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没有做到“止”,修行是白费功夫,做事业也不会有成就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要证得真实之境,应如何修行呢?
必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此如来是指十方叁世壹切诸佛,不是单指壹个世尊。“奢摩他”是梵音,翻成中文是“止”的意思,止是修定之因,得定是修止之果。“奢摩他行”修止的法门是共法。修止、修定不是佛法所专有之法。任何外道、任何宗教、任何教派都必须修止,才能够有所成就,即使是画符、念咒、乃至邪门外道还是壹样要修止。
止是把心专壹起来,止又称专壹瑜伽,瑜伽是身心互相感应谐调而达到专壹。不谈学佛学道,世间的任何壹件事,如学问、事业、技术、武术、艺术、若不专壹,也不会有成就。
但是,专壹很难,譬如读书或看小说,看完壹篇,却忘了前壹篇,看书看到壹半,突然发现自己在胡思乱想,又从头再看起,是不是这样?若真达到专壹,则记忆力非常强,每壹个字、每壹句话都很清楚地印进脑海里,永远记住。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容易忘记,过去的事情记不起来,或者常常忘了东西放哪里,或是到处掉东西,这是心不能专壹,散乱的缘故。有些人外表看起来很甯静,其实他脑子里思想没有停过,所以,奢摩他行之专壹对壹般人而言非常困难。释迦牟尼佛说过:“制心壹处,无事不办。”只要把心集中于壹点,没有做不成功的事,想要修成佛,就会修成佛。佛说的话那么简单,可是谁都做不到,心不能专壹,因此又说了很多方法,如念佛、持咒、观想......等等各种工夫,其目的在于求得专壹。
中国《四书》中的《大学》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以前我们小时候读书,老师教我们把这壹段背诵下来,至于什么意思则不懂。那时候心里觉得很不服气,这是什么老师嘛!等到了中年以后,真的自然就懂了。所谓“明明德”就是指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如何明心见性呢?“知止而后有定”,止的功夫达到了之后才会有定,定下来之后才能够真正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此虑非指忧虑,而是思惟的意思,经过思惟才能达到智慧的成就,才能够明明德而明心见性。这个戒定慧的程序讲得非常清楚。
这壹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还有壹个更妙的用处。以前在大陆上有壹个教派,信徒很多,他们拿壹杯水,口里咒子壹念,手指壹划,便可以替人治病,而且很灵。我们小时候也觉得很稀奇,怎么嘴里念壹念就可以治病?想办法找人去拜门。学这些要赌咒的,严禁泄漏,否则天打雷噼,五马分尸。结果,学回来了,什么咒呢?就是这壹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可惜我们壹用就不灵了,为什么呢?不信。从这里个位就可以明白咒语的道理,佛在密宗的《大神变经》有云:“壹切声音皆是陀罗尼”,咒语灵不灵不在咒语,而在专壹不专壹。还有道家的止血咒也很灵。壹念,血就止住了。当年我也去学,“东方壹个红孩儿,头戴红缨帽,身穿大红袍,足穿红鞋子,壹来血就止。”同样到了我身上就不灵了,这样念两下就会止血?不信,所以不灵。壹切都是精神的力量,但是,首先必须得止,才能发挥心念的力量。
佛经形容人的思想念头如同壹条急流,人往往被自己的思想情绪这条急流所淹没。学佛要像“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不管河水多急多深,从中截断水流,就是说把前念停掉,把所有的思想烦恼都停掉,后念不让他起来,中间就空灵了,这才叫作修止。
中国文化里形容壹个人有伟大的力量、伟大的人格,处在时代的浪潮里凝然不动,叫作“中流砥柱”,不管时代如何乱,他本身始终不为所动,他的人格永远是大众的标竿,如释迦牟尼佛、孔子、耶稣,这种人格的养成靠“止”。
我们学佛学了很多法门,为什么没有效果呢?乃至于学个招鬼的咒,都招不动,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心行不能得止。不管是出世法或是入世法,没有不修止而能成就,修止是共法,没有做到“止”这壹步,学佛都是白费功夫。所以佛告诉我们,如果要想成佛,先要修如来奢摩他行。
佛学称“戒”、“定”、“慧”为叁无漏学,由严持律戒而得定,由定力而生发智慧。戒律是为了防范自己行为(包括心念〕的错误,由外而内,先把外在的行为防守稳固,进而检点自己的起心动念。以前我在大学教书的时候,班上的学生里有几位天主教的修士和修女,他们上课都很规矩,修女的穿着壹身净素,颇富仙味。有壹次上课,我壹看,平常上课的二位修女怎么不见了?是不是出会了?佛教叫还俗,后来上课再壹看,看到她们两位不穿修女装,穿壹般普通的衣服。下了课向助教打听,那二位修女并没有出会,那么,怎么穿普通的衣服?原来是那个教派改服装,教皇同意试验叁年。我请助教把她们两位找来,我问她们现在服装改成这样?她们说是呀?老师觉得如何?我说好是好,不过会给你们带来困扰和麻烦,你们以前所穿的制服,等于是军队门口的卫兵,人家知道你是修女,不敢随便乱碰,现在你们穿得和普通人壹样,你不侵犯别人,别人可要侵犯你,她们说目前还很好,还没有什么事,自己还觉得自己是修女。我说不行啊!等到人家追你,你说我是修女,不要追,到了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不能碰的呀!所以说那件衣服等于是戒,戒是自己筑壹条防线,不能越过这条线,把自己困住,限制在壹个范围,以此渐修得定。
那么《圆觉经》在此处为什么不先坚持禁戒,再来谈奢摩他行?而是“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再“坚持禁戒,安处众徒,宴坐静室”,这是什么道理呢?真正的大乘佛法,心专壹得定就是戒,没有起心动念,何须有戒?不得定,不是真正守戒,不得定,不是真智慧,那是散心、妄想。得了定,妄想即可转成般若智慧,其行为自然中规中矩,自然在戒中。所以,佛说“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先求止,心定之后,再谈戒。戒不只是指外在的行为,起心动念都是戒。得定之后会不会犯戒?也会呦!稍稍失念,离开定壹下子就是犯戒。因此,得定之后,要坚持禁戒。
菩萨有很多跟着他学的徒子徒孙,所以讲到这里要“安处徒众”,要带领徒众修行打坐,“宴坐静室”。身心寂静叫宴坐,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提到宴坐,“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亦不依,是名宴坐,”这是大菩萨境界,身体感觉空了,心里没有任何杂念妄想,最后连空也空了,这不是止、观、定、慧所能范围。到达这个境界已经很高了,不过,还有更奥秘的。须菩提尊者乃佛十大弟子之壹,解空第壹,他有壹天在山洞中宴坐,天空中忽然散落许多鲜花下来,须菩提便问是谁散花?所为何事?空中声音回说:我是梵天,因为尊者善说般若法门,所以雨花赞叹。须菩提说:我坐此,壹字未说,何有说法?梵天回说:尊者以不说而说,我以不听而听。这就是无上大法。所以天人要散花供养,这位天人也是悟了道的,与须菩提唱双簧演了这壹幕,这是宴坐的典故。
记住学佛的第壹步就是修奢摩他行--修止。后世持名念佛,必须念到壹心不乱--得止,此是净土法门最初壹步,最基本的壹步,也可以说是最后壹步。任何法门都必须先修止,才会成就。这个道理在《圆觉经》这壹段用很简单几个字便交代过去。在这里,佛没有告诉我们应该修哪壹个止法,其实,随便哪壹个止的法门都可以,“处处洛阳皆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无所谓好坏、高低,只要你“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众徒,宴坐静室”,就可以了。
那么,是否修止、得定就是究竟呢?是否打坐能够入定,坐上几十天,佛法就不得了呢?不,定是共法,即使能坐上壹万年也没有用。佛法还有不共法,此为其他宗教及壹切外道所无,那就是般若智慧--性空缘起,缘起性空。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不是盲目的迷信,也不是功夫的累积。由修止以后再修观,由观而成就慧,观是慧之因,慧是观的果。证得菩提,觉悟道体,这叫般若。
《圆觉经略说》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庄子借孔子的嘴讲出来,“人莫鉴于流水”,流水不能做镜,你心中像流水壹样的杂念妄想不能静止,就永远不能见道;“而鉴于止水”,必须要把心波的识浪停止,静止,才可以明心见性。他说,“唯止能止众止”,唯有真达到止的境界、定的境界,才能够停止壹切的动相。如果心念不能像止水壹样澄清,就永远没有智慧,永远不能悟道;而生命之流,永远没有办法自己作主,永远没有办法了脱生死。所以我们修道要了生死,要打坐要修道,要死的时候,壹笑就走了!再来生的时候也要有把握。禅宗很多祖师以及明朝好几个儒家都做到了。明朝罗近溪也是如此,已经说再见,坐在椅子上走了,学生们跪下来壹哭,老师啊你多留壹下;好嘛,好嘛,你们好讨厌,我多留壹下嘛!又活了壹日,然后说算了,不干了,重新又走了。就是这个本事,止定这个工夫。
前面的重点讲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讲到这个止,以及修止观的重要。我们由这壹点能理解到,不但道家、佛家,凡是讲修养首先都提出来壹个“止”,儒家更是注重。譬如我们所读《大学》,里头“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首先提到这个止。止就是心念专壹、止于壹,这个是最大的修养工夫。
我们人的思想紊乱、痛苦、烦恼,就是因为心念不能得止;心念得止是壹个内在的基本修养,然后外在的行为也要做到止。所谓止,人生认定壹个目标,壹个途径,止于某壹点,要做壹个什么样的人!不是散乱,不是随便,不是做壹件什么事业,而是要做壹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要做壹个了不起有道德的人,就是向道德的目标方向走;如果要做壹个坏人,他认为这样做才对,这是止于坏。要做壹个止于善的人,比做壹个止于坏的人更难了;道理就是说,以善的行为,使恶的行为不会发生作用,而专注于至善;这个在曾子所着的《大学》里讨论得很多了。现在庄子也引用孔子的话,提出来止。
《庄子 》
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所有的佛法用功修持的方法,归纳起来,只有壹条路,就是止观。怎麽“止”?怎麽起“观”?止是修定的工夫,观是修慧的工夫,定跟慧双修,最后才能够达到真正圆满的境界。
止,梵文叫做奢摩他,是唐代的翻音,就是“叁摩地”,我们世界上人的言语口音叁十年就变了。“观”,梵文叫毗婆舍那。所以只有止观,那么修六妙门,为什麽要“止”呢?我们这个心理、生理像壹条流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的身心像江河壹样永远在磙动。譬如我们生理上,心脏的血始终在流动,我们壹天血液周流全身流动的行程,如果把它连起来有十万八千里;还有你看我们的呼吸往来有多少,心理思想的状态也不能得定。所谓得定,要身心两方面都静止下来,才能定。
怎麽把身心的流动止住?你看把流水停住、甯定、清 下来了,那个才叫止,水甯定了以后,慢慢甯静不动了,里面的灰尘杂质都沈淀下去了,我们壹看这个水是碧清的,清到极点壹眼就能看到底,这个才是“止”的境界。水甯静到这个程度,能够壹眼看到底了,如果有壹点灰尘杂质掉下去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个是“观”的境界。止与观,这样比方形容理解了吗?
所谓止到极点,止水澄波,形容像壹潭清水,慢慢甯静了,泥巴下去了,尘渣子也下去了,碧绿天清;这个溪水里清得游鱼可数,有壹条小鱼过来都清清楚楚的,这个就是观。止与观,心境要修养成这个样子,那还得了,那就不得了,不得了了以后怎麽样?就了不得了。不得了、了不得了以后怎么样?管他得啊了、了啊得的。
《南禅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