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七十一章)03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七十一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七十一章 天叹情路绕地长03
起念现定境,心寂智无边
若定慧双运,动寂融通,则念念入三昧之门,寂寂运无涯之照。
又是一副好对子!再进一步更高明的人,‘若定慧双运’,定慧如车之双轮,同时连转滚动,有定即有慧,有慧即有定。
‘动寂融通’,这种人是大菩萨的境界,不一定出世,就在入世、做事的动中永远清净,动寂融会,贯通为一,走的是上乘佛法的大菩萨道,不能拿普通定慧来规范他。
‘则念念入三昧之门’,已无法用怎么修定,修哪一步功夫这些标准来范围他了,他的起心动念无一而不合于佛法的三昧。
‘寂寂运无涯之照’,他虽在凡夫界中与凡夫―样在动,但此心永远在涅 寂灭中,有无量无边的智慧。
禅宗所走的路子就是‘念念入三昧之门,寂寂通无涯之照’。
信受奉行正当时
如上种种开示,种种证明,如是调停,如是剖析,削繁简要,去伪存真,以无数万亿诸方便门,皆令一切含生尽入此宗镜。
以上所言种种开示,全是《华严经》、《大涅 经》、《大智度论》等经论的要旨,我用这种方法将其中修持要点抽出,并有调停组成另一系统,同时为你们解剖分析;削去繁复之言,力求简化扼要;舍去假的,保留真的。为什么说那么多话?无非要使一切含生入此宗镜,明心见性!
‘众生’是包括了有生而无命,无知觉、无思想的;‘含生’是含有尘性的生命,有知觉、有感情。唯有含生的生命才能成佛;没有知觉、没有感情的众生不能成佛,只能成为佛的附属,谓之眷属佛,是附属国土而已!
‘入此宗镜’,此宗即成佛之宗;此镜能照见一切,所以本书也叫‘宗镜’。
如囊中有宝,不探示之,唯有智者,犹室中金藏,未遇智人,何由发掘。
许多庙子上都收藏了《大藏经》,出钱买书的出家众、在家居士确实做了功德,值得欢喜赞叹!不过,都供养了众生――书虫。佛经开示的法门无数,一般人哪有功夫去看?永明寿禅师搜集了佛法的精华,把佛经中的宝藏挖掘出来,编辑成《宗镜录》。好比口袋中的宝贝。不是智人不给他看;你是智者就传给你。如房间里的金矿宝库,没有碰到识宝的人挖不出来。
若珠蔽内衣里,弗因亲友所示,争致富饶;似穷子之家珍,非长者之诱引,曷能承绍?设或明了,信入无疑,更在当人,克己成办。炼磨余习,直取相应。一切时中,不得忘照。自量生熟,各逐便宜,此是修定时,此是修慧时。
这一段古文看起来有点 嗦,如果用长声慢念的方法念,不但不觉得 嗦,反觉得很清楚。
他说,《宗镜录》为我们引出佛法的法宝。‘珠蔽内衣里’是《法华经》内的典故。众生的肉体本来就有不生不灭的长生之宝,是我们自己找不出来。等于佛菩萨把一颗无价的宝珠缝在我们的衣服里,结果我们不知道,还在外面讨饭,很可怜!如果找到自那衣服里的珠宝,你本来是个大富人。
‘弗因亲友所示’,亲友等于善知识,没有善知识的指示,你如何知道自已富裕?一旦悟道了,回转来找到自己的宝贝,你就知道自己是个富有之人。
‘似穷子之家珍,非长者之诱引,曷能承绍’,这也是《法华经》上的故事。佛菩萨就是家长,我们都是佛菩萨的儿女。我们离家出走,菩萨们只好用诱导式教育把我们找回来,不然不能成佛。
‘设或明了,信入无疑’,‘设’字古人常用,即假设之意。假定明心见性、悟道了,真正信进去,没有怀疑了。那么,怎么悟道呢?你以为有个老师可以传你一个秘诀帮助你成道?没有这回事!连佛都帮不了你,佛只能教化人,没有办法代你修代你悟。佛的弟弟阿难,跟他几十年都走了错误的路子,以为佛是他哥哥,在他头上一指就可以成道!所以他不肯修,最后被佛骂一顿。修行要靠自己,不要搞错了!
‘更在当人,克己成办’,在世间做任何事业,不能信赖任何一个人,朋友、社会互助则有之,信赖则不行,要靠自己站起来。修行更是不能信赖他人,佛菩萨、善知识、老师……哪里能够帮助你成道!‘更在当人,克己成办’,要发狠自己站起来,限定自己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做到悟了道,悟道以后还要不要修持呢?问题来了。
‘炼磨余习,直取相应’,道是悟了,习气则是要靠自己修行作功夫,慢慢磨转过来,然后直下承当。
‘一切时中,不得忘照’,任何时候,随时随地,不要忘记照顾自己的心念。
‘自量生熟,各逐便宜’,把自己过去所走的老路、恶业的熟路疏远隔离,转变为生路。把不习惯的修道之路慢慢熟练。修道是证自量境界,唯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没有办法帮低估,所以是‘自量生熟,各逐便宜’。用什么方法呢?念佛也好、打坐也好、参禅也好,任何方法都可以用。
‘此是修定时,此是修慧时’,什么时间该修慧?什川[么]时间该修定?有些同学写日记问我:‘老师给我安排一个修持的时间表。’我一看,唉呀!又是水泥的脑筋,你怎么不叫我替你安排几时吃饭、几时喝水!肚子饿了就吃饭,口干就喝水,你自己要‘自量生熟,各逐便宜’。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法,或者什么时候该换一个方法,要懂得变通。视自己情况而变,该静时,不随境物转动;不需要静时,做别的或看经也可以。知时知量,调正身心,这才叫修行。
永明寿禅师什么话都吩咐完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要有自己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