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禅师:什么是“五蕴”?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学佛供灯修行近十年中,发现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门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并集结成册,名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传播,以期解开更多人心中的疑惑,南无阿弥陀佛。
以下内容,为白云禅师开示:
五蕴也称作五阴,“蕴”有蕴藏之意,“阴”是看不清楚,或者是阴覆;好比树荫所依的是树,并不是树以外的东西,所指是树荫底下遮掩的区块,因此,“荫”有遮盖之意,遮盖就是“蕴藏”了些什么,但大般若经所谈的“五蕴”,与五蕴皆空经或广五蕴论的“五蕴”是有差别的。
这里五蕴谈些什么?其实在大体上是说一个人的“我”,如果以“心”来说,不是从“根识”说起,而是从“色蕴”的起动开始;也就是人的“心”生起分别之时。
因此,五蕴又称作“我”或“心”,含盖了“我意识”的全部;如果,依唯识学的说法,“五蕴”是“第七识”,但这里所说的是“般若学”的五蕴谛义。
“五蕴”的流程,包括了“色、受、想、行、识”五个步骤,依其作用而言:当“色蕴”因外缘而诱发,是“因”,从而“受、想、行”是过程,“识”则是结果。不过,这并不表示这就是“五蕴”的实相。
首先要探讨五蕴是怎么形成的:五蕴之所以会起动,是从色尘、法尘、色法,以至心法等流程,顺势发展而来的。
色尘:藉眼、耳、鼻、舌、身五根,相应于色、声、香、味、触三尘的接触而形成。
法尘:是色尘形成之后,意根的加入而形成。
色法:是我“心”于法尘生起,甚至计较与执着而有的现象。
心法:是色法生起,我“心”发动“取”或“舍”的行为动力。
所以,谈“五蕴”是奠定在“根”与“识”的基础上,源于“根”、“尘”接触产生“识”,这个“识”只是一种意念,是“认识”、“知道”、“了解”而已。可见,“五蕴”在意念未确定、分别之前,还是停留在“色法”,要“色、心”相应,“色法”显现后“色蕴”才会显现。
原来,意念只是一种作用,从意念再进而分别“喜欢与不喜欢”、“好与不好”那才是“心法”,只要“心法”显现,“色蕴”就形成了;所以“心法”未显现前,“色蕴”不是定位在“色法”上,但有许多人总把“五蕴”的“色”,定位在“色尘”或“色法”上。其实,“心法”是从“色蕴”形成之后一连串的缘起因;因为“色尘”源于“眼、耳、鼻、舌、身”与“色、声、香、味、触”的相应,是一种物质现象,直到“意根”的加入,产生“意念”,才有法尘与色法的作用,比如:看见物体的颜色,有红、绿、蓝等,有大小、方圆等种种现象,这些都是“色尘”,所以,“色尘”是“根”与“尘”接触后,“意”根加入而形成法尘,它是一个意念的变化作用,须等“我”进入,生起了分别,才是“心法”。
所以,有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心法”?往往把“心法”比喻成“秘密”或是练武的“要诀”,其实“心法”依意念而作用,“我”起分别才是“心法”,心法显现“色蕴”的形成。但是,色蕴的发起,以至识蕴的完成,其义谛究竟说甚么?
前面所说的理法有了认知,探讨其义谛,则关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譬如:说一盏灯。眼见灯,眼是根,灯是尘,根尘相接触,意加入而有法的作用,这就是从“色尘”而“法尘”的现象;但是“灯”与“我”有什么关系?必须是“我”使用“灯”,当我与灯发生了分别,比如电灯、油灯、腊烛等的分别,关系价值、亮度、环境条件等。原来“色蕴”中还蕴藏了这么多问题。
谈“五蕴”,“色蕴”完成,“受蕴”就随着发动,生起种种感受,因感受而生起思想,有想之后便生起行为,终了而形成识(了别)的结果。比如:五蕴形成,心起分别:利用灯光照明看书,会有什么感受?
如果看武侠小说是看书,看那些其它的书也是看书,甚至不看书,拿灯光做别的事,其中都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受蕴”也同样有所蕴藏的内容,比如:看一本专业的书、看心理学、哲学、物理学或有关佛教的书,发起的感受一定与书的内容有关,如果只是感觉“灯光不够亮”,那只是分别。其实,灯亮不亮关系的是看得清楚不清楚而已,可见,灯光只是用来照明,看书的内容才会生起感受,这一点要弄清楚。
“受蕴”生起,产生种种感受,如果看一部经典,觉得批注不合道理,或以前看不懂的批注,现在一看即懂,这些全是感受,而感受有正面的、负面的、有好与坏,感受之后马上又会产生想,好比:无法确定书中名相的解释,最好拿一本佛学辞典或其它的工具书,如:《三藏法数》、《法苑珠林》等等,查看辞典或工具书,看书上是怎么解释的?
这些都是行为动作。因“感受”之后,紧接着是“想”,进而发动行为,完成“行”,用行为来证明所“想”的对不对?经过认识、了解,之后便得到“识”的结果,好比:“咦,这个批注跟另一个一样”或“两个批注怎么差这么远”,这又是另一个“想”,其中种种认知,最后会考虑哪个才对?自然会去查字典,看字典怎么说?这是谈:“我”起分别,先有“色蕴”,紧接着一串变化,“受、想、行、识”是“五蕴”的一贯流程。
可见,“五蕴”的每个过程中都有其蕴藏,好比:“色蕴”蕴藏着「色尘”、“色法”、“心法”;“受蕴”在感受中也会生起另种分别,接触不同,产生的分别就不同;以“想”而言,它有“正”有“负”,表现多面,最后发起行为,反应所“想”的内涵,就是“识”的结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眼前有一盘东西,里面有糖、水果、各式各样的食品,如果“色蕴”是这盘可以吃的东西,这就与你产生关系了,即是所谓的诱因,一旦你的“我”生起我要吃什么的分别,就形成了“色蕴”。
其实,想到“要吃什么好?”其中一定有感受,好比:“这个糖我没吃过”或“那是什么,怎么从未看过”?种种情感反应,都是“感受”;进一步再想:“我该吃什么才恰当?”如果吃糖,偶而吃一点还可以,吃多了恐怕会变成糖尿病,或者酸的东西,牙齿有病不适合吃,各式各样的想法,最后一旦确定了,是不是就有行为?最后得到一个结果。
所以,从“色蕴”,经“受、想、行”,到确定后的“识”,“五蕴”分开来看好像很长,其,在一刹那间就完成了,一个人的“我”的表现好不好、对与错、是与非,关键就在于能否把“五蕴”的时间拉长,如果拉长了,“我”就可以得到调理的空间,若“五蕴”一气呵成,刹那间完成,就是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未加深思熟就去行,最后的结果一定难臻理想;这就是为什么《般若学》谈“五蕴”,要我们怎样把“想”的时间距离拉长,让思考有个缓冲,这样才有修行的机会。
感受之后产生“想”,如果只是想,不马上发动行为,这个想是可以调整的,那么,五蕴的时间不就拉长了么?这就是“五蕴”调理自我的关键、秘诀,全在“想、行”之间建立起间隔,“想”之后不要马上“行”,间隔愈大,调理、修养自我的空间越大,而且还不只是让“间隔”加长而已,更要加以“利用”这个间隔。如果只想不“行”,必然没个结果,“五蕴”就不会完成作用,那就成了“断想”、“妄想”、“杂念”或“梦想”?!因此,也就不可能完成什结果,所以,“想”于佛法是依禅定功夫而来:有“想”、“非想”与“非非想”的层次差别,如果“想行”之间能“建立”间隔,并能利用间隔,而后调整。
可见一个人的“想”,好比:第一个“想”可能只依于自我意识的想,如果能改变方式,多想一想!是不是可以到达“非想”的境界?因此,这个“非想”就不同于原有的想了,可能比原有的“想”更好或更坏,这种种的“想”都称作“非想”,但它还是不可信,因为其中有正、有负,必须进入“非非想”,肯定不同于原有的“想”,也就是必须是利益的“想”,那才谈得上到达“非非想”的境界。
所以,打从一开始有缺失,到缺失少一点,所展现的“非想”,直至“非非想”,才能进入圆满无缺失的想的完美性。
可见,“想行”之间建立间隔,利用间隔来修行自己,要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人的知识经验有限,依自己的知识经验而完成的“想”,最多只能到“非想”,不可能进入“非非想”,因为要做最后没有缺失,也就是圆满无缺失的地步,最好的方式是从佛陀的道理方法着手,调整原来的知识经验,培养更高的智能,方能到达“非非想”的境界。
但是“想”的时间与距离长短不一定,如果你具有佛陀的道理与方法,“想”与“非想”可能在一刹那间就能完成,甚至也很容易到达“非非想”的境界;相反的,若不具足佛陀的道理方法,想要到达“非非想”,可能就要花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因此,要到达圆满,完全无缺失的修养境界,一定要认识这些要领,以前当我提到“五蕴调理”的道理与方法,是在“想行”之间建立间隔、加大间隔,还有人笑说:“这大概是你自己发明的吧!”
其实,这些道理方法经典中都有提到,只是那些没看到的人才会说:“没什么嘛!只要改变“想”就好了”!凭什么呢?能确定你“想”的最后都没有缺失吗?“想”之后会“行”,一定会得到一个结果,如果你的“想”断了,成为“妄想”、“杂念”或“梦想”,那是不是就不能表现出修养!也得不到一个结果,那就止于“断想”,或妄想或杂念或梦想。
这是“五蕴”在概念上,必须认识的;在方法上,要把握的。还有,“色、受、想、行、识”的过程,其实并无一定顺序,从“想”开始,到“行”、“识”,可以再回复到“色”与“受”;也可以从“行”到“识”,回到“色、受、想”;甚至可以从“识”的结果回到“色、受、想、行”,所以,它是循环贯通的,不是一个直行的流程,这点要特别注意。
不要认为从“色蕴”开始才有“受、想、行、识”,其实,从任何一个开始,只要依循它的顺序都可以的,只是在任何一个循环中,都有一定要把握的“间隔”,好比:从“行、识、色、受”到达“想”,中间如果没有间隔,所行就不可靠;因此,想改变行之后得到的结果,那就要再调整原来的想,是不是这中间就有个间隔?除非这样确定了,但究竟有没有缺失?如果有缺失,还是必须重来。
所以,学佛修行是去修正我们的行为,我常说:“拿着念珠念佛不是修行、盘腿打坐不是修行、持咒也不是修行,甚至早晚课诵、礼佛都不是修行”,那只是功课的一些助缘而已,真正的修行是如何维护“身、口、意”,调理“五蕴”,将自己的缺失减至最低,缺失越少,修养就越高,直到圆满了,都没有缺失了,你就成佛或成菩萨。这些很谈起来似乎很容易理解,但也不是说“念佛、打坐、持咒、礼佛”就错了,它们只是助缘,完成修养需要各方面的助缘,但也不要把那些就当成主要的。我一直这么说:“躲到深山独自修行,找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盖个精舍、茅蓬用功,看起来好像在修行,也做得了主,一旦回到人群还是做不了主。”如果做不了主,那只是曾经经历了些什么,或体会了些什么?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做不了主。
所以,修行是调理“身、口、意”,包括调理“五蕴”,使你在面对人与事的时候能做得了主,把缺失减至最低,一旦“身、口、意”的行为,“五蕴”的“想”能调理得好,“行”当然也能调理得好。可见,“身、口、意”是行为,“五蕴”的“行”还是少不了行为,只是“身、口、意”三者,“身与口”是从表面着手;“意”是从内在切入;“五蕴”从潜在发起,如果这么分别:“身口”是粗相,“意”是细相,那么“五蕴”就是微细相了,这是“五蕴”在大般若经上作概念性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