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十)01

2019-05-11 汉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十)01

第十九章行门

第三节净业助行

当前位置:无量光明 > 净土宗 > 净土经论 > 宗教程第六编(十)

宗教程第六编(十)

净土经论 | 发表时间:2014-07-23

第三节净业助行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净业行人信愿持名,蒙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往生,在平等往生之果中,又各有三辈九品受用功德智慧胜劣的差异。净宗虽是大乘特别法门,然并不违异于大乘通途之因果律。西方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净业所成,所以,净业行人亦应在信愿持名的前提下,随分随力地修诸菩萨净业,用以增上往生的品位。净宗正助双行,如顺风扬帆,再加划橹,既稳且速。净业助行甚众,兹拟就净业三福与普贤十大行愿两项,略施讨论。

一、净业三福

净业三福是释尊应韦提希夫人之请所作的开示:“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①

此段经文寓意甚深。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昭明韦提希及未来有缘众生,注心观念,定境相应,行人自然常见。若依此法,名为净业成者。然凡夫众生惑障深厚,心多散乱,若不顿舍攀缘尘劳,净境无由得现。为应散动根机,释尊方便开显三福,以福显慧,助成净业。彼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净业所成,故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并指陈此三福之于往生彼国,不可小视,非助因,非副因,乃是正因。此三种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诸佛净土莫不由此净业以为正因而成。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亦不例外。然三福既是诸佛净土共通之正因,今欲指定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则三福之外,更当再加信愿专念之功,以弥陀大愿之力故,虽三福未具修者亦同得往生证不退转。而精进勤苦修三福业,往生品位将增上。

三福经文十一句,依浅深境界,可分为:(1)人天福(世间善),(2)二乘福(戒善),(3)大乘福(慧善)。前一福是人天之因,后二福乃出世善。后二福中,声闻菩萨自度度他,福德智慧,先后异分,三福十一句,囊括五乘佛法,于净宗修持关系甚切。善导大师云:于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人天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单行戒福(二乘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大乘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行戒福行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之人。”①兹拟三福内涵,略施讨论。

1.人天福(世间善)

凡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依次阐述如下。

(1)孝养父母。

孝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孝体现着天地人三才与治世化民的本体内涵。尧舜的圣德主要体现在孝道的彰显。在中国传统社会,《孝经》、《二十四孝》等书籍的广泛传播,辅之于社会赏罚机制,有效地模铸着国人孝的人文精神,孝悌作为一切仁义道德的根本,得到国人的认同与践履。

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对孝道尤加重视。对儒家提倡的赡养父母、软心承欢,乃至立身扬名以慰亲心之孝道孝行,加以充分的肯定。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然与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道更为深远博大。佛道孝行不是仅停留在世间善法层面,而是将孝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莲池大师语)从净宗理念来看,能劝勉父母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大孝。宋代宗赜禅师,迎母于方丈东室,劝母剪发,念佛求生净土,允为孝道之懿范。

佛教的孝不仅应报答今生的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视一切众生如父母,报恩唯恐不及,何来杀伤损恼呢?菩萨行人的戒体即是一个孝字,菩萨六度万行,亦无非孝道的扩充。孝道是菩萨从初发心到圆证菩提的不竭原动力。孝行的践履,自他二利,地藏菩萨因救母而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地藏菩萨孝心的扩张,助成自性宝藏的无限开启,利他恰成自利。近代虚云老和尚,为超度父母双亲,三年拜香,三步一拜,朝拜五台,行程几千里,历尽艰难,感得文殊菩萨的护佑,道业大进。虚老曾总结云:“此三年中,除为疾病所困,风雨所阻,不能拜香外,一心正念,礼拜途中,历尽艰难,心生欢喜。每每藉境验心,愈辛苦处,愈觉心安。因此才悟古人所谓:“消得一分习气,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烦恼,便证少分菩提。”①

综上所述:孝养父母在净业三福中,占据优先地位。是做人学佛的必要前提。净业行人应须将对生身父母的孝扩大到一切众生身上(生生世世的父母),将世间的资身恭奉扩展到出世间究竟离苦得乐的层面。为知恩故,我们自己要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为报恩故,我们要将念佛与六度万行的一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净土,圆证佛果。如是,孝养父母便臻究竟圆满

(2)奉事师长。

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人文理念之一,所谓“一日从师,终身若父。”学生对师长毕恭毕敬,老师也认真担负起育才的责任。

佛门,师长称为善知识,亦称善友,即善知法要,引导众生于菩提正道的人。善知识如眼目,如灯炬,如大船,如缰绳,能为学道人指明方向,帮助学人出离生死险道,善知识有如是无量功德,所以,末法众生应尽命供养善知识。

善知识的首要标准是具正知见,心不住相,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学人奉事师长,莫念其短,应对师长常生敬畏,如夜行险道,有一粗弊人手执火炬,不能由于此人粗弊故,而不取火炬之光照。学人亦应如是,于师长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欲得法益,应具恭敬心。这是奉事师长的本质内涵。印祖每常教诫净业学人问法要具至诚恭敬心,否则,即予呵斥。以身口意三业供养师长,为法亡躯而获殊胜法益。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断臂求法,西藏密勒日巴尊者奉事马尔巴上师,历尽磨难,无怨无悔,堪称奉事师长的典范。

如恭敬佛一般地恭敬明师,明师知晓时节因缘,常能指点修道之坦途。善财童子于文殊菩萨所发菩提心已,向菩萨行,文殊菩萨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知识,遂指示德云比丘,展转参学五十三位善知识,次第证道直至等觉菩萨位。所以,恭敬善知识,如教奉行,以自己的修行成就来报答师恩。

(3)慈心不杀。

慈心是成就佛道的正因。慈心依境界的浅深大小,可分为四类:一者亲缘慈,即对亲朋眷属所生的慈心,心量较狭,属本能性之慈。二者众生缘慈。心缘苦难众生所起的慈心,儒家仁者爱人、基督教的博爱,均归此类。属小慈。三者法缘慈,对宇宙有情众生与无情器界所生的平等慈心,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亦归此类,属中慈。四者无缘慈,了达宇宙万象各类有情,实为一体,自他不二,由此生发无缘大慈,普度群萌。这唯佛菩萨所具。净业行人应培植无缘慈心,用作圆成佛道之远因。

慈心的培植,首应从戒杀入手。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人与畜类,同为血肉之躯,同具如来性德,且自无始以来,同在六道流转,互为父母眷属,今以善恶业殊,升沉各异。幸为人者,宜应怜愍飞禽走兽,不加杀食。十恶之中,杀业最恶,故佛戒首重杀戒。儒家虽未倡禁杀吃素,然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①的不忍之心,垂训于世。心如慈悲仁爱,自能成就一切善行德业,而戒杀放生,正是培养吾人慈悲仁爱的第一无上妙行。

释尊开示,宇宙间一切有情,循业生死,由恩怨业力故,讨债还债,负命偿命,无有穷尽。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②吾人如能奉行慈心不杀的教诲,便能截断“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的因果循环,世间的战争祸乱亦将大为减少。古德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食肉为杀劫之因,杀劫乃食肉之果;而果复造因,因复感果,展转互杀互食,了无已时。印祖有见于此,竭力倡导戒杀吃素念佛:“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③

经云:“杀生得十种恶报:一冤家转多,二见者不喜,三有情惊怖,四恒受苦恼,五常思杀业,六梦见忧苦,七临终悔恨,八寿命短促,九心识愚昧,十死堕死狱。”佛是真语者不诳语者,众生贪一时口腹之乐,得无量的苦报,实为愚痴之行。所以,净业行人应谨依慈心不杀之教敕。

(4)修十善业。

十善业的内容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悭贪,九不恚,十不邪见。身三语四意三,共成十种。十善含止恶与行善二义。止前之恶,则不恼于他;行今之善,以利乐一切。十善业相,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十恶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不虚。

十善业不仅是世间的善行,亦是一切世出世间善行的大总持。经云:“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①

释尊对一类不能出家修道,尽持经戒的行人,指出行十善、念佛求生净土的方向。行十善业,念佛回向,即转世善为净因,具足信愿,皆可往生。

下一篇:妙印法师:苦行,就是佛教吗?就是修行吗?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