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律仪论:益西彭措

2014-08-10 藏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菩萨见诸怨家作损害时,应思维他们被烦恼魔所驱使,不能自主,所以不但不应生嗔恨,而且应生怜愍,需发心令他们远离烦恼。因此,自己应当勤修菩萨行。如《中观四百论》云:“虽忿由魔使,医师不嗔怪,能仁见烦恼,非具惑众生。”月称论师亦云:“此非有情过,此是烦恼咎,智者善观已,不嗔诸有情。”若诸有情能有主宰皆应无苦,因为有情皆不愿有苦受,然而诸有情若被猛利烦恼所驱使,尚且于自身作损害,或跳悬崖,或以刀剑自伤,或绝食等,何况于他人能不作损害吗?如是思维便灭除嗔心。如《入行论》云:“故见怨或亲,为作非理时,谓此因缘生,思已当乐住。若由自喜成,皆不愿苦故,则一切有情,皆应无有苦。”又云:“若时随惑转,自爱尚自杀,而时于他身,何能不为损。”

  其次,思维诸损恼是否有自性,若有自性,彼本性如此,所以不应当生嗔恨,如火有热性,我们不应当对火的热性生嗔。若无自性,是因缘而生,也不应嗔,如虚空中有烟出现,不应以烟之过患而嗔虚空。如此思维可灭嗔恚。《入行论》云:“若于他恼害,是愚夫自性,嗔彼则非理,如嗔烧性火。若过是客来,有情性仁贤,若尔嗔非理,如嗔烟蔽空。”

  再次,观察损害有情的行为直接或间接由何所作。如果憎恨直接发生损害之能作害者,如具嗔恚心的补特伽罗憎恨刀杖等,因为若被刀杖所伤害,则刀杖是直接作害者。如果憎恨间接作损害者,如刀杖等为人所使,作害者复为嗔恚所使而作损害,那么应憎恨作害者的嗔恚,显然无有是处。如《入行论》云:“杖等亲为害,若嗔能使者,此亦为嗔使,定应憎其嗔。”所以,不憎恨刀杖,亦不应憎恨使刀之人。若憎恨使用刀杖之人,以理推之,应憎恨他的嗔恨才对。

  复次,观察能发动作害之因不应生嗔。若受怨害而生苦时,所受怨害如果无因,不应生嗔,若是由不共同的特殊之因,也不应生嗔。不共之因是自己过去的宿业,由自己的业力发动,所以,自己所招,不应憎恨他人。如《入行论》云:“我昔于有情,曾作如是害,故害有情者,我理受此损。”又云:“愚夫不愿苦,爱著众苦因,由自罪业害,岂应憎于他。譬如诸狱卒,及诸剑叶林,由自业所起,为当憎于谁。由我业发动,于我作损害,此作地狱因,岂非我害他。”如果说不是自己所造,那是谁呢?正如霞婆瓦所说:“若云非我致,实是显自全无法气。”

  复次,观察有境43不应生嗔。若不能忍现在微苦,那么于恶趣无量大苦岂能忍受。应想自己极为愚痴,当感到羞耻,并努力防止自己生嗔恨。《入行论》云:“于现在微苦,我且不能忍,何不破嗔恚,地狱众苦因。”其怨所生苦,是我宿世恶业之果,由忍受此怨害的原因,宿业尽可消灭。若能堪忍怨害而不造新恶,能增长福德。作害者不顾自法衰退,为了净除我之罪垢而行怨害,所以应把他当作恩人。如《本生论》云:“若有不思自法衰,为净我恶而行损,我若于此不堪忍,忘恩何有过于此。”《入中论》云:“往昔所作恶业果,既许彼苦能永尽,云何嗔恚而害他,更引当来苦种子。”若于怨害忿恨而行报复,反而种下苦种。譬如为了医治重病,应当忍受针灸等方便,为了灭除大苦而忍小苦是很合理的。

  复次,观察所依不应生嗔。一、观能害之因。《入行论》云:“他器与我身,为应于谁嗔?如人形大疮,痛苦不耐触,爱盲我执此,损此而嗔谁?”又云:“有由愚行害,有因愚而嗔,其中谁无过,谁是有过者?”二、观自所受。诸声闻唯行自利,若于怨害不忍耐而生嗔尚不应理,何况我从初发心时,誓为利乐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摄受一切有情,如是思维应发堪忍之心。博朵瓦格西云:“佛圣教者谓不作恶,若略有怨害不修堪忍,即便骂为,此从根本破坏圣教,由此即是自舍律仪。圣教根本由此破坏,虽总圣教非我等有,自失律仪是灭自者。”又云:“如翻鞍牛缚尾而跳,鞍反击腿,若缓鞍落始得安乐。若于怨害而不缓息,与其敌对反渐不安。”

  寅二、破除不喜怨家富盛,喜其衰败

  菩萨本来为了利乐有情而发菩提心,今见有情自获安乐反生嗔恚,是不合理的。又云“惟愿一切有情皆当成佛”,今见彼等略有下劣利养恭敬反生忧恼,这样的心理极为矛盾。所以应对他人得到富贵快乐生欢喜心,断除嫉妒,否则,发菩提心利乐有情只是假名而已。如《入行论》云:“为乐诸有情,而发菩提心,有情自获乐,何故反嗔彼。云令诸有情,成佛三界供,见下劣利敬,何故起忧恼。若汝所应养,当由汝供给,亲友得自活,不喜岂反嗔。不愿众生乐,岂愿得菩提,故若憎他富,岂有菩提心。若他从施获,或利在施家,此俱非汝有,施不施何关。”如果因为怨家衰败而生欢喜,或以恶心愿其衰败,仅由此心于怨家无有损害,只是会使自己受苦。如《入行论》云:“设怨有不喜,汝有何可乐,仅由汝希愿,岂为损他因,纵由汝愿成,他苦汝何喜,若谓满我心,损失岂过此。彼烦恼渔夫,利钩之所执,我于地狱镬,定受狱卒煎。”如果能破除对怨家富盛不欢喜,就能止息自己的忧恼,由此息灭忧恼的缘故,自己就不会生嗔恨了。

  寅三、观察嗔恚心的过患而修忍辱

  一个人即便具足布施持戒功德,如果不能忍辱,就容易生起嗔恨,一旦生起了嗔恨,那么过去由布施和持戒所积聚的善根在一刹那间都会毁坏。《曼殊室利游舞经》云:“曼殊室利,所谓嗔恚,能摧毁百劫之善根。”《大宝积经》云:“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善。”同样,《入行论》云:“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善根。”所以别人对自己进行殴打、抵毁、恶语中伤,我们不应心生嗔恨或忿怒,反而对他们应生起慈悲之心。嗔恚心,在《菩萨地论》中抉择为五相:憎恶心、不堪忍心、怨恨心、谋略心、覆蔽心,这五相具足就是圆满的嗔业。《三摩地王经》云:“互相若生嗔恨者,净戒广闻不能救,参禅住净不能救,布施供养亦无救。”一个人一旦有了嗔恨心,怒火就会常常在心中燃起,表面就会不断地愤怒怨恨,这样,不但自己丧失了快乐,还会时常伤害到朋友和眷属,给予他们种种的烦恼和痛苦。《入行论》云:“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又云:“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喜乐亦难生,烦恼不成眠。”又云:“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不能忍辱的人,魔鬼很容易趁机来造成中断障44。不能忍辱,就不能圆满六波罗蜜,不能获证无上菩提。《父子请问经》云:“嗔怒不能成佛果,故应常习慈悲观。”嗔恚既然有如此种种过患,所以应当不遗余力地修习安忍。

  丑二、安忍苦受

  分四:一、必须安忍苦受之理;二、引发安忍苦受之方便;三、忍受生苦之处;四、观苦及忍苦的功德;寅五、观安忍之功德。

  寅一、必须安忍苦受之理

  我等众生恒常具有诸苦,所以众生以苦为道不可不知。如《入行论》云:“乐因唯少许,苦因极繁多。”于诸苦受应当安忍,若不安忍而生嗔,即障碍修行。如《集学论》云:“或生嗔恚,或于修道而生怯弱,即能障碍修善行故。”有些苦是由他引起的,也有些苦,无论我们是否修道都要生起,是由宿业而起。又有一类,因修善行始得发起,若不修善不得发生。这类苦是由宿业及现前增上缘决定生起。诸苦无法遮止,若生起时当需忍受,若不能忍,则反于此原有苦上,由分别心更生新苦,更加难以忍受。若能安忍,虽根本苦未能退却,但不会因此更生忧虑等苦恼。若于此苦修持助道方便,则苦显得微小而能堪忍。

  寅二、引发安忍苦受之方便

  如果已生苦可以对治,那么我们无需心生不喜。如果不可以对治,那么纵然不欢喜也无利益。若太娇爱,于微小苦也难忍受,若不娇爱,虽然大苦亦能忍受。如《入行论》云:“若有可治者,有何可不喜,若已无可治,不喜有何益。”又云:“寒热及风雨,病缚捶打等,我不应太娇,若娇苦反增。”

  从忍微小苦逐渐修习无有困难。如《入行论》云:“若习不易成,此事定非有,故修忍小苦,大苦亦能忍。”若能安忍苦受,从小苦渐次修习,则忍苦力渐能增广。《集学论》亦云:“此中若修小苦为先,则于大苦及极大苦而能串习。譬如一切有情由串习力,于诸苦上妄起乐想,如是若于一切苦上安住乐想而渐串习,则亦能住安乐之想。”《华严经》云:“童女,汝为摧伏一切烦恼故,应当发起难行之心。”摧伏烦恼须心力极坚稳,心力微薄者所不能成办,因此,若先发坚强志力,则诸大苦亦成助伴。譬如勇士入阵战斗时,见自己出血反而有助于勇猛。如果先前没有听闻到忍苦之法,而说自己不能行此安忍,这样自我轻蔑,则苦虽微小也能成为他退失道心的因缘。譬如懦夫,见他人鲜血而自己昏倒。如《入行论》云:“有若见自血,反增其坚勇,有虽见他血,亦惊慌闷绝,此由心坚固,怯弱之所致。”

  忍耐求法苦行,为了修持正法不顾一切艰难困苦。往昔噶当派诸大德有所谓的四依法,即:“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为了修持正法,舍弃王位如丢弃唾液般,到泥莲禅河畔经六年苦行,精进修法,每年只喝一滴水食一粒麦。大成就米拉日巴尊者也一样,修行时口中无食,背上无衣,反以野菜(荨麻)充腹,有时整个身体犹如骷髅一般,身上绿毛丛生,并长有吸血虫,别人看到时认不出他是人还是鬼。大成就者美隆多吉于九年当中唯食拉刻树皮,修持正法最后获得成就。全知无垢光尊者也一样,数月中仅以二十一颗水银丸维持生命,下雪时进到牛毛口袋里,此袋子既作衣服又当坐垫。往昔所有的成就者全部是将现世的琐事舍弃不顾历经苦行精进修持而获得成就的,无有任何一人是从事现世之事的同时,于具足幸福安乐名誉之中顺便修行而成就的。智悲光尊者说:“(修行人)若丰衣足食,住处舒适,施主贤善等样样具足,则正法尚未成就之前魔法已成就了。”夏吾瓦格西说:“如果从内心深处想修法,则必须自心依于贫穷,贫穷一直到死亡。若能生起如此意念,则天、人、鬼三者必定不会使其为难。”因此,我们应当完全断除一切现世的贪著,不顾一切艰难困苦及酷暑严寒而修持正法。

  寅三、忍受生苦之处

  如果必须安忍所生之苦,那么我们应当忍受其生苦之处。生苦之处分八:一、依止处,所谓衣服、饮食、坐具、卧具、医药等物,是能增长梵行之所依,此等诸物,若粗陋鲜少,别人因此不恭敬,不应忧郁,当忍由此所生众苦。二、世法处,衰、毁、讥、苦、坏、尽、老、病、死,如是九种是为世法,依此九种或依一种所生诸苦,应善加思维而忍受之。三、威仪处,行住坐卧是四威仪,昼夜恒时净修诸法,由此生苦悉当忍受,始终不于非时,胁著床座草敷等。四、摄法处,供事三宝,供事尊长,勤于请教诸善法。既然已请教学习了诸善法,就应当广为他说,或勤苦读诵,或独处空闲无倒思维,修习瑜伽,或修止观,为七种摄法。于此劬劳所生众苦,悉当忍受。五、乞活处,剃鬚发等;受持裁染坏色之衣;于一切世间游涉而住;舍务农等,从他所得而存活;尽形寿从他求衣服等,断秽形故;尽形寿遮止人间诸欲,舍离歌舞嬉笑等;尽形寿遮止人间嬉戏。为七乞活。由依此等所生众苦应当忍受。六、勤劬处,勤修善品,劬劳因缘所生众苦悉当忍受。七、利有情处,谓十一事45,从此生苦皆应忍受。八、现所作处,出家众有从事制衣造钵等业,诸在家者,则有从事务农、做工、经商、管理等业,从此生苦,悉当忍受。如上八处所生众苦,随何苦起,皆应精进不止,不废修行,不使其成为退转障碍。

  寅四、观苦及忍苦的功德

  首先应观苦有五德:一、如果没有苦,则于苦事不希出离,所以苦有驱使有情趣解脱之功德。二、由苦可迫使行者摧毁傲慢,所以苦有遣除傲慢功德。三、由苦的逼恼而希求安乐,希求安乐须修善因,所以苦有使人欢喜修善的功德。四、将心比心,知余有情漂流生死海者,皆有苦恼,由此能发悲愍。知苦有如上功德,自当刻苦修心。如《入行论》云:“无苦无出离,故心应坚忍。”又云:“又苦诸功德,谓以厌除慢,悲愍生死者,羞恶而喜善。”

  其次,思维能忍众苦之德。我往昔流转生死之时,为了追求微劣无意义之欲乐,虽然知道有苦尚能轻蔑,从而感得后来无量苦因,忍受众多无量大苦,何况我今日为求自他的究竟利益安乐。如《入行论》云:“为欲曾千返,受烧等地狱,然于自他利,我悉未能办,现无尔许苦,能成诸大利,为除众生苦,于苦唯应喜。”

  寅五、观安忍之功德

  忍辱具有殊胜利益。如《菩萨地论》云:“谓诸菩萨先于其忍见诸胜利,谓能堪忍补特伽罗,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乖离,有多喜乐,临终无悔,于身坏后当生善趣。”《摄波罗蜜多论》云:“若有弃舍利他意,佛说忍为胜方便,世间圆满诸善事,由忍救护忿过失,是具力者妙庄严,是难行者最胜力,能息害心野火雨,现后众害由忍除,诸胜丈夫堪忍铠,恶人粗语箭难透,反成赞叹微妙华,名称花鬘极悦意。”《入中论》云:“忍招违前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依靠忍辱之功德能感得容颜妙色,具足相好庄严,如同佛陀的微妙色相。以忍辱之力而断恶行善,使诸佛菩萨等诸大士夫见而生喜,亦能善巧明辨是理非理之事,以正知正念来取舍一切学处,殁后转生于人天善趣之中住享安乐,并且以往所造的众多罪业皆当灭尽。

  其次,如果我们对加害自己的人不生嗔恨,则可清除诸多罪障,可速圆满广大资粮。因此应将作害者视如上师一般,即所谓“若无生嗔境,于谁修安忍。”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佛陀在因地时作忍辱仙人,被哥利王割截身体,他不但不生嗔恨,反而发愿将来成佛先度彼恶王。修持安忍是增上福德,获得解脱的殊胜方便,这种方便必须依赖有敌害等安忍对境才能行持,因此在遇到怨害时不能安忍,那就白白错失了难得的良机。我们有的人自己的嗔恨烦恼非常严重,平时无缘无故也要对他人愤恨不满,更何况别人对他行损害呢!这时正应当利用修忍辱的良机来消除自己的业障。如《入行论》云:“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既为修福因,云何谓障福。”因此怨害不会障碍自己修积福德的。忍辱的果报,就世俗来说,纵然自己不希求,也会感得好的相貌容颜,无诸疾病,内在心相续调柔寂静,头脑冷静,理智分明,声誉远扬,寿命长久。忍辱的究竟果报是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地论》云:“菩萨若行广大无量忍辱之行,则能出生大菩提果,究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宗喀巴大师说:“若能恒时修习安忍不失欢喜,故于现法一切时中常得安乐,于当来世破诸恶趣,生妙善趣,毕竟能与决定胜乐。”

  丑三、思择法忍

  对甚深法义之安忍。若听闻到甚深的空性实相法,应毫无颠倒地受持其密意,不可生邪见而进行诽谤,以免造舍法罪,否则,于无数劫中堕地狱深渊。曾经有两位行持十二头陀行的印度比丘来到阿底峡尊者面前求法,尊者宣说人无我时,他们二人心生欢喜,当讲到法无我时,二人惊恐万分,说道:“太可怕了,请尊者切莫如此宣讲。”当他们听到讽诵《心经》时,便以双手遮耳而逃。尊者十分伤感地说:“如果没有以慈悲、菩提心修炼自心,对甚深正法未起诚信,而仅以护持一分净戒不能获得任何成就!”

  应当引发胜解忍。胜解之境略有八种:一、净信之境指三宝功德;二、现证境指无我真实;三、希乐境指佛菩萨广大神力;四、取舍境的诸妙行因;五、取舍境的诸恶行因;六、所修境中究竟应获得的大菩提;七、所修境中能得菩提所有方便;八、闻思随行境,指所知境。胜解之理,指如实知道此诸境后,无所违逆数数思维。

  随修一种安忍时,皆令具足六种殊胜46,具足六种波罗蜜多。

  子四、摄义

  菩萨欲安立一切有情于漏尽忍地,需使忍辱渐次增广,随念发菩提心。如地上大菩萨安忍诸所作境而勤修学,初发心菩萨,应善了知忍辱,如理修学。如果与安忍之学处有所违越,应当精勤忏悔。如果舍弃忍辱而不修,则会被诸重罪所染,于余生中也极难修持。如果未能将此殊胜菩萨行视为修行胜道的关键,那么,诸能行者也应

  现前修行,未能行者,应当生起净修意乐。如《妙臂菩萨请问经》云:“以少功力及微少苦而能圆满波罗蜜多。”又如《修心八颂》云:“秉性邪恶众有情,恒为猛烈罪苦迫,见时如遇大宝藏,愿恒惜此难得宝。”因此,很多人无缘无故地害你时,不应有丝毫的怨恨心,应当把一切损害视作宝藏,看成是自己修忍辱度的善缘。《佛子行三十七颂》云:“欲享善乐之佛子,一切损害如宝藏,故于众生无怨心,修忍辱是佛子行。”

  己四、精进波罗蜜

  分四:一、体相;二、释词;三、分类;四、摄义。

  颂曰:擐甲摄善利众当精进。

  子一、体相

  具有四种差别勇于行善之心及种子,或者以清净欢喜心缘善法勇猛行持之相。亦即对善法充满欢喜踊跃欣乐的心态,热衷于修习善法。《入行论》云:“进谓勇于善。”《菩萨地》说为摄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无有颠倒,及此所起三门动业。某些人虽然表面上行持善法,而内心于善法却没有很大兴趣,这样的人不能算精进。精进与否关键看内心对善法的信乐与坚毅,不能只看外表行为。无论暂时还是究竟的一切功德皆随精进而生,若无精进,一切功德不能产生。并且出世间的福慧二种资粮的产生、坚固及增长,主要依靠精进。《入中论》云:“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所以说精进是一切功德的基础。精进分为上、中、下三品,由精进而得之法也有上、中、下之分,若不精进希求正法,那么也根本不可能得到正法。如世间谚语云:“法本无主人,谁勤谁得大。”《成唯识论》云:“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

  子二、释词

  梵语曰毗梨耶,即勤,以无厌倦勇悍之心,于殊胜法精勤进取。《摩诃止观辅行记》云:“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

  子三、分类

  分三:一、擐甲精进;二、摄善法精进;三、饶益有情精进。

  丑一、擐甲精进

  一般来说,精进的违品是懈怠,懈怠有诸多过患。于诸懈怠者,三乘菩提果遥遥无期,亦不能成办利他事业,不能圆满布施度乃至智慧度。如《慧海请问经》云:“有懈怠者,菩提遥远最极遥远。诸懈怠者无有布施乃至无慧,诸懈怠者无利他行。”若无精进而随懈怠转,一切善法悉当亏损,失毁一切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利益。如《正法念住经》云:“谁有诸烦恼,独本谓懈怠,若有一懈怠,此无一切法。”大多数凡夫人最大的缺点是懈怠,不学修佛法,不积累资粮,不断恶修善。对治懈怠的有效方法即是精进,若能精进修行,必获大利益。《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能除诸苦及冥暗,是能永断恶趣本,诸佛所赞圣精进,此是恒常所依止,此世所有诸工巧,及出世间诸巧业,若发精进非难得,智者谁厌勤精进。”《菩萨地》云:“谓诸菩萨于发精进加行之前,其心勇悍,先应如是擐意乐甲。若为除一有情苦故,以千大劫等一昼夜,集为百千俱胝倍数三无数劫,唯住有情那洛迦中乃能成佛。我亦勇悍为正等觉非不进趣,发精进已终不懈废,况时较短,其苦极微,如是名为擐甲精进。若有菩萨于此精进,少发胜解,少生净信,亦名坚固,尚能长养为求无上大菩提故,发起无量精进之因,何况成就如是精进,于求菩提饶益有情,无有少分难行事业,可生怯劣难作之心。”又云《无尽慧经》云:“设从无始生死以来,现在以前为一昼夜,三十昼夜而为一月,于十二月计为一年,经十万年始发一次菩提之心,见一次佛,如是等一殑伽沙数始能知一有情心行,以如是理,须知一切有情心行,亦无怯弱而擐誓甲,为无尽甲。”是为无上擐甲精进。若能引发少分擐甲精进意乐,速能圆满无量资粮,净除无量障碍而成最胜不退转因。此菩萨于长劫中能生喜乐,亦能速得成佛。若长时间于无边妙行无有勇悍,只希望短时间内成佛,反于成佛极为遥远。

  丑二、摄善法精进

  即是以对善法欢喜欣求之心,主动修习善法。或者说,在圆满获得五道十地中“断”的功德时,以勇悍之心积聚善法。精进在六度中遍及其余五度,也就是说其余五度皆需精进才能圆满。入大乘菩萨道后,于修行不退转,不满足于少量功德,不被外境所转,为了引发并圆满六波罗蜜多,对发心和加行精勤修持,此即摄善法精进。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说:“若一切时中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得不退转,是故我记是人,决定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修持善法,刹那也不应延误,应断除懈怠及虚度人生岁月的现象。如哲白莲大师说:“人寿如屠场傍生,过一瞬间死亦临,今复明日久蹉跎,终于榻中呼号矣。”华智仁波切也说,当如美女救头燃或如抖落入怀之毒蛇一样,立即精进修法。《宝积经》云:“勤求不懈,如救头燃。”《入行论》云:“如婴触沸水,灼伤极刺痛,已造狱业者,云何复逍遥。”好比被沸水烫着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疼痛,细皮嫩肉的婴儿一定会疼痛至极,那么已造下热地狱之罪者,为何还如此逍遥度日呢?应当舍弃现世的一切琐事,立即致力于修行正法。否则,世间琐事如水面的波纹一样此起彼伏,始终不会有修法的空闲机会。自己什么时候决心放下世间法,也就是琐事终结之时,如无垢光尊者说:“世间琐事死亦无完时,何时放下即了乃规律。”萨迦班智达说:“即使明早要死亡,亦应学习诸知识。”若对善法能有如此猛烈的信心,那么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也不会退失精进。

  丑三、饶益有情精进

  为成办自他二利,勇悍行持饶益有情事业之善心。大乘菩萨誓除自他一切过失,誓引自他一一功德。《入行论》云:“我应除自他,无量诸过失,然尽一一过,须经诸劫海。未见我有此,断过精进分,堕无量苦处,我心何不裂。我应勤引发,自他众功德,然修一一德,须历经劫海。我终未能起,修此德一分,我将难得身,空弃实奇哉。”于饶益有情戒中十一种利益众生之相当勤行持(详见持戒波罗蜜之饶益有情戒)。《入行论》云:“勿怯积资粮,习定令自主,自他平等观,勤修自他换。”我们应毫无怯懦地勤聚福慧二种资粮,习禅令自身心堪能,并且精勤地观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法门。有人说,虽然精进能成佛道,但此过程中必须修持施舍手脚肢体等苦行,因此他十分害怕,这是由于愚昧,自生无端的困惑与恐惧。《入中论》中说,菩萨一方面因强烈的大悲心,一方面以无我的智慧,在布施自己的身体时,不但没有痛苦,反而会生起欢喜心。即使暂时没有证悟这种境界,要感受一些痛苦,但是这种苦与轮回苦有轻重利害之别。为利有情,应勇敢承受这种痛苦。如《经观庄严论》云:“荷负众生担,懈怠丑非胜,为解自他缚,精进应百倍。”菩萨发心荷负众生重担,若懈怠则为丑事,为解自他种种系缚,应当百倍精进修行。菩萨的精进不被妄念、烦恼、苦痛等一切违缘所动摇。菩萨看到世人的野蛮、残酷、毒害、斗争等,心无退转。乃至证得菩提果之前,对勤行各种善法无有厌足,饶益有情无有间断。

  子四、摄义

  我们是否能够获得菩提果,唯一依赖于精进。应当随念所发菩提心,为欲安立诸有情于无上菩提,当精进修学善法,广利有情,以地上大菩萨

  所发精进策励自己,为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经极长时间,集无边资粮,行无量难行。如《妙臂请问经》云:“若略发此广大意乐,即已积集广大资粮。”若不精进勤学,不能增长菩萨自度度人的能力,时常被众多恶行污染,在余生中也极难修学诸菩萨行。因此,虽然尚未如实修学,但是也应趣向精进波罗蜜多,随力行持,如《妙臂请问经》所说,于余生中以少功力,无诸苦难,速能圆满精进波罗蜜多。总而言之,那些立志只为自我解脱的小乘弟子为了自利尚且日日夜夜精进不懈,如救头燃,那么,菩萨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安乐,立志获得佛陀的一切功德,更应刻不容缓地精进修法。如《佛子行三十七颂》云:“唯求自利小乘士,见勤如救头燃故,为利众生功德源,发精进是佛子行。”

  己五、静虑波罗蜜

  分四:一、体相;二、释词;三、分类;四、摄义。

  颂曰:应修世出世间之静虑。

  子一、体相

  具有四种不共法相安住所缘境之善心及种子,或者指安住所缘境之心不散乱。如《入行论》云:“既发精进已,意当住等持。”《菩萨地》云:“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俱通二品,当知即是菩萨静虑自性。”也就是说,意识不作任何分别,于不执著一切之中入定,即为静虑度之本体(禅定度之本体)。舍弃散乱对于生起禅定十分重要。贪欲不知满足,积累财产受用,会招致怨敌盗贼等损害。贪执无常的亲友无有任何意义。唯求今生利益的凡夫友伴,虽然饶益他们,却常常反遭损害,自己怎样做都无有合意之时。如果自己胜过他,则生嫉妒心,若他超过自己,则轻蔑藐视,相处久了只会增长罪业,因此当远离他们。如果依靠农工商学等众多事务与众人来往,则称为愦闹,也无有任何利益。修习禅定(静虑),应当舍弃一切琐事及散乱,唯于无人空谷等寂静处修行,若依寂静处自然会生起出离心、厌离心、信心、清净心、禅定及三摩地等一切正道的功德。《月灯经》云:“居于深山胜静处,一切威仪皆为善。”

  子二、释词

  梵语曰禅那,即思维修,亦即静虑,与禅定同。意义为心定一境而详细周密思虑,是为色界众生所具有的心之功德,不属于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或者,对所缘境心不散乱亦不耽著,安住于法性无分别之等持当中,称为静虑或禅那。

  子三、分类

  以静虑的自性分世间与出世间两种。世间禅定即是与外道共同的色界四禅与无色界的四空定。出世间的禅定为三乘出世道受持的一切禅定修法。依《楞伽经》所述,分为三种静虑: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此三种静虑是依地道而划分的。《瑜伽师地论》说,凡夫行静虑为没有入解脱道的凡夫心相续中色界四禅定与无色界四空定;义分别静虑,即入了解脱正道之资粮道与加行道的补特伽罗心相续中的三摩地;缘真如静虑,指见道位以上的圣者心相续中之禅定波罗蜜。凡夫行静虑是指耽著明乐无分别的觉受妙味而观修;义分别静虑指远离了觉受的耽著,虽没受禅定之味,但却贪著空对治品而观修;缘真如静虑,指远离了执空对治之心,安住于法性无分别等持之中。或者就作业分三:一、身心现法乐住静虑,即能引生身心轻安所有静虑;二、引发功德静虑,即能引发共诸声闻之神通、解脱、遍处及胜处等功德;三、饶益有情静虑,即能引生十一种饶益有情事。

  子四、摄义

  全知麦彭仁波切于《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说:“由听闻未得等持之过、已得等持之德及住心方便等教言之力故,发起信愿,精勤断除懈怠等过,凡随所缘之境,自心安住而修生圆次第者,乃为第一方便也。彼时,若心一刹那亦不住,动念如同闪电,则当勤奋励力,数数修练,思维所闻等持之教言之义故,尽量继续安住于前者所缘中,此为第二方便也。于初此二方便时,相续安住,是较难为,然以励力运转作意使彼相续安住也。心如流星顿起分别,于前缘中散乱时,当依正念,数数令心住于自缘中,如同猛水引入渠道,此为第三方便也。初此三住心方便时,犹如白纸被风所吹,或如陡山泻水,是动相之时。是故彼猛厉分别心,难得安住之时,如于猛水,修砌水堤,是故须不怯弱而精勤。此心野马,极难驯服,当以正念绳,紧紧拴住,并将彼关进于缓舍圈内,当以勤作之缰绳,而驾驭彼马也。若较前者,此正念稍成有力时,彼所缘,于意前不明之相而住,心得稍微稳定,以不散于外,唯近住于所缘中,此为第四者也。此时,如禽贪著食物,其禽不会放舍食物而飞往余处,亦不能降落住于其食上,来去回旋,不弃此食。如是自心于所缘稍得稳定故,使稳固正念之相续,唯此重要也。复次,对三摩地自然生起少许之欢喜心,譬如,蜜蜂于一处不住久时,而速疾飞动,采吸花精,如是于禅定生信解时,稍能调伏如前猛厉分别动念,此为第五者也。近住、调伏住二者,较前者略易安住,故此时名为获得之相,亦是初生等持,或稍得暖相。然如峡谷溪水般,而起甚多细微分别念,并有心绪急躁烦乱之感。但与陡山泻水相比,此峡谷溪水稍微缓慢,故用此比喻也。寂静住心时,如同瓶中蜜蜂,其未释放之前,虽不能去于他处,但于瓶中亦不安住,恒时爬行。如是自心定注所缘时,心虽不舍所缘境,而不断起分别念,尔时,应当了知彼缘中不动而安住也。如是了知安住时,若起昏沉掉举,则应思维别别如理之对治行,使息灭种种自聚分别之障,此为第六者也。若成如此寂灭,则无沉掉之过,犹如净水无混浊,不动而安住,犹如士夫休憩于平等之中,了知彼性而安住也。如是分别念稍微息灭,彼相已增上,便逐渐灭尽凡增长分别因之诸随烦恼,如同浊水逐渐澄清,次后断除诸散漫,此为第七者也。如是远离诸散漫之过患,寂静与最寂静住二时,名为串习之相。如同江河,远见河水缓流,似无流动,而於近见其为不断流淌。如是自心似觉已安住,然若详细观察,则有众多分别也。彼时,当须愈上愈精进,此为关要也。从数数住至最寂静住之间,是以沉掉而有间缺运转作意时故,应依正知、思维、等舍三对治,而调伏彼心,乃是极为重要也。如此精进之力,彼已胜过前者,若未离勤作,则不能起分别,安住一缘之境,即名行俱或专注一趣,此为第八者也。此名为稳固之相,如大海离波涛。若有勤作或住於所缘中,则是无间缺运转作意时故,此时应缘为等舍中安住,此乃为关要也。此对治行时,便愈上进故,最终不需勤作,而自然得入定者,此为最后第九住心,亦名欲心一境。此於诸前前修习或串习力而得之也。从此即起究竟之相,如山无动者也。

  若能成就如是欲心一境,则心无勤行持或趣入所缘之境故,一切皆能自然安住。若心不思何法,放任安住,则灭尽诸现,心亦似觉融入虚空中,即现如是验相。由此中起定时,似觉忽然有得身躯之感。次后之时,诸贪嗔等,生亦不长久,且其力微弱也。起明相之时,似觉此柱等细微诸尘,亦有能过数之感等,便起如是乐明无念之相。睡眠亦能入三摩地,梦景亦基本现为净相,然如此等持亦必须依靠真相作意或粗寂相之内外共同道为基础而修持,否则,若未得轻安,则非真寂止,况为胜观!是故乐明无念,亦有入定於真如及非真如之两种修行故,心少许安住之相,不能以为得甚高道相,而应精通诸道之要也。

  若於如此欲心一境中,恒时修习,则身心获得堪能,此名为轻安。此时彼心自在,如已驯之马。於何善缘,皆可行之,远离如厌烦心等不安之粗重,以彼之力,堪能身风故,远离如身沉重等不能役使之粗重。脊椎如金币叠串,体如棉絮轻盈,全身犹如同时遍满温乳汁般,有如是乐相故,为堪行所欲诸善事之身轻安。

  如是轻安亦由先粗后细之次第而生起,粗者亦从细微起至最终圆满也。彼粗轻安,令心动摇故,彼力逐渐减灭,如同阴影不遮色法,其细微轻安与细微等持同时生起,彼名为寂止。”

  《佛子行三十七颂》云:“已知具寂之胜观,能断一切烦恼障,远离四处无色心,修习禅定佛子行。”

  菩萨既然已经发起大菩提心,就必须切实地成办自他二利的事业,虽然前四度修法极为殊胜,但仅仅依靠他们还不能圆满一切功德。六度当中,前前为因,后后为果,修习前四度后,不能裹足不前,应当修习更为殊胜的禅定法。因为要圆满菩萨道,广度无边众生,如果没有六种神通,四种辩才等无量功德,用什么去度化众生呢?如果要圆满六神通等功德没有甚深禅定无法成办,所以必须修习禅定。经中说,深入修习禅定可以生起五种神通,要断烦恼消业障,必须以禅定力所引发的智慧才能成办。比喻说,没有禅定的智慧犹如风中灯烛,晃动飘摇。所以要使智慧坚固必须以定力来保任。想要通达一切法门,具足一切功德,开发一切智慧都必须依靠禅定。若不修禅定,就连色界无色界及声闻独觉的果位也不能得到。何况无上大菩提果位呢?《大智度论》云:“禅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虽未得无为,涅槃分已得。得金刚三昧,摧碎结使山,得六神通力,能度无量人。嚣尘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觉观风动之,禅定能灭之。”这个偈子说明,智慧从禅定而生。譬如,在大风中燃灯,不能照明,但把它放在避风的地方就能发生作用。同样,散乱心中的智慧灯如果不放在禅定的静室中也没有用处。世间小事,若不专心用意也无法成办。要想获得无上佛果不修禅定是不可能的。

  禅定可以摄收散乱纷驰的狂心妄念,此心如风中柳絮随风飘动,又如弥猴蹦跳窜动不息,所以必须依禅定调伏让它寂静平息。天台宗初祖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中云:“若人深达禅门意趣,则自然解了一切佛法,不俟余寻。譬如牵衣一角,则众处皆动,所以第一光明修禅波罗蜜大意者:菩萨发心所为正求菩提净妙之法,必须拣择真伪,善识秘要。若欲具足一切诸佛法藏,唯禅为最,如得珠玉,众定皆获,是故发意修禅。”《华严经》中说,菩萨从初发心以来安住禅波罗蜜中,圆满修习一切佛法,直至坐菩提道场现前佛果,成就一切种智,转****,这是菩萨所应依次修行、学习、成就的。

  菩萨若能修持禅波罗蜜,则能圆满一切波罗蜜,成办一切愿行。若修禅定虽不刻意另外修前四度,但能自然成办。如菩萨发心为修禅定,则一切家业田产内外资财全部施舍,不惜身命,毅然奔赴林下水边,没有一点悭贪吝啬是大施舍。修禅时身心不动,收敛六根情识,罪恶无法侵入是大持戒。修禅时难忍能忍,如一切荣华富贵的诱惑、辱骂欺凌、饥渴寒热、暴恶众生的加害等,唯恐其障碍三昧正定而安然忍受是名忍辱。修禅专制一心精进不懈,虽然身疲力竭,常坐不卧;如果历经多年无有证悟成就,但终究不退悔停息,如钻木取火般地摄收乱心,奋发精勤勇悍无阻,是大精进。修禅定时也可具足般若度,因为菩萨修禅时,一心专注,正定而住,心在定的缘故,能了知世间一切万法的生灭实相,从而发起智慧。菩萨所修禅定与二乘外道凡夫不同,因为凡夫耽著爱染,外道耽著邪见,二乘无大悲方便不能圆满修习一切禅定,菩萨能具足修习所以称为禅波罗蜜。菩萨不退失菩提心修习任何禅定皆成出世无漏的禅定。

  有人会问,菩萨以度生为事业,为什么要独处山中静处修定不顾众生呢?这的确是误会,因为菩萨的身体虽然暂时舍弃度众之行,但他的心根本没有舍弃众生。譬如一人身患重病,暂时为了疗治身体而停止作一些事务,但病痊愈后会一如既往地做事。同样菩萨怜悯众生在寂静的地方服禅定之药,得到真实般若智慧,消除一切烦恼业障重病,发起六神通,化身三界六道之中,对广度无边众生,有很多的功德与必要,所以菩萨应该发起如金刚般的坚固心,一心修习禅定。在此引用经教宣说修禅定的功德。《大灌顶经》云:“禅思比丘无他想念,唯守一法,然后见心。”《遗教经》云:“夫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阿含经》云:“乃至成就三昧,灭除暗冥,得大智明,皆由精进修习,乐静独居,专念不休之所致也。”这样明确了知修禅定的必要和功德应当进入真正的禅修,在此之前应该分清菩萨真正修行的法,并不是以色界四禅,四无量,无色界的四空定,二乘无漏禅定为终极目标,而是修习大乘不落二边中道之不共法。菩萨初发心修禅时,不为生死,不为涅槃所以不落二边。为了积集福德所以不住在无为中,为产生智慧所以不会住在有为中,所以菩萨入一切禅定时,在禅定中发起无生智慧,此时心与法性相应,所以能不住生死涅槃的边。这也是菩萨真正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最初就要确定下来。若依大乘了义禅波罗蜜来说,不必依定生慧,禅定就是定慧圆明之出世无漏大三昧。

  进入禅修的方便分五种,一具五缘,二诃五欲,三弃五盖,四调五法,五行五法。

  一者,具五缘。一守持清净戒律,若有毁犯,如法忏悔;二具足衣食资具和药物;三安住在寂静的地方;四摒息一切外缘杂务;五有善知识引导开示

  二者,诃五欲。一切众生常被五欲羁缠绊缚,因此产生种种损恼忧患,追求五欲如火上加薪,永远不会满足。被五欲所烧灼,如逆风执火炬一样,五欲的毒蛇咬得众生痛苦不堪。一切众生贪著五欲到死都不愿舍弃,被五欲奴役驱使,后世堕入三恶趣中感受无量痛苦。我今天修禅,要远离五欲大贼。如《禅经》云:“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冤入丘冢,广受诸辛苦。”了知五欲的过患罪恶,心中畏惧舍弃,如避怨敌,由于远离它使心中清净,贪欲之念不会生起,这是修禅的要点。

  三者,弃五盖。即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此五盖生起会断正定善心,盖覆观照觉知的正念,所以当毅然舍弃。一、诃贪欲:《四十二章经》云:“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偈云:“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悲恼,一切无乐处,诸欲患如是,已诃能舍之,得福禅定乐,则不为所欺。”二、诃嗔恚:偈云:“杀嗔则安隐,杀嗔则无忧,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三、诃睡眠:放纵身肢,卧床不起,致使意识昏冥,五根暗蔽昏散称为睡眠。它能断坏三世一切利乐福德,如此恶法最为不善。偈云:“汝起勿抱死尸卧。种种不净假名人,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如人被缚将去杀,灾害垂至安可眠。结贼未灭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亦如临阵白刃间,尔时云何而可眠。眠为大暗无人见,日日欺诳本人明,以眠覆身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四、诃掉悔:即断除身体游手好闲,杂戏放荡,口的喜欢唱歌吟咏,争辩是非,无益谈论,喜问闲言碎语,以及萦惑人心的下流绮语恶言,心的心情放荡,纵意攀缘,思维文艺,世间才技,一切邪想恶念。偈云:“汝已剃头著染衣,执持瓦钵行乞食,云何乐著戏掉法,放逸纵情失法利。”即平时放掉散漫,当欲入定时心中生起忧悔障盖定心。五、诃疑盖:疑心生起覆盖定心,不得定心虽入佛法,如入宝山而空手返回终将一无所得,所以一定要断除。有三种疑,即疑自己,疑师善知识,疑法。偈云:“如入大歧道,疑惑无所取,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疑故不勤求,诸法之实相,是疑从痴法,恶中之恶者,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实真有法,于中莫生疑,汝若怀疑惑,死王狱吏缚,如狮子搏鹿,不能得解脱。在世虽有疑,当随妙善法,譬如观歧道,利好者应逐。”除此五盖心中清净寂静快乐安然,如日月远离罗睺的障蔽光辉明朗。

  四者,调五法。即调节饮食、睡眠、身体、气息、心五种。如陶师要造众多器皿,先应善巧调拌泥土,使之不硬不软,然后才能烧制出妙器,又如琴师善巧调节琴弦,演奏之时才能发出妙音。

  同样修心也必须善加调理此五种,务必使其和顺适中,这样三昧才会没有障难容易生起。

  五者,行五法。即欲、精进、念、巧慧、一心五种。欲就是发起修禅的志愿和意乐之心。精进当具足身心二种精进,抖擞身心断诸不善法,励力奉行善法。念,忆念世间及出世间一切禅修的殊胜与可贵。巧慧,善知禅境得失正误,或明了内外方便善巧运用,速得禅定。一心,修行者善巧抉择判别,用功不错,应一缘不散而安住。比如要行路,要熟悉道路通不通,如果明确了知,就意无反顾地前行。

  遵从这样的次第去修持,则一定会稳当而快速地生起禅定。譬如善巧调驯良马,驯服之后,就能任运驱使驾驭。

  己六、般若波罗蜜

  分四:一、体相;二、释词、三、分类;四、摄义。

  颂曰:修持甚深闻思修智慧。

  子一、体相

  具有四种不共法相之拣择法的善心及种子;或者,通达五明处等智慧。《菩萨地》云:“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处转。一内明,二因明,三医方明,四声明,五工巧明,当知即是菩萨慧之自性。”般若是诸佛究竟之秘藏,是法身理体,是众生本有的妙性。般若能破愚迷生死之幽暗,能达涅槃解脱之彼岸,能作六度之导航。如《般若摄颂》云:“谁求声闻独觉果,乃至法王如来果,皆依般若法忍得,离此恒时不可得。”龙树菩萨云:“慧为见不见,一切功德本,为办此二故,应当摄受慧,明是求法义,乃大解脱本,故应先敬持,大般若佛母。”也就是说,智慧是今生后世一切功德的根本,为了成办这两种功德,应当于自相续中摄受智慧,并令增长坚固。以此智慧明了通达诸法实义,这是获得解脱之根本,因此,首先应当恭敬读诵受持大乘般若教典。《入中论》云:“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摄取,无眼功德趣圣果。”布施、持戒等五度,若没有般若摄取引导,则成为世间的功德,是有漏之因,若由般若摄受,则成为出世资粮,是证菩提果之因。永明延寿禅师说:“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根中最主要的是慧根。”信心等的修行功德、其违品的过患、断除烦恼及种子等善巧方便,都依靠智慧分别抉择。如吉祥勇菩萨云:“信等根中慧为主,如余根中须意识,有此为主知得失,亦能善巧断烦恼。”出世间的五度皆依靠智慧,又诸菩萨将自己的身肉布施给来求者,如从药树而取,没有傲慢怯懦等,这也是因为现证真实智慧。又由于智慧,能够观察生死、涅槃所有衰损,为了利益他众,修学戒律,令持戒清净。由慧能通达安忍的功德与不安忍的过失,令心调伏,那么邪行、众苦等不能动摇。由慧能善知所应精进之事,而勤修持彼道。又住真实静虑所有最胜喜乐,也是由慧依止正理所引发,所以,净施等五法以慧为依。

  若无智慧作摄持,布施如无眼目。《般若摄颂》云:“俱胝瘦他47无导盲,路且无知岂入城,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非能证菩提。”行布施等五度,若无智慧作引导,不可能获证菩提。如吉祥勇菩萨云:“无慧求果报,施体不能净,利他为胜施,余唯为增财。”又云:“无破暗慧光,不能成净戒,多由无慧故,尸罗成浊染。”又云:“慧倒心混乱,不信住忍德,不乐观善恶,如无德王名。”又云:“心不勤修慧,其见不能净。”若未发大慧光明,愚痴黑暗终不可灭,所以应勤修习令发智慧。如云:“故应尽自一切力,于如是慧勤修习。”愚痴之因谓近恶友,懈怠懒惰,极重睡眠,不善于观察选择,不解大乘经义,未知谓知,起增上慢,不乐亲近诸有智者,世人虽修三摩地,但是若无智慧光明,不能断除我执,如经云:“世人虽修三摩地,然彼不能断我想,其后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唯独修习无我慧,才能永断三有根本。如经云:“设若于法观无我,此因能得涅槃果。”

  子二、释词

  梵语曰般若,即智慧。决断是智,简择是慧。又知俗谛是智,照真谛是慧。《大乘义章》云:“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法华经义疏》云:“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

  子三、分类

  分三:一、闻慧;二、思慧;三、修慧。

  《经观庄严论》云:“随次闻思修,得法及得慧,此智行此法,未得勿非毁。”若人于善知识处能以正确的方式闻法,次于法义能正确忆念,再次于真实境界得生正智,最后得证道果,而后获得解脱智,此智慧随之深入而能行持闻思修之法。如果自己没有这种智慧,不应断言此非佛语。龙树菩萨云:“增盛智慧即是闻,与思此二若具者,能够生起修智慧。”

  丑一、闻慧

  听闻上师所讲正法后,自己能如理如实地理解法义。也就是经听闻正法后所生起的智慧。所闻境:一是般若经典及解说般若经的论典之内明;二是为了摄受世间众生所需通达的共同四明。共同四明即:为调伏他人所需通达的声明与因明;为摄受他所需通达的工巧明、医方明。为获得一切智智果位,需要听闻并学习通达以上五明。如《经观庄严论》云:“若不勤学五明处,圣亦难证一切智,故为调伏及摄他,并自悟故而勤学。”又云:“诸佛子众无须学,彼等一切悉非有。”尤其是通过听闻而彻底通达佛法含义,善加分析了义与不了义等,以此方便来衡量了知其真实义,这种智慧就是胜观,属于胜义谛。抉择胜义谛,其理论有五大因:一、观察本体之理论是离一多因;二、观察因之理论是金刚屑因;三、观察果之理论是破有无生因;四、观察因果二者之理论是破四句生因48。以上四者是遣除有边戏论的主要根据;五、观察一切法远离常断二边的理论是大缘起因。如是以五大因抉择一切万法远离戏论的大般若本性。大般若本性即是大中观本性。大中观分二:自空与他空(无遮与非遮)。以现空二谛来抉择诸法的缘起性空,即一切因缘集聚显现的万法是世俗谛,其本性空性承许为胜义谛,这是自空。以实相现相二谛来抉择诸法,其中实相与显相不同的能知与所知是世俗谛,实相与显相相同的能知与所知是胜义谛。前者二谛中的胜义谛是龙树开创的根本中观空性观点。后者二谛中的胜义谛是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开创的大光明中观他空观点。随持中观派有三:一、就立名言而立中观者,如月称论师、寂天菩萨等中观应成派;二、于名言中承许外境的中观者,称为经部行中观师,如清辨论师等中观上自续派;三、于名言中不承许外境的中观者,称为瑜伽行中观师,如菩提萨埵(静命)等。彼等中观论疏中以五大因来抉择所诠义的暂时相似胜义空性与真实究竟胜义空性。无著菩萨的《宝性论注释》与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等论典中依清净名言量来抉择所诠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藏与任运自成法身智的无量功德,即是宣说甚深如来藏实相本性的他空见解。此两种二谛观点互不相违圆融一致。也就是说,于第二转****的实相般若空性大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第三转****了义经典中本来大清净大光明的观点,这是其了义中现空双运、明空双运、觉空双运或大清净与大平等双运。

  对凡夫位初学者而言,闻慧特别重要。抉择入门之方法如上所述,没有闻,就没有办法思与修。《那罗延经》云:“善男子,若具多闻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灭烦恼,若无烦恼魔不得便。”如吉祥勇菩萨云:“寡闻生盲不知修,彼无多闻何所思,故应精勤求多闻,因此思修生广慧。”《宝性论》云:“三轮诸分别,是名所知障,悭等诸分别,是为烦恼障。除慧无余因,能断此二障,闻为胜慧体,故闻为第一。”《集学论》云:“应忍求多闻,次当住林薮,精勤修等引。”无多闻者,则不能知静虑方便及调伏烦恼的方便,所以应无厌足地勤求多闻。宗喀巴大师说:“是故圣道最胜命根谓择法慧,慧无上因,谓于无垢经论勤求多闻,以诸教理善为成立。”萨迦班智达也说:“无闻之修行,如断臂攀崖。”

  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曾于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尔时于智慧伏藏中自现的教言《忠言心之明点》中云:“无始轮回痴暗中,流转无亲如疯人,寻找寂乐美宅故,今应喜闻佛经海。”诸大德均强调以多闻而求闻的智慧,不但是凡夫,乃至三地菩萨都精进求法,如经云:“越过刀山与火海,舍生赴死求正法。”

  丑二、思慧

  只是闻法尚不满足,进一步对法义作思考而产生的智慧即是思慧。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如是圣闻庄严后,相续应当生思慧。”大成就者华智仁波切说:“上师所讲的一切法义不能限于表面听闻、了解,而应于自相续中反复以研究、观察、思维而作抉择,不懂之处请教他人,不应仅满足于表面了知肯定即可,而应对此生起定解,这样将来自己于寂静处独自修行时,修行之要,不需要请教别人,完全达到独立自主、彻底断除疑惑的境界。”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闻,而应进一步伺察并详细系统地分析经论之句义、次第等是否有错谬,对他宗与自宗,暂时与究竟的观点需产生定解。如经云:“比丘或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惟敬。”若依靠正法教证及殊胜强力的理论,观察前后、直接间接不相违,如此结论应当信受,从而断除一切增益和损减的邪见。为了安住修,首先观察生起思慧很重要。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于《忠言心之明点》中云:“惟闻不能断增益,难得深信佛法故,应用上百辩讲著,思所生慧依心中。”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乃至定解未生前,方便观察引定解,若生定解于彼中,不离定解而修习,如灯定解之相续,能破颠倒分别念,对此应当常精进,若离又复观察引。初时观察极关要,若未引上善观察,怎能生起胜定解?若未生起胜定解,怎能灭除恶增益?若未灭除恶增益,怎能禁止恶业风?若未禁止恶业风,怎能断除恶轮回?若未断除恶轮回,怎能灭尽恶痛苦?”通过对三乘经论进行讲闻、辩论、研讨及写作等,再三反复仔细深入地思考,从而理解法的甚深含义。

  丑三、修慧

  通过思慧了达取舍善恶业等含义后之修持,尤其以无分别胜观智慧安住三乘正行修法,由总相觉悟或由现量觉悟无我实性。也就是说,修慧是指真正理解法义后进行实修。通过闻思佛法后,于自相续中对实相之义生起真实的证悟,彻底生起定解,解脱是非之网现见实相本面。《如意宝藏论》云:“如是思维圆满后,相续应当生修慧。”全知麦彭仁波切云:“言不为主修为主,若修不说心内知,不修仅说如鹦鹉,是故应当观住修。”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忠言心之明点》云:“有讲诸论大导师,未调自续如鹦鹉,死亡顿至悔心因,教诫修行众密友。”实修时,应当以无实有的空相幻化八喻而观修。五种外境的一切显现本来无有而于迷乱者面前显现,犹如梦境;由因缘缘起聚合而骤然显现,犹如幻术;本来无有而显现为有,犹如眼华;正现之时不成实有,犹如阳焰;任何由外皆无有中显现,犹如谷声;无有能依所依,犹如寻香城;现而无有自性,犹如影象;本来无有之一切显现犹如幻城。如此了达外境显现本性虚妄,并且观察显现之作者是内心的自性,则可了知境现不灭,并能息灭执著外境的分别念。我们若证悟了如此法性明空,犹如虚空的本性并能安住于如此境界中,称之为智慧度。依靠禅定所生的胜观修慧才能灭尽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的种子与习气。《入行论》云:“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修慧是安住实相的般若空性与如来藏的大光明无二的境界现前无漏胜观之圆满智慧。如《桑布扎续》、《现观庄严论》、《法界赞》等共同说:“此中无所遣,亦无少可立,于正性正观,正见而解脱。”如是所说,于一切分别心的执著相与戏论法均不作意,于自心中显现任何法也不作取舍,并远离一切认定,一缘专注实相本面,如此入定修行,寂灭一切能取所取之心与心所等一切戏论,现前各别自证智慧。《摄经》云:“过去未来佛,十方所住者,共道波罗蜜,其他即非是。”《罗睺罗赞佛母经》云:“不可言思智慧到彼岸,不生不灭如虚空本性,各别自证智慧之行境,敬礼三世如来之佛母。”如空中乌云消散于空中,太阳普照一般,入定的智慧中不存在分别心认定的一切境界,唯是自证自明的赤裸智慧,证悟本来清净的明空本性是出世无漏修慧的境界。《入行论·智慧品》云:“若实无实法,皆不住心前,彼时无他相,无缘最寂灭。”通过修慧对明空大清净的本性产生不可思议的殊胜定解时,对尚未了知自心佛性的一切众生自然而然生起无缘的大悲心,并且增长清净的菩提心,逐渐安住在圣者不共的入定境界。总而言之,入定时安住无分别的自证境界,出定时,对一切所显现的万法观照如梦幻般的境界,为度化天下一切有情作殊胜的无相回向。宁玛巴大成就者,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禅定休息》中云:“上师加持自然智,离文言思时可见,如是之时所见者,无三时别与非别,及前后名波罗蜜,亦是中观能息苦,离戏论及大手印,真实法性大圆满,本尽本性之实相,光明心性自然智,安立多名义一体,法尔离思菩提心,是为染净不二空。”

  子四、摄义

  虽然有现证空性之慧,如果没有大菩提心,仍然不是菩萨行,所以应当增长广大菩提心为行之所依。以地上菩萨的智慧度为修行所愿境。为能圆满无上妙智资粮所有方便,谓发起三种慧,先应励力而求多闻,若不如此,违越菩萨学处,于余生中也不乐于多闻,不能学习菩萨学处。如果当下勤修开发智慧方便,能遮不学之罪。证悟自心乃觉性空性无二即为见;不散他处,恒时安住于正念之中即为修;于彼本性之中而积累二种如幻资粮即为行;这些境界若能如理如实地全部通达,则在梦中也可出现,如果梦中出现,则在临终时也能出现,临终出现则在中阴可出现,中阴出现则必定获得殊胜成就的解脱果。

  总而言之,修学智慧度,如《佛子行三十七颂》云:“若无智慧以五度,不得圆满菩提果,故具方便离三轮,修习智慧佛子行。”又云:“一切现象唯自心,心性本为离边戏,领悟彼诸二取相,不作意是佛子行。”《入行论》云:“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般若十万颂》云:“须菩提,所有江河,入于恒河大江,彼等随同恒河而入大海,须菩提,如是五波罗蜜多,若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则至一切智智位也。”

  上述摄善法戒殊胜修法即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六度加上方便、力、愿、智四度,总为十度)。六度归纳概括如宁玛巴大成就者无畏持明洲所说:“知足即是布施度,彼之本体乃舍心,无愧三宝持戒度,不失慧念胜忍辱,一切助伴需精进,执现观圣静虑度,贪执自解智慧度。无有能思所思境,并非俗念离定解,乃为涅槃胜寂灭。此等一切不可说,愿汝铭记于心中。”雪域成就王米拉日巴尊者说:“断除我执外,无余布施度;断除狡诈外,无余持戒度;不畏深义外,无余安忍度;不离修行外,无余精进度;安住本性外,无余静虑度;证悟实相外,无余智慧度;所做如法外,无余方便度;摧伏四魔外,无其余力度;成办二利外,无其余愿度;知惑自过外,无其余智度。”印度戒香寺五百班智达之顶尊阿底峡尊者说:“最胜智者即证悟无我之义,最胜敦肃(诚敬)即自心相续调柔,最胜功德即广大利众之心,最胜教言即恒时内观自心;最胜对治即了达一切无自性,最胜行为即不随顺于世间,最胜成就即烦恼日趋薄弱,最胜道貌即贪欲日渐减少,最胜布施即无有贪著,最胜持戒即自心寂静,最胜安忍即身居卑位,最胜精进即抛弃琐事,最胜静虑即自心不改,最胜智慧即不执一切。”《佛子行三十七颂》云:“总之何处行何事,当察自心何相状,恒以正知及正念,修行利他佛子行。”

  菩萨皆依六度而得成佛,这是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众共行之道。如《菩萨地论》云:“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49,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名为涌施大宝泉池。又即如是所集无量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称,唯除无上正等菩提。”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可归摄于六度之中,如是六度等三乘一切正道经论则可完全包括在空性大悲藏当中。也就是说,一切佛法为了众生心相续中生起菩提心空性大悲藏而宣说的。如果远离了空悲双运修法如意宝,则无论见修之法多么高深莫测,也对获得圆满正等觉无任何利益。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云:“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涅槃。”龙树菩萨云:“空性大悲藏,唯修菩提者。”大成就者萨?哈尊者在道歌中云:“离悲空性见,非获殊胜道,若唯修悲心,岂脱此轮回?何人兼具已,不住于有寂。”仲顿巴格西曾问阿底峡尊者:“一切诸法之究竟是什么?”尊者答言:“诸法之究竟乃空性大悲藏。”又说:“譬如,世界上万应丹药可以医治一切疾病。犹如万应丹药一般,如果证悟法性空性之义,则可对治一切烦恼。”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说:“所以对一个修行者来说,也是如此,纵然具有如鸟一般翱翔空中,如鼠一般钻入地下,穿行山岩畅通无阻的神通以及在石上留下手印,足迹等各种希奇的神变,若相续中无有菩提心,则他们一定是被外道徒或者被大魔王加持了相续。虽然这样的人最初可能受到一些迷信者的推崇、恭敬、信奉而获得供养等,但最终只能毁坏自他而已。”又云:“因此,我们应当对令自相续生起菩提心的任何本尊、上师、善友等作真佛想。对自相续而言,也是同样,自己认为已经证悟了实相了义,获得了神通三摩地,面见了本尊等,无论出现任何表面的道相功德,若依此使自己的慈悲心、菩提心无有退转并且越来越增上,则可断定这些道相是真正的功德;若依此等使慈悲心、菩提心日渐减退,那么这些表面的道相也无疑是魔障或邪道。尤其是如果自相续中生起了无伪实相的证悟,则一定会对上(上师三宝)具足信心、清净心,于下(六道众生)具有不共的慈心与悲心等。如无等塔波仁波切曾问至尊米拉日巴:“我何时可摄受眷属?”尊者言:“一旦你已现见了自心本体非同现在这般,远离一切怀疑,那时也会对老父我生起不共同的真佛之想,并且也定会对众生生起无伪的慈悲心,那时你可摄受眷属。”宏法利生事业周遍诸方隅的我等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于《直断要诀·注疏》中云:“若无丝毫信心、悲心等修道之验相,能无碍地穿越山崖,在虚空中如鸟般飞行,在水中如鱼般游行,大者变小,小者变大,看人一眼能治病,于山岩、虚空中取出佛像等伏藏品,将一般魔众降伏、收摄为眷属等,皆为受魔加持后再现的有漏妄验相,故切莫认知为正道。若能以大慈悲心来收摄魔众,以智慧悲眼来观照众生,并趣向于解脱之道方为殊胜正道。”

  大神变塔

  丁三、饶益有情戒

  分二:一、真实饶益有情;二、与三律仪有关的学处。

  戊一、真实饶益有情

  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己一、略说

  颂曰:饶益有情律仪四摄法。

  首先摄善法戒主要成熟自相续,而后饶益有情戒为成熟他相续。饶益有情戒的内容主要是四摄法,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同利)。

  己二、广说:宣说四摄法

  分四:一、体相;二、分类;三、数量决定;四、摄义。

  颂曰:先以布施摄受眷属众,

  爱语宣说正法令生信,

  引导九乘利行使修善,

  为度彼等自己亦同事。

  子一、体相

  总体来说,饶益有情戒是菩萨持的学处,为了成熟众生的相续,以善巧方便领受利他心及相应法。

  子二、分类

  分四: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

  丑一、布施

  为了摄受的所化眷属,以布施财物来满足其心,令生欢喜。(见布施波罗蜜)

  丑二、爱语

  摄受眷属后,以温和清净的语言宣说正法,使彼断除疑惑,不了知的让他了知,已了知的使令坚固,使他对正行修法产生信解。

  爱语分二类,一是随顺世间习惯语,面目和善,微笑慰问,让有情生起欢喜心。二是随顺正法教语。为利益安乐有情,依此语能引发信、戒、闻、舍、慧等功德,宣说正法。能内心清净地对有仇怨之人,说对他有利之语;对极钝根仍具信心的人,忍受疲劳,为他讲法,令他学习并趣入善法;对谄诈欺师、行为邪恶的人,以无恚恼心说利益他的言语,对如此难行之爱语也应该修学。对那些心相续尚未成熟,想要断除诸盖障的有情,愿意趋入善趣者,教他们首先应行布施持戒;对那些已离盖障、相续成熟的有情,心调柔者,为他们宣说增进四圣谛的法;对那些多行放逸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使他们安住于不放逸行中,进行正确劝导;对那些心存疑惑者,为使他们断除疑惑,宣说正法论义抉择。

  丑三、利行

  比喻喂养婴儿,饮食既不能太热也不能生冷,需要适合于婴儿的食品,同样道理,菩萨度化众生,不能仅以一法来满足一切众生。因为众生的根器千差万别,应根据各自的根器宣说相应的法,让他们依法修持。对应于下根之下根,下根之中根,下根之上根,应分别以声闻、独觉、菩萨乘来引导;对应于中根之下根、中根之中根、中根之上根,应分别以事部、行部、瑜伽部乘来引导;对应于上根之下根、上根之中根、上根之上根,应分别以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无上大圆满乘来引导。众生的根器分为九种,与此相应,以九乘法分别加以引导,直接或间接以方便法利益众生。

  利行,以对境分二:一、对相续未成熟者,使令成熟;二、对相续已成熟者,使令解脱。以现法后法又分三:一、于现法利益有情,指使他如法积集、守护、增长财产;二、于后法利益有情,指劝导有情舍弃财产,清净出家、行梵净行,由此定能获得今后的安乐,不必获得现时的安乐;三、于现法后法利益有情,指劝导在家出家众,趣向世间、出世间离欲行,由此现法能使身心轻安,于后世中,或生清净天界,或般涅槃。《入行论》云:“慧浅莫言深,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

  丑四、同事

  为了让众生通达佛法及修行善法,自己也应当与众生一样地修学。否则,自己若不做让他做,他会因种种理由不肯做。先应为有情义利,不离利他意乐,调伏自己行其加行。如《无边功德赞》云:“有未自调伏,虽说正理教,违自语而行,不能调伏他。尊知此义故,心念诸众生,自未调伏时,暂勤自调伏。”《经观庄严论》云:“施同示劝学,自亦随顺转,是为爱乐语,利行及同事。”

  子三、数量决定

  为什么定为四摄呢?因为摄受眷属令修善行,须先使其欢喜,若施以资财饶益有情,可令他欢喜。既欢喜已,令修道时,先须使他了知如何修行。这样,由爱语宣说正法,遣除他的无知,断除他的疑惑,使他正确受持法义。既然了知法义,由利行劝导令修善行。若自不修,如何教他?自若实行,与他同事,使他信受,便思维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使我获得安乐。这样,先前未修行的人就开始修行,已经修行的,可令修行坚固不退,因此,需要同事。如《经观庄严论》云:“能利他方便,令取令修行,如是令随转,四摄事应知。”

  或者,由四种作业来决定四摄。以布施使他成为闻法的法器,让他对法师生起欢喜;以爱语使他产生信解,对法义断除疑惑;以利行使他依教奉行;以同事使他修行不退,长期住于修行之中。如《经观庄严论》云:“由初为法器,第二令胜解,由三使修行,第四成净修。”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菩萨所摄成熟众生相续的方便法均归纳在四摄当中。如《经观庄严论》云:“四摄于三世,恒时摄众生,成就众生道,非余唯四摄。”此四摄体,世尊于余处说二摄,即财摄与法摄。四摄归纳于二摄当中,布施归于财摄,爱语、利行、同事归于法摄之中。如《经观庄严论》云:“四体说二摄,财摄及法摄,财一法有三,次第摄四摄。”无著菩萨于《经观庄严论》云:“由诸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诸摄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当知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

  子四、摄义

  通过菩提心摄持,一切直接或间接利益度化众生的行持可归纳在四摄法中,以四摄法摄持并成熟众生相续。

  戊二、与三律仪有关的学处

  分三:一、观待正品与违品而作取舍;二、依止正知正念不放逸的方便而护其心;三、一切行为以善法度时之学处。

  己一、观待正品与违品而作取舍

  颂曰:学修一切正品断违品。

  学修正品,即:未生起的善业令生起,已生起的善业令坚固,未断除的违品应断除,已断除的违品不令生起。《集学论》云:“以何法不成堕罪,此法之关键需了知。”菩萨学基础的关键在何处呢?《集学论》云:“自己的身体与受用及一切善根对有情无有吝啬,并要增长此善法。”也就是说,将凡夫所执著的身体、受用及所积一切善根福德作布施、护持、清净、增长。如此所说四法包含了菩萨一切律仪。那么如何修持呢?初学者需保持身体、受用及善根,不令毁坏,资粮道与加行道要使其清净,一地至七地的菩萨主要修布施舍弃,八、九、十地则令其增长。详细请阅《集学论》清净品、护受品、增长品等。

  此颂把《集学论》中的修法次第以窍诀方便作了圆满归纳。也就是说,对修学无上正等正觉的一切善根,未生者令生起,已生者令增长,通过勇猛清净的意乐精进三门行持,并且一缘安住于善法,住于三摩地中。与此相反,对修学无上正等正觉的违品不善法,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断除,亦能以勇猛清净意乐精进断除不善。

  已发菩提心者,保持菩提心并令稳固增长,也就是护持饶益有情戒。如《入行论》云:“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护持菩提心不失坏的方法,也就是安住在愿行菩提心一切正品的学处,清净障碍菩提心的垢障,远离一切违品不善之心,修持遮止学处。令善根增长的方便即是把自己的安乐与众生的痛苦相交换,修持自他相换法,这也是正品的学处。《入行论》云:“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己二、依止正知正念不放逸的方便而护其心

  颂曰:恒依正知正念不放逸。

  菩萨常护身心,不忘记善所缘之正念,即是不舍正念。以正知观察自相续中是否产生烦恼,自己的身口意三门是否清净。于是非取舍处不松懈。不放逸是指谨慎地摄持三门,不造作恶业。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也不执取随形色的妙好,是护眼根。若不护眼根,则依邪妄损恼余根,不善心便随之流转。同样,护持余根,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了味,身所著触,意所缘法都不取相,也不执取随形妙好。若护意根不随法相流转,则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不远离禅观,从而手足无动摇,口无杂言,亦无戏笑,诸根不乱,三业寂静。因此,如《文殊庄严国土经》云:“菩提道根本就是不放逸。舍利子,放逸者,声闻之道亦不能成就,更况无上菩提正道。”《月灯经》云:“如我所说诸善法,谓戒闻舍及忍辱,以不放逸为根本,是名善士最胜财。”《入行论》云:“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龙树菩萨于《亲友书》云:“佛说不放逸,是无死甘露,故汝为增善,恒应不放逸。”

  己三、于一切时中行持善法的学处

  颂曰: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中,

  犹如华严清净之行品,

  所作相应以句发善愿。

  总的来说,于一切时中观察身口意三门,不失坏正知正念来行持四种威仪:走路时,眼视一木轭地;遇到他人,面容当慈善,呈微笑,以柔和语予以问候;坐时,以金刚跏趺座安坐行持讲闻等善法;吃饭时,忆念三宝,行上供下施,吃时应断贪心,为养活这个身体及体内诸虫等而食,为修禅定而食,当知量而食。食毕,结斋回向;卧时,应当右侧正卧,犹如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头向北,面向西,狮子卧式,同时观想三宝在自己的头面前方,观想死亡无常,当勤精进,观想光明,安住于法性光明本性中休息,忆念醒后要做的善业。早晨醒来后,忆念三宝,发菩提心。若在梦中造恶业,醒来当立即忏悔,若在梦中行善业,醒来当随喜。种种威仪以成办自他二利来度时光。如《经观庄严论》云:“异根于异处,异作有异行,凡是诸所作,回以利众生。”也就是说,菩萨随眼等诸根所作种种威仪业行回向利益众生。凡有所行,与事相应及以相似,皆发善愿回向一切众生。尤其身行种种威仪。如《华严经·净行品》所讲,心发善愿,口念偈颂回向众生:“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黎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相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佛子,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上昇楼阁当愿众生昇正法楼徹见一切。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求请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剃除鬚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著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受阇棃教当愿众生具足威仪所行真实。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若入堂宇当愿众生昇无上堂安住不动。若敷床坐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着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著僧伽黎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见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若见众会当愿众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若见大柱当愿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若见业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翦除三毒之刺。见树叶茂当愿众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若见花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花开敷。若见树花当愿众生众相如花具三十二。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若见陂泽当愿众生疾悟诸佛一味之法。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若见汲井当愿众生具足辩才演一切法。若见涌泉当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修诸行趣佛菩提。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见无严饰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见乐著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见无乐著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著。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见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志行不舍佛道。见著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见惭耻人当愿众生具惭耻行藏护,诸根。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若入水时当愿众生入一切智知三世等。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证无上法究竟清凉。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世智觉周顾十方。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丙三、摄义

  分二:一、大法王无垢光尊者所撰摄义;二、大成就者白玛旺甲所撰摄义。

  丁一、大法王无垢光尊者所撰摄义

  颂曰:胜智自在龙钦绕降尊,

  愿心学处修习四无量,

  行心学处修行六波罗,

  归纳摄集黑白八法中。

  依靠修习四无量心增上坚固愿菩提心,不令失坏,为利有情获无上正等正觉而发坚固的愿。即愿菩提心学处归纳于四无量心当中,行菩提心的学处则能包括在六波罗蜜中。前面已作广述。此义如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修四无量愿学处,护心断除其违品,行持六度行学处,当勤断除其违品。”又云:“总之当舍四黑法,应当精进四白法。”

  丁二、大成就者白玛旺甲所撰摄义

  颂曰:今生有利乐者应当做,

  现世无有利乐之行为,

  及损害后世者悉应断,

  二大车轨学处尽含摄。

  具有菩提心的菩萨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对自他有暂时的利益或可获得究竟安乐之事都应当行持;若对自他现世无有利益,后世感受恶趣痛苦之事,以及现世暂时有利,后世有害之事,都应当断除。如上所述内容在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的二大菩萨戒仪轨学处中全部含摄了。

  乙五、发起菩提心所依之身

  颂曰:所生依身天龙夜叉等,

  罪业之人龙树亦承许;

  先须获别解脱无著宗,

  总须佛法菩提果生信,

  如海佛子行亦欢喜信,

  即可生起殊胜菩提心,

  佛于宝灯经中如是说。

  龙树菩萨承许生起菩提心的所依身即能解义的众生,包括想获取菩提心的六道众生都能生起真实的菩提心,所以依身范围较广,如天、龙、夜叉等,即使罪业深重之人及非人等身形低劣的众生,也能获得愿菩提心。如《大宝积经》云:“闻是法已,会中天、龙、夜叉、阿修罗、紧那罗、莫呼罗伽等无量大众皆发无等等三藐三菩提心。”

  无著之宗承许生起行菩提心的所依身是三界之中的欲界、四洲之中的东、南、西三洲的男女,必须具足七种别解脱戒之一。如阿底峡尊者在《道炬论》中云:“恒具余律仪,七众别解脱,有菩萨律仪,善根而非余。”相对龙树之宗而言,所承许的依身范围不广,只限于人。

  二大车轨互不相违,而是一致的。根据有二:一者,龙树菩萨主要从愿菩提心方面而言,无著菩萨主要从行菩提心而言,洛钦大译师也如此说。二者,发起菩提心利益众生的前提,二轨均需遣除别解脱戒的违品,也就是说菩提心利益众生,无论是否已受小乘别解脱戒,都必须遣除损害他人的身口等恶业,否则与菩萨戒的学处相违。总之,受菩萨戒的所依身如上所说,以下讲所依之心。

  依靠信心等,即可生起菩提心。如《宝灯经》云:“对于佛与佛法生信心,无上正等菩提也生信,诸佛子行海亦欢喜信,能生菩萨殊胜菩提心。”

  菩萨戒所住依身。已经生起菩提心的现世之身及后世身中,菩提心都可安住,如果没有失坏菩提心,即便到后世,此补特伽罗也没有失掉菩萨戒体,所以,后世中他自然会欢喜利益众生的修行,欢喜遣除有损众生的行为。如果在转世时忘却菩提心,则于下一世中遇到大乘善知识,经善知识指导,很容易忆念菩萨戒,使戒体坚固增长,不必再重新受菩萨戒。理由是若没有产生失坏菩萨戒的违品,菩萨戒体一直可保持到获得无上正等觉果位。因为受戒正行发誓说:“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此与小乘别解脱戒不同。

  乙六、犯已还净

  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丙一、略说

  颂曰:最后宣说犯已还净相。

  受持愿行菩提心学处不令失坏,假如失坏,应当忏悔清净。

  丙二、广说

  分三:一、宣说四边堕罪;二、了知开缘犯缘后之善行;三、宣说真实忏悔义。

  丁一、宣说四边堕罪

  颂曰:何者不察合理与非理,

  做或不做以及无记舍,

  当做不做违越成堕罪;

  修大义舍小义为影事;

  非自境界不做无堕罪;

  无能力而做是无罪影。

  受持菩萨戒者,无论何人对当做与不当做之事都应以智慧进行观察。如果不了解开缘与遮持,不观察其事合理与不合理,当做的事不做,不当做的事反而去做,当作取舍而不作取舍,以无记之心度日,那么,大多数人会造业,违越菩萨学处。

  堕罪依四边分四:一、经观察后,明知当做而不做,犯堕罪。譬如,应断杀生,但因嗔恚心去杀生,所做非理。再如,当行布施,但因吝啬而不布施。此二皆犯堕罪。颂曰:“当做不做违越成堕罪。”二、修大义舍小义,譬如,因行布施而影响持戒,若为了持守净戒而不行布施,看起来未行布施好象违犯菩萨学处,但为了戒律清净,未行布施只是随罪之影事,不犯堕罪。如《等持王经》云:“经恒沙数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鬘饮食等,若于正法坏,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戒,其福胜于彼。”《大宝积经》云:“何者欢喜意,百年作布施,不如一日间,受持清净戒。”所以持戒为大义,布施为小义。颂曰:“修大义舍小义为影事。”三、不是自己的境界不去做,或者是自己的境界无误地作取舍行持,都不犯堕罪。譬如布施头目手足不是凡夫初学者的境界,不行此种布施无堕罪。颂曰:“非自境界不做无堕罪。”四、凡夫初学者等,虽然自己无能力做,譬如布施自己的头等,但他还去做,或者相续中没有生起那么高的见解,不具清净之发心而去行持那种布施等,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犯堕罪的行为,其实是犯堕罪。颂曰:“无能力而做是无罪影。”

  此四边堕罪对应菩萨三律仪而言,如下所说。就禁恶行戒而言,若以嗔恚心杀生犯堕罪,若以菩提心等的善心去杀生,是堕罪之影事。杀生是严重损害众生的事,以大悲心不杀生是无罪的,但若杀众生对他有大利益,不去杀他是无罪的影事,实则造罪。以其它烦恼心造罪业情况依此类推。就摄善法戒而言,若以吝啬心不行布施犯堕罪,以大悲之善心不行布施,是堕罪之影事,是无罪的。以清净心行布施当然无罪,若以损害他人为目的而行布施,是无罪之影事,实则造罪。其它持戒度等依此类推。就饶益有情戒而言,若有病人应当探望而不探望犯堕罪,但为做更有意义之事而舍弃看病人之事是堕罪之影事,是无罪的。以慈悲心照看病人当然无罪,若病人本有人照顾,舍弃自己之闻思修等又复去照看,表面看起来无罪,是无罪之影事而已,实则造罪。其它方面依此类推。

  丁二、了知开缘犯缘后之善行

  颂曰:对他有利身口七不善,

  可有开许其实成善法。

  当对他人获得利益成了殊胜方便的时候,十不善业中身口之七不善业有开许的机会。譬如为了救度很多众生的生命而杀一屠夫;遇到一个快饿死的人,自己去一个富人家偷东西给他吃,使他免于死亡;若有一女人贪淫烦恼炽盛,若不与淫,她将死亡,为救度她而行邪淫;若有一人即将被杀,藏于自家而妄语说见他逃别处;若有一恶友欺骗另一人,将彼引入堕落险地,为救彼而作两舌;若有一人内心痛苦,为减轻其苦恼,或有喜欢言语之人,为引导他进入佛门,有这种必要而绮语;或为调伏某人而呵斥责骂等作恶口,如上所说皆为开缘,表面看起来为不善业,实是善法。身口七支之开缘如下作详述。

  一、杀生开缘。如果菩萨得知有一盗贼为了获得财物即将杀害许多生命,或者将杀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者他将造多种无间罪业,菩萨这样想:“如果我杀死那个恶人,自己就会堕地狱,如果不杀,他将造无间罪业,受无量大苦。我自己宁可杀那个恶人堕地狱,而不让他受无间地狱大苦。”菩萨如此思考之后,生起意乐,为将来的缘故生起怜愍心而断恶人性命。在正行杀时,自己怀着善心或无记心,不间杂恼恨。又因为没有其它方便可得,所以深生惭愧。由这样的因缘,虽然杀了那个恶人,但不违犯菩萨戒,反而能引生很多功德。

  二、不与取开缘。如果菩萨看到国王大臣等暴恶成性,对民众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心生悲愍,为利益众生,废止或夺取王位,不违犯菩萨戒,并能引生很多功德。又菩萨若看到盗贼夺他财物,或盗僧伽物、塔庙物,盗取众多物品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生起怜愍心,为了利益那个盗贼,不让他受用这些财物,从而使他免受长久的痛苦果报,随自己所能夺回财物,归还物主;或者,如果菩萨见执事人及守园人取僧伽物、塔庙物纵情受用,菩萨思维抉择其人之恶业,生起怜愍心,为了不让他因此邪受用而受长久苦恼,随力所能废除其人的职务,如上所说,菩萨虽行不与取,但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三、欲邪行开缘。如果在家菩萨见有女人熏习淫欲法,希求菩萨行非梵行,菩萨思维:“不要让她心生嗔恨,多生非福,若随顺其欲,便得自在,若不随者,她将死亡。”于是随她方便安处,并且让她学习善法,舍弃不善之业。如此菩萨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行秽染之法,但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出家菩萨为护持别解脱戒,一切时一切处不应行非梵行。《梵网经》云:“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集学论》云:“诸梵行者,为利他故,于彼应作母姊之想,无离邪行。”《律仪二十颂新疏》云:“淫欲行者,是有罪犯,无间能令堕那落迦,令多所化不信圣教,诸世间人多住此行。由见此故,大士不应习近淫欲。”

  四、妄语开缘。如果菩萨为了使许多众生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剁手足难、割耳鼻难、剜眼等难,虽然菩萨为自命难也不明知故说妄语,但是为了救脱那些有难众生,故说妄语。即菩萨观知有情义利,自己没有染着心,只为饶益有情的缘故,掩盖正知而说妄语,如此说时,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五、离间语开缘。如果菩萨观见有情被恶友所引诱,菩萨心生怜愍,为了使他得利益安乐,不让他因接近恶友而受长久损害,随己所能说离间语,使他远离恶友。菩萨以此饶益心说离间语,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六、绮语开缘。如果菩萨观见有情喜欢猖、吟、咏、歌、讽,或喜欢谈论有关王贼、饮食、淫荡、街头巷尾无义之事,菩萨为了使他出离不善行,安立善行,而说绮语,先使他欢喜,再以善法方便引导。菩萨如此说绮语,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七、粗恶语开缘。如果菩萨见有情离开正路而行非理事,为了让他出离不善行安立善行,菩萨说粗恶语,猛利呵斥责备,菩萨如此以饶益心说粗恶语,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所谓行非理事,《传释》说:“行十不善,或虽善知大乘道而行小乘道,及知小乘而行外道,名越路行,虽知正理而于学处不敬缓慢,名非理行。”越路行即离开正途,非理行即行非理事。

  如上所说,表面上看起来不善之行为,其实于众生有利益,为善法,佛均开许。《大日经》等经论只开许身语七支,于意之贪嗔痴不开许,因为判别善与不善唯依发心。《清净心之罪障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颂云:“善意将鞋垫,置于能仁顶,他人舍弃彼,二者得王位。”《中观四百论》云:“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菩萨戒二十颂》云:“具足悲心与慈心,及善心者悉无犯。”宗喀巴大师说:“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故应精勤修善心。”宁玛巴大成就者无畏持明洲在《功德藏》中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因此,判断善恶的根据是发心,意之不善业何时也不开许。

  丁三、宣说真实忏悔义

  分二:一、龙树菩萨所宣忏悔义;二、无著菩萨所宣忏悔义。

  戊一、龙树菩萨所宣忏悔义

  颂曰:超越座时失坏圣者前,

  黎明祈祷梦中忏堕罪,

  余罪昼夜念诵三聚经,

  三遍清净罪障龙树宗。

  一般来说,失坏菩萨戒或舍菩萨戒归纳为三种情况:一、基础是舍弃基础的愿菩提心;二、违品,违犯上品缠的根本罪;三、舍缘,舍菩萨戒的缘现前。

  第一和第三两种情况,立刻就失掉菩萨戒,要想恢复,只是忏悔是不够的,必须重受菩萨戒。若犯上品缠根本罪,于六座时的一座时中造罪,于其次一座时没有产生对治法而超过时间,为超座时堕罪。如此产生失坏戒之堕罪,其忏悔方法是观想本尊,在本尊前作忏悔。观想菩萨戒行者共同的本尊——圣者虚空藏菩萨,于菩萨前昼夜不断洗浴、燃香、念圣号,顶礼等,而后现见虚空藏菩萨本身,祈求加持,清净堕罪,依靠勇猛祈祷现见本尊,或于梦中见种种验相,如梦见日月、雪山、穿白色衣服,出现与自己根器相应的人或旁生、非人等来宣说清净罪业的方便方法,此为清净堕罪之相。如果上述验相没有出现,则在黎明时,于东方阿噜拿天与虚空藏菩萨俱来其人前。以如此相忏悔堕罪,谓大智方便、知见方便、善巧智方便。

  其余恶作罪等,于白天念《三聚经》(即礼佛大忏悔文)三遍,再于夜晚念《三聚经》三遍,即得清净。此是龙树之宗所讲忏悔方法。

  总的来说,失坏菩萨戒犯堕罪,有三大过患:过患之一,受戒的时侯,在佛、菩萨、上师面前立过誓言,失毁誓言则欺骗了诸圣者,使他们不欢喜;其次,发菩提心的对境是六道一切众生,失坏菩萨戒则欺骗了众生,他们得不到满足;再次,欺骗了自己,失坏自利,所以成为佛、菩萨、上师、六道众生及自己共同呵责之处。《十地经》云:“是菩萨于诸佛如来现前戒学发生乐欲正行应别授学,彼或无有善知识者,向十方现在佛菩萨前,专念作观随力称量。已坚持是戒,勿复欺诳十方一切佛菩萨众,及彼世间诸天人等。”《法集经》云:“善男子,菩萨应当尊重实谛,何以故,善男子,以集实谛名为法集。善男子,云何名实谛?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舍弃身命不舍是心,不舍诸众生故,是名菩萨实谛。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复于后时弃舍是心,及舍诸众生者,是菩萨为大妄语,实可呵厌。”

  过患之二,舍弃或失坏菩萨戒后,菩萨之名字及实义全都丧失,积集许多不悦意之痛苦。譬如国王失掉王位,多受苦恼,菩萨失菩萨戒,现世中产生许多不吉祥事,并于临命终时,会有诸多痛苦压迫之觉受。如《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云:“譬如世间若王王臣欲饷一切城邑人民,集已弃舍,若饮若食不为办设,于诸人民则为虚诳,而(诸人民)于饮食少不可得,高声呵责忿恚而出。佛言,海意,是菩萨亦复如是,(初发心)于诸众生未度者令度,不应但修捷语利辨,乃至而不勤修多闻积集诸善菩提分法,(否则)彼菩萨者则为虚诳诸天世人,是圣所呵厌,于智大智无上胜智俱极难得。是故当知,菩萨不应但以语言虚诳一切天人世间。”

  过患之三,失坏菩萨戒之罪业极重的缘故,后世堕落恶趣,难以得到解脱。如《地藏十轮经》云:“如是十善业道佛所证果,若不真实守护一善业道,乃至临命终时,而自称言,我是真实行大乘者,我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知是人是极虚诈,是大妄语,于十方佛世尊前诳惑世间,说空断见诱诳愚痴,身坏命终,堕诸恶趣。”尤其是因失坏菩萨戒犯根本罪的过患更大。往昔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时,曾迎请上师及诸佛菩萨作证,并发下誓愿,若失坏菩萨戒犯根本罪,将堕落三恶趣,并转入无间大地狱中感受长劫痛苦。《集学论》云:“彼等根本堕落罪,为大地狱众生因。”《入行论》云:“意若思布施,微小凡常物,因悭未施与,经说堕饿鬼,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若是小乘别解脱戒因特殊因缘不能受持,可开许舍戒,若舍弃菩萨戒则是严重的恶业。《入行论》云:“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又云:“毁一有情乐,自身且遭损,况毁尽空际,有情众安乐。”《正法念处经》说:“先少思惟已,后竟不施,堕饿鬼趣,语已不施,堕地狱趣,况复无上菩提具足许施无余世间诸众生故。”因此,若已受持菩萨戒,永远不应舍弃,即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可舍。《文殊庄严国土经》云:“守持了清净的菩萨戒后,即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舍弃!”《弥勒狮子吼经》云:“希求菩提誓,恒时当坚固,犹如须弥山,永不可动摇。”

  菩萨戒之根本罪与支分罪均不染污自相续十分重要。初始应当专心精勤护持令无违犯。如由无知、放逸、多惑、不敬四缘违犯,即当如法悔除还净。四缘违犯如下所说:由无知故,于所犯不了知,无有觉悟,对所犯罪起无犯想,如此而犯众罪,虽已了知所犯罪,但因放逸忘失正念,由不住正念而犯众罪;由三毒烦恼炽盛故,虽知此事不应做,但身心无自在而犯众罪;由轻慢故,虽于所犯有所了知,但因信解极为下劣,无有强盛宿善因行,于涅槃无忆念,对佛法僧无敬、无惮、不乐所学,因轻慢而随欲犯罪。当知四缘违犯中,前二所犯为非染违犯,后二所犯是有染违犯。对治四缘所犯罪,当恒常安住正知正念,学习对治所犯的善巧方便,勤修猛利对治法,有惭有愧,恭敬大师佛菩萨,尊重所学圣教学处。

  以四缘违犯所造堕罪应当如法发露忏悔,使令清净。每昼夜分为六个座时,每座时四小时,若于其中一座时中再三发生根本罪,若于以下座时生起相应的菩提心所摄持的对治法,如法忏悔,可得清净,无需再重受菩萨戒。如果超越座时,于下一座时没有生起对治法,则失坏菩萨戒的戒体,仅仅发露忏悔不能恢复。应当先行发露忏悔,然后重新依靠仪轨受菩萨戒。佛陀教导说:作为佛弟子应善护戒律,以不造罪为好,倘若犯戒造罪,应尽快发露忏悔,还令清净,也不失为清净的佛弟子。

  在相续中生起甚深证悟的主要障碍是罪障、习气,为使阿赖耶之明镜中显现证悟的影相,净除罪障至关重要,如同要使镜中显现影相,擦拭镜面十分关键。众生沉溺在轮回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从无始时来所造作积累的数不清的十不善罪业、烦恼障、所知障,尤其在末法时代,随着真正的修行人和培植善根福报人的减少,真正的佛法开始隐没,影子佛法开始盛行,因此业障的黑暗越来越浓,三宝的加持更不容易感受到,各种违缘、灾难频频发生,现世感受惊恐痛苦后,来世多数人还将转到三恶趣去偿还业债,感受更大的痛苦。如上所说,忏悔罪业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对应于众生的上、中、下的根器,忏悔也可分为三种方式。中根者的忏悔方法是依各位本尊修法修持,在本尊圣者面前作七支供,进行忏悔而得清净。在续部中共同的忏悔对境本尊是圣者虚空藏菩萨,在彼圣者面前忏悔:于造堕罪之后,先行洗浴、清洁卫生、烧香、顶礼、念诵佛号等,昼夜不断,然后速速迎请虚空藏菩萨,现见本尊,清净堕罪。或在本尊像前祈祷,于梦中梦见本尊以人或傍生或非人的形象宣说忏悔罪障的种种方便,如果没有出现这种验相,那么于黎明时分,洗浴后,烧香祈祷,向东方顶礼,而后入睡,于黎明青光相现时,在梦中见虚空藏菩萨以相应自身的身相宣说忏悔清净的方便法,按此方法行持,便得清净。如《虚空藏经》云:“若诸菩萨闻虚空藏菩萨名已,无有疑惑,欲睹见者,畏堕恶道忏彼重罪,于虚空藏菩萨称念其名,恭敬礼拜。善男子,如其福力住其人前,或见本身,或现梵王身,乃至或现童男童女等身,令初行菩萨如从座起,于所犯罪悉皆忏悔。及为演说甚深方便善巧大乘之行,乃至住不退地。又总略云,设不现前彼初行菩萨面,于东方阿噜挐天子住立其前,烧香劝请,作如是言,汝阿噜挐天,有大慈悲,具大威德,照阎浮提悲愍覆护,速自劝请虚空藏菩萨起大悲愍言觉悟我,而于梦中方便显示所犯罪报,授我忏悔得圣大乘智慧方便。彼阿噜挐天出现阎浮提时,与虚空藏菩萨俱来,以本色相即于梦中住其人前。忏悔重罪于如是相,谓大智方便,知见方便,善巧方便。彼初行菩萨获三摩地,名不失菩提心,依此大乘得坚固住。”

  下根者依靠四种对治力进行忏悔:一、所依力;二、追悔力;三、现行力;四、恢复力。

  一、所依力分二:(一)外所依力;(二)内所依力。外所依力是在忏悔对境阿阇黎面前,或观想于本尊面前进行忏悔。内所依力指归依与发心。也就是说,归依三宝。为了一切众生获无上佛果而发菩提心,这是内所依力,勇猛的祈祷心也是内的所依力。

  二、追悔力(或称破恶力),追悔并破除以往的恶业。如《大忏悔文》云:“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恰美仁波切于《极乐愿文》中说:“若无追悔不净业,先作之罪内成毒,以大惭怯悔心忏。”忏悔方法是忆念往昔所造堕罪,于长老面前宣说堕罪名,以勇猛的后悔心忏除。

  身体威仪:先对忏悔境合掌礼拜,于卑下位蹲跪合掌。

  正行:言说“长老专志,我如是名,如所称事违越菩萨毗奈耶法,犯根本罪或恶作罪,如是众罪,我于长老前发露悔除,更不覆藏。发露悔除,我安乐住,不露不悔,则不安乐。”长老专志,指请长老专心致志听我言说。我如是名,讲自己的名字。如所称事,讲所造罪事。于恶作罪后应添加所犯罪之名称,如自赞毁他等。长老问:“汝于此等见罪否?”答言:“见!”问:“后防护否?”应答:“如法如律善为奉持。”如上言说三遍,第二遍,第三遍也如此说。

  三、现行力。现行力之六门:念诵诸佛菩萨的圣号;建造佛像、塔等;绕佛、绕塔、绕神山等,顶礼三宝;念诵殊胜经、论及忏罪仪轨;念诵心咒、百字明等;相似安住无缘大空性中。此六门称为现行对治力。尤其是念百字明咒很殊胜。百字明为十方三世诸佛共同加持,是所有咒语的精华,由一百个寂静、忿怒本尊心咒总集而成,其甚深义再归纳为金刚萨埵心咒:嗡巴札尔萨垛吽。

  百字明咒

  嗡班札萨埵萨玛雅,嘛努巴拉雅,班札萨垛底诺巴底叉知桌美巴哇,苏埵卡约美哇,苏波卡约美巴哇,阿努?埵美巴哇,萨哇斯德玛美札雅叉,萨哇嘎嘛色匝美,则当协央格热吽,哈哈哈哈吙,班嘎万纳,萨哇达他嘎达,班扎嘛麦母杂,班扎巴哇,嘛哈萨玛雅萨埵啊。

  四、恢复力(返回对治力)即发誓今后纵遇命难也不复更造前所造罪。如经云:“后当永断禁。”《极乐愿文》云:“若无戒心不净故,发誓今后遇命难,亦将不造不善业。”如果没有更不再犯之防护心,即便先前已作忏悔,也难以清净。如《弥勒狮吼经》云:“弥勒!后五百世,正法临没时,颇有自称我是菩萨出生于世,彼等不护身语意业,多犯众罪,多行恶业,意谓悔除便得清净,而于当来不善防护,为尽先造诸恶业故,我曾宣说三蕴法门。愚人于彼,贪造众罪,既造罪已,思惟悔除便得清净。”由此可见忏悔还净之方便,是清净戒律最重要的支分。

  另外,对众生发嗔恚心,须于十位具有大乘菩萨戒的僧人前忏悔,以无明痴心对正法作诽谤等,须于五位具有大乘菩萨戒的僧人前忏悔,此二种罪业非常严重。以贪欲心及轻的嗔恚心所造罪,须于具有菩萨戒的一人或两人面前忏悔。《邬婆离请问经》云:“舍利子!菩萨违犯有二重罪,谓嗔相应,及痴相应。”又云:“舍利子!执母邑手,及眼瞻视,并损恼心诸轻违犯,应昼夜专诚对三十五佛,悔除重罪”。

  如果没有相应的忏悔对境,可在三宝前发露忏悔,于昼夜六座时中,对三十五佛顶礼,再忏悔、随喜、回向,念诵《三聚经》,可忏悔前述根本重罪之外的由忘念、不正知所造的非染违犯之根本罪及恶作罪。如《入行论》云:“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

  礼佛大忏悔文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词,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花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惟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南无皈依金刚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灯佛,南无宝月光佛

  南无现无愚佛南无宝月佛

  南无无垢佛南无离垢佛

  南无勇施佛南无清净佛

  南无清净施佛南无坚德佛

  南无旃檀功德佛南无无量掬光佛

  南无光德佛南无无忧德佛

  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功德华佛

  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南无财功德佛

  南无德念佛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南无红燄帝幢王佛,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南无斗战胜佛,南无善游步佛,

  南无无周匝庄严功德佛,南无宝华游步佛

  南无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

  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归命礼。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谛融通三昧印,

  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

  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

  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

  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三称)

  初学者因种种业缘,对诸律仪难免有一些违犯,因此我们每天都要修一些忏悔法,令罪业清净。最好是在昼夜六座时各作一次忏悔。《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南赡部洲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这么多罪业,如果不及时忏除,怎么能保持清净的菩提心呢?修忏方式主要是读诵《三聚经》。《三聚经》即我们通常念的《三十五佛忏罪文》,又称《礼佛大忏悔文》,因文中有礼忏、随喜、回向三支修法,所以叫《三聚经》。因为三十五佛在因地发心时,特别发愿将来遣除众生的罪障,修此忏悔仪轨者,能依佛菩提心,悔除根本堕罪以外的罪堕。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弥勒狮吼经》中说:“慈氏,后五百岁,正法衰微。颇有自称我是菩萨,彼等不护身语意业,多犯重罪,多行恶业……。我为净除往昔所造诸恶业故,乃为宣说三聚法门。”佛陀在《优波离所问经》中也说:“若菩萨犯五无间罪,由女人所生罪,……及犯余罪,即应向三十五佛昼夜独处,殷重悔除。”

  关于四种对治力,佛陀在《四法经》中说:“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灭先所造久积过罪。何等为四?所谓悔过行,对治行,制止力,依止力。复次悔过行者,于不善业行多所改悔;二对治行者,谓造不善业已,极为善业,及余利益之所对待;三制止力者,由读诵禁戒得无毁犯;四依止力者,谓归依佛法僧宝,亦不弃舍菩提心,由能依止是力,决定灭彼罪等。佛言,慈氏,是为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灭先所久积过罪。”此四法名字虽与前述四对治力不全相同,意义是一样的。《正契大乘经》云:“百千俱祗身,积造诸重罪,忏悔自性作,罪障不复增。”譬如有人去大海中采宝,如果船遭损坏,本来会淹死在海中。但他如果抱着破船板也能到达岸边,获得新生。同样,破了根本戒的人本来要堕入地狱,但他如果依佛、菩提心来忏悔,重守律仪,就不会堕入恶趣,而能顺利到达善趣彼岸。《四十二章经》云:“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治,渐有痊损耳。”忏悔给每一个犯有堕罪的行者提供了解脱的机会。对一般修行人来说,念诵《三聚经》是最相应有力的忏悔方法。印度大小乘均念此经作忏悔,雪域各派中,宁玛巴与格鲁巴等的行者对此特别重视,宗喀巴大师亲自作过三十五佛忏仪,汉地净宗的早晚课诵中也有这段经文,望每一位要忏悔罪业的修行人能够每天不间断地诵修忏悔文。

  对上根者,大德们说,可安住在如幻如梦的境界中,迎请充满虚空的一切诸佛菩萨,以《礼佛大忏悔文》发露忏悔罪业。进一步通过观察堕罪之自性,了知并安住在如清净大虚空般的无缘大空性中,可解脱一切罪障。

  如上所说分上、中、下三种根器的忏悔罪业的方法,印度那波巴尊者云:有些下根者,通过实有执著心,于他人前忏悔前所造罪,未来再不犯此过,依靠恢复力逐渐解脱堕罪。有些中根者,通过念诵明咒与密咒,被虚空藏菩萨等本尊欢喜摄受,赐给悉地,解脱堕罪。有些上根者,所作堕罪自性了知为胜义菩提心的本体,无勤任运安住在大清净的自性本体中而净除一切罪障。以上龙树之宗的忏悔方法讲述完毕。

  戊二、无著菩萨所宣忏悔义

  分二:一、认定毁戒之因;二、如何忏悔堕罪。

  己一、认定毁戒之因

  颂曰:行四黑法内心舍众生,

  以此因缘毁坏愿心戒,

  相续不断无惭亦无愧,

  欢喜无厌见彼为功德。

  此属上品缠犯毁戒体,

  即成他胜中下非重罪。

  行持四黑法为缘。从此以后,在自心相续中虽有能力却不利益众生,不拔除众生之苦,也不与乐,舍弃为众生而求无上菩提果,这成为破戒之因。上述因缘和合便毁坏愿心菩萨戒。所依之愿菩提心戒毁坏后,能依的行菩萨戒失去了基础,随之便失掉了。

  前述根本罪,如自赞毁他等,需具足四个条件才成为他胜罪。四个条件为相续不断,数数现行;毫无惭愧心;对罪业无有厌离并生欢喜;对罪业执著为功德。若具足此四个条件,属于上品缠犯,从而彻底摧毁菩萨戒体,也称为他胜重罪。若仅具备其中二、三条,如稍微有一点惭愧心,或经善知识劝导而停止继续造罪业,则为中品缠犯。若有惭愧心,能自行中断罪业继续现行,并不欢喜见为功德,如此违犯为下品缠犯。此等中下品缠犯就不会毁坏菩萨戒体,不犯他胜重罪。

  己二、如何忏悔堕罪

  颂曰:既造他胜犯戒应重受,

  三一人前忏悔中下缠,

  若无相应忏境自心悔,

  广大行之宗派无与等。

  如上所说舍弃愿菩提心,造上品他胜罪就毁坏戒体,因此,造罪业犯戒后应发露忏悔,并依忏悔之法认真修持,然后依仪轨重新受戒。中品缠犯,当于具有菩萨戒的三人面前忏悔;下品缠犯及其余四十六恶作罪,当于具有菩萨戒的一人面前发露忏悔,可令还净。如《菩萨戒二十颂》云:“上缠犯戒应再受,中缠应向三人悔。”于三品缠犯,如果没有相应的忏悔对境之补特伽罗,则在自己的心中观想充满虚空的诸佛菩萨,于佛菩萨面前发露忏悔。

  如上所述,广大行之宗派行者受持菩萨戒与护持菩萨戒的学处,以及忏悔还净等,针对初学菩萨要求比较严格,因此颂词中称“无与等”。

  乙七、护戒的利益

  分三:一、相续产生福德之利益;二、成为佛之意子的利益;三、获得无上菩提果的利益。

  丙一、相续产生福德之利益

  颂曰:如是依菩提心能摄持,

  眠等放逸福德相续生。

  首先,依靠愿菩提心的功德,暂时可转生善趣帝释天等处,其果报无尽,究竟成为获得菩提果之因。在具备愿菩提心的基础上依靠行菩提心的摄持,随眠、嬉戏等无记之一切事,其果报也无尽,而且能相续增长福德。如《入行论》:“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又云:“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菩萨戒品》云:“乃至未证无上菩提,依此无量菩萨戒藏正勤修习,常能获得五种胜利:一者常为十方诸佛护念;二者将舍命时,住大欢喜;三者身坏已后,在在所生,常与净戒若等若增诸菩萨众为其同分,为同法侣,为善知识;四者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能满净戒波罗蜜多;五者现法后法,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

  丙二、成为佛之意子的利益

  颂曰:并成十方三世佛意子。

  补特伽罗的相续中生起世俗菩提心的同时,立刻成为十方三世佛之意子。《入行论》云:“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若不失坏愿菩提心,最低位的菩萨也彻底超越小乘声闻阿罗汉。详见前述《华严经》中弥勒菩萨谕善财有关菩提心之比喻。

  丙三、获得无上菩提果的利益

  颂曰:三七三三祗劫得菩提。

  总的来说,大乘菩萨之根器有三种,获证菩提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也分三种。如牧童之发心的菩萨,需经三大阿僧祗劫获证菩提;如舟子之发心的菩萨,需经七大阿僧祗劫获证菩提;如国王之发心的菩萨需经三十三大阿僧祗劫获证菩提。《菩萨戒品》云:“如是菩萨大尸罗藏,能起当来大菩提果,谓依此故,菩萨净戒波罗蜜多得圆满已,现证无上正等菩提。”下根的菩萨发心即如国王之发心。国王们首先要摧伏一切敌方,得到自方的拥戴,自己登上王位,随后维护属下臣民。同样,菩萨希求自己首先获得佛果,之后再将一切众生安置于佛地。如此发心,要经历三十三大阿僧祗劫获菩提果。资粮道和加行道需三大阿僧祗劫才能圆满,十地中每一地均需三大阿僧祗劫来圆满。中根的菩萨发心如舟子之发心。所谓舟子即船夫,他们欲求自己与所有的船客同时趋向江河彼岸。同样,中根菩萨希求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获得佛果,如此发心,资粮道需经两大阿僧祗劫圆满,加行道需经两大阿僧祗劫圆满,见道位需经一大阿僧祗劫,修道经两大阿僧祗劫,共需七大阿僧祗劫圆满菩提果。上根的菩萨发心如牧童之发心,又称无与伦比的发心。牧童们为使牛羊先食草饮水,免遭豺狼等猛兽的侵害而将它们赶在前面,自己随后而行。同样,上根菩萨希求先将三界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正等觉果位后,自己最后成佛。如此发心,加行道、资粮道经历一大阿僧祗劫得圆满,一地至七地经历一大阿僧祗劫圆满,八、九、十,三清净地经历一大阿僧祗劫。如是《大宝积经》与《中观宝灯论》云:上述所谓历经“三七三三祗劫得菩提”,其实并不需要那么久,经论的密意仅是针对凡夫地位入下资粮道时,其能力不再增长,不再广大,一直到获证菩提果需这么久远时间;或者指调伏自己身、口、意三门,或为调伏三界众生遣除三毒烦恼喻为历经三大阿僧祗劫。其实按了义的经论,经历那么久获得菩提果是不可能成立的,三大阿僧祗劫犹如虚空中的莲花一般。如《解脱经》(全名《佛说大方广解脱忏悔梵行净罪成佛庄严经》)云:“为了清净身口意趣恶道的障垢,以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分类,划为三大阿僧祗劫需要精进。”《金刚藏庄严续》云:“三大阿僧祗,乃为身口意。”譬如一个人走路步行从成都到北京需两个月时间,而坐汽车或乘火车就不需要那么久,若乘飞机当天就能到达。同样,以凡夫下资粮道起点的能力,若不再增长,获菩提果需三大阿僧祗劫,然而,上资粮道、加行道、地上菩萨,其能力在不断以成千万倍地增长,那么就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了。譬如如山王那么多的草以一星火来烧,似乎要很久才能燃尽,若起大风吹鼓,在很短的时间中便会烧完。再说得到一地的菩萨可将很多劫促成(压缩)一劫来积累资粮。消除业障、度化无量众生。如《般若二万五千颂》云:“得一地后,若欲者,七日能成佛。”我等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在《胜利道歌》中说:“甚深妙道光明藏,仅闻词句断有根,六月修要得解脱,唯此铭刻于心中。”

  《菩萨律仪论·第三品》菩萨戒之学处终,即二大车轨菩萨共同学处于此宣说完毕!

  如意戒树清香飘溢十方界,

  禅定枝叶智慧花开极庄严,

  殊胜解脱妙果赐与有情众,

  孰若守持必获一切功德藏。

  大乘经论菩萨律仪善说海,

  具戒智者金口所宣甘露味,

  以利他心归纳摄取成醍醐,

  恒时利众乃至虚空坏尽间。

  俱生智慧广大无云虚空中,

  戒律日轮清净圆满显现时,

  遣除意中取舍学处之痴暗,

  愿此利他光芒普照无边界。

  末法守戒寥若白昼之星辰,

  佛敕以戒为师清净月轮光,

  息灭众生热恼获得清凉乐,

  愿戒律之教法兴盛遍天下。

  自他三世所积一切之善根,

  回向一切众生超脱轮回海,

  到达圆满一切功德之宝洲,

  迅速获得一切种智如意宝。

  无垢密意虚空慈愍大云积,

  大悲名声闪电雷震彻长空,

  降下法露滋润有情莲盛开,

  上师恩德深切忆念我敬礼!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依据《虚空藏经》《梵网经》《瑜伽师地论·菩萨戒品》《集学论》等诸佛菩萨之经论而著,释迦如来教主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之金刚弟子——宁玛比丘释迦戒贤(益西彭措),于公元二〇〇一年结夏安居期间,造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北方宝剑洲清凉圣境。吉祥圆满,善哉!

下一篇:孝顺父母者,会得到护法神的帮助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