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安忍可以降低嗔恨心,并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我们在谈论友谊时,大致可将其区分为两种类型。有些友谊的性质并不真诚,它们是建立在财富、权势或地位之上。在这些情况下,只要财富等基础稳固,友谊就能维持。然而一旦这些基础条件消失了,那么所谓的友谊就开始动摇了。
但另一种真诚的友谊是奠基于真正的亲密情感之上,那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分享和连结感。这类友谊之所以真诚,是因为它不会随着个人财富、权势或地位的涨落而有所改变。能够决定友谊是否维持下去的关键,在于这两个人是否彼此相爱和有感情。若彼此间缺乏爱意和情感,那么真诚友谊便难以维系了。这点至为明显。
心存嗔恚之上师
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被那些自身的财富与幸福
仰赖其善意者所杀。
由于憎怒使亲朋之间反目;
纵然我慷慨也难弥补嫌隙。
简言之,世间没有任何人
能够安住于嗔恚之中。
所以嗔恚大敌能够造成
以上所述诸种痛苦不幸,
但凡精进灭除嗔恨心者
从今后都能寻得安乐心。
在颂词中说明了修行安忍所拥有的价值和益处。一个人若愈能反省嗔恚招致的毁灭性以及安忍心所带来的好处,并能对其中道理有清明认知的话,他就愈会对愤怒和憎恨心存谨慎并保持距离,相对地,也就更能发展出对安忍心的亲近感。而这意念本身,对于一个人的心灵会产生重大冲击。当人内心拥有希望增进自己安忍力的积极意念时,就会相对地愈加精进修链安忍。
人一旦发展出强烈的修行心,就应该真正付诸实行,也就是要增进自己的安忍心。在此所运用的方法,首先是要去检视让心中生起愤怒和憎恨的肇因和条件。这方法和一般佛教在处理问题和困境时的态度相当一致。
例如说,佛教中将因果律视为一种自然律,在实际生活里必须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举例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生某些令人不悦之事,那么,要确保这些事不会再发生,上上之策就是确定形成事件的肇因已不存在。同理,若是希望某件事情能够发生,那么合理的步骤,就是去寻求和累积能兴起此事件的肇因和条件。而在心理状态和经验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希望某种经验能够发生,那就该去寻求事件形成的肇因,若反过来不希望某些情况发生,那么应务求让事件发生的因缘和条件不再出现。
重视因果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内心已生起念头,希望减低嗔怒并加以克服,但若仅是盼望或祈祷愤怒和嗔恨不再生起或自行消失无踪,那是不可能发生的。此外,当嗔恨心已起才想要设法消弭,效果极为有限。因为在那瞬间,心灵正被嗔恨之情紧攫着,而妄图在那一刻去压抑怒气有些愚蠢,因为人在那时候几乎已失控。
所以,最佳策略是找出各种会引起嗔恨的因素。
文:扎西郎加活佛下一篇:“可怕”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