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四编(三)
第四编阿弥陀佛之本愿
第十一章阿弥陀佛本愿内容与结构
以上列魏译本四十八愿为参照系,对照其他四种原译本的愿文,甚为差互。诸本之详略开合不同,然其精神旨趣并无二致。兹拟以魏译本愿文为基础,列表对其他四种译本的愿目,俾令读者有一明晰而周全的把握,兹列表如下:
从五种原译本愿目一览表可知:魏唐二译的四十八愿,二译本的愿目与愿文几乎一样,周详广备,亦能涵盖汉吴宋三种译本的主要内容。相对而言,吴宋二译的愿目与愿文较为复杂,有一些逸出魏唐二译四十八愿之外。为使读者对阿弥陀佛愿文有一个详明无遗的了解,兹拟将汉吴宋三译本的疏缺愿文补阙如次。
1.汉译本第二十三愿:
我作佛时,我国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不尔者,我不作佛 (钵饭自至愿) 。
2.吴译本第二愿:
使某作佛时,令我国中无有妇人,女人欲来生我国中者,即作男子,诸无央数天人 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长大,皆作菩萨阿罗汉,都无央数。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此愿含摄①国无妇女,②女转男身,③莲华化生,④天人 蠕得生并皆作菩萨阿罗汉,⑤菩萨阿罗汉无量。其中的第③逸出魏唐愿目之外)
3.吴译本第十七愿:
使某作佛,令我洞视彻听飞行十倍胜于诸佛,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天眼天耳神足胜于诸佛愿)。
4.吴译本第十八愿:
使某作佛,令我智慧说经行道,十倍胜于诸佛,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智慧说经行道胜于诸佛愿)。
5.宋译本第九愿:
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虽住声闻缘觉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宝刹之内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声闻位遍作佛事愿)(与魏本一生补处愿略同,互补)。
6.宋译第二十愿:
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我居宝刹所有菩萨,发大道心,欲以真珠璎珞、宝盖幢幡、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香华伎乐,承事供养他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于尔时,以宿愿力,令彼他方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刹中,受是供养,令彼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他佛舒臂受供愿)。
7.宋译第二十一愿:
我得菩提成正觉己,我居宝刹所有菩萨,随自意乐,不离此界,欲以真珠璎珞、宝盖幢幡、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香华伎乐,供养他方无量诸佛。又复思惟,如佛展臂至此受供,劬劳诸佛,令我无益,作是念时,我以神力,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诸佛面前,一一供养,尔时菩萨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供具自至他方诸佛面前愿)。
8.宋译第三十愿:
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众生,发净信心,为诸沙门婆罗门,染衣洗衣裁衣缝衣,修作僧服,或自手作,或使人作,作已回向,是人所感八十一生,得最上衣,随身丰足,于最后身,来生我刹,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信作福最终往生我刹愿)。
9.宋译三十五愿:
我得菩提成正觉已,于我刹中所有菩萨,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或往他方,随意修习,无不圆满,皆令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意修习成就愿)。
以上所列汉吴宋三译本中的九条愿,在愿目上,似难与魏本相符,细究之,其愿文意旨亦未越出魏唐四十八愿之外,依序阐述:汉译本“钵饭自至愿”可摄入魏本供具随意愿;吴译本“国无妇女愿”可摄入魏本“脱离女身愿”(其莲华化生愿在魏本经文中有,愿目文句难摄);吴译本神通智慧胜于诸佛二愿可摄入魏本“光明无量愿”(即弥陀光明德用的具说);宋译本“住声闻位遍作佛事愿”可摄入魏本“一生补处愿”;宋译本“令他佛舒臂受供愿”与“令供具自至他方诸佛面前愿”可摄入魏本“供养诸佛愿;宋译“净信作福最终往生我刹愿”亦可摄入魏本“一生补处愿”。由上证知:汉吴宋三译的愿文未出魏唐四十八愿的总体框架,只是在某些枝末方面予以具体的延伸而已。由此可以判定:魏译本四十八愿属标准愿文,章句缜密,义理深邃,结构严谨,自成一体。而将五种原译本的原文融为一体加以周详会集的,可参考夏莲居的会集本。
繇次第行乞。而过诚不在次第行乞。但在闻法不观心。未全道力耳。夫欲浚发大教。而以示堕**室为因缘者。正显生死根本。**为第一。不断**机。永违出要。多闻尚自无益。况无闻乎。除是从闻思修。塞源拔本。方能脱死超生。此劝修之要旨也。
丙二、神咒护摄又三。初大悲鉴物恒不忘念。二放光说咒表示密因。三文殊往救破邪归正。丁初、大悲鉴物恒不忘念。
如来知彼**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知之一字。即是如来寂而常照。于一切时得不忘念也。据摩登伽经中。则繇阿难作念。方感于佛。今直明佛本了了常知。不俟阿难作念方知。然知虽不藉阿难作念。而必繇彼作念。方成感应。又如来不但能知阿难作念。亦知大众必皆藉此均沾法味。亦知尽未来际。繇此经咒作得度缘。所谓恒沙界外一滴之雨。尚知头数。即此大圆镜智之体所彻照也。而此知体。即是知见无见斯即涅 之知。即是众生本具如来藏性大佛顶理。所谓盲人见暗。熟睡闻舂。不动不迁。无舒无卷。乃至本圆本通本常。皆此知也。阿难 此而误堕。如来证此而护他。可谓唯此知之一字。更无他物矣。王等俱来随佛者。以如来常式。受斋既毕。必为说法。今既旋归。知其必有他缘。将演****。故皆愿闻也。
丁二、放光说咒表示密因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百宝无畏光明者。表百界中安乐之性。本智之明也。千叶宝莲者。表一念千如之法也。又顶相表诸佛极果。莲华表实相妙因。今华从顶出。表因心不离果觉。佛坐华中。表果觉全在真因。因该果彻。故名表示密因。
丁三、文殊往救破邪归正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夫五会神咒。即是密诠如来藏性。藏性威力。不可思议。何须更藉文殊。又文殊既表众生根本实智。用此本有智光。无障不破。何须更将神咒。当知大有所表。以神咒所诠藏性。即阿难及登伽等正因理性之体。文殊妙智。即阿难等了因慧性之果。五会章句。即阿难等缘因善性之用。是故能令恶咒销灭。又复应知。即彼恶咒。本即法界全体。能持所持。即是恶了恶缘。今以称性所起真善缘了。对破迷性所起妄恶缘了。缘了既破。全归正因理性。故名销灭。又恶咒理体。既即全是正因理体。则恶缘了性。亦复全即善缘了性。如空合空。如水投水。故名销灭也。提者。提拔其正因之在缠。奖者。奖助其缘了之欲发。阿难登伽。既是有心。有心者皆得作佛。名为正因。阿难一点明了求救之心。是善了因。所持无作清净之戒。是善缘因。登伽一点炽然**爱之心。是恶了因。所作**躬抚摩之事。是恶缘因。今繇释迦心内阿难登伽。以此善恶两机而为能感。故得阿难登伽心内释迦。以此称性缘了而为能应也。问曰。阿难善缘善了。以此感佛可矣。登伽恶缘恶了。胡以能感佛耶。答曰。观音别行玄义。深明善恶皆得为机。今更以喻明之。如父母于子。善者固所爱念。恶者尤所怜愍。但众生舍父逃逝。故使机感不成。苟能一念向佛。无有不蒙提奖者也。再以喻明。如有一人。先有生金。欲造佛像。唤彼金师。具诸炉□砧椎器物。复有一人。先有生金。欲作杀具。亦唤金师。具诸炉□砧椎器物。当知若无金师及以器物。纵有生金。不能成像。亦不能成杀具。若有金师及以器物。只此生金。可作杀具。亦即可作佛像。设彼主人。正欲作杀具时。旁有智者晓示之曰。汝何以此生金工用。而作杀具。造地狱因。甚不可也。何不以此转造佛像。即成佛界之因。其人听之。即用造佛。是时更不须别买生金。更不须别唤金师。更不须别觅器物。即以此金此师此器而成佛像。今明即恶缘了成善缘了。亦复如是。生金喻正因佛性。金师喻了因佛性。器物喻缘因佛性。若其未唤金师。未具器物。纵有生金。终不能作佛像。亦不能作杀具。今惟有此作杀具之金师器物。故即可为作佛像之金师器物耳。又若以此主人喻了因者。则金师器物皆喻缘因。而彼肯作佛像之主人。即是初时欲作杀具之主人。更非两人。亦可见善了恶了。无二性也。惟其作刀之金。即作佛之金。故正因在缠为可提。惟其作刀之人作刀之器。即作佛之人作佛之器。故缘了欲发为可奖。知此义者。方可以持咒而治习矣。阅者尚深思之。
****邓伽经。阿难作念感佛。佛即说咒救之。咒名咒文。与此咸别。既不从顶现化。亦无文殊将咒又登伽来至佛所。佛为遍解形中六事。令彼欲心销歇。得证圣果。次即具说二人夙世因缘。当知一席所见。条然各别。故知大小两机。并行不悖。何但初成佛道。双垂两相。谓佛始终皆垂两相可也。然即此一处异闻。或时互知。或互不知。就互知处。名不定教。互不知处。名秘密教。随彼群机。循循善诱。判教者何必泥于别五时之一途。而苦诤此经之先后哉。别序竟。
下一篇:大安法师: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