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正是为了慈悲满足众生的不同需求,佛教才产生了殊途同归的种种派别
导语:佛陀传授八万四千法门,佛教当中有不同的派别,都是为了应众生的不同需求而慈悲显现,但殊途同归,大家最终都在追随佛陀的法教,走在解脱的道路上。
佛教传到中国内地已经2000多年了,藏传佛教比较晚,唐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入藏和亲,这两位虔诚信佛的公主也将佛法带入西藏,到现在为止有1300多年的历史。
松赞干布的第五代孙赤松德赞,从小受到虔诚信佛的母亲――唐代金城公主的影响,迎请莲花生大师、静命大师入藏,佛教在藏区才开始大规模广弘兴盛。
松赞干布到赤松德赞这100多年的时间里,因为藏王松赞干布虔诚信仰观音菩萨,所以人们把他的王宫叫做“布达拉”,就是“普陀拉”的意思。据说松赞干布建了108座寺庙,但是他的时代有寺庙、佛像和佛经,却没有出家人。在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师和静命大师创建了桑耶寺,静命大师作为首任堪布,剃度了七个贵族平民子弟,史称七觉士,藏区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出家人。这个传承一直维持到现在,就是我们这个教派,宁玛巴,内地人的习惯称为“红教”。
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建立时间相比宁玛派而言都比较短,阿底峡尊者入藏是十一世纪的时候,那时候才开始有了新教派的产生。
我们可以这样记忆,宁玛巴(俗称红教)于八世纪时由莲花生大师传入西藏,在唐代发扬光大;萨迦巴(俗称花教)由贡嘎宁波大师创立于十一世纪中,在元代发扬光大;噶举巴(俗称白教)由玛尔巴大师创立于十一世纪,在明代发扬光大;格鲁巴(俗称黄教)由宗喀巴大师创立于十四世纪,在清代发扬光大。
这一代代的传承上师、高僧大德们,并不是为了提高所建派别的知名度和自己的名声去传播佛法,而是为了接引不同因缘的众生。
就像一家餐厅不会只有一道菜,肯定会有不同种类,不同风味的菜品,目的是为了吸引喜欢这个口味的顾客,做他们爱吃的菜,以此帮大家愉快地填饱肚子。
佛教正是为了慈悲满足众生的不同需求,才会产生不同的派别。殊路同归,大家都是走在跟随佛陀修行的道路上。
佛教初创期,就像面对一帮小朋友讲课,讲小学的课程,他们勉勉强强还听得懂,讲中学的课程,他们肯定都听不懂了。
所以最开始的小乘佛教是先以婆罗门的风格接近大众,婆罗门喜欢穿着破烂衣苦行,喜欢乞讨,喜欢剃头发和胡子,因此佛教出家修行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很像婆罗门的样子,但是和他们有点不一样,比如剃头剃胡子会比婆罗门更彻底,把胡子头发全都剃得干干净净。
最初,佛教出家人穿袈裟托钵苦行,他们的戒律基本上都是外在形象上的约束。刚开始佛教没有那么多戒律,外教徒就不断批评佛教。每批评一次,佛陀就加一条戒律,戒律就这样慢慢越来越多。
那个时候,没有讲太多内心的境界,讲十不善的时候还有贪念、嗔恨、邪见属于内心的部分,但是讲到五戒的时候只剩下对身体、语言的戒律约束: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说谎、不喝酒这些,这是让出家人从言行上先懂得约束。
到了大乘佛教,菩萨戒的十八条戒律,全是讲内心的部分。不能“舍弃利众菩提心”,不能“诽谤贬低小乘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如何剖析自己的内心,如何去约束自己的贪嗔痴慢疑,只有大乘佛教才有这个方法。
出家人的戒律很多,很多时候都会犯戒,比如衣服穿歪了,吃饭的时候嘴里吧唧作响,走路的时候蹦蹦跳跳,讲话的时候大声喧哗等等,这些细小部分的约束,可以将僧人的外在言行举止培养成一位真正的绅士,内心清净柔和而充满智慧,如此才能称得上是为人师表的人天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