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佛弟子有关系 这是最好的修行节日

2017-03-31 藏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清明(资料图)

清明节将近,中国的传统习俗最重要的是祭奠已故亲人。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面对亡故亲人、历代祖先,佛教自有相应法门,既让在世之人寄托哀思、表达孝道,又让已故亲人获得最大福报

清明节的传统看法

清明节的习俗大约始于周代,是一个充满祥和惬意气氛的节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现时的清明节,是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最宜扫墓祭祖、春游踏青;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活动,增添情趣。二零零六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是专为追思和祭拜亡者而设的传统节日;落实了中国哲学家及圣人孔子于西元六世纪所提倡的孝道。清明节是落在冬至以后初春的第106天。人们会在当天前往祖先和亡者的坟墓或骨灰塔祭拜和打扫,同时以亡者的名字做供养

孔子与佛陀虽分别住在中国和印度,但两者却生存于同一个时代。孝道是两者为促进社会和谐,共同提倡的教义。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已根深蒂固的融入华人社会体系,以致每个华人了知自己在清明节所应尽的义务,每年过清明节的传统不曾间断。清明节虽始于对亡者的祭拜和供养,生者也在亡者的坟前提出请求和感激亡者对生者所给予的祝福与保佑。

佛教与清明

依佛教的说法,亡者因过去活着的时候种下的种种恶因缘,以致他们往生恶趣。那些因执着于财产和子女的亡者,因此转生为不幸的众生。他们可能回到家中流连在门后,制造阴森的气氛。清明祭祖之时,佛弟子当以诵超度类的经文为主,透过为他们做功德,他们可以转生善趣。佛教建议活着的亲友做功德回向给亡者,可以帮他们减少痛苦。其实,《善生经》中有提到子女的义务就是时常做功德回向给已故的父母。因此,任何族群的佛教徒都可以在清明节追思怀念已故的祖先,并以亡者的名字做供养来帮助亡者。在《TirokuddaSutta》中也提到生者心中的感激会促使他们以亡者的名字来做供养。

“他给予我,并为我工作。他是我的亲人、朋友和亲密的人-因为如此想,生者为亡者做供养。”

“那些慈悲的,因此,必然记得已故的亲戚,并且以亡者的名字做供养。透过全心全意的功德回向,亡者将对做功德的活着的亲属感恩,并且祝福他们。”

“那些已故者因为被记得和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感恩之心,心中将积极的对活着的亲属产生祝福。”

佛教徒在清明节可做

一、到置放祖先灵位的坟墓、骨灰塔等圣地做打扫和供养。

二、到寺庙为往生者做供养,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三、为亡者受戒(八或十戒),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四、拜访老人院、残障或智障者收容所、孤儿院,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五、为亡者做任何功德,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六、念经持咒,为先人做功德回向。

愿一切众生快乐安详!

佛教与清明(资料图)

清明是修行人最好的节日

对于修行人而言,死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情,是人生真正的转折点,来生的何去何从全部从死亡开始变得明了,如果说清明是对亡者的一种祭奠,更是对无常的一种表达,人生中最为痛苦的无非是阴阳两隔的离别之苦,通过清明应该认知有漏法皆苦的自性,通过清明应该提起寿命无常,人必有一死,且死期不定的知见,对于修行人而言,最有实意的就是修行。佛教里没有清明这个节日,因此佛教经卷中也没有关于“在清明节如何如法祭奠过世亲人”的记载。

对于佛教弟子而言,如果讲到要“祭奠超度亡者”,那么每一天都可以当做清明来过。因为我们只要把每天所作修行功课的功德回向给亡者就可以了。至于是否扫墓、是否上供品、是否燃香,这些风俗习惯更多的是出于自己情感的需求,让自己心里“过得去”,跟亡者的关系并不大。

下一篇:达真堪布:若你能真正修持大圆满法,随时随地都有成佛的可能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