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

2017-08-12 佛教辞典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小乘(佛教解释)

小乘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主张恪守戒律,严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戒律,注重上座部比丘众的自身的戒律修行。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是《阿含经》系列。即《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

小乘佛教简介

佛教于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分化,分成大乘教和小乘教。小乘佛教主要在弘扬与南印度与锡兰一带,该派尊崇 释尊 为伟大的教师,而非神明,其经典为比较古老的巴利文经典。上座部佛教主张恪守戒律,严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教义。大乘佛教则不然,认为按照原始教义,只有少数人才能修道成佛,所以应该拓宽渠道,主张不但比丘众可以圆寂,一般四众也可以达到圆寂的境界,主要盛行于北部印度、外蒙古、中国西藏和日本等地。该派宣扬 释尊 的 佛性,并且用梵文颁布了一套新的法典。公元6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在前印度地区衰落,印度教兴起,但大乘佛教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在世界扎下了根,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首.

现代很多佛教学者用大小乘做分类,已并无褒贬之意。一般认为现在的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及东南亚各国,但他们自称“上座部佛教”或“声闻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也属于这个宗派。

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区别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

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 ”(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

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盘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

佛教传播

佛教发展于古印度,后来向世界传播发展,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央亚细亚传到中国内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亚洲地区,属于北传佛教;向南方流传的,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释使用巴利语,故又称巴利佛教。也有人称为南方佛教,因为这一宗派的佛教,是由古印度恒河流域向南方流传,传到斯里兰卡,再传到东北南亚,这些地区都在印度之南。如就所属部派来说,凡是信仰南传佛法及皈依教团的,都可称为南传佛教,如盛行中国云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佛教在公元前后开始由古印度向北方和东方传出世界,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同期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大量由梵文译作中文的佛经。这些佛经为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著重要的影响。但其后上座部佛教在中国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盖过。大乘佛教在中国获得了辉煌的实践与发展,隋唐时代中国即取代前印度帝国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目前,中国保留的佛教三藏经典也是最完善的之一。

另一方面,佛教亦传至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传说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代,上座部的一个分支-分别说系的铜碟部传入锡兰(古斯里兰卡)的孔雀王朝。之后,又分化为大寺上座部和无畏山寺大乘上座部。两派出现长期激烈斗争。公元前19~27年,锡兰的大寺派僧人用僧加罗语写出了南传的五部《阿含经》。无畏山一派在很长时期内一直兴盛远超大寺。但随后的历史中,在皇室的偏好下,斯里兰卡佛教最终为大寺一派所一统[1] 。至缅甸阿努罗陀王朝时期,其势力使上座部佛教渗入暹罗北部和中部地区。经过锡兰於12世纪举行第七次结集,整顿佛教教团,使上座部佛教于锡兰臻于隆盛,期后透过与比丘比丘尼教习,传返暹罗,促使当时素可泰王朝倾向上座部佛教。现今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有很多上座部佛教信众,当中泰国的上座部佛教徒占该国信众的90%。

佛教分类

在佛教创始圣者 释尊 入—大—涅—后,佛教内部由于对 释尊 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宗派。按照其教理与发心等方面的深浅不同,可归纳为上座部佛教和大众部佛教两大基本派别.

请注意:大小乘的概念是佛教内的词汇,主要是从教理与发心上加以区别,用于专门针对佛法三乘菩提中的声闻、缘觉二乘罗汉而言,以区别于菩萨乘或佛乘。该分类与三大语系及传承时代的分类完完全全是两码事。

三大语系是按照所承载语言地区划分。事实上三大语系中,汉传佛教内上座部佛教派曾有多个,汉传佛教目前保存的小乘经典资料相当丰富。而南传也并非就等于上座部佛教,他们也并不认可自己就是小乘佛教。至于时代划分,更是另一个概念,事实上,从现有的佛经与其它资料的明确记载来看,上座部佛教经典《阿含经》也都处处提到大、小乘或三乘佛法及“菩萨乘”等概念。所区别的仅仅是各个时代流行的侧重不同而已。

下一篇:法会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