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人为何会生病?

2013-12-02 素食养生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人为什么会生病?

——从佛经中了解生病的原因

谢德炽

人的生命中有八种重大的痛苦,即所谓的八苦——生、老、病、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所爱别离、五蕴炽盛——其中生、老、病、死这四项更是不能逃躲的基本痛苦,只要是有情生命,就必定要体验之。故让我们一起从佛经上来了解生病的原因。

病苦是人生中相当重大的一种体验,而专门为解决生命诸多痛苦的佛法,自然对于病苦的成因有着完整的解释。

  佛法的观点

在《金光明经·除病品》中,有提到三种致病的因素:

1.四大诸根因素:即人体本身的体质因素(或说是基本元素)造成的问题;

2.饮食时节因素:即饮食造成的问题;

3.四季时令因素:即环境造成的问题。

而在《小止观·治病九》中,也论及三种得病的因缘

1.四大增损病相:讨论四大元素引发之不同病相;

2.五脏生患之相:述说五脏功能失调时造成疾病不同的表现;

3.鬼神所作得病:即因鬼神的作祟导致人的疾病。

《小止观·治病九》里谈论的部分,似乎较偏重于叙述“病症”和“病别”,故与《金光明经》的部分颇为不同。而“鬼神所作”一项则讨论到了精神甚至超精神领域的致病原因,这是一般较少说到的部分。

另外在《杂阿含经》卷十五里也说明疾病的起因:

1.因风起;

2.痰阴起;

3.涎唾起;

4.众冷起;

这四项主要在于细论四大不和谐所引发的病貌。

5.因现事起;

此项是说明情感性或精神性的疾病。

6.时节起;如同前述的季节因素。

因为病苦的解决,实在是众生非常迫切地需要,故世间法中已非常发达的医药领域,也是在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已知的疾病因素可以分析如下:

a. 致病性微生物:如各种病毒、细菌、霉菌等等。

b.人体的免疫机能:意即所谓的抵抗力或体质等。

c. 环境污染:有毒废弃物、化学物质、放射线等等。

d.老化:许多疾病说穿了都是由于“老化”所致。

e. 饮食(营养):饮食的状况对健康可以有许多决定性的影响。

f.精神疾病:这是目前医学领域中较弱的一环,但是能确定和遗传有关。

g.外力伤害:包括许多意外事故等伤害。

若再讨论之,我们可以把a、c两项归类于环境因素;b、d、f三项则归于基因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体质因素。

若是再考虑e(饮食〕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它与a,b, c,d这四点甚至于f都有极为密切的关联; 因为除了呼吸之外,饮食可以说是人与环境间互动最多的途径,因为能量的进出和物质元素的交流等等都依靠饮食来完成。而基因的表现已知和环境有绝大的关系。g这点不但与环境有关,也常常和个体的特质(基因)有关。就此而论,我们能先行得到一个概念,即:人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行笔至此再让我们看看中医的说法。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成因可以分为——

1.外因:以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为本。这个说的就是“季节时令因素”。

2,内因: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为本。说明人的情绪对生理的影响。

3.不内外因:包括饮食、房事、金刃(此可包含外伤或意外事故)、虫兽(包括微生物)等等,广泛的指出六淫、七情之外的其他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在解释季节时令对人的作用,和精神情绪影响健康的理论方面非常地仔细,或许有些部分我们可以找到直接的证据(尤其是细菌病毒等)来说明,但也有些部分目前无法知道其关联何在。其他部分大体上来说,中医的说法是与西医相去不远的。

由上述佛法和医学的解释,我们可以明显地归纳出几个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1.环境的条件性;

2.基因的条件性;

3.饮食的条件性。

这三大条件如果本身不出问题,而且又能与其他两大条件配合得当的时候,人就可以活得健康长寿。

业力福报

其实不管是出世间的佛法,或入世间的医学,对于病苦的观察解析都很完整透彻。尤其医学在物质上的解说更是因为科技进步而日趋完备。

然而,若是光依赖医学,问题并未能完全解决,因为,我们不禁要再问:又是什么因素在决定这三大条件的表现或具足呢?

答案是:业力与福报的平衡消长。

除了这个回答以外,我们如何找到更圆满、更究竟的答案呢?机率?运气?造物主?这种答案,有谁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呢?这些都是医学难以回答的部分。因为福报大或业力较轻,所以有人生长在良好的环境,遗传到优秀的基因,并且得以享有健全的饮食,因此而健康长寿。因为福报浅或业力深重,所以有人出生在恶劣甚至战乱的国土,或是遗传到有缺陷的基因,或是因三餐不继而多病早夭。这样的回答既简单又圆满,最合乎科学中对于理想的理论的要求——单纯,适用范围大,而且例外少。所以要正确地了解(人为什么会生病或健康)这个问题,除了上述医学领域中偏重在技术性的、唯物式的答案之外,很有必要回归到因果业力的层次。如此在掌握了比较核心而根本的地方,我们才不会被诸多纷杂的现象所迷惑——至少先不会被不实的广告蒙骗——而能抓到重点。知道下手的地方并且正确的努力,才能真正的预防疾病,改善健康。

录自:《金色莲花佛学月刊》

下一篇:佛教养生祛病妙方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