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是希望众生皆能离苦,慈爱是祈愿众生皆能得乐!
何谓慈悲心?慈悲心即是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我们就是透过慈悲心才获致开悟。慈悲心激励我们精进修行追求佛性。因此,我们必须致力培养慈悲心。
迈向慈悲心之路的第一步,首先是要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或亲密感。我们也须体认别人内心痛苦之深重。我们与一个人愈亲近,就对其痛苦产生愈强烈的不忍之心。我所谈的那份亲密不是肉体或情感上的亲近。它是对一个人的关切与责任感。我们要培养这种亲密感,必须先省思诸种珍视他人幸福的美德,仔细探讨它们如何能带给人们内心的快乐与宁静,以及了解若以这种珍惜态度对待别人,将受到尊敬与喜爱的回馈。同时,我们也要思惟自我中心的坏处,反省它们所引起的恶行,以及我们目前的财富是由剥削较不幸的人而来。
思惟他人的好处也非常重要。这份领悟也是培养同理心所结的果实。我们必须体认到自己的幸福实际上是仰赖他人的合作和贡献。我们目前所享受的幸福,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归因于他人的努力工作。仔细审视就会发现我们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行走的道路、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全都由他人所提供。若非周遭这么多无名氏的善意,我们就无法享受和使用这些东西。朝此方向思考的话,我们对他人的感激,同理心和亲密感都会增长。
我们要了解到我们是依赖那些因慈悲心所生起的对象。这份领悟让彼此距离更接近。我们需要专注心力,才能以较无私的眼光看待他人。我们必须努力了解别人对我们的幸福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当我们不再耽溺于自我中心的世界观,那就能拥抱兼容万物的世界观。
但我们切莫期望自己对他人的看法会突然改变。
在产生同理心和亲密感之后,接下来培养慈悲心的重要修链就是,对于痛苦本质的深刻洞见。我们对有情众生的慈悲心,必须从体认其痛苦而生。在思惟痛苦本质时有件事极为明确:若我们先专心思惟自己的痛苦,然后将此体认扩及他人,那么它的影响力会极强大且有效用。由于对他人所受痛苦的体认,我们的慈悲心也随之增长。
我们都自然会同情那些遭受疾病痛苦折磨或丧失至爱的人。佛教称 此种痛苦为【苦苦】。
但我们对于遭遇佛教所谓【坏苦】的人较难生起慈悲心。这类痛苦即一般所谓的享乐经验,像是追逐虚浮的名利。这是第二种痛苦。当我们见到人们享有世俗的成功,我们内心非但不会因为明了这一切如过眼云烟、他们终究将陷入失望深渊而生起慈悲心,反而经常生起的反应是感到羡慕或什至嫉妒。若我们对痛苦及其本质有真正的理解,就能够体悟到所有名声与财富其实是短暂如浮云,它们所带来的一切快乐终有尽头,最后仍令人痛苦。
还有第三种是缘起遍满的痛苦,也是程度最剧烈的痛苦,它是最细微的。我们经常体验到这种痛苦,它是轮回所衍生的副产品。轮回的本质即是,我们不断受负面情绪与思惟的控制。而只要我们受此势力控制,那么存在本身即是一种受苦的形式。我们生活中充满着这类痛苦,让我们陷于负面情绪与恶性循环中难以超拔。然而,此种痛苦难以辨识。它既不像苦苦那样明显的陷于悲惨处境,也非如我们在坏苦中所体验的幻灭痛苦。但这种无所不在的痛苦却最强烈,因为它渗透到人生每个面向之中。
我们若亲身体验这三种层面的痛苦而产生深刻的理解,那就较容易将焦点放在思惟他人的痛苦上面,然后我们能够生起愿众生离苦得解脱的慈悲心。
我们只要能将同理心与对他人所遭遇痛苦的深刻理解加以融合,就能对他们产生真正的慈悲心。我们必须持续地在这方面下工夫。我们可以用钻木取火来比喻这个过程。我们必须不断摩擦两根木柴直到温度足够让木柴燃烧。同理,当我们培养慈悲心时,必须精进不懈地运用必要的方法,以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目标。若以漫不经心的方式从事灵修,不会有任何实质助益。
慈悲心是希望众生皆能离苦,慈爱是祈愿众生皆能得乐。培养慈爱之心时,刚开始先以某个特定对象为修链的焦点非常重要,然后再逐步扩展关切的范围,到最终能拥抱众生。但我们首先要选择情感中立的对象,他不会引发我们强烈的喜憎之情。然后禅修范围包括朋友和家人,最后是以我们的敌人为对象。
我们必须以实际对象为目标,增强对人的慈悲心与慈爱,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他人的慈悲与慈爱胸怀。我们一次只针对一个人进行。否则,最后可能失之散漫,使得禅修无所助益。然后,当我们实际将此应用于所讨厌的人身上时,甚至可能会这样想,“喔,他只是个特例。”
下一篇:皈依是一种誓言,是修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