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桥旦曾堪布:如何认识佛陀?我们都只是在字面上知道这是佛

2018-09-16 藏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如何认识佛陀?(下)

中文里“佛”这个字,我们只是在字面上知道这是佛,但是很难从字面上理解佛的境界。而藏文里的“桑杰”两个字把佛的境界表达得非常完整。“桑”在藏文中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全然苏醒、觉醒。我们现在还没有从无明中苏醒,还没有从轮回的沉迷诱惑中苏醒,还没有从痛苦中苏醒、解脱。“桑”的第二个含义是清净,指的是烦恼清净、业障清净,就像秋天的天空一样明朗、寂静。我们可以自己感受一下,我们的心在苏醒、宁静、祥和的状态时是什么样子,这时我们觉得非常舒服,觉得没有烦恼多好啊,这时候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成佛、涅寂静是什么状态。这样的状态,每个人不会经常有,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这证明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杰”在藏文中是圆满、增长、发展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智慧资粮、福德资粮等,都发展、增长、圆满。“杰”是指诸佛菩萨的美好的功德全部圆满了,这样的一个人就是佛陀。中文里解释“佛”的时候有时用“断证圆满”这个词。而藏文的“桑”相当于断圆满,“杰”相当于证圆满。我们的言语、行为、思想上需要断除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有人喜欢喝酒,他需要戒酒,有人喜欢说别人的缺点和是非,他需要断除这个习气。当我们的身口意中该清净的部分彻底清净了,该断除的部分完全断除了,该圆满的部分彻底圆满了,我们就成为了佛陀。弥勒菩萨在《究竟一乘宝性论》中说,所有的生命分为三种:不清净的生命――凡夫,半清净半不清净的生命――菩萨,彻底清净的生命――佛。凡夫和佛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凡夫不论怎样造业,哪怕在地狱中遭受寒热痛苦的众生,还是有和佛陀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自性清净,我们心的本性从来没有被污染过。我们常说“邪不压正”,虽然烦恼、我执、不好的杂念属于是“邪”的状态,但是它只是客尘,只是临时地污染我们,影响不了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是圆满、清净、觉醒的。凡夫和佛之间唯一的差别是,佛是远离烦恼客尘的,我们凡夫是被烦恼客尘污染的。很幸运的是,只要我们下工夫,就可以去除烦恼,因为烦恼只是客尘,不是自性。如果烦恼是自性,我们学佛是没有用的,我们无法对治烦恼、断除烦恼,也不可能成佛。为什么我们能够对治烦恼?为什么那么多成就者陆陆续续证悟佛果?因为烦恼是可以去除的。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烦恼可以完全断除,为什么那么多众生还没有成佛?为什么成佛需要那么多苦行、需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需要放下那么多名利?为什么成佛那么难?因为我们的烦恼不是一两年、一两世所染污的,而是从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这些烦恼与我们寸步不离,不停地深入扎根到我们内心,每一世都更加根深蒂固,几乎与我们的心成为了一体,几乎成为了我们的心的天性。每天从早到晚,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对抗过烦恼,而是任由摆布、恒顺烦恼。我们今天为它服务,明天为它服务,后天为它服务,这样下去我们对我执和无明的感情越来越深,时间越久越舍不得离开,服务得越来越到位,所以,不下点功夫怎么可能对治得了?比如,当我们的脾气来了,嗔恨给我们一个信号,命令我们用凶狠的眼神瞪人,我们马上照办,一刻也不会耽误;嗔恨让我们用嘴巴骂人,脏话、狠话便立刻从我们的嘴里出来了;最后,嗔恨要我们用手脚打人,我们马上就对别人拳打脚踢,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都完全听命于嗔恨这个大老板。当嗔恨要求我们恶狠狠地瞪别人,如果我们不听它的话,反而笑眯眯地看别人,嗔恨就拿我们没办法了,不信你可以试试。但我们却一直听五毒烦恼的命令,一直接受我执的支配,从来没有对抗过烦恼,所以我们就这样一世比一世染污,现在沦落成为五浊恶世的众生之一,基本上没有什么成就的机会,只能大家同流合污,就像腐烂变质的水果,没办法食用,只能丢到垃圾筒里。这就是我们成佛困难的原因。

佛是什么?佛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自性清净的本来面目。通过佛陀教我们的方法,让每个人的本性彻彻底底全然显露,这就是成佛。心的本性超越二元对立,超越时间、空间,所以我们不要执著佛在哪里、佛是什么样的。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说,如果以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触摸到的来确定佛是什么,就是步入邪道。另外,佛经中还说:“未见即是殊胜见。”不是说“已见是殊胜见”,而是“未见是殊胜见”,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证悟佛果。未见什么?眼睛没有见到色,耳朵没有听到声,凡色声香味触,这些都彻彻底底没有见到。我们现在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幻觉,这一点不仅佛法中承认,科学家也承认。爱因斯坦说过,空间和时间是人类的幻觉。所以我们不必问:佛在哪里?成佛的时候我们去哪里?如果我们这样问,连科学家的见地都比不上。

对凡夫来说,只能通过比喻来理解佛。打个比方说,凡夫的状态是冰的状态,成佛的状态是冰融化成水的状态。你不能说,冰融化成水,在哪里找?冰和水的唯一差别是存在的状态不一样,一个是固体,一个是液体,但本质是一样的。凡夫和佛的唯一差别是,凡夫的心是迷惑的,佛的心是觉醒的,但是凡夫和佛的本性是一样的。凡夫坚持自己的想法和习气,就像冰一样,很难放到一个固定形状的容器里。而佛就像水一样,非常随和,可以放到任何形状的容器里,遇方则方,遇圆则圆。

对成佛的状态,龙树菩萨在《法界赞》中有过一个比喻:一个宝瓶里点燃一盏明灯,盖上宝瓶的盖子之后,虽然灯是亮的,但人们无法发现宝瓶里的灯,这就是凡夫的状态。我们的心的本性本来就是清净、觉醒的,就像宝瓶里的灯一样。当一个人把宝瓶打破几个小洞,能看到一部分灯光,这就是菩萨的状态。如果打破的洞比较小,只能看到一点灯光,如果打破的洞比较大,能看到比较强烈的灯光,这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到十地菩萨的区别。当宝瓶完全被打破,灯光完全显露出来,光明普照,这就是佛的状态。不论宝瓶是完整还是破损的,灯总是在宝瓶里面,这就是佛性。

佛有三身: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我们学习禅修、般若智慧、中观,属于积累智慧资粮;我们布施,比如对人微笑、为人服务,哪怕是帮人倒一杯水,这些都属于积累福德资粮。积累智慧资粮,最终成就法身佛;积累福德资粮,最终成就化身佛和报身佛。法身佛是自利圆满,化身佛和报身佛是利他圆满。你成为法身佛之后,可以在法身佛的境界中安住,但是因为你曾经对众生发过菩提心、发过很多愿、有过很多功德回向,自然就具有利益众生的方便法门,这叫作化身佛和报身佛。化身佛和报身佛利益众生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从来没有想:我要照耀世间、我要生长万物、我要破除黑暗,而是自自然然地就利益了大地万物,这就是佛的境界以及任运的佛行事业。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

下一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61)一切都是无常的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