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颂》:菩萨造论 为度众生

2017-05-12 藏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殊胜菩提心!

今天我们有这个福报和缘分来共同学习《佛子行三十七颂》,真的是非常非常难得。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在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无论是噶举、宁玛,还是格鲁、萨迦,传统上所有的上师都非常注重这部《佛子行三十七颂》;其次,站在当今世界的角度,不仅仅是汉传佛教,包括印度、美国、法国在内这些有佛法传播的地方也都在共同学习这部论典。在本论的作者——土美尊者的传记中,有这样一段殊胜的缘起:论著完成后,原稿正放在禅房,此时忽然起了一阵风,将稿子吹得到处都是,撒到各个地方。依此缘起,这部论典也将传遍整个世间。而这几天,每天晚上通过网络、通过直播,全国的弟子们都会在一起学习这部《佛子行三十七颂》。

这次采用的《佛子行三十七颂》汉语译本,是由索达吉堪布慈诚罗珠堪布共同翻译的,我就用这个版本给大家讲解。无论以前如何,如果能够认真的学习、认真的读诵《佛子行三十七颂》,那对于我们在心相续当中升起菩提心,绝对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从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得到《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传承,法王如意宝当时在的时候,也要求学佛人平时不仅要学而且要读诵这部《佛子行三十七颂》。

这部论典不长,内容清晰,通俗易懂,总结了很多修行的道理。对于真心想修行佛法、真心想脱离轮回的修行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部论典。这次我们共同学习这部论典,也真的是非常有福报,所以大家应该以欢喜心来听闻,下面我们开始讲。

大家知道佛法包括经、律、论三藏,其中的经就是佛陀亲自传下来的佛经,藏文称甘珠尔;论指的是那些登地菩萨,像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为主的六庄严,以及印度公认的成就者们,他们把佛陀的教言更详细的讲出来,这个叫论典,藏文称丹珠尔。再后来对于汉藏有成就的大德们的著作,也称作论典。

《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作者土美尊者(注:土美为藏文发音,意思是“无著”,因此也有称作者为无著菩萨)是一位真正具有菩提心、真正具有登地菩萨成就的大德,他写出这部与佛经无二无别的论典。传记里记载在他所住的地方,因他的修行成就及菩提心的力量,感化了周围的众生,甚至于像蛇、狼这样凶猛的动物,也因其功德感化而不再作害,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都是和睦相处,互相和谐。由这样一位亲见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的具德者所著的论典绝对是非常有逻辑性、有加持力、非常圆满的。

需要说明一点,之前提到的六庄严中的无著菩萨是印度的,这位是藏地的无著菩萨,年代上有先后,是两个人。

在尊者圆寂前,弟子们祈请给以后的学佛人留下一个非常好的遗嘱,尊者说《佛子行三十七颂》就是我最好的遗嘱。《佛子行三十七颂》不是很长,大家应该发愿不间断地认真学完。在听闻传讲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因为疾病或者其他无常的原因而发生中断,就不好了,会有罪过;就像建一座塔只建了一半,不是完整的塔。所以从头到尾全部听圆满了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以欢喜的心态来听闻学习,从今天开始,一直到结尾圆满。

《佛子行三十七颂》总的来说分为三段:初义、论义、末义。

首先讲初义,初义也分为三个要点:第一是题义,其次是顶礼,最后是发誓造论。

题义就是本论的题目:佛子行三十七颂。什么叫做佛呢?最简单来说,断除了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具备无量大慈大悲和智慧、证悟一切万物的真相的,这个就叫做佛。什么叫佛子呢?佛子分为佛的语子和佛的心子。佛的语子是指小乘的声闻缘觉,佛的心子是从一地到十地的所有菩萨。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讲到,我们普通人皈依佛门后,如果具备了世俗菩提心,也可以叫佛子。这部论典中的佛子就应该这样理解,不仅指登地菩萨,只要是学习修行佛法的学佛人,都是佛子。佛子应该怎么去修行佛法呢?论典中有三十七个颂词,将佛子所有的修行概括在三十七种方法里面,所以就叫做《佛子行三十七颂》。

然后是顶礼:那摩罗格学亚。这是梵文。那摩就是顶礼的意思,罗格学亚就是世间自在王的意思。世间自在王指的就是观音菩萨。很多藏文论著前都会有一个梵文顶礼句,为什么不直接用藏文呢?这个传统是为了让读者记住译师们的恩德,也表示佛法来源于梵文。最常见的是顶礼文殊菩萨,而尊者这里顶礼观世音菩萨,这是他主要的本尊。如果没有这些大译师,我们就永远得不到佛法的甘露;早期以莲花生大士为主,后期如玛尔巴罗扎、仁钦桑波等等,有了这样一些大译师们,藏传佛教才有完整的佛法。译师们对佛法的贡献非常大,让我们知道梵文的意义,对我们恩重如山;有的译师真的是佛菩萨再来,为了我们这种欠福报的地方、语言不通的地方,而翻译了佛法,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起首用梵文来顶礼。

以下每一颂讲之前,为了传承先念一遍藏文,然后是汉文:

虽见诸法无来去 唯一勤行利众生

殊胜师及观自在 恭敬三门恒顶礼

这也是顶礼。虽然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是无来无去,勤行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对上师以及观音菩萨,身语意三门非常恭敬地恒顶礼。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些上师和菩萨们看到了万物的真相:一切都是空性和智慧。他们在这样的境界中,不像我们为了生活、为了生存要做这个、做那个,他们一切都是自在圆满的;但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化身到人间。

佛陀证悟了空性,他说了种种的法门,为了让我们懂得胜义谛的境界,为了度化众生,先用世俗谛的方式给我们讲解佛法。很多人经常读心经,心经里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证悟空性的境界,一般的众生是达不到的,感悟不出来的。所以先说因果的关系,自然的规律,有善有恶,不能造恶,应该行善,学会取舍。这样子一步一步地修,慢慢地锻炼,从世俗谛开始,最后了悟真正的实相。这次讲《佛子行三十七颂》,不讲太多的理论,对于每一个颂词的意义,重要的是把其中的道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和心相续当中。

在初义中最后一个是发誓造论,尊者为什么要造这部论典呢?

利乐之源诸圆觉 从修正法而出生

彼复依于知其行 是故当说佛子行

“圆觉”指的就是佛。真正的利乐之源就是佛,而佛是怎么来的呢?是修持正法而来;要修持的话就要了知方法,如果不懂方法的话,那就没有办法成佛。“是故当说佛子行”,所以要讲解佛子的行为。佛陀和这些菩萨们本来和我们都是一样普通的众生,他们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上帝或某个人造作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己努力修行佛法,积累资粮,最后得到果位,获得真正证悟的境界。

很多佛弟子会认为这个成就可能会从某个地方得到、会由某个人给予,而忽略了需要自己实实在在地去修,需要从一个真正的基础修法开始坚持努力;他们不认真实修,而是跑这跑那,接受这个灌顶,接受那个传承。以“天上掉馅饼”的心态想要证悟和成就是不可能的,需要的是努力修行,积累资粮,忏悔罪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修行,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就,随随便便是不可能的。

过去汉地禅宗法门中,出现过像六祖慧能那样一下子就证悟的情况,当时的人业力很浅,没有那么重,福报很大,善根非常好,所以可能一指点就证悟了。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呢,没有那么好的福报,也没有那么好的善根,所以一定要认真的一步一步的闻思修佛法,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初义已经讲完了,下面开始讲论义。论义总的分为前行修法和正行修法。前行修法包括了七个颂词,第一颂:

获得暇满大舟时 为自他渡轮回海

昼夜恒时不懈怠 闻思修是佛子行

我们现在获得了暇满难得的人身,这好比一只船;为了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渡过轮回苦海,不浪费这样暇满的人身,应当昼夜恒时不懈怠地努力闻思修,闻思修是佛子行。

我经常给大家讲一定要从加行开始修佛法,加行分为外四加行和内五加行,外四加行当中首先提到“人身难得”的修法。其实这个修法就是要我们懂得这个人身,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八闲暇十圆满,用这十八种特征来比喻人身难得。认真思考“人身是怎么难得”非常重要,一般人以为人身是很容易得到的,这是错误的。在六道轮回中,这个人身是最难得的一个道,我们绝对是上辈子修了一定的福报,才有可能得到这样的人身的;得到后如果我们现在这一生不努力修行佛法的话,那么下一世再想得到人身就很难说了,非常非常难。

如何才能不浪费人身,就要“昼夜恒时不懈怠”,以这样的方式听闻殊胜的佛法、思维殊胜的佛法、修持殊胜的佛法,这就是佛子行。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一起回向!

下一篇:达真堪布:通过这样去忏悔,所有的业障都能忏除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