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愿法师:宁静的心才能够感知到世界的美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是否觉得此诗的意境很美,很幽静,读的时候是种享受,其实此诗不单单是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更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诗人内心的修炼已经达到了一颗宁静智慧,所以他能够感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才能够写出这样美好的诗句,更是体现了禅境与禅心的完美结合。
现在大部分的人只顾匆匆赶路,缺乏一颗能够感知的心,不能安心,每一天都活得疲惫不堪,过度地被外在的物质世界物化了,因此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内心幸福。
而修行一定是在当下,因为过去也是我们当下的心,对于曾经过去的一种追忆而已,它是虚妄的;未来是现在的心识流注,对未来的一种假想而已;所以真正能够下手的就是当下。
像石屋禅师曾经有一首偈子说: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全然地活在当下,我们就能够非常敏锐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而事实上这个能感知的心,它的背后其实就是我们的真心。
当我们的心清净了,看到的一切都是清净的。当我们还有抱怨或者埋怨的时候,有烦恼的时候,不是到外面去寻求解决之道,而是要看自己的心对了吗?我的心清净了吗?
当我们觉得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到处都碰壁的时候,一定不要灰心,它其实就暗示你,另外还有无数条道路都是畅通无阻的。
人生道路上处处是坦途,处处是喜悦,处处是收获。当你没有广大智慧观的时候,你一定会被你的思惟局限卡住。
所以我们修行无非就是要打破你的思惟局限,还有就是打破你的行动模式的局限。
修行就在这两个方面打破,如果说在世间你的事业能成功,出世间你也同时能够解脱,这样你就真正领悟到佛法,就真正的懂得了禅的智慧。
如果你认为一切想法都是对的,你要勇敢地去尝试,要有无限宽广的智慧,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但是你不要把这个“对”立起来,不然你就被自己绑死了,这个是思惟方式的超越。
在生活中,你是否只接受某些亲朋好友,不愿意接受这个圈子之外的人。你是否觉得总有人样样针对我,很讨厌。我能够不骂他,已经是很有修养了,就不愿意跟他交往。
事实上你排斥任何人都是排斥自己的心。如果打开自己的心,任何人你都能够包容,任何人你都能够生欢喜。然后你行动起来就会到处没有障碍,到处都是贵人。
什么是幸福呢?事业上没有小人,家里面没有病人,牢里面没有亲人,这个就是幸福了。
你要能够包容更广泛的人,这样就对了。不要以为懂得佛法的就一定只是在佛教徒里面,其实人类的一切地方都会有菩萨示现。
静是定力,是光明,是心的强大,有力量
我们遇到一点点小小的事情,就烦恼痛苦了,就让生活忙乱不堪,不忍睹了。那是因为你的心太小了。如果你的心变得很强大有力量,就足以笑看世界风云变幻。当你的心小的时候,再小再小的事情都会变成大事;当我们的心大的时候,再大再大的事情都是小事。
宁静不是一潭死水,而是生机盎然。你有没有注意到,一群人里面那个最少说话的,很沉默的,往往是最有力量的。
一个人如果有自信,有自在,有自由,那就是宁静致远,那么他做任何行业都会成功,在任何领域都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宁静还是满足和喜悦。外在显现的是从容淡定,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内心其实是智慧的活水,在鱼跃鸢飞,而不是一片死寂的静。
实现幸福人生,就要做心的主人
。
学了佛法以后,如果你每天都还活在抓狂和烦恼中,那可见你没有真正懂得佛法。所以你闻到佛法的这一天开始,你应该变得很安心、很安祥、很安然、很自在、很快乐才对。
当我们内心黑暗的时候,我们到外面去寻找光明。我们每一天都会去被迫跟着无常的世界去跳舞。
当你没有智慧的时候,你每天都活得紧张恐惧,生命对你来说是一种惩罚;而当你有智慧的时候,生命对你是一种享受。
当你的内心有了宁静,有了觉照和光明,就能够打破思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局限。即便是事业危机或者婚姻危机,你可以敏锐地洞察到,就能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惟方式,调整心态,调整行为方式,主动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那么你的心中就充满了智慧,能够笑看人生喜与悲,生活就充满了喜悦。就能够随处做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能够获得幸福的人生。
每一天都在变化,每一天你的内心智慧都在成长。像中国古人所说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每一天都能够觉今是而昨非,能够成长,内心不断地在成长。
你每天就会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慈悲,充满了对众生的悲悯和关心。这样当然你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然后你的人生就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从光明走向光明。
古人的智慧很高明,因为他宁静。“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如果是暴戾之气就是天灾。“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幸福快乐的人生。
当你对一切不执著才能够致远,当你能够实现一个圆融觉醒的生命的时候,你的心就全然地开放了。
愿我们在喧嚣的世间修炼这颗宁静的心,才会有“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的这种大智慧。
--节选自大愿法师《心・宁静致远》
下一篇:海涛法师:野花中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