不仅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更具有巨大的时代精神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4、国家地质公园
五台山地质古老,地貌奇特,是著名的国家地质公园。
五台山地处华北大陆的腹地,与恒山—太行山连续,相对高差达2400多米,大面积出露了地壳不同层次的岩层和地质构造,完美展示出中国大陆基底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组成,是由大于25亿年的世界已知古老地层构成的最高山脉。
在漫长的地球演进中,五台山经过了“铁堡运动”“台怀运动”“五台运动”“燕山运动”,形成了以“五台群”绿色片岩及“豆村板岩”构成的“五台隆起”,具有高亢夷平的古夷平面、十分发育的冰川地貌、独特的高山草甸景观,更有第四纪冰川及巨大剥蚀力量造成的“龙磐石”“冻胀丘”等冰缘地貌的奇观。
可以说,五台山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遗迹、新生代夷平面及冰缘地貌,完整记录了地球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地质演化历史,具有世界性地质构造和年代地层划界意义和对比价值,是全球地质科学界研究地球早期演化以及早期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的最佳记录,是开展全球性地壳演化、古环境、生物演化对比研究的典型例证。
因此,五台山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
5、名称由来
大多数到过五台山的人,通常只是到了以五台县台怀镇为中心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寺院群。而真正意义上的五台山实际上是指五台县的五座相互连接环绕、挺拔秀丽的山峰。它们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由于五山峰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此除了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能够登临五峰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外,很少有人能够到达五台。也是由于台怀镇寺院群分布在五座山峰之间,因此,人们通常就把到过台怀镇视为去过五台山了。
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到了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来到五峰山一带,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可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由汉明帝在洛阳白马寺主持,举行道士与两位高僧的赛法,结果两位高僧获胜。从此,佛教界在台怀镇一带就取得了建筑佛教寺院的权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直到今天还保留着100多座。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至于五峰山更名为五台山,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当他把那块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那条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
后来,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望瑞雪。这就是五台山的由来。
6、五台之最
五台山建的最早的寺院:今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
五台山仰天大佛有多大:1996年在峰峦起伏的贡布山(普化寺南)发现的仰天大佛,长达3000余米。
五台山最高的塔:塔院寺大白塔,高56.37米。
五台山最高的文殊菩萨像:殊像寺文殊驾狻猊像,总高9.87米。
五台山最高的观世音菩萨像:金阁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17.7米。
五台山最长的石台阶路:登黛螺顶的大智路,全长508米,共有1080个石台阶。
五台山最重的铜钟:显通寺钟楼内悬挂的幽冥钟,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
五台山最大的铜锅:菩萨顶大铜锅,锅口直径2米,高1.06米。
五台山最高的山峰:北台顶,海拔3061.1米。
五台山最古老的塔:佛光寺祖师塔,建于北魏。
五台山最古老的石狮:罗睺寺建于唐代的石狮。
给五台山撰写碑文最多的人:清康熙皇帝,在五台山现存150多篇碑文中,写有20篇。
游览五台山留下诗作最多的人:清乾隆皇帝,在搜集成册的诗作中有他的39首。
五台山最高的殿宇:金阁寺观音殿,殿高18米。
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南禅寺,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
五台山塑的最好的塑像:吉祥寺灯笼文殊菩萨。
五台山最负盛名的壁画:岩山寺金代壁画。
五台山最古老的彩塑:南禅寺大佛殿内的唐代彩塑。
7、九大佛事活动
(1)、盂兰盆会
时间:农历七月十五
(2)、龙树菩萨圣诞法会
时间:农历七月二十四
(3)、地藏菩萨圣诞法会
时间:农历七月三十
(4)、燃灯佛圣诞法会
时间:农历八月二十二
(5)、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法会
时间:农历九月十九
(6)、药师琉璃光佛圣诞法会
时间:农历九月三十
(7)、阿弥陀佛圣诞法会
时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
(8)、释迦牟尼佛成道法会
时间:农历十二月初八
(9)、弥勒菩萨圣诞法会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8、气候与最佳旅游季节
五台山海拔很高,虽然处于与北京大致相同的纬度,但气候特征却和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春秋季节:4月上旬至10月上旬,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夜间最低气温为8℃——17℃之间。冬季: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0℃——10℃之间。
5月以前和9月以后,上山的公路被积雪封堵,难以通行,因此夏季是到五台山旅游的最佳季节。
如今也有更多的人选择冬季去五台山,那时冰冻雪寒,充满另外一种风情。
夏季旅游
五台山地区夏季湿度大,常有雨水,上山需带雨具。春、秋两季来五台山旅游,需带毛衣、毛裤。你若想登东台观日出,得租棉大衣才行。从北边的繁峙、砂河一带翻越鸿门岩来五台山,需注意季节和气候变化。4月以前和11月以后,高入云端的公路有可能被积雪封堵,难以通行,建议走其他南线或西线路上山。夏季是到五台山旅游的最佳季节。
五台山雪景
冬季旅游
冬季的五台山,既冰冻雪寒,又宁静美丽,与其他季节截然不同,充满另外一种风情,虽然时有风暴、大雪,但阻挡不了冬季五台山朝圣者坚强的脚步。冬季游览五台山要注意旅店。冬季五台山95%的五台山宾馆酒店停止营业,只有少数几家酒店正常营业。因此,酒店的选择余地小,尤其是周末空余的房间极少。要选择那些大型的酒店,入住率高,暖气供应充足。
9、必备物品
(1)、带一个大可乐瓶。在观音洞、佛母洞等多个地点都有泉眼,可以接山泉水带回家,据说这些山泉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加持,据说有治病的功效。
(2)、厚衣裤。别以为现在是夏天,五台山也叫“清凉山”,台顶还是挺冷的,比如北台可能还有积雪。到五台山,一定要朝五个台的台顶(否则白去),那里都是平坦开阔的草甸(有点像康藏那种藏族牧区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忘却烦恼。
(3)、手电筒。如果要起早爬到东台去看日出,这个是必备的,而且,旅游带手电筒是从来没有用不上的时候,相信喜欢旅游的朋友都同意。
(4)、闹钟。如果你住在寺院里面,就要遵守寺院的作息时间,一般寺院早3~4点打板上早课,起这么早比较痛苦,但你参加一次早课,相信会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5)、皈依证(如果有的话)。五台山各寺院对佛教居士免门票。规矩是,入某寺山门时,向检票的出家师傅合十,口称“阿弥陀佛”,然后出示皈依证,他就会回一句“阿弥陀佛”,你就免票了。
(6)、方便面或其他方便食品。五台山台怀镇饭馆的饭菜很不咋地,建议不要在那里吃了。如果住显通寺等大寺院,那里的斋饭倒是很好,但是带家人老去吃,我总觉得好像会销福。
(7)、带一个拜垫(或者野餐布),如果背包还有空间的话。因为你可能想在台顶或者什么地方静坐一下,或者磕几个头,那都是比较正常的事。
(8)、准备一面黄布或者空白黄旗幡。每到一个寺院,可以请师傅给盖上那个寺院的大印。这样盖满旗幡以后,回去后挂在家里墙上,可以辟邪、息灾、转运、调风水,因为它浓缩了各个寺院的祝福和法力,切记!
10、注意事项
(1)、五台山夏季平均气温12-21度,冬季可低至零下20度,无论什么季节请注意带齐衣物。
(2)、若来五台山仅以旅游为目的,尽量避让卖香火的商贩,如果不买就不要随便伸手接,有时候很难摆脱对方的纠缠。
(3)、准备好零钱,五台之间没有任何商店小卖部,吃斋、住宿、拜功德都需要零钱。不过,如果愿意大面额投入功德箱,当然也没人反对。
(4)、不论遇到和尚、尼姑、居士、年轻的和年长的均可称之为“师兄”。
(5)、不论是“你好、谢谢、再见”均可说“阿弥陀佛”。
(6)、去东台看日出的朋友,要穿厚衣服去,在东台可以吃斋饭,龙泉寺有108台阶,登上可以消除108种烦恼,中途千万不能回头,否则不灵验。
(7)、自驾车沿途不要随便搭载搭车之人。
(8)、几大寺院、大白塔和大部分旅馆都在镇子中间,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邮局、长途汽车站都在镇南头,所以寄东西、取钱、买返程票可同时进行,一趟搞定。
(9)、冬季游览五台山要注意旅店。冬季五台山95%的五台山宾馆酒店停止营业,只有少数几家酒店正常营业。因此,酒店的选择余地小,尤其是周末空余的房间极少。要选择那些大型的酒店,入住率高,暖气供应充足。
(10)、冬季自驾游台山注意事项:
①密切关注天气预报,若近期有大风大雪,必须咨询当地旅游部门,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改变行程。
②冬季所有到五台山的自驾车要走忻州-定襄-五台山城-茹村-南部路线,避免从坡陡弯多的西线或北线进入五台山。
③自驾联盟是您安全到达五台山的得力助手,路况随时短信播报,保证您了解通往五台山的路况。
④出发前检查车况,尤其是防冻液。
⑤带好防滑链,以备急用。
二、五台山十大世界遗产寺院
五台山十大世界遗产寺院
五台山2006年6月26日申遗成功,其中十大寺院功不可没。
1、佛光寺
2、显通寺
3、塔院寺
4、菩萨顶
5、殊像寺
6、碧山寺
7、金阁寺
8、南山寺
9、龙泉寺
10、普济寺
1、十大寺院榜首-佛光寺——中国第一国宝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佛光寺
2、第二大寺院:显通寺——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五台山青庙领袖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它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的一座。该寺历史悠久,珍贵文物很多,是佛教圣地中的一颗明珠。
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佛寺,被人们称为“释源”。而显通寺的初建时间,可以和白马寺相比。
显通寺位于五台山内台怀镇北侧。寺内的七处九会殿,是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时,神宗命妙峰法师用磨砖砌成的一座华严道场。寺宇规模宏大,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寺之历史甚古。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始建,原名大孚灵鹫寺,后魏孝文帝再建,名花园寺。唐太宗时重修,名华严寺。名太祖朱元璋重修后赐额“大显通寺”。后来历经扩建修葺,形成今日规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宇面积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中轴线殿宇7座,由南至北依次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殿。这些殿宇皆造型略异,各具特色,保存完好。
显通寺
3、第三大寺院:塔院寺——五台山标志性建筑,大白塔坐在寺院
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这里,原是五台山显通寺的塔院。明代时,重修舍利塔,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起名塔院寺。
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寺庙也因塔得名,塔的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从产便简称其为舍利塔,或者习惯地称这为五台山白塔。这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当做五台山的标志。
塔院寺
4、第四大寺院:菩萨顶——五台山黄庙领袖,五台山等级最高的寺院
山西省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
全寺占地四十五亩,顺山就势而筑殿宇,布局严谨。寺前有石阶108级。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各殿均用三彩琉璃瓦覆盖。又,寺内有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乾隆御碑在东禅院碑亭内,以方形巨石雕成,高六公尺,每面宽一公尺,上刻汉、满、蒙、藏四种文字。
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
菩萨顶
5、第五大寺院:殊像寺——最大的文殊殿,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
殊像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面,狮子沟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进香,见文殊妙相庄严,令人起敬,“默识其像以归”。佛经中释迦有“东方主尊菩萨是文殊,有时现比丘像,有时现国王像”预言。而“文殊”又译“曼殊”,“曼殊”与“满洲”音近,所以西藏达赖喇嘛进丹书时,称清朝皇帝为“曼殊师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狮子沟传言;进而有人就附会说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乾隆和太后对此不加可否,任说其说。回到京师,太后就令人按五台山文殊模样雕刻石像供于香山宝相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弘历特命内务府仿五台山殊像寺规制,按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此庙。殊像寺落成时,乾隆参加瞻礼,并作诗道:“殊像全规台庙模,撰辰庆落礼曼殊。金经蒙古犹常有,宝帙皇朝可独无?译以国书宣白业,习之修士翊浮图。虽然名实期相称,师利应嗤谓是乎。”该庙喇嘛皆为满族,故清廷称此庙为家庙。
殊像寺为典型汉式寺庙,东西l15米,南北约200米,占地面积2.7公顷。采用庭园布局手法,大规模叠砌假山,散植松树,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殊像寺
6、第六大寺院:碧山寺——十大青庙之一
位于台怀镇东北2公里北台山麓,始建于明英宗年间,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寺。所谓十方,是指凡出家僧人和四方居士到此,都可以免费食宿,如果从这里启程时缺少路费,寺内还会周济一些。所以很多朝山教徒都把这里作为必朝之地。
寺院四周环境清幽,景色殊佳。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雷音殿、戒堂殿、弥勒殿等,各殿塑像均为清代重塑。在寺中心石坛上有释迦像,刻工细致,姿态端庄。
碧山寺
7、第七大寺院:金阁寺——五台山最高的佛像-千手观音所在寺院。
金阁寺位于山西五台山南台之北,中台之南,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建筑外,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海拔1900米,距台怀镇约15公里。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金阁寺与中国密宗的传播和密宗创始人之一的不空法师有极密切的关系。
金阁寺
8、第八大寺院:南山寺——五台山最有魅力的寺院-石雕艺术大宝库
五台山中的一座大寺,距台怀镇约2公里。该寺始建于元代,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
寺内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点,内容包括佛教传说、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图案,刀工细致,构图精妙,堪称五台山一绝。这一特点在该寺的佑国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且站在佑国寺最高层还可以远眺五台中的四台,景致相当不错。南山寺的建筑也极具特色,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各殿之间迂回曲折,小径通幽,令人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南山寺
9、第九大寺院:龙泉寺——名闻天下的龙泉水
龙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九龙岗山腰,故又俗名九龙岗。龙泉寺原为杨家将家庙,寺旁有泉曰龙泉,寺由此而得名。始建于宋代,民国初期重建,占地15950平方米,殿堂僧舍165间。现存影壁,台级,牌坊和三座院落。
影壁中间镶嵌有一石雕刻,文殊骑狮居中,人物花卉满布四周,构图严谨,神情逼真。向北登108级台阶即达山门,门前汉白玉石狮一对,勾栏小拱桥一座,石牌坊一座,旗杆高耸于两侧,雕工均佳。其中石牌坊最引人神往,从基石,抱柱,斜戗,额枋,斗拱到瓦顶,脊兽,无一不是精雕细刻,人兽,花卉,流云,山水等分布殿内,玲珑剔透,它共有三门六柱,呈“一”字形,整体雄伟壮观,巧夺天工,据说是由工匠耗时六年才建成。牌坊上刻有89条蛟龙,鳞爪俱现,神态逼真;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游人观后,无不交口称赞,印象深刻。寺内三座院落横向排列,相互串通,又各有山门,自成风格。东院为殿院,依地势分前后两进,除山门外,中线上还有佛殿两座,围枝厢房配殿,塑像俱存,彩绘房和献亭,曲廊环绕,双塔高耸,其中普济禅师塔雕尤为精致。距龙泉寺西北里许的山坡,有一座杨业的瘗骨塔,六角,、三级,高约10米,。传说杨业死后,五郎将其尸骨葬此,并建塔纪念。宋太宗后来追封杨业为杨令公,故后人称此塔为令公塔。
龙泉寺
10、第十大寺院:普济寺——五台山锦绣峰,山花烂漫景色宜人,五台山智慧文殊所在寺院。
普济寺,距台怀镇南面25千米,海拔2485米,台顶面积约14万平方米。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繁花似锦,千峦弥布,五彩缤纷,因之取名为“锦绣峰”。顶上建有普济寺,内供智慧文殊佛像。农历四月,北面四台还是冰天雪地,而南台山腰却是百花怒放。
普济寺
三、五台山的景点
1、五台五峰
2、五台古刹
1、五台五峰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2、五台古刹
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寺院9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广济寺、岩山寺(繁峙县)、洪福寺(定襄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塔院寺、菩萨顶、圆照寺、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龙泉寺、金阁寺、尊胜寺、延庆寺、公主寺(繁峙县)、三圣寺(繁峙县)、惠济寺(原平市)、石佛堂(河北省阜平县);其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角度,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1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
五台山佛教组织以寺院为单位,按佛教传承之不同,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青庙亦称和尚庙,僧侣大都为汉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称青衣僧。五台山大部分寺院属于青庙。青庙中又有十方庙和子孙庙之分。子孙庙按师徒关系实行家传制,外寺僧人不得在本寺担任职事。历史上五台山青庙多属子孙庙。十方庙可以接待四方来僧,在寺僧人亦可十方云游,组织管理实行选贤制。根据中国佛教协会颁布的《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原来的子孙庙均已不实行家传制而改行选贤制,子孙庙和十方庙已无明显的分别。
黄庙亦称喇嘛庙,属于藏传佛教。五台山藏传佛教均属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信教喇嘛均穿黄衣,戴黄帽,称黄衣僧。明永乐年间,五台山始有青庙改成黄庙。清康熙时,敕令将罗睺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台麓寺、涌泉寺等10寺改为黄庙。于是,青衣僧改为黄衣僧,汉喇嘛由此产生。五台山有黄庙8处,即菩萨顶、罗睺寺、广仁寺、万佛阁、镇海寺、广化寺、观音洞、上善财洞。
黛螺顶
黛螺顶之路
黛螺顶又写作大螺顶,因从山顶往下看,向一个倒扣的大海螺,而盛夏时候,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呈墨绿色,所以也叫黛螺顶!以其1080级台阶闻名,登1080台阶,消除1080种烦恼。寺内以文殊为主供,文殊菩萨以大智著称,所以1080级台阶也称作"大智路"。寺内供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的文殊菩萨,故登黛螺顶素有小朝台之称,是很多忠实佛教信徒的及游客的必去之地。
五台山风光如画,奇特的峰崖、森严挺拔的古松劲柏、弥漫沉浮的云山雾海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构建成一派锦绣天地。据《清凉山志》记载:“周穆王时,已有声教及此。清凉山者,曼殊所居,穆王于中,造庙祀之”。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汉明帝曾派使臣往天竺取经,使臣回国,在洛阳建白寺。翌年,在五台山建寺。相传台怀镇西侧山峰,与古印度灵鹫山相似,因此五台山的这座新建寺庙,就被命名为大孚灵鹫寺,现称显通寺。此后,经北魏、北齐、隋、唐直至清末,五台山的寺庙建筑广建群居,台内台外,寺庙林立,建筑辉煌壮丽,成为中国很有影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现存寺庙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有著名的显通寺、塔院寺、罗睺寺、万佛阁、菩萨顶等。这里壮丽的建筑物,精美的雕刻,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重新放出特有的光辉,成为中外宾客的旅游胜地。
广仁寺
广仁寺
广仁寺又称十方堂,在罗睺寺山门东侧,为罗睺寺的属庙。清代道光年间修建。清代康熙年间,罗睺寺由青庙改为黄庙(喇嘛庙),常住藏族喇嘛。青海、甘肃等地的藏族佛教徒朝圣五台山,就在该寺居住修持。后来僧众逐渐增多,道光年间,修建了十方堂,专门招待从远地来的喇嘛和少数民族善男信女。因该寺没有地产,日常开支佛用仍由罗睺寺担负。
十方堂有三进殿宇,殿宇两侧配楼房长廊。殿堂和殿堂设置有明显的藏式风格。寺内第一座殿是天王殿,旁有钟鼓二楼。中间一座殿是宗喀巴大师殿,殿内主供黄教祖师宗喀巴大铜像。第三层殿面阔5间,檐额上挂一块书有藏文的木匾,意为弥勒殿,殿内供弥勒菩萨等铜像数尊,两壁的经架上置道光版藏文《甘珠尔》经。
万佛阁
万佛阁
万佛阁在五台山台怀镇塔院寺东南隅。旧为塔院寺属庙。创建于明,清代重修,规模不大,布局完整。山门向南,二门向西,万佛阁位居寺内东隅,面宽三间,二层三滴水,歇山式屋项,上下两层塑佛像万尊,故名。阁身前檐两层皆施廊柱,设勾栏赁依,外观壮丽雅致。阁上悬有明代大铜钟一口,重约3500余公斤。寺内西南隅,有藏式佛塔两座,高约4米,青石雕成,体积不大,形制秀美,为寺中小品。寺内北隅建有享亭一座。龙王殿三楹,重檐歇山顶,四周围廊,内塑龙王坐像,彩饰如新。殿向雕刻富丽,自柱础,雀替,栏额,斗拱,拱眼,装修等,均用龙风,狮,麒麟,花卉,人物等图案剔透镂刻而成,绚丽多彩,雕工纯熟,堪称佳作。按一般惯例,龙王神不居佛寺,当地相传五台山龙王威灵显赫,不安其位,寺庙不宁,故在此建殿祀之。殿对面有戏台一座,供酬神演戏之用,五台山六月庙会,即以此为中心。
龙王殿为万佛阁北殿,也称五爷庙。民间传说,五爷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有求必应,清朝康熙皇帝上五台山遇难曾被五爷救过驾,皇帝赐他龙袍,龙冠,故五爷也身着龙服。后来民间把五爷传得越来越神,五爷由此成为百姓心中的救世主、保护神,一旦有什么大事小事,都来求五爷,五爷也按照大家的祈求,有求必应,所以在套间两壁上挂满了赞美的匾额,这样越发显得五爷的神通广大。五龙王殿对面是一座戏台,是专为五爷唱戏而设置的。一般佛教中的佛、菩萨是超尘脱俗,喜欢清净,而五爷却很喜欢热闹,爱看戏,所以通过唱戏求得五爷的欢心,恩赐及时雨,给百姓降丰年。现在每逢每月的初一、十五当地老百姓都会很早去五爷庙参拜,所以这一天这个寺庙香火最旺,人也最多。据说,谁去得最早,五爷给谁得恩惠最大。
四、五台山周边景点
1、北岳恒山-悬空寺
2、应县木塔
3、云冈石窟
1、北岳恒山-悬空寺
恒山,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恒山
景区级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
地理位置: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交通:
先从大同等地乘长途车到浑源县城,再从浑源县打的(20元)到恒山前线(望岳亭停车场)或后线(北岳行宫),或先到悬空寺。也可乘恒山一日游旅游车。
铁路:大同市内铁路交通较完善。从大同有火车通往北京、太原、西安、银川、石家庄、包头、沈阳等地。大同火车站位于市区北部,乘2路、4路、8路、14路、15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公路:大同境内通过的主要公路有大运、大塘、大淮、大涞、大阳等10多条,从大同汽车站有长途车可通达太原、宣化、朔州等地。长途汽车站位于火车站前,乘2、4、8路等车可到达。从大同长途汽车站有到云冈石窟、恒山等旅游区的直达车。
门票:
进山费:30元
寺群门票:60元
缆车通票:54元
悬空寺:130元
主要景点:
金龙峡
金龙峡,居于天峰岭和翠屏峰之间,峡谷幽深,峭壁侧立,石夹青天,最窄处不足三丈。这里是古往今来的绝塞天险,交通要冲。北魏时,道武帝发兵数万人,在这里劈山凿道,
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宋代时,杨业父子在这里以险据守,抵抗外族的侵入。金龙峡内,悬崖中腰有古栈道盘绕,名为“云阁”。
恒山松
恒山松,风格别致,形状奇特。其中,有四株形状奇特的唐代古松,人称这为“四大夫格”。这四株古松,根部悬于石外,紧抓岩石,傲然挺立,气势不凡,别具风格。
恒山庙
恒山庙,以北岳庙为首,稳座于西峰之上,苍松之间,或隐或露。悬空寺,为恒山第一景。民谚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说法。
恒山云
恒山云,变幻无穷。出云洞在后土夫人庙的不远处山腰,晴日明朗,洞口寂静,阴雨来临,洞口便游出缕缕白云,引人遐思。
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下一篇:五台山:佛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