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三章)01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三十三章伸脚就在缩脚里01
如有学人问:忠国师云:“不作意时得寂然不。”答。若见寂然即是作意。所以意根难出动静皆落法尘。
南阳忠国师(695―775),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是六祖的弟子,也是永明寿禅师的老先辈。有人间南阳忠国师,意念完全不动时,算不算得到寂然不动、寂灭清净的境界?
南阳忠国师答覆,如果觉得自己在寂然不动的境界,有一个寂然已经是意境上的分别境界,这也是第六意识所造的境界。所以要仔细研究意根,不管是动的境界或者静的境界,动静二相都是意境的变态。等于一个手背、一个手心。换句话说,拿意根来讲唯识现量境的话,动静二相也都是意识的现量,动的时候是动的现量;静是静的现量。‘所以意根难出,动静皆落法尘’,你所证到动相与静相的境界,都是法尘影事。
《楞严经》提到:‘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要特别注意‘影事’二字。我们感觉到心境很宁静的那个境界也是影子。如果问证道是什么样子?证道就是我无念无心那个样子,这个也是比量。如果硬要将它表达出来究竟证道是什么境界?好吧!证道就像到了阿里山顶,既不刮风又不下雨,什么都听不见,这还是比较,比较是意识上的一个阴影,所以叫‘法尘’,意根相对的法尘影事。究竟什么是真的静?静是什么样子?那是个大问题,希望大家留意。
故知并是执见修禅,说病为法,如蒸砂作饭,缘木求鱼,费力劳功,枉经尘劫。且经中佛语幽玄,则义语非文,不同众生情见鹿浮,乃文语非义。
如果见地、观念不正确,执著自己主观的成见面而修禅,是‘说病为法’,把病当成药吃,搞错了!比如认为无念是定,一上座就求无念,无念变成成见,执著这个成见用功下去,犹如蒸砂成饭,爬到树上找鱼,永远不会成功,因为根本下手的路线就错误。因此,结论说‘费力劳功,枉经尘劫’,你修行三大阿僧 劫也没有用,不会成就的。
‘佛语幽玄’。一切经典中,佛说的话都非常幽远而有深度,然而一般人看经典不明佛经深远的义理,仅仅只是粗浅阅读不加深思,便妄认明了。讲经典、研究佛学的,则把经典文字用其他的知识作概括性地比较,把佛经幽深的义理,当成作学问一样,做比量的推测;看经文并没有回转到自己心地上做功夫,将经典高深幽远的义理会之于心深加体会。也就是说,一般人看经典,并没有从内心去体会自己所修的境界。所以说佛经的道理不同众生的情见,众生看佛经或任何书,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个观念是很粗糙浮浅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经的文字义理并不是一般所讲的道理。
又若执任缘无著之事,尽落邪观,得悉檀方便之门,皆成正教。
如果执著一切放任自在、一切无著无念就是佛法、就是禅,那就落于邪见。但是反过来说,果真证道得到了悉檀,任缘无著虽然不是道,可也是一种入道的方法,那么,悟道以后,方便任缘都成了正教。
‘悉檀’二字不作翻译,《大智度论》上有‘四悉檀’的解释,勉强翻译,与中文‘境界’一词相似,不过中文所讲的‘境界’,我们还比较容易体会,悉檀是得道成就的境界,不是凡夫意识所能意会得到的,用‘境界’二字不能概括‘悉檀’,因此不翻译。
惺寂心与昏散意
是以药病难辩,取舍俱非。但且直悟自心,自然言思道断,境智齐泯,人法俱空。向众生三业之中,闻佛知见;就生死五阴之内,显大菩提。则了义金文可为绳墨,实地知识堪作真归。
什么是病?什么是药?很难分辨清楚。在座有一位道友提到永嘉禅师的止观法门,永嘉所走的路线是天台宗止观与禅宗修定合而为一的路线。他提出两个观点:‘惺惺’与‘寂寂’,用中国文字讲,惺惺就是清醒的,寂寂就是空空的。我们学修道打坐,‘惺惺寂寂是’,空空洞洞什么念头都没有,可是什么都清楚,这就对了。‘散乱惺惺非’,坐起来什么知道,可是念头乱七八糟,游思浮动,那就错了。‘寂寂惺惺是’,空空洞洞、清清楚楚是对的;‘昏沉寂寂非’,什么都空空的,人也迷迷糊糊的就错了。
所以他说,惺惺可以依止寂寂,一上坐什么都不想,空空洞洞,这是我们大家的经验,寂寂以后就昏沉。那么,你说坐好一点,肩膀端一端、头扬一扬,眼睛瞪一瞪,脑子清醒一点,一清醒,散乱来了。‘惺惺’、‘寂寂’是药,寂寂可以治惺惺,惺惺可以治寂寂,药可以治病,但是吃多了又生病。所以我们心理的状况非常难治疗。现在医学发达,有专门医治心理病的医生,心理病医师的大祖宗是释迦牟尼佛。他对生理、心理的病搞得太清楚了。我们的心理病就有那么麻烦,所以是药是病?很难分辨。
魔境界与圣人境界,也是药与病的差别。悟道以后,魔境变作圣境,不明白本体,即使圣人境界都是魔道,这是药病之辨的关系。所以他说‘药病难辨,取舍俱非’,取舍就是‘择法眼’,常看佛经上说,佛一次说法以后,有多少多少众生得法眼净,比如现在一看经教,阿弥陀佛在世就好了,听闻佛法后马上得法眼净,但别以为头上会多了一只眼睛。法眼净就是头脑清楚,晓得正法、非法,对于佛法的选择是正是邪?或者正的变邪的?邪的变正的?这个选择搞清楚了就是法眼净。
‘但且直悟自心’,永明寿禅师认为,主要的还是要真正用功,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在禅宗所标榜有几句话:‘言思道断,境智齐泯,人法俱空’。言思道断,境智齐泯这八个字非常重要。‘言语’包括文字,‘思’麻烦,思与言语文字也是一样,站在哲学的立场,一个人的思想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是思想。表达出来则成为言语或文字,再变为行为。其实言语、文字也是行为的一种,是已经表达在外的思想。所谓思想,即是内在没有表达出来的言语,也就是心理的行为。
禅堂常见‘禁语’二字,实际上不挂‘禁语’牌,人还不太想说话,挂了牌子以后话反而多了,由此可见人的心理有多妙!你不禁止他讲话,他都懒得讲;你一禁止他讲话,他非讲不可,这就叫做众生。你要他吃的时候,他并不想吃,你故意不给他吃,他一定抢著吃,这就是众生的心理。
我们平日打坐,心理的语言思想没有断过。很多人认为自己悟了,虽然表面不承认,表现出来的态度好像悟了,看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不管有没有悟,有一个自我测验的标昨,等于现在有各种病可以试验的药品,这里有个药品给你,你有没有做到‘言思道断’?不是压下去的无念,也不是压下去的无著,自然而然不想,从前有个禅师说: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不是故意有心地去除妄想,是自然不想。言思道断,断是形容词,不是有意切断,是自然没有。
下一篇:曾文杰:心心之火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