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玄义24

2019-03-14 汉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第三明宗。宗者。修行之纲领。显体之要枢。释此为四。一简宗体。二正明宗。三诸教同异。四结成因果

一简宗体者。妙玄云。有人言宗是体。体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致是因果。因果二。体非因非果。体不二。体若是二。体非体。体若不二。体非宗。宗若不二。宗非宗。宗若是二。宗非体。云何而言体是宗。宗是体。如梁柱是屋之纲维。屋空是梁柱所取。不应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梁柱宗体若一。其过如是。又宗体异者。则二法孤调。宗非显体之宗。宗则邪倒无印。体非宗家之体。则体狭不周。离法性外。别有因果。宗体若异。其过如是。今言不异而异。约非因非果而论因果。故有宗体之别耳。

二正明宗者。有云。圆通妙定为宗。有云。楞严妙定为宗。一则别指耳门。通该诸圣。一则泛指三止。总成一名。虽复理皆可通。而实文无的据。又虽复通因彻果。而因果之义未彰。今所不用。复有以佛之知见为宗者。若指知见本体。是体非宗。若取能知见用。系之以佛。复无开示等文。则与众生何与。纵令佛通六。不隔众生。将何以显从因至果。一期修证要途。又彼虽引经中三处明言入佛知见。然云入佛知见。则佛知见的属于体。入之一字。方为宗致。而所以入之之要。何不拈出。今亦不用。今据第一决定义云。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又云。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此则明文彰灼。岂有异途。的的当取不生不灭因果为宗。又经初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第二卷云。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第四卷云。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乃至云何不成无上知觉。第七卷云。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如此明文。不一而足。皆显示经宗之诚证也。盖因若生灭。则不能该于果海。果若生灭。则不能彻于因源。今以二决定义为初心方便。令其去浊以就清。从心以解结。方为修证了义。方得毕竟坚固。又耳根圆通。是不生不灭因果。谓此众生现前闻性。本圆本通本常。名为不生灭因。依此修证。便成不生灭果。若别就时机。则独有耳门称胜。若通论至理。则二十五门并同。但取别则似遗通。取通则必该别。今云不生不灭因果。任运摄得圆通妙定矣。又首楞严定。是一心圆妙止观称性之修。故阿难首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佛首告之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夫明首楞严王三昧。而必先冠之以大佛顶者。正显全依性德而修止观。方称三昧中王。惟其性中无法不具。故称性所起妙修亦无法不具。又万行皆性具。则万行一一皆王三昧。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一门一切门。一切门一门。故名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也。所以必须先悟大佛顶不生灭性以为修因。则正行助行。事仪理观。若显若密。一一皆不生灭。若未悟妙体。那成妙修。今以不生不灭因果为宗。又任运摄得楞严妙定矣。

下一篇: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四编(一)01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