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佛教的四条心灵通则
今天是“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的第二天,会场上洋溢着欢喜、包容、开放、自在的气氛。今天的主题是“佛教与心灵教育”,在这样的殿堂,研讨这样的主题,我想在座的和我一样,非常欢喜。
让我感到亲切的是,从主会场这里看去,我们教育学院的整个地形和建筑,有点像拉萨的布达拉宫,只不过布达拉宫是红色,而这里的颜色略有不同。
索达吉堪布:佛教的四条心灵通则
现在世人都向往布达拉宫,藏族人、汉族人乃至欧美人,大家或徒步或骑单车,或用其他方式前往,去瞻仰布达拉宫,去欣赏藏地的雪山、鲜花、草原和牛羊,并陶醉其中。得自静地的愉悦不同于闹市,然而在我看来,这种愉悦是暂时的,只有深入西藏人的内心世界,才能感受到最美、最真实、最恒久的快乐。
藏地人的快乐之源
藏地人快乐的源泉,是大乘佛教的心灵教育。
在藏地生活成长这么多年,让我深深感到:人们对于外境的追求,其实解决不了内心深层的困惑,而要消除这些,只有借助佛法。以后有机会去西藏,我希望你们在领略那里的山山水水、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走进修行人的心灵殿堂,体验那种快乐自在的境界。
不丹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你到了青藏高原,从人们的眼神、笑容乃至方方面面也能感受到:原来这里跟不丹是一样的。他们没有过多的欲望和贪婪,生活也从不奢侈,一生平凡却毫无忧虑地活着,这不是很快乐吗?尤其是修行人,自古至今,平和与宁静在他们心里长久延续着。
可能藏地的年轻人已经不了解这种快乐了,和以往的老人不同,他们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困惑,越来越浮躁,这是令我担忧的地方。我遇到一位美国学者,他从事科研20多年,后来去了德国的马普研究院[1]。令我惊讶的是,他竟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语。一席畅谈之余,我不禁感慨:他的藏语如此流利,可能我们很多藏族年轻人都比不了。
这位学者很关心藏传佛教。他认为这一文化宝库属于西藏,更属于全世界,如此心灵妙药值得保护、值得探索。所以十多年来,他一方面常去藏地学藏语,一方面也去跟中央民族学院的老师、同学们沟通,并在长期研究之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当然,他只是其中的一位,国外还有很多科学家或者知识分子,对西藏的心灵教育正在产生浓厚兴趣。了解到这点后,也让我深感欣慰。
年轻人需要心灵教育
你们作为年轻一代,让你一心追求内在的智慧,可能不太现实,多数人向往的还是外在的物质。我去过一些大学,看到的、了解的,也的确如此。然而,即便你要追求这些,我认为,心灵教育也不可或缺。
大学生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新的方向,有矛盾,也有压力。尤其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人群中,不说将来的就业、工作,就是平常生活中,也有意想不到的困难。面对这些,一个人没点勇气,没点心理素养,小小的挫折也成了大障碍,动不动就会想到自杀。
你们考上大学不容易,为什么要轻生?而且还越来越多?就是心灵上的教育不够。
因此,开这个研讨会很有必要。尤其是在香港开,我很想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在如今,在这么开放的大学里,人们追求的并不都是外在的科技,相反,更加注重内在的伦理道德,更加注重心灵的教育。
今年7月的一则新闻中说,内地有12000多名学生报考香港的大学,但接收的只有363位,其中包括了很多省市的状元。之所以内地学子向往这里,向往国际教育,就是他们已经知道,在将来的世界中,任何知识都将与世界接轨,成为开放的知识,所以首先就把人生定位得高一点。当然,这种高度不是单单指外在,也指内在。
因此,在这样的时节因缘上,大家一起来探讨“佛教与心灵教育”,以求得调整内心的方法,我认为非常适宜。
我为各位讲讲藏传佛教心灵教育中的四条主要通则:贤善人格、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
1、贤善人格
人格贤善很重要。不论你在校学习也好,今后工作也罢,如果做人很差,即使有再好的学问、再大的能力,可能也派不上用场。
索达吉堪布:佛教的四条心灵通则
我的上师是法王晋美彭措,他是生死自在的大成就者、大修行人,将一生奉献给了一切生命。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伟大卓越的人物,在总结一生修行经验时却说:“无论你是佛教徒、非佛教徒,还是信仰其他宗教者,只要生存于世,就一定要有贤善的人格。”
贤善的人格,做人正直、厚道,有包容心,待人接物时能随顺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有颗真诚的利他心……这些都是。具有这样的人格有什么意义?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世间、出世间的道理是相通的,任何成就都依赖于贤善人格。哪怕你拥有再高的学历——硕士、博士、博士后,但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也很难达成自己的心愿。
贤善的人格,往往体现在一些小小的行为上:
有一年,北京大学新生入校。有个学生大包小包地站在学校门口,他想去办手续,但东西太多了,不方便走动。这时,他看见一位老人,便跑过去问:“您能不能帮我看包,我去办一下手续?”老人点头答应了。
这一去就是一个多小时。等他回到校门口,老人依然规规矩矩地为他守着包。他取了包,说句“谢谢”就走了。
开学典礼上,他再次见到了那位老人。此时他坐在主席台上,面前的标牌写着: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一个人之所以令大众景仰,因为他会默默秉持高尚的行为,平等地尊重每一个生命。
有了这种贤善人格,才有修行佛法的真实基础。正如太虚大师所说:“人成,则佛成。”
2、出离心
对你们来讲,也许专业了一点,但这样也好,就像有个同学讲的:“佛法本身的涵义,总以太世俗的方式解释,不一定与之切合。”因此,不妨把术语讲出来。这样的出离心,低一点来说,就是对财物、亲人等不过分贪执。
要知道,无止境的贪婪只会带来痛苦。一套房子不够,两套;一辆车子不够,两辆……急速膨胀的欲望,让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堵,人也越来越挤。更严重的是,按佛教观点来说,还会引发水灾,近年来各地水患频频跟人的贪欲有莫大关系。
因此,人不可过于贪婪。若以随缘心对待一切,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这样的人生非常自在。
弘一大师出家前叫李叔同,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艺术家。虽然他的出家让很多人深感诧异,但丰子恺却理解自己的老师,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
对这三种层次,他认为,住在一层楼的人占绝大多数,能住进第三层楼,进而能享受灵魂生活、考虑生死并为长远的来世作准备的人,是最少的。而弘一大师就是这样的人。
从这里看,出家人其实并不消极,世人若能借鉴他们的知足少欲——简陋的小屋、朴素的生活,能借鉴“低贪”的理念,那么砍伐森林、破坏自然的现象,必将大大减少,这对环保、对人类的和谐生存,不是最大的贡献吗?因此,这个出离心,即使你从浅的层次上理解,也有很大意义,这就是佛教思想的作用。
有人认为:出家人是寄生虫,不劳而获。
这种想法自古就有。佛经里有一则故事:一天,佛陀外出化缘,有一个正在耕种的农民看见了他。农民对佛说:“我是农民,靠种庄稼过活,但是你呢?你天天无所事事,在人前乞讨,这合理吗?”
佛陀告诉他说:“你这样劳作很好,但我也并非无所事事。你种庄稼,是在外面的田地上播种,以后你会收获果实;而我对人说法,是在人们的心田上播下善法种子,他日后会获得解脱之果。”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佛教中的伟大上师们,虽然不像世人一样在物质上忙忙碌碌,但他们在心灵方面提供的教育,远远超过了农工商及一般官员的贡献。他们将弥足珍贵的佛教思想传播在人间,启发我们的善心,也驱除我们心灵上的痛苦。
所以,是真正的出离心,让出家人甘心于简单的衣食住行。因为在他们看来,名声、财富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毫无实义;而唯一要做的,就是解脱轮回的束缚,利益一切众生。
总之,出离心主要对治贪心。如果不能对治这颗贪婪之心,想让世界有一种和平气氛,是不可能的。
我为各位讲讲藏传佛教心灵教育中的四条主要通则:贤善人格、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
1、贤善人格
人格贤善很重要。不论你在校学习也好,今后工作也罢,如果做人很差,即使有再好的学问、再大的能力,可能也派不上用场。
索达吉堪布:佛教的四条心灵通则
我的上师是法王晋美彭措,他是生死自在的大成就者、大修行人,将一生奉献给了一切生命。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伟大卓越的人物,在总结一生修行经验时却说:“无论你是佛教徒、非佛教徒,还是信仰其他宗教者,只要生存于世,就一定要有贤善的人格。”
贤善的人格,做人正直、厚道,有包容心,待人接物时能随顺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有颗真诚的利他心……这些都是。具有这样的人格有什么意义?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世间、出世间的道理是相通的,任何成就都依赖于贤善人格。哪怕你拥有再高的学历——硕士、博士、博士后,但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也很难达成自己的心愿。
贤善的人格,往往体现在一些小小的行为上:
有一年,北京大学新生入校。有个学生大包小包地站在学校门口,他想去办手续,但东西太多了,不方便走动。这时,他看见一位老人,便跑过去问:“您能不能帮我看包,我去办一下手续?”老人点头答应了。
这一去就是一个多小时。等他回到校门口,老人依然规规矩矩地为他守着包。他取了包,说句“谢谢”就走了。
开学典礼上,他再次见到了那位老人。此时他坐在主席台上,面前的标牌写着: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一个人之所以令大众景仰,因为他会默默秉持高尚的行为,平等地尊重每一个生命。
有了这种贤善人格,才有修行佛法的真实基础。正如太虚大师所说:“人成,则佛成。”
2、出离心
出离心,是想脱离轮回、获得解脱之心。
对你们来讲,也许专业了一点,但这样也好,就像有个同学讲的:“佛法本身的涵义,总以太世俗的方式解释,不一定与之切合。”因此,不妨把术语讲出来。这样的出离心,低一点来说,就是对财物、亲人等不过分贪执。
要知道,无止境的贪婪只会带来痛苦。一套房子不够,两套;一辆车子不够,两辆……急速膨胀的欲望,让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堵,人也越来越挤。更严重的是,按佛教观点来说,还会引发水灾,近年来各地水患频频跟人的贪欲有莫大关系。
因此,人不可过于贪婪。若以随缘心对待一切,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这样的人生非常自在。
弘一大师出家前叫李叔同,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艺术家。虽然他的出家让很多人深感诧异,但丰子恺却理解自己的老师,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
对这三种层次,他认为,住在一层楼的人占绝大多数,能住进第三层楼,进而能享受灵魂生活、考虑生死并为长远的来世作准备的人,是最少的。而弘一大师就是这样的人。
从这里看,出家人其实并不消极,世人若能借鉴他们的知足少欲——简陋的小屋、朴素的生活,能借鉴“低贪”的理念,那么砍伐森林、破坏自然的现象,必将大大减少,这对环保、对人类的和谐生存,不是最大的贡献吗?因此,这个出离心,即使你从浅的层次上理解,也有很大意义,这就是佛教思想的作用。
有人认为:出家人是寄生虫,不劳而获。
这种想法自古就有。佛经里有一则故事:一天,佛陀外出化缘,有一个正在耕种的农民看见了他。农民对佛说:“我是农民,靠种庄稼过活,但是你呢?你天天无所事事,在人前乞讨,这合理吗?”
佛陀告诉他说:“你这样劳作很好,但我也并非无所事事。你种庄稼,是在外面的田地上播种,以后你会收获果实;而我对人说法,是在人们的心田上播下善法种子,他日后会获得解脱之果。”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佛教中的伟大上师们,虽然不像世人一样在物质上忙忙碌碌,但他们在心灵方面提供的教育,远远超过了农工商及一般官员的贡献。他们将弥足珍贵的佛教思想传播在人间,启发我们的善心,也驱除我们心灵上的痛苦。
所以,是真正的出离心,让出家人甘心于简单的衣食住行。因为在他们看来,名声、财富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毫无实义;而唯一要做的,就是解脱轮回的束缚,利益一切众生。
总之,出离心主要对治贪心。如果不能对治这颗贪婪之心,想让世界有一种和平气氛,是不可能的。
4、无二慧
刚才大家一起念了《心经》,昨天很多学者也再三引用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面所表达的就是无二慧,或者叫无我智慧。
索达吉堪布:佛教的四条心灵通则
这个无我智慧,即使不从解脱上讲,生活中稍微懂一点也有相当大的利益。很多人是被执著捆缚了,被捆缚以后,不大的事情也总是感到忧虑、顾忌或不平,这样的人生只有痛苦,没有快乐。
如果我们想过得从容一点,最好学学空性,像《中观根本慧论》、《入中论》、《般若摄颂》、《大般若经》,这些经论应该学。学的时候要深入,只会背一两个词句可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在释迦牟尼佛宣说的所有教法中,无二慧是最深的智慧,凭借它可以断除一切烦恼愚痴,所以一般人是说不出来的。“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不比我们差,他比我们聪明多了。”这是潘宗光教授昨天说的,我认为,这是对知识分子很中肯的提醒。
潘教授是一位化学家,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多年,引导着3万多人。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科学工作者,他是在多年观察之后皈依佛门的。
科学家信佛不会是盲目信仰。当佛陀在2500多年前将真理留在人间后,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对此作过了解,了解中他们发现,他们的所有研究和思索,不过是对这一真理作了印证,没有驳斥的能力。他们也注意到,和他们不同的是,佛教历代心灵大师们是在思索之上,更以亲身修证领受了佛陀的教义。
而在大师们所领受的真理中,最核心的就是无二慧。获得无二慧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潜心闻思、研究之后,一心修行;二是在正确指导下参禅或修持窍诀。
无二慧对治痴心,也就是无明,能将最细微的所知障遣除。当然这需要长期修行。如果有机会、有兴趣,你们可以到藏传寺院作些系统了解,甚至亲自去闻思修。有了闻思修,最终一定能得到不可思议、超越一切的境界,那是真正的洒脱与自在。
(节选自第二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主题演讲;2012年8月3日上午,香港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