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大师:遗集卷中 杂着
阐教禅师塔铭
师讳通理。字达天。家直隶新河。族赵氏。父名士公。尝阅大藏。母白氏。敬事叁宝。师生??之年。投本邑妙音铎师?染。从祖显如珍公受学。年十一。侍显至檀越家。值众僧诵法华经。师随诵之。若宿习然。举众称异。谓再来人也。至年十九。礼岫云德彰律师禀具足戒。遂依座下学律。未几辞去。遍游讲席。谒衍法元香 来等诸老宿。皆以大器期之。雍正叁年乙巳。居妙峰石草精舍。撰法华新疏。至方便品初。疑情顿发。执笔经旬。一词难措。偶读经至如是相处。恍然大悟。回观诸经。向所疑滞者皆洞然矣。岁庚戍。出世遗光。一住二十余年。道风大振。乾隆辛未。受檀那请。开法于嘉兴寺。居无何。 领香界之命。甲申。修叁山庵为休老所。遂有终焉之志。丙戍夏。皇六子质王力挽 出主拈花寺。师受济北密印于古梅成禅师传贤宗教观于永祥焕法主。城市山林。 迁四 。皆以苦心实行为住持。着述讲演为佛事。乘戒俱急为策进。福慧圆修为自宗。兼 善开喻而接纳不倦。故四方学者。奔赴恐后。爰以道声日着。上达宸聪。于辛卯冬仲。赐紫色伽黎以?异之。壬辰。开清字译馆翻大藏诸经。师统叁宗。通晓经旨。沙门日于馆所讲证大义。庚子冬。 蒙?旨。封阐教禅师。时年八十矣。辛丑。尽出衣钵之资。修华严永安塔。次年夏。示微疾。至六月十叁日集众告别。泊然而逝。师生于康熙辛巳。世寿八十二。僧腊六十有叁。门弟子奉全身塔于永安塔前。师貌温和。气刚果。质体丰厚。慧解过人。持身尚俭约。不惮劳苦。所至辄有兴建。处顺逆之际。操行无少变。有古尊宿风。住遗光嘉兴日。败壁颓垣。殊不介意。日与学者坐瓦砾堆中。激扬法华楞严等要旨。行道垂六十年。戒传十四期。说法叁十余会。居常除斋粥莅众外。便焚香注经。执笔辄竟日。若忘人间世。临示寂。犹命弟子取圆觉新疏稿读之。师危坐静听。恐录者或有讹脱也。其生平着述。珍重可知矣。晚年尝语人曰。老僧无别长处。特六十余年未离佛法耳。盖诚谛语也。有法华等六疏行世。嗣法弟子若干人。多唱教一方者。拈花怀公。师之高弟也。乙巳春。具行状以塔上之铭见嘱。余惟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而况末法宏经此土尤难。自非灵山得记之人。无敢发是愿者。今也不读成诵。一悟大通。尽形寿以阐扬。广流通而着述。于戏。师其地涌众中之一耶。抑为如来所使之人乎。不然。亦必白毫光中。以无量喻。为众讲法。修菩萨行而求佛道者也。故焚香叉手。敬为铭曰。
道本无迷。人自不悟。佛降西干。教流东士。
文字性离。体即般若。非证罔通。知音盖寡。
一会灵山。俨然未散。与么现前。岂拘禅观。
指点镜灯。卷舒华藏。广大门风。何惭向上。
师其适生。千年之后。迹踵天台。家世贤首。
披忍辱衣。坐法空座。秉愿宏经。垂老不堕。
名 四迁。殊恩两被。焰续辉联。云凝花 。
塔影高标。真身不灭。万象森罗。炽然常说。
下一篇:慧律法师:开示录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