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伟大的父母最应给予孩子什么?

2017-05-23 智慧人生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印度传记片。影片讲述了印度冠军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将二个女儿训练成摔跤世界冠军的故事。

剧中,父亲身为全国冠军,为了生计放弃摔跤梦想,于是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可是,命运弄人,他与妻子连生了四个女儿。

本以为梦想没希望的他,偶然间发现女儿特别会打架,他在女儿身上看到了摔跤的天赋。于是他开始了对两个女儿的魔鬼训练:每天5点起床训练、剪去长发、穿男士短裤、吃运动营养餐……

或许这是最让人厌恶的一种父亲。为了自己的梦想,拿孩子的人生当赌注。可却也是这样的父亲,用一年时间的赌注,换来了光荣与梦想。

对于这样的训练,女儿一直感到很委屈、排斥。然而,一切的转折从这里开始,村里一个新娘对有这样一位爸爸表示很羡慕。

“我倒是很想有一个这样的父亲,这样我的父亲会为我的未来考虑。从一个女孩出生开始,她们的命运就是做饭打扫卫生,全身心地做家务,然后等她们成年,就会嫁出去,并把自己交给一个男人,而且跟这个男人完全不熟,然后为他们生孩子,抚养孩子……这就是一个女生的宿命。再看看你们的父亲,他在和全世界对抗,他承受着所有人对他的嘲讽。为什么?为了你们有个好的未来。他又做错了什么?”

那一刻,女儿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握着追逐梦想的权利。

爸爸第一次带大女儿吉塔去参加摔跤比赛,她没有赢得第一,但是拿了个“特别奖”。这场比赛,让她尝试了比赛获奖所带来的荣誉和尊重,于是她为自己做了选择,她主动询问爸爸:“我什么时候可以参加下一次比赛?”

所以,从这时候起,她已经不是在为父亲完成他的心愿,摔跤这条路是她自己的选择,这个梦想也是她自己的。她要去争取更多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洗衣、做饭过一生。

或许孩子会“恨”手握鞭子的父母,会埋怨他们永无止境的高要求,害怕自己永远达不到他们定下的目标。可是孩子慢慢长大,也在慢慢经历。迟早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正是严厉的父母成就了自己。

这位父亲在女儿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比赛前,他不说战略,只说结果:你要成为被记住的那个人。因为只有你被记住,才能成为榜样,成为大多数女性奋斗、改变命运所望向的目标。

看完电影,忍不住要为《摔跤吧!爸爸》鼓掌,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成为有梦想的人,并且,被支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身为父母的我们,当然知道要支持孩子的梦想,可是,我们最应给予孩子什么?

其实,《摔跤吧!爸爸》已经告诉你了:

1,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在某一方面有天赋。

影片中得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因为口舌之争将村里的两个男孩揍得鼻青脸肿,感到意外的父亲虽然因为这件事向两个男孩的父母道了歉,但也因此发现了女儿身上的摔跤天赋。

2,要赋予孩子使命感,让他们有伟大的梦想并愿意为之不懈努力。

梦想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不断生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激励和引导。影片中的父亲在给妻子作出给他一年时间的承诺后,每天知行合一地陪伴两个女儿展开了近乎严酷的训练。正是这种严加管教的约束和严格苛刻的训练,使他的女儿们迅速成长。父母的权威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为人父母者千万别错把放任甚至放纵当成爱护。

3,要培养孩子强大的自信,不到最后一秒绝不放弃、绝不认输。

影片中两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吉塔第一次和男孩摔跤时,有几个对手可以挑选,她径直挑选了那个最壮实的男孩。二是影片快结尾时,吉塔在完成大反转前,两个场景交替闪过,一个是被父亲扔到水塘里,父亲说,我不可能每次都赶来救你;一个是父亲在演示摔跤得分的几种可能时,讲述赢得5分非常难,但也不是做不到,就是需要你将对手摔出一个完美的弧度。吉塔因此获得强大的动力,小宇宙爆发,赢得了比赛。

4,要鼓励孩子坦然面对怀疑,哪怕遭到全世界的嘲笑也毫不动摇。

当然,这种逆世而行不是违法犯罪,更不是危害他人和社会。从影片里看到,一开始父亲让女儿学摔跤、穿男装、剪短发。所有人都感到惊世骇俗,连母亲也觉得不可思议,女孩子学摔跤,怎么嫁的出去?而印度社会中给女性的角色设定就是洗衣、做饭、嫁人、生子,大多数女性从来不敢尝试其他的可能。而父亲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勇于打破固执的偏见,最终引领女儿取得了成功。可见,出众的人注定与众不同,从众的人也必将“泯然众人矣”。

5,要教会孩子寻找正确的方法,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选择大于一切努力,思路往往决定出路。影片中吉塔在国家队教练的指导下放弃了自己的长处,转攻为守,结果连连失利。父亲为了帮助她赢得比赛,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发现了问题所在。在她面对不同对手时,又制定了不同的战术,知己知彼,对症下药,都取得了成功。学习、工作、做人也是这个道理,不能只知勤奋练习,而不去寻找方法。要知道,方法错了事倍功半,方法对了事半功倍。

6,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可以不认同,但一定要试着理解、接受。

父亲对儿女可以有一百种义正言辞的批评,但却可以有一万种无可奈何的让步。影片中的两姐妹在发现不能直接反抗父亲的严格训练时,采取了软对抗,训练偷懒、出工不出力,沮丧的父亲并没有硬用父亲权威强压。 吉塔从国家体育馆培训回来探家时,为了证明自己学到的技巧超越了父亲,与父亲在泥地里摔跤。最终因年轻气盛取得了胜利,因此教训妹妹不要过于相信父亲。即便如此,吉塔再次离开家去往国家体育馆时,父亲仍然站在高处目送女儿离开。父爱如山,沉默而隐晦,并不因为孩子一时不理解就有所减弱。

7,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一定要一致,即便是有不同,也要坚决服从已经确定的方向。

影片中的母亲虽然不赞成父亲的做法,但每次都坚定的站在父亲这一边,虽然这可能是因为其家庭地位决定的,但在孩子的成长中,目标一致的成长环境确实同样重要,不能让孩子陷入左右为难的成长境地。

下一篇:四个女儿出了三位世界冠军,《摔跤吧!爸爸》原型远比电影精彩!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