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七十六章 性情烹造化01
第七十六章 性情烹造化
上次讲到《楞伽经》心量与非心量的问题。佛学有一个‘无量无边’的名词,无量无边是没有边际、没有度数。一般而言,物理世界形而下的任何东西都有度数、边际,唯有此心――形而上之体是没有边际、没有度量的。不过,这么一说,大家可能又只认为无量无边是指形而上的本体而言,其实当心的本体作用时,唯识学者提出了三量的说法,即现量、比量、非量。简单说来,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也有说‘法界’的),就是阿赖耶识体、相、用的现量境界,亦无边际。而人类的知识,不论宗教、哲学都属于比量的范围。其实‘比量’一词也是人类习惯性的认识。比量的范围是有限度、非究竟的,譬如人世间的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对与不对等等,都是相对性的比量。我们打坐觉得空,还是意识的比量,是有限度、非究竟的。那么超过比量范围以外的各种幻想、精神病、心理病态所呈现的境界,乃至打坐时看到光、看到神、看到鬼各种心理上的现象境界,都属于非量。这个境界更是短暂、虑幻、非究竟。
本体、现象、作用是三量范围的分类。而普通所讲的无量无边呢?一般学佛的观念都认为悟道的‘空’是无量无边,好像一般的解释都是如此。我说好像也许有些方面没有看到,如果作此解释,认为心性之体是无量无边,而心性的作用属比量、非量,是有限度的,这个观念是对佛学非常严重的错误认识。大家必须了解佛经的一个道理,成了道的诸佛菩萨,智慧功德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相反地说,一切众生的业力也不可思议,也无量无边。以中国文化《易经》阴阳的道理来讲,当太阳出来,其光普照无边,不可思议;但当太阳下山,黑暗无所不在,也是无量无边。因此,世界上一切众生的业力所造人世间种种情形,其业力所造也是无量无边。换句话说,比量、非量的范围也是无量无边的。这一点希望大家好学深思、多研究,把佛学的道理参透!因此,一个人想学佛修持,转凡夫为圣人,到成佛的境界,要下多大的功夫才能转得了!这两个力量是同等的。
接著本文又引用佛经最大的一部经――《华严经》。学佛的人都知道一句话:‘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即言其包罗万象,思想之渊博、开阔不可想像。我也经常提醒各位注意,世界上一切宗教、哲学,大而言之,看这个人生是灰色、悲观的;看这个世界是悲惨、不好的,赶快走,到另外一外世界。另外一个世界我们没去过,不过因为我们没去过,不知道好不好,不过因为没去过,总觉得好一点吧!唯有《华严经》则不然,看这宇宙一切善、恶、美、丑等等无非是华严世界,一切都是至真、至善、至美。所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如何转成这样一个境界,是你心量转的问题,华严就是这个道理。
黑暗在光明的口袋里
如《华严经》云:‘菩萨住是不思议即非心量,于中思议不可尽,即是心量,以二相即夺故,思与非思俱寂灭。’
这一段叫我们先认识自己心性体、相、用的道理而引出佛经的原文。《华严经》说,大菩萨们、有道的成就者,住在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里,这不可思议是‘非心量’,不是我们心量的思想范围可以达到的。换句话说,不是比量、非量的范围所能推测那个本体的境界。
‘于中思议不可尽,即是心量’,相反地,你用意识、用思想来推测无量无边的境界、功能究竟到什么程度是不可知的、说不完的。拿宇宙数理的道理来讲,是数也数不完的。但这个数不尽的功能实际上没有离开心量的范围。换句话说,你想把心量的范围研究、计算完,是白费精神,因为知道心量的大小这个本身就是心量的作用,心量的现量起作用。等于我们自己看不见自己的鼻子有多大?眼睛是什么样子?这也跟人的学问、修养一样,人对自己的行为态度并不察觉,当自己瞪眼看人时,只看到别人的讨厌,没有发现自己更讨厌。因此以心这个有量的东西求非量是做不到的,所以叫不可思议。
‘以二相即夺故’,思议与不可思议两种现象互相 夺。到了不思议时就空了,当你空的时候本来不可思议,你真要想,是想不完的,想不完的那个空你想不出来嘛!想出来的不是空!所以当你有想时,绝对不会是空,空时绝对不会想。此二相彼此在侵夺,当光明来时没有黑暗,拿理论来讲,黑暗在光明的口袋里,看不见了;当黑暗来时没有光明,光明在黑暗的口袋中,黑暗与光明二者相互侵夺。
‘思与非思俱寂灭’可思议与不可思议观察清楚了,本来是寂灭的。寂灭的梵文是涅 ,涅 不是死、灭,而是清净圆明、常乐我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