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菩提心述要2

2018-10-09 汉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第1卷

因为有菩提心才能够生起诸佛的功德庄严!

菩提心修学述要的大纲

成佛做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中华文化里面的善是什么内涵呢?

大乘佛法里面的善是什么内涵呢?

行善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

修行者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2卷

放弃今生,追求来生!

这个善念才有超越生死的力量!

我们人生是由五种元素构成的

心住外境,你的生死业力会比一般人强!

生命是修来的,不是争来的!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你根本思想建立起来了,你修行就上路了!

第3卷

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人生,这个是你可以决定的!

为什么我们要把善念提升到愿力呢?

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楞严经》讲安住一念心性是怎么回事?

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

发愿的功德!

第4卷

什么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呢?

什么是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呢?

发菩提心之前先要生起出离心!

我们要思惟轮回的过患!

我们要思惟死殁无常、暇满难得!

菩萨有两种:一者悲增上,二者智增上。

发菩提心的七个次第!

为什么善光公主生生世世得到尊贵的果报?

自他于苦皆不欲,愿得安乐此心同!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

假借众生因缘来产生施舍!

第5卷

观一念心性的时候,是怎么观呢?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

我们怎么打开涅安乐之门呢?

妄想执着当中,回到了菩提本愿!

一个人会退失菩提心,是有它的道理的!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有三种障碍会破坏菩萨的菩提心戒体!

保护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空观的智慧是保护菩提心的!

我们的心性本来是没有相状的!

第6卷

建立菩提心是刻不容缓的!

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

一念的平等大愿,启发了真如的功德!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礼敬诸佛,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普皆回向

你一天有多少时间就做多少功课!

你发了愿以后,你必须要不断的长养这个愿!

你必须要用你的生命,去实践你这个愿力!

遇到逆境的时候,你要用智慧来随时调整自己!

菩提心的功德!

发了菩提心圆具五德!

好好坚持你的菩提心,用你的生命来守护它!!!

【1】因为有菩提心才能够生起诸佛的功德庄严!

《菩提心修学述要》

第1卷

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好,大家请放掌。

我们有三天六堂课的时间,跟大家谈一谈菩提心的理论跟它的方法。在我们大乘佛教当中,佛陀开示了很多修学的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乃至于八万四千法门,但是这些法门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根本,就是整个大乘佛教的核心的思想,就是菩提心。比方说一棵树,一棵树它一定是有根,它才有枝叶花果,如果这棵树没有根,这棵树它根本不可能有枝叶花果,菩提心亦复如是,它是整个大乘菩萨他的根!我们因为有菩提心,才能够生起诸佛的功德庄严。

为什么菩提心这么重要,它能够当做整个菩萨的根呢?我们简单的说明一下。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是用因缘来观察人生,所谓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在我们生命当中,每一件事情的出现,一定有它的理由――事出必有因。当然,诸法因缘生,这个思想,在世间的道理,世间的圣贤也曾经提过,比方说,儒家说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吧?一个家族要兴盛,你得积善;一个家族为什么会衰败?因为造了恶业。所以在儒家思想,它对人生的快乐和痛苦,它也是认为背后是有因缘的,人生是有轨则的。

但是,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看这个儒家的因缘观,是比较狭隘的,因为它只讲到今生的因缘――你的父亲积了阴德,所以你子孙兴盛;你的父亲有损阴德,所以子孙就注定要衰败,只有今生。佛教的因缘观,是广大的,它讲到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缘。我们慢慢知道佛教的因缘观,它过去、现在、未来是分不开的,它是一条线贯穿的,你的现在,你离不开过去,你不可能跟过去切割的,当然,你的现在,也离不开未来,所以,佛教因缘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同时存在的。

那么三世的因缘是怎么观呢?佛法是习惯性从两部分来看人生,佛教的因缘观,在祖师大德的这个解释,他是从两个角度来看人生的,第一个:你的过去跟今生这一块,你从什么地方来?第二个:现在跟未来这一块,你将往哪里而去?我们一般的人生是两个重点。你从什么地方来,就决定你今生的结果,这一块是由业力决定的。比方说你今生身体很健康――你从慈悲的业力而来;比方说你今生富贵――你从布施中来。凡是你今生的结果,都是由过去的业力所决定的,所以我们讲「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是吧?你今生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基本上都是跟过去有关。我们今生所造的业,大部分都没有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今生的结果,是在干什么?在酬偿宿业。人生是来还债的,这句话没有错,我们一个人,有百分之五十,是你做不了主的,比方说你身体健不健康,你说了不算;比方说你是不是富贵,也不是你今生可以决定的;比方说,你跟六亲眷属的关系怎么样,你也没办法决定。只要是跟结果有关系的,你大概只有认命,跟结果有关系的,因为,这个是过去跟现在的互动,我们叫做酬偿旧业。

所以人生有百分之五十是无奈的,佛陀要我们放下,就是这一块;但是人生有百分之五十是充满希望的,那就是现在跟未来这一块。佛陀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当你面对这些结果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就决定你的未来。你可以用负面的思考,来面对你的人生;你可以选择正面的思考,来面对你的人生。比方说一个逆境,你可以把它当做一种障碍,你也可以把它当做一种考验,这两种心态,到最后这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同样一个逆境的出现,但是因为他的心态不同,决定他的未来。

佛教是重视未来的,因为过去已经是不能改变,现在是无常变化的,未来是可以创造的,说未来是由谁决定的呢?是由因缘决定的。什么叫因缘?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在智者大师说:就是你的种性。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种性?你是三恶道的种性,你经常产生负面的思考,你是人天种性,或者你是声闻种性、菩萨种性,你的习惯性的思考,已经在酝酿你的未来了。所以我们生为一个今生,我们一半是在还债,另外一半,我们又在开创未来,而开创未来这一块是更重要了。

那么,我们的未来是由我们的思想决定的,这个「思」跟「想」,我们是一起讲,其实思跟想是不太一样的。我们一般人是先有想,想是从什么地方来呢?从感受而来。我们一个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这感受是直觉性的,跟你的业力有关。但是感受会牵动我们的想象,但是想象也不足以主导我们的行为,但是你如果经常生起一个相同的想象――想久成思,这个思心所就是一种坚定的愿力,这个你就要小心了!当你形成一种思想,而且经常的发生,已经从「想」提升到「思」,那你就要注意了,它已经在引导你的生命,往某一个方向走。

所以,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不是想,其实我们一天打很多妄想,几千万个妄想,但是,我们不是所有的妄想都会去实践,是吧?有些妄想打了就算了;但是有些妄想,它变成一种「思」的时候,一种决定性的力量的时候,你就一定会去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反省我们的「思」,这个「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心中的愿力,我们心中的愿望,或者说我们心中的执着,或者说我们心中所住,我们待会会谈到,你住在不同的因缘,会产生不同的「思」,会创造不同的「想」,推动不同的身口意的造作,也不断的去创造你的未来。

那么所有的思心所当中,最为殊胜圆满的思心所,就是菩提心了,它是一个美好的想象,加上一种坚定的愿望而成的。成佛只有善念是没办法成佛的,很多人都有善念――我很想要做好事情,但是你一定要把它提升到菩提心的时候,是我一定要这样子做。所以菩提心是:一个好人,再加上一个坚定的愿望,就变成一个道人。道人跟好人的差别,两个都经常起善念,但是,好人只是想一想就算了,道人是会把你的想法,变成是一种愿望去实践的,就是把「想」提升到「思」。所以,很多人说:菩提心跟慈悲心有什么差别?很像,因为它也是希望众生离苦得乐,但是,慈悲心是:我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菩提心是:我一定要让众生离苦得乐,差在这个地方,因为它背后有一个「思」,一种决定性的愿望。

我们这三堂课,就是谈到:为什么要发愿;第二个,如何发愿;最后,发了愿以后,它的功德是什么?我希望透过这三天我们的学习,把我们的善心,把它提升到菩提心。善心是一个生灭法,是六道轮回的,但是菩提心的时候,就超越轮回了,这个就是我们这一堂课的主要宗旨:就是把诸位一个慈善的心,把它提升到菩提心,这个就是我们上这个课的主要宗旨。

【2】菩提心修学述要的大纲

好,我们看讲义。「将述此义,大科分六」,我们有六个主题,来跟大家做三天的讨论。

第一个:生命的主导者。我们每一个人有很多不同的生命,到底这个生命是怎么来的,是什么力量来主导我们的快乐和痛苦,为什么有些人到三恶道去了,为什么有些人死了以后,到人天去了,为什么有些人死了以后,到净土去了,为什么?那个引导我们生命的力量,到底是什么,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发心的差别。我们一个修行者,每一个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期许、不同的愿望,这个地方我们讲到差别。

第三个:如何真正的发心。我们如何把我们真正的慈善的心,把它升华成菩提心,这第三个是重点。

第四个,菩提心的退失。当我们生了菩提心,我们要加以保护,那么在什么情况之下,菩提心会退失,这个要注意的。

第五个:菩提心的增上。当我们菩提心生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用方法的修学,使令它能够增长广大。

第六个:菩提心的功德。当我们已经如法的生起菩提心,在我们生命,会带给我们生命一个怎么样的殊胜的功德。

我们用六个主题,来跟大家谈一谈菩提心。

【3】成佛做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我们看第一个主题:生命的主导者。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个先讲到心为业主――我们的思想,是我们行为的一个根本;第二个:五蕴。在我们五蕴当中,有一个主导的主人。一个是纯讲理论,第二个是把它落实到我们五蕴的实际的操作,心为业主是理论这一部分的,五蕴主人是讲实际的修学。

好,我们看第一段:心为业主。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成佛做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萨种子;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好,我们加以解释。这个地方,有三大段,我们先看第一段:「成佛做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当我们经过一生的修学,我们最后可能会有两个结果,人生到最后,到临命终的时候,要算帐,要算总帐,有一种人是成佛做祖,成就佛菩萨的功德庄严,他今生的努力没有白费,有无量的功德庄严来等待着他来受用;第二种人,一生的行为造作,落下了什么样的结果呢?是堕坑落堑,带着满身的罪业,到三恶道去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差别呢?同样是把今生走过了,为什么有些人成佛了,有些人到三恶道呢?我们说,人生是有它的轨则的,这个轨则就是因缘。什么样的因缘决定呢?所「争」,这个争就是差别,就是你一念之间,就是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心、境碰撞,你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就是说,你的过程是很重要的,你经常用什么样的思想,来面对你的人生。

佛教把思想,尤其是《楞严经》,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属于善恶这一块。它把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先讲清楚。这是第一个我们要修的,先断恶修善;第二个就更高了,讲到「真」跟「妄」的问题。什么是真实的心?什么是虚妄的心?这两个层次。我们先求断恶修善,第二个再求返妄归真,这个地方我们后面再说哦。总而言之,由善念引生安乐的果报;由真实的心念,而成就出世的解脱

【4】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我们看第二段的益大师的引证:「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儒家的思想当中,他看到了我们心中啊,有两种不同的心态:第一个是人心,第二个是道心。这个人心啊,是一种带有欲望的、带有私欲的一种自私、保护自己的心态,这是所有烦恼的根本,一个人为什么起烦恼?因为他保护自己啊,没有一个人真正喜欢起烦恼的,都不得已的――自私嘛。所有的烦恼,都是跟自我意识有关嘛,因为他保护自己,他只好去伤害别人,所以叫私心,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私心是非常的危殆难安,就是势力非常强大。那么人的心当中,也有道心哪――这种善念、正念哪,但是微弱难明。从儒家思想呢,他认为说啊:人的心啊,有善恶两方面,有私心也有道心,但是,邪恶的心的力量是远大于善的力量,这是第一个思想。第二个:「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一个圣人,如果放纵了心念,他就变成一种狂妄的恶人;反过来,一个狂妄的恶人,如果能够克制自己的恶念,能够克制自己的念头,他就变成一个圣人。

所以,所谓的凡圣,在儒家的思想就是说啊:人性有善、恶的两面,那么,为什么他能够变成一个好人呢?因为他有克制力;为什么他是一个坏人呢?因为他没有克制力。也就是说,即便他是一个好人,他也是有恶念,只是他把恶念克制住了。所以儒家思想他强调「克己复礼」,一个人要善于克制自己,这是整个儒家的根本思想,那么这个思想跟佛教很像了,也是讲调伏。

我们看他最后的引证:「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所以他引用这个当时啊,舜一个很孝顺父母,很勤政爱民,造福人群的一个皇帝;跖,他是当时的盗贼啊,他聚集九千多人,到处抢劫杀人。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华,为什么舜表现出来的是善的一面,而跖表现出来的是邪恶的一面呢?因为「利与善之间也」――因为舜把他善的这一方面表达出来了,他把恶的部分调伏了;而跖相反了,他把他邪恶的一部分表达出来了。

所以从这一段益大师的开示,我们知道一个道理:每一个人的心中,有无量无边的宝藏;每一个人的心中,也有很多很多的地雷,就是你恶念。那么,他为什么往生净土了,因为他把地雷盖住了,他把宝藏开发出来,他用正确的方法,来调治自己。他往生净土,不是说他没有恶念啊,不是啊,他也有地雷,但他不去碰撞地雷;有些人到三恶道去了,他也不是没有善念,他没有去把宝藏开发出来,他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激励他的善念,反过来他去碰撞地雷,所以他失败了。

所以方法是很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佛做祖;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往生净土;当然,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堕落到三恶道去,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调治你的内心。

【5】中华文化里面的善是什么内涵呢?

我们先从善、恶的角度来看人生好了。你看,什么是善念?从华人的文化,中华文化里面,有三个主轴思想:第一个是孔夫子提出的,第一个最早提出「什么是善」,它的标准在哪里?

孔夫子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仁。」

那什么是仁呢?孔子说:「仁者爱人。」那么,孔夫子提出的这个「爱人」哪,他是怎么思考的呢?他不是平等的哦,他是「推己及人」――我先爱我的家人,我再爱我的朋友、我再爱我的同乡的人、再爱我同一个国家的人、再爱世界的人,他是一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是从自己推广出一种善念,而爱所有的人。这个就是一个我们在中华文化里面,最早提出「善」的第一个标准,就是「仁爱的心。」

当然我们台湾,我们台湾的特色啊,真的有仁爱心的人很多啊,这当中除了我们本身,过去生中的栽培啊,我个人觉得:慈济――功不可没!它把整个台湾的善念带起来了,你看世界各国的灾难一发生,台湾的捐款都是排前几名的――仁爱之心很强。就是说:我希望我离苦得乐,我也希望你离苦得乐,一种感同身受的心、一种爱人的心,这个台湾目前做得非常好。所以我们在整个世界当中,我们相对的安定,虽然世界动荡,我们相对的富足,就是仁爱的心很多。

第二个,继孔夫子之后,有一个孟子,他对善的定义啊,提出第二个思考,叫做「义」,正义的「义。」那么「仁」是一种慈悲心――我爱我自己,所以我希望我离苦得乐,而我也希望你离苦得乐,一种感同身受。但是「义」,它是比较一种强烈的气势,它是一种羞恶之心,羞是针对自己,我自己有做错事,我感到有羞愧;恶是针对别人,你做错了事情,我要批判你。所以孟子,我们讲孔孟、孔孟,其实孔孟思想不太一样,孔夫子比较含蓄,孟子是比较张扬。所以有人说:「读《论语》啊,如沐春风啊;读《孟子》啊,如闻战鼓啊。」孟子是好辩的,他好辩他强调义,他就要有气势啊,他要伸张正义嘛。

这个是我们中华文化里面,第一个是仁爱之心,第二个是正义的心,还有第三个思想很重要:就是道家的「无为」的思想,也影响我们华人社会。在道家里面,因为儒家思想是有所作为了,不管你是去爱人,或者是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种正义的心,都是有为的思想。那么道家是无为的思想,老庄认为说啊:人哪,好好活着就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他讲一句话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啊,天地间有它的规矩跟章法的,你看白天太阳出来了,晚上太阳下去了,它有一定的规矩跟章法,不会因为有圣贤的出世,哦,太阳就会从西边上来,不可能嘛;也不因为纣桀,那么这个桀,乱做事情,太阳就不出来,也不可能嘛。所以他认为说:什么仁爱了、正义,通通多余的,人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诸位可能知道一个很有名的公案,就是庄子的公案:这个楚国的国君,要请庄子做大夫,就派了两个使者,去找庄子,庄子在湖边钓鱼,那么这两个使者就说了,说:贤者,我们国君希望你能来做我们的卿大夫。庄子就说啊,说你们楚国的国君,以前,你们的国君,留下一个这个千年的乌龟,乌龟已经死掉了,但是你们的国君还宝贝的不得了,把它供在庙堂当中,穿上黄金的衣服,就供着。庄子就问那两个使者说,他说:你们想想看,身为一个乌龟,它是被人家好好的供在庙堂上好呢?还是夹着尾巴,在泥巴里面打滚比较好呢?他说:那当然能够活着,在泥巴里面打滚比较好啊。庄子说:那对不起,我就是准备夹着尾巴在泥巴打滚的那只乌龟。因为在老庄的思想,认为说:生命的价值,来自于生命本身,自由自在活着就好了。所以这个无为的思想,在华人社会,影响到一种无争――与世无争。

那么,在整个诸子百家当中呢,最有价值的三种思想,第一个:孔夫子提出仁爱的思想,这是第一个根本思想;第二个:孟子的正义的思想;第三个就是:老庄的无为思想。

一般来说,华人社会,不管你是在新加坡、在台湾、在大陆,这三块,只要是华人社会,大概就有这三种思想。我们一般来说,得意――用儒家思想,你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官,你能够伸张正义,用慈悲心面对大家;你失意,有老庄――无为而治。

【6】大乘佛法里面的善是什么内涵呢?

但这三种思想,从佛教的大乘的眼光来说啊,还是不圆满的,为什么呢?大乘的核心思想:他必须在善念当中,还多一个重要的智慧。诸位你们猜猜看,是什么智慧?这三个思想都不错哦,一个人能够做到仁爱、正义、无为,与世无争,那么该干啥干啥,已经不错了。大乘佛法认为:你所有的善念,都必须跟空正见相应!

什么叫空正见?

就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你所有的思想,必须从佛性里面出来的,才算,这标准很高啊。我今天看到一个可怜的人,在我面前出现,我起了一个慈悲心,我因为这个可怜人的触动,我起了一个慈悲心,在大乘佛法说,这种慈悲心是生灭的,因为你攀缘外境而生的。

大乘佛法的慈悲心,是因为从真如本性开显出来的,它是由内而外,大乘佛法的标准是:所有的善念,只要是由外而内的,因为外境的刺激,产生你一种感受,这个感受引生的善念,通通不算数。

所以大乘佛法它是称性起修――你必须要了解你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你为了要开显你真如的功德。同样是善念,但是它的操作方法不同,我们一再强调: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这个心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念心哦,你的现在的心,可能会让你堕落,你这个心,也可能让你变成净土的庄严、变成成佛的庄严,但是你怎么去操作这念心,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这一念心,处处充满了地雷,我们这一念心,同时也处处充满了宝藏。

那么,我们怎么把宝藏开显出来,我再讲一次:称性起修!你的思考模式必须是:我一念心性,本来具足佛性,具足无量的功德庄严,但是我必须要假借事修,我必须假借布施的因缘,来启发我内心当中布施的功德;我必须假借持戒的因缘,去成就我内心当中本具的持戒功德,叫做「托彼外境,显我自性」,它是「无不从此法界流」――从心性发射出来,最后还回归到心性。我再讲一次:你所有的善念,必须从佛性射出来,最后又回归到佛性,叫「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所以,你的善念必须是安住在真如的角度,这种善念,大乘佛法才承认这个叫善念,叫做真实的善念。从表面的角度来说,一个菩萨跟世间的慈善事业非常接近的,但是外表的行为,不足已决定你来生的果报。我们讲过,生命是由你的思想决定的,同样做一件事情,同样是扫地,你为了要赚钱,你的工作去扫地,你为了护持三宝,你去扫地,你为了要开显佛性去扫地,功德完全不同。所以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操作你的内心,是很重要的,这个叫做「成佛做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来操作我们这一念心,你才可能成佛做祖,不是只是做慈善事业,那是表相了。你的心态的准备、你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这个我们一般叫「止观」,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观照。

好,那么这个地方只是提出了一个大纲了,后面我们详细的说明这个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结果。

【7】行善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

看第二段: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法门,比方说你持戒了、比方说你研究教理了、比方说你修止观了,我们每一天会做很多很多的功课,当然你也会做很多的慈善事业,但是,你的心态用什么方式去操作,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看第一个:「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如果你今天做这件事情,是要得到别人的赞美,是要得到种种的利养,那么这个善法,最后会让你堕落。益大师的这个思想,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修善反而堕落?他这个是这样:当你用染污心去修善的时候,你这个善法,变成了被你的心所染污了,因为你用名利心来修善,你不是真正的慈悲心,你为了要得到别人的赞美、为了搏取别人的利养,这个我们叫做夹带利名心的善法,你最后是三恶道的果报。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这种果报,它本身是善法,所以在戒律上说,说一般来说,用染污心去修善,会有什么结果呢?你会在卑贱的果报中,去享受你的福报。比方说,你变成一只狗,但是你跟一般的狗不一样,虽然你用染污心去修善,但是你还是修善、你还是去捐钱呀,你这只狗会被人家养的肥肥胖胖的,会让主人宠爱着你,会给你吃好、穿好、住好,但是,你是一只卑贱的狗。因为你的心态是卑贱的,你的心态的层次是利名心,智者大师说:你种性如此了,所以,他会在一种卑贱的三途当中呢,去成就安乐的果报,他不可能成就尊贵身,尊贵身是指人跟天。

【8】修行者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好,我们看第二个:「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这种人是有慈善心了,但是他执着取相。执着取相就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他执着于心中的我相。他有一种自我意识来修善:诶,这件事是我做的,我见很重,他虽然我见很重,他还是跟慈悲心相应了,这个人是人天果报,这个是执着我相;第二个:执着神通感应。这一般来说就是修行人――打坐。那么执着神通感应,这个就是魔外种子,变成魔道了,这个《楞严经》讲很多了,就是你追求感应了,你打坐的时候,经常看到佛菩萨来跟你讲话了、看到天龙八部来跟你恭敬了,你经常去攀缘这种外境感应神通,来生就很可能变成魔道。

前面两个都是三界的轮回,我们看第三个:「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出离心。他所做的善法,都是希望能够赶紧的离三界,他厌恶生死的轮回嘛,那么这种人是二乘的种子;「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萨种子」,这个是菩提心了,他希望能够自身的觉悟,他也希望用种种的方法,来帮助别人觉悟,这个是菩萨种子;但是最高的是:「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他能够回光返照,一念清净的心性,从心性当中生起大悲心,去依体起用。那么,依止根源,这个「彻其源底」,就是依止真如本性,「修习一切善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

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同样的修行者,有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一种人:他修善的时候,他为了搏取别人的恭敬。这种人大概来生到三恶道去了,可能变成一个龙王,或者做一只蚂蚁的王,或者做一只福报很大的狗等等,总而言之,他在三途里面成就安乐的果报。

第二个:执着取相。以自我意识来修善,或者是攀缘种种的神通感应来修善,那么这种人,可能是诸天的果报,或者是天魔外道,在《楞严经》讲到叫仙道。我们讲六道轮回,《楞严经》讲七道,除了六道以外加一个仙道,就是他追求感应神通,来生变成仙人,这也是属于这第二种。

那么后面三种,都是佛教里面的好的思想:第一个出离心,第二个菩提心,第三个空正见。大乘佛教所有的修行,都必须用三种的善念,三种的这种思想:第一个是出离心,第二个是菩提心,第三个是空正见来引导,你才能够把你心中的宝藏开显出来。

所以,我们做一个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所以,我希望我们大家在判定一个价值的时候,我们不再用这个法门本身,说:哎呀,你持大悲咒比较好,还是持楞严咒比较好?这个是外行人讲外行话了。法门本身没有自性嘛,是那个推动的心――能念的心嘛。

这个法,是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什么叫缘起?你用不同的心态来推动这个法门,比方说你这个车子,车子没有好坏了,但是你这个前面那个马,那个马车的那个马,这个马可以把这个车子,可以带到人天去,这个马车也可以把它带到三恶道去了,关键不在那个车子,关键是在那个马。所以,你心是一个正确的心态,你修什么法门,通通是正;你心态是错误的,修什么法门,通通是误导了。我希望我们慢慢知道,一个佛教徒跟一个慈善家最大的差别,慈善家也做慈善事业,佛教徒也做慈善事业,这两个心态不同,结果也不同。所以你看,佛教很强调什么?觉悟,佛者觉也;慈善家他修习善法,他不见得觉悟了,他还是用颠倒妄想来修善,所以他永远是在六道里面轮回了。

所以你自己的心理素质,你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操作这个善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再强调:我们一念心有无量的宝藏,我们一念心有无量的地雷,是非常公平的,但是你要有一个正确美好的思想,去操作你这念心,你就会出现无量的珍宝;如果你思想错误去操作这念心,它就出现种种的地雷爆炸。这个就是我们今天第一堂课我们所要讲的――心为业主,也就是益大师强调的:「成佛做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你心态的准备,你心理的素质,决定了你来生的差别。这个地方,我们先讲到这里,那至于我们怎么样提升我们的内心,那这个下一堂课我们再说明。

好,我们休息十五分钟。

【9】放弃今生,追求来生!

《菩提心修学述要》

第2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面,乙二:五蕴主人。

我们上一堂课讲到心为业主,就是说佛教对人生它提出的看法。佛陀是说我们的生命是一个无量的生命,什么叫无量的生命呢?就是说人生是一个无止境的水流,佛陀用水流来比喻我们人生。

水流就是说它有过去的水流,流到现在,它也有现在的水流,流到未来。那么水流最重要的思想是什么?佛陀为什么用水流呢?因为它有一种相续性。它相续,没有过去的你就没有今生的你,你今生从什么地方来?当然是从过去嘛,你为什么有今天?那是因为有昨天。今天的你是从昨天而来,明天的你是从今天而来,所以它有一种等流性。这个等流性就是说,我们除非经过圣贤的教化,乃至于佛法的教化,否则你前生是什么思想,你今生就是什么思想,我们很难摆脱过去的,阿赖耶识啊!我们的心中有很多很多的习惯性的想法,不一定对,但是你如果你不改,你不摆脱你过去习惯性的想法,你不可能改变你的生命的,因为它那个水流是等流性的,你上流的水流是蓝色的水流,你今生一定是蓝色的水流,除非你做出改变。

那么什么是改变呢?就是你从佛法的教理的学习,发自内心的一种新的觉悟,而产生一种新的愿望。我们从水流的思想当中,又得到第二个启示:佛教的生命观是重视未来的,因为你过去你也不能改变。所以,佛法是以愿导行,一定是先发愿,然后再引导现在的修行,佛法是用来生的目标来引导今生的。你看佛教的经典,你所有的经典,佛陀很少提到今生的功德,说你修什么布施、今生能够怎么样,提得很少很少,大部分的功德都是来生的,来生要么升天、要么到净土、要么成佛。某种程度,佛法是要我们放下今生的,当你今生跟来生不能够同时具足的时候,佛陀是要我们放下今生,而追求来生的,你读读经典,佛陀有这一层意思了,是重视来生的。

很多人说:佛弟子是很消极的,的确!佛弟子对于经营今生这一块,是蛮消极的,但他对经营来生,是主动积极的。但是有很多东西,今生跟来生是相冲突的,你如果太重视今生,你来生就不怎么庄严。你要去布施、你要去持戒、你要去忍辱,某种程度是要牺牲你今生的安乐的。

所以这个水流的思想,佛弟子永远看到了未来,因为他活在愿望当中嘛。佛教徒是活在未来的――这个思考,你没有建立起来,你就很难走出你现在的障碍,佛教有很多基本的概念,你没有建立起来,你就走不出来了,你就是修了几十年,你还是原地打转。

我再讲一次:佛教是重视未来,是活在未来。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我们不是为了今生而活,记住哦:我们不以今生论成败哦,佛教徒是为了来生而活。这个没什么消极不消极的,放弃今生,追求来生,本来就是佛陀的本意了。

【10】这个善念才有超越生死的力量!

那么,谁能够把握来生呢?我们都知道,应该为来生而活,那么来生到底谁来主导呢?

「诸法因缘生」,谁掌握了因缘,谁就能够成功。正确的因缘观,就是你的思想,尤其是这个「思」,一种坚定的愿望,来带动一个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想象。

佛教里面讲了,所有的善念,只要没有跟愿望结合,这个善念统统不算数了。你到菜市场去,你看到刀下的众生,你起恻隐之心,把它救回来放生,它是一个善业,但是从解脱的角度,没有关系,因为你这个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嘛。一时的善念跟决定性的愿望,就是我一定要这样子做,不管任何环境,那这个决定性的愿望,就是菩提心了。一时的善念,没什么大不了,很多人都会做了,任何人看到这种情况,他也会去做了。所以我们今天强调的是一种决定性的愿望,所谓的菩提心,就是说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这个根本思想、这个主轴思想,是所有的善念都必须跟你的愿望结合,跟一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结合,这个善念才有超越生死的力量。

所以我希望我们慢慢把一个大乘佛弟子的思想形态跟慈善家的思想形态分开,我们也希望有仁爱的心,佛弟子应该有仁爱的心啊,佛陀讲布施,我们为什么把我们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我们也希望他离苦得乐啊,因为我们的布施――离苦得乐,这仁爱的心嘛;持戒的心――我们批判自己的过失,正义嘛;忍辱――我们学吃亏嘛,某种程度,它是一种无诤三昧:「你,对不起我,没关系,我忍辱」,那是一种无为的思想。

所以佛教徒很多思想的善念跟所谓的世间的善念是很像的,但是它的深广度是不同的,因为它背后有一个菩提的愿望在那个地方支持的。这个地方,我们希望把它厘清的,就是整个圣道的三种根本: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这三个思想,你建立起来了,你已经走上了无上菩提的道路了。你要注意你现在要走上什么道路哦,我们讲「道」,佛法经常讲道,我们未来有十种道路,有些人,现在是走上三恶道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人天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二乘涅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净土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成佛的道路……这跟你的愿望有关系,坚定的愿望有关系。

所以我们讲心为业主,只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我们到底我们心中的愿望,是怎么在主导我们,我们看第二段,把它落实到人生的实际的五蕴的情况。

【11】我们人生是由五种元素构成的

我们人生是由五种元素构成的,所谓的色、受、想、行、识。色蕴就是一切的物质的世界,就是我们讲外在的环境,你今天会遇到什么人,你会碰到什么事情,都是一种外境。人生的外境是苦乐夹杂的,没有人十全十美的,所以我们一般的中国文化说:人哪――孤、贫、残,你要么孤独,感情比较空虚,六亲无缘;要么贫穷,你要为衣食奔忙;要么残缺,你身体有病痛,你一定有一个孤、贫、残,跑不掉的。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因为为什么?因为我们以前在造业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全部造善业,没有一个人!他偶尔也造恶业,所以你必须有那个罪业表现的一个管道了。所以人生不圆满是正常的,因为我们以前不可能整天都造善业啊,人造善,也会造恶嘛,所以得果报的时候苦乐夹杂。那么这个是一个物质的世界。

第二个受,受、想是不可以分开的了,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个出现的是一种感受。如果你的前生,造的善业多,你从小到大,你快乐的感受的时间会比较长,大部分都会快乐;如果你的过去罪业比较多,你今生,心就经常觉得闷闷不乐,你也不知道为什么。

受,是由业力变现出来的,你看我们在读佛学院的时候,我十多年前,读佛学院,三年当中,出去外面的时间,没有几天,大部分都在里面活动,那个时候佛学院不能请假的,佛学院没有礼拜六礼拜天的。那么,在三年当中,我们三十几个同学,每天吃同样的饭菜,住同样的寮房,穿同样的衣服,但是你看那个脸的表情,每一个人不一样,有些人是三年都活得快快乐乐的,有些人是忧愁苦恼,同样的环境哪!怎么回事呢?同样的环境,的确业力不同。有些人是他善业强,就善根启发起来了;有些人是他已经把善业花光了,福报享尽了,才开始学佛,带着罪业来学佛,他的善根夹带着罪业,所以他修学特别辛苦,但至少不错,他还有道心,他还想改变,还有希望。

所以感受是你的业力所变现的,真的,你看同样一句话,一个家庭六个人,同样一句话哦,你妈妈讲一句话哦,你爸爸听到跟你听到,感觉不一样,因为业力不同嘛。你过去生有毁谤别人的业力,你听就觉得好像他在毁谤你啊,就《楞严经》讲「循业发现」,跟外境没有关系了,是你自己的业力呀,你没有那个罪业,你没有这种感受的,不可能有的!所以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感受,是你的业力变现出来的,外境只是一个助缘。那么感受是很快,因为感受是一种刺激了,当下的刺激啊,其实感受的时间是很短的。

第三个是想象,想象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于境取相。它产生一个相状,感受没有相状哦,想象――透过我们――「哦,这个香很好」,它有一个香的相状,然后施设名言,它开始讲话,开始分别,它可以把感受产生变化,如果你正面思考强的人,你就会把你那个一点点好的感受,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一个人常生感恩心,的确对你快乐有帮助,就是培养一个美好的想象。

感受不能改变哦,受,受不能改变,你透过修行去改变受,不可能!你那个直觉的反应是好是坏,你改变不了。阿罗汉成就阿罗汉以后,他过去有毁谤别人的业,他看到别人毁谤,他还是感觉别人在毁谤他,但是他能够有这种空性的智慧,把自我意识空掉,虽然有痛苦的感受,但是没有「我」――没有承受者,所以他没有痛苦的感受,他可以把感受化解掉。但是他不能够去改变那个宿业,不可以,除非他死掉以后到涅去,叫无余依涅,他只要生命还在,只要还有有余依涅,他就必须承受业力。所以受,是不能改变哦,但是想,可以改变。那么受跟想,都是精神层次了。

行蕴:行蕴呢,就是一种心中的执着。一般想蕴一定要跟行蕴结合,这个想才有用,就是我一定要怎么样,就是行蕴,一种推动的力量。行蕴就是思心所了,然后变成识蕴,识蕴就是阿赖耶识的储存。

【12】心住外境,你的生死业力会比一般人强!

这五蕴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重点会不一样,我们可以把五蕴在你生命中有所住,你所住的地方不同,就产生三种不同的人。最低层次的人,他的心住在色蕴,他把物质世界当做他人生追求的目标了――追求名闻利养。物质的世界,所谓追求成败得失了,这种人,心住在色蕴的人,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他今生啊,会躁动不安――「弟子心不安」。因为物质世界,不是你能够决定的,这个是过去的业力,所以你今天追求财富,你把财富看得很重要,你今生大概就不得安稳了,因为这个会变化了,财富不是一条线哪,它还会变化啊,而且它往好的方向变、往坏的方向变,不是你说了算。你只要把物质世界看得很重要,今生就很难安定了,因为你住在一个变化多端的因缘当中,你一定会心随境转的,本来我们的心是很安定的,但是你住在外境,你被它牵动了,你启动你的地雷了,这第一个。

如果你觉得你今生,你觉得压力很大,心有千千结,经常挂碍这儿、挂碍那儿,你的心已经跑出去了,你都不知道了。你一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里一定住在某一个外境,你不知道了,否则,你不可能有这么多挂碍。这是第一个哦,你心中必有一物,所以你今天会不安稳。

第二个,如果你心中住在外境,《楞严经》上说:你的生死业力会比一般人强。因为你向外攀缘,你启动你生命轮回的力量,叫轮回性,《楞严经》讲向外攀缘是轮回性。也就是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同样大家念佛,你念佛的功力跟我差不多咧,你念佛一千声,我也念佛一千声,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他往生了,你没有往生,为什么?因为你的生死业力强。临命终有些人可以很轻松的走出自己的业力,走出心中的业力,迎向弥陀的光明,他很快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心有千千结,他走不出自己的妄想,阿弥陀佛在外面等他,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必须要心无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啊。

所以,你如果你平常你就觉得你的心,经常起起伏伏,你要小心哦,你的业力比一般人重,生死业力,你临命终的时候,走不出去,走不出去哦!我们的内心是有等流性的,你不可能说你平常都是这样子,临命终突然间变好,没有这回事情,不可能的!你平常是什么样子,你临命终就是什么样子了。

所以你如果你今天――你的子女不听话,你就很痛苦,你什么事情,外境有什么变化就很痛苦,你要小心!你的心已经跑出去了,你那个已经在启动十二因缘了,你的生死业力很强大哦!所以一个真正能够了生死的人,临命终即便带业往生,他的心一定很平静的。成败得失啊,不是说完全没有,波浪一定要很小很小很小,他的心至少要能够第一个:脱尘――脱外尘,《楞严经》讲迥脱根尘,起码。这个尘,你想要求生净土,你如果你今生的目标是要了生死,就必须要脱外尘。

如果你今生是要求人天福报,来生做个大国王、大富长者,那就算了,只要你来生要求得解脱,只要!不管你要去涅,到净土去,你跟外境如果不切割,你就不可能做到,不可能!不管你一天拜几拜佛,通通没有关系,通通不可能,因为你住在外境,第一个你躁动不安,第二个你启动了轮回性,《楞严经》讲――你的轮回性太强。不是你修行不好,而是你生死业力太大了,你自己把这生死业力啊,把它转得太厉害了。人生都是自己造成的了,《楞严经》讲:我们本来没有生死,是你自己去攀缘,去触动生死的,这个开关是我们自己去把它打开的。

所以《楞严经》讲「妄本无因」,说:本来没有生死,那怎么有生死呢?因为「仁者心动」,所以有生死的,你念头动,你往外跑,就有生死了;你回光返照,就没有生死了。

祖师不是常讲一句话嘛,说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是吧?所以大乘佛教讲话经常矛盾,说:明明有六趣,有轮回生死,觉后空空无大千,又没有生死,那你说到底有没有生死,这世间上到底有没有生死轮回?你们猜猜看?

没有?

答案是:很难讲。对啊,很难讲!

如果你继续向外攀缘,你就有生死嘛,哪有标准答案,「诸法无自性」,就是一切法都没有决定性。如果你今天把物质世界看得很重要,你现在照顾儿子,老了以后照顾孙子,那你就很难了,你那个情执很重,把物质世界看得很重要,那你就适合第一句话――梦里明明有六趣,就在讲你,肯定有生死了。如果你真正学《楞严经》――你真的把心带回家,安住一念心性,一切法如梦如幻,都是一个假相,人生只是一个历练而已,借假修真,那对你来说,你就适用第二句话――觉后空空无大千,你的生死业力没有了。有没有生死是你决定的,不是佛陀决定的。生死的业力是你自己去启动它的,《楞严经》讲:你「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因为你住在物质世界了,这个是最下等人了。

【13】生命是修来的,不是争来的!

第二种:你的心住在感受跟想象。这种人稍微好一点,虽然他也贪念娑婆,但是他贪念的不是物质的娑婆,他贪念精神的娑婆,这种人一般是有一点修养了。他不再追求人世间的成败得失,他追求什么――离苦得乐,安乐,安乐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啊,这个中等人。

我们要离苦得乐,在世间的哲学上,儒家思想说啊,要做到三点:

第一个得位。你要经常找到你的定位,善恶的标准,在世间法说是因你的位置不同,你这句话该不该讲,看你是什么定位,你爸爸可以讲,你就不能讲,因为你们定位不同。所以你在家庭的定位、社会的定位,因为定位不同,所以它定出一个善恶的标准,你要找到你的位置,第一个得位。

第二个得时。时间很重要,你的时机成熟没有。

第三个得中。这个「中」,儒家讲中,不是大乘佛法的中道啊,它这个「中」,就是谦卑的意思了,「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人要谦卑低调。这个谦卑啊,我觉得忏公师父解释谦卑,解释得很清楚,他用学吃亏来解释谦卑――人从学吃亏当中去培养谦卑的美德。学吃亏,他讲到一个人不要争,人不要争,你付出很多,你得到很少,你也不要争――无诤三昧。就是说,生命是修来的,不是争来的。

那么受跟想,都是一种心灵的层次,但是最高的境界是行跟识――心中的愿望,跟你的真如。它这个地方是这样:大乘佛法,是活在行跟识,是用空性的智慧,去改变这个识――转识成智,把阿赖耶识转成清净心,然后再发起菩提的愿望,再转这个行。

最高等人是安住清净心,安住菩提心,第三种人,他已经超越吉凶了。第二种人还有趋吉避凶、离苦得乐,第三种人,他只有问事情该不该做了。这件事该做,就算对他有伤害,他还是会去做了,他是活在愿望,活在菩提心。一个人安住菩提心,生命对他来说,没有好坏的概念,叫做顺逆皆方便,顺境――增长他的信心,逆境――加强他的忍辱波罗蜜,通通是一个所缘境。

【14】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所以说,我们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个人是追求成败得失。这种人生死业力就最重,他完全活在外境;第二种人是追求心灵的安乐。这个人他的生死业力相对比较轻薄;第三种人是追求心中的愿望,活在愿望当中。第三种人是最好了,我们今天要提升就是活在第三种人。所以我们在改变当中,先把这个行蕴跟识蕴,要转成菩提心,然后再产生智慧的观照,最后产生安乐的解脱。

所以在这个修行当中,我们要做的:第一个先脱尘。你修菩提心,要先脱离外境,就是色蕴,脱尘。你要把世间的成败得失看淡一点,今生都是暂时的了,你如果不放弃今生的因缘,你临命终,你就很难走过生死这一关。

第二个:脱根,脱尘――脱根。你如果是了生死啊,连心灵的感受的快乐,都要放弃,因为它也会牵动生死业力。真正发菩提心的人是对外境、对内心的感受是完全放下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跟一个空正见这两个,就是活在行跟识这两个。

菩提心是先从内心的真如安住了,再从外面发出来。反正是这样:你的五蕴,你的生命的操作,如果你生命的受、想经常是从外面进来的――因为有物质、有美好的环境,所以产生你快乐的感受、产生美好的想象,然后你产生你的执着,最后储存起来……你的生命的流动,只要从外而来的,你大概就是生死凡夫了;你的生命的整个操作,是你自己决定的――从你的愿望发出来,然后从愿望当中,去带动你一个美好的感受,然后再去面对外境去历练,是从内而外的,你已经走上了菩提道了。这个是判断你走上什么道路最简单的一个方式,就是你的五蕴的操作是由外而内,叫做攀缘心,还是由内而外,叫做正念真如,这个是最重要的判断方法。一个叫做「梦里明明有六趣」,一个是「觉后空空无大千。」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因为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有些人是启动了生死业力,有些人是启动了涅的安乐,不同的。这个是五蕴的主人的差别。

【15】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我们看最后的发心的差别相。前面是一个纲要性的说明,你是执着物质的世界、你是执着心灵的世界,或者你是真实的安住菩提心、空正见,提出三种差别。但是我们这个地方,把它详细分成八种发心。我们看第一个:邪跟正的差别。我们先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我们先看什么叫「邪」。这个世间上有一种修行人,这个还算不错哦,他也开始断恶修善,但是他这个断恶修善,他不向内心中去安住,他心中没有一个愿望,没有一个智慧,没有菩提心、空正见,没有出离心,没有这三种的根本思想,那么他干什么呢?但知外务――他的心哪,老是向外面去攀缘人、事的物质世界。

他四种攀缘:第一个或求利养,追求物质享受;或者追求美好的名声,得到别人的赞美;或者追求现世五欲的快乐;或者追求来世的安乐。「如是发心,名之为邪。」这种人,在佛教徒来说,只有一种宗教的信仰,他谈不上什么智慧的观照。

也就是说,他的人生的整个操作方式,是完全从外面而来的――攀缘心。你对我好,我才能够对你布施了;这个团体,因为对我好,我才愿意参加共修,他这个人是「但知外务」,他的心完全活在外境,就是外境稍微动一下,他心就动了,没有一点安住力、调伏力的。这种人绝对不可能了生死的,因为你平常已经把生死的业力,转动得这么强烈,你临命终怎么可能走出去呢?不可能嘛!《楞严经》讲,你自己创造一个生死的假相,然后你自己被这个生死假相带动――「自心取自心」嘛,你这个生死轮回力量已经被你带动起来了,你临命终只好这样子了,顺这个生死业力走了。他没有一点观照力,没有安住力,这个叫做「邪」。

我们看「正」――「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求世俗的欲乐果报,但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只要是大乘菩萨的发心要讲正,他一定是活在未来,没有一个菩萨是追求今生的,没有一个了,他为了来生的了生死、来生的菩提。

佛教的修学,它是先有心理建设,才有行为,不是说你学佛以后,你就开始去行菩萨道,不是这样,它是要你能够了解道理、生起观照,然后发起愿力,然后再以愿导行哦。佛教是先做心理教育以后,才开始去做事情,否则,你只是一个只有宗教情操的佛教徒。佛教,你没有智慧的观照、你没有真实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你安住,也没有安住菩提心,调伏烦恼妄想,也没有调伏妄想的力量,心向外攀缘,那你就是这个了――邪恶的发心,那最后你走上一个邪恶的果报了。所以因缘果报,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你自己要这样做的。

你真实发菩提心的人,跟别人都没有关系了,我今天参加共修,跟你对我好不好没关系了,没关系了,因为我是假借这个相状――借假修真,我的功德是我内心的功德,外境只是借这个相来修行,心态不一样了。所以,第二种人是正确的,他为了来生而活,活在心中的愿望。这是第一种――邪、正的差别。

【16】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我们再看下一个:伪、真的差别。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我们看什么是伪、真。前面的邪,就是说这个人完全没有佛法的训练,他也不知道佛法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反正就是你要我去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完全是向外攀缘。但是「伪」不同啊,伪:他已经了解一点佛法的道理,他也有一点善根,但是他善根中夹杂着烦恼,叫做「伪」。不像那个前面的「邪」,邪是完全没有善根,只有一点小小的信仰,这个伪就是说,他本身有一点善根,但是对于恶法,没有调伏的力量,就夹杂。

我们看:他有过失,也不忏悔,有罪业,也不除掉,那么,「内浊外清」――内心污浊,外表现出清净的相状;「始勤终怠」――刚开始用功,最后慢慢的懈怠放逸;虽有一点善根,但是为名利,强大的名利心所夹杂;虽有善法,也被身口意之罪业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益大师说:这个伪啊――因地夹杂,他有善根,但是夹杂着烦恼跟罪业,最后,他的善根被烦恼跟罪业之所遮蔽。

我们看「真」――「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他的愿力很强;「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这个「仞」,一仞就是七尺,「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到达它的高峰,「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伪呢,是他的善根没有加上一种愿力跟空性的智慧,他虽然也知道,说修行要向内安住,他只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但是没有把这种概念,实际上把它明确成一种愿望。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愿望跟善念的差别?一个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说:诶,我不受戒,我也可以做善业了,我也可以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对,我做一个好人也不错了,我不要受戒了;那我受了戒以后,也是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那我问你:受了菩萨戒,跟没有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你没有受戒,你没有戒体,就是没有那个愿力。没有愿力是什么意思呢?我很想要做好事情,但是这样的一种善念是不坚定的,就夹杂了很多很多的变数。

受了戒以后,你没有选择――你一定要做好事情,不管外面,不管别人对你怎么样,你做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他已经是怎么样?是内心自己自求,自我完善的。我做好事,跟你没有关系,你肯不肯定我,都没有关系,他是发自心中的愿望去做的,他以愿导行啊,不是外境来引导他,不是的。我们一般人要做好事啊,要很多条件,第一个:你要肯定我,我才去做好事,你要赞美我,我才去做好事,这个人是没有愿望的人,只有善念没有愿力,就是我们一般说的「伪」,你经不起环境的考验,经不起逆境的考验的。所以你没有受戒,你是一个好人;你只有受了戒,你才有资格叫菩萨。

你必须把你的善念,升华成一种愿望。愿望,就没有任何理由了,不管别人怎么样,他的生命是自我完善――我今天做事情,是对我自己负责了,我为完成我的理想,他已经脱尘、脱根了,安住自己的菩提心。所以,这个地方,伪跟真就差在这个地方,一个是活在愿望当中,一个还在活在外境,两个都有善念,但是第一个,很容易被外境影响。

【17】你根本思想建立起来了,你修行就上路了!

我们这几天谈的都是根本问题了,佛教有根本问题,有枝末问题,什么叫枝末呢?就是你的加行――你做一些什么样的功课,比方说你每天有多大的布施、你是持什么戒、你有什么样的念佛、拜佛的定课,这个都属于枝末问题了。但是你的根本――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这个根本的愿望、根本的智慧没有生起,你那些善业,就不一定能够让你成就尊贵的果报,就不一定了。

我们这样子讲,比方说我们现在从这里要到高雄去,你第一个要怎么样?修行要什么――先上路啊,找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啊。你修行上路了,你这个速度开得快慢――加行快慢,那是迟早的问题而已了,是吧?但是如果你今天,你心中的这个善根没有建立起来,只有善念,没有愿望,没有空正见,那么,你还在市区打转,你一辈子开车开开开到最后,你还是在台北市区了。一个修行人哦,不怕你走得慢,就怕你现在还没有入门,还找不到门――「不得其门而入」,就是说,你这个人修行还没上路啊,还没有上路,你就是原地打转,你永远活在过去了,你不可能创造未来,不可能!你过去是怎么样的,你前生是怎么样的,你今生还怎么样,你来生,一定是这样子了,你完全活在自己的攀缘的等流性嘛,你怎么会改变呢?

所以我们这个地方,一种自我反省、自我调整很重要,你只有自己可以调整自己,没有人可以帮你调整,你不改变,你就这样子下去了,直到有一天,你吃尽苦头,你还得乖乖的从这个地方下手――建立你的根本思想!

你一个人,你把根本建立起来,我起码我修行上路了,你就看到你每天在进步哦,进步快慢那是个人的修行造化,但是你会看得到你每天在进步――我今天,你开始对治了,你开始在心地用功了,我今天,外境对我的干扰是九分,明天变八分,后天会……你自己会感觉出你慢慢慢慢跟这个根尘慢慢脱离了,相对来说,你那个生死业力慢慢淡薄,你自己会感觉得出来,你修行会越来越有信心了,你的内心发自内心真实的受用。否则你的心老是向外攀缘,你会茫茫然啊,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因为你没有掌握到佛法的根本哪,你修行还没上路啊――高速公路在哪里,还找不到入口,你还在市区打转哪。你修行二三十年,你还是这样子嘛,你只是积集一点善业而已嘛,你把整个成佛的「根」都没有找到,你怎么可能会有枝叶花果呢?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这几天都谈到这个根本问题,至于,你要怎么去修布施、你要怎么去持戒、怎么修忍辱,那看你个人的造化了,但是我希望,能够从三天当中建立你佛法的根本思想。你根本思想建立起来了,你修行上路了――你上了高速公路了,至于什么时候达到目标,那看个人的精进了,但是上路是很重要。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其它我们后面再来说明。

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18】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人生,这个是你可以决定的!

《菩提心修学述要》

第3卷

诸位法师慈悲,社科院赵院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面,乙一:八种发心。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是一种无量生命的观念,我们在经典上看到佛陀对生命的描述,是说我们生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已经经历过无量无边的生命,当然,我们也要即将要面临未来的无量的生命。所以所谓的今生,只是我们无量生命当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那么这一个广大的生命,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呢?从经典上来看,佛陀是要我们把生命分成两块来观察,第一个: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过去跟现在这一块,这是一个业力所主导的因缘。大概我们今生的生命,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这个都是跟过去业力有关,比方说你今生是不是健康、比方说你今天的家庭因缘怎么样、你跟六亲的互动怎么样,比方说你的事业怎么样,这个都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跟你今生没有太大关系的。这个我们讲宿业所感,那是一个已经成熟的业力表现出来的,我们对这一块,佛陀告诉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认命。很多人都说我们应该去创造生命,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开创人生有一个前题的,佛法是站在认命的角度去开创人生,否则你会有很多挫折感,今生的生命不是你说了算,不是这样子,不是你努力就可以成功哦,你没有那种善业力,你努力还是失败的。

所以我们生为一个人身,首先第一件事情:先求认命,再求开创。我们不能够摆脱过去的,没有一个人可以跟过去切割的,除非你是一个圣人,你是一个法身菩萨,只要你还是一个业报身,只要你的生命还受业力的主导,你就摆脱不了过去。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断的忏悔,就是这样,把那个罪业降到最低了。所以我们今生,一定要去继承你的过去,不管你愿不愿意,如果你今生很富贵,那你前生从布施中来;你今生多病,你过去生中从杀生中来,这个你一定要承当的,没办法――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今生的生命有一半是一个既成的事实。

所以学佛第一件事情先能够承当过去――先求认命,你必须对过去概括承受。这是人生的束缚的一面,但是人生也是有希望的一面,就是你将往哪里而去?今生的果报,不是你能够决定的,但是未来你可以决定,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应该培养一个美好的思想。你培养一个布施的思想,你来生就往富贵的果报而去;你培养一种慈悲的思想,你来生往庄严健康的果报而去。我们不能选择今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来生。但是你的机会,在你死亡到来之前,就必须做好准备,如果你死亡到来之前,你的心态还没有准备好,那么来生到了的时候,你又是一个――「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所以我们面对一个过去现在未来的因缘,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你把所有的精神体力去经营今生,你忽略你内在的心地法门,就是我们讲你去经营外田――外在的环境,让你自己活得快乐。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今生的因缘,你能够改变的很有限了,阿赖耶识一旦把这个果报变现的时候,它某种程度已经成熟了,今生努力改变的很有限很有限。但是你把所有精神体力用来创造今生的快乐,等到你临命终的时候,你怎么面对未来?这是个问题了。所以当死亡到来的时候,你充满了悔恨、恐惧不安。所以我们应该把大部分的时间经营内田,就是你心地法门――你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所以人生,只要跟结果有关的,你尽量放下,但是跟过程有关系的,你要注意!我不能决定我今生是快乐跟痛苦,因为这个是过去,前生的我已经把它做了,前生的我做的,今生的我要去承担。但是你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是你可以选择的。同样是一个逆境,我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障碍,然后怨天尤人,把你的心地法门破坏了,充满了埋怨;同样一个逆境,你可以把它当做你一个修行的考验,当做你一种增上的资粮,你产生正面的思考,结果那个逆境过去以后,增长你的忍辱波罗蜜。你虽然外田不快乐,但是你心中的田――那种忍辱的功德,建立起来了。

所以我们不能选择结果,但是你可以决定你的过程,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人生,这个是你可以决定的。所以今生,只要你到这个时候,今生的生命大概是已成定局了,但是来生呢,有无量的可能性,所以佛教是重视来生。所以我们对于内在的思想的栽培,是很重要的,你必须培养一个布施的思想,你来生才可能富贵;你必须培养一种忍辱的思想,你来生才能够庄严健康。

【19】为什么我们要把善念提升到愿力呢?

那么在思想当中呢、,我们昨天讲到,思跟想是不一样的。我们遇到了苦恼众生,我们产生了一时的善念,这个是叫「想」――这个国家发生了地震,我们起慈悲心,去帮助他们一下,这个善念叫做「想」,这是一个美好的想法。但是我们佛教徒不能只是停留在这种一时的善念,叫做想蕴,我们一个佛弟子,必须把「想」提升到「思」,所以我们讲思想思想,思跟想不一样的哦。思,是一种决定性的愿力――我一定要这样做,想只是随顺因缘而有,因缘结束了,你就没有了,生灭的因缘。所以我们必须把从一种我是一个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的这种善念,通过今天我们的这个课程,提升到一种坚定的愿力,就是所谓的菩提心。

为什么我们要把善念提升到愿力呢?反正我起善念,也可以做好事,是吧?但是到临命终的时候,你就会发觉,不太一样。如果你今生都没有受过菩萨戒,也没有真实的发起菩提心,即便你做了很多很多的慈善事业,对佛教做了很多很多的义工,做了很多的贡献,但是你都没有发愿,到临命终的时候,你就发觉你的生命,没有一种引导的力量。虽然你造了善业,但是你可别忘了,我们阿赖耶识有无量无边的罪业,当两个业力对峙的时候,那可能我们在临终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了。但是你在修行当中,建立一个坚定的菩提愿力,你每一次都能够随顺你的愿力去增长广大,到临命终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那就不是业力的层次了,那就是「随愿往生」!在《华严经》上说啊,一个菩萨发起了坚定的愿力,到临命终的时候,「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珍宝不复相随,唯此愿王,现在其前,与一切时,引导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所以,我们今天,你发了愿以后,你生命才有一个主导性啊,临终才有一个主导性。如果你受了菩萨戒,你今天布施,已经不是布施了,你是「假借」布施,去完成你的菩提愿力,所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增长这个愿力呀,是假借善法来增长这个愿力,因为你临命终是靠这个愿力来引导的。那如果你不发菩提心,你所有的善法,变成没有会归处了,你完全是一时情绪了,到临命终的时候,谁来引导你呢?当我们的业力善恶交攻的时候,谁来引导你?因为你没有发过愿啊,这个就是一个问题了。

所以你必须发愿,你临终才有一种引导性。你发了愿以后,你才知道你为什么要去做善事,你的行为是由愿力而发动的,最后这个善法又增长这个愿力。所以你发了愿以后,你的人生是为这个愿力而活,你人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实践你的理想。到临命终的时候,你的色身败坏了,你一切的因缘都失掉了,但是你平常栽培的愿力,它不会让你失望的,它这个时候现出一个光明,引导你的神识,往生到安乐的地方、往生到净土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因为为临命终做准备。

所以说,我们这次的课程,就是希望透过这个菩提心的修学,让你是一个好人而提升到一个道人。做一个好人是不够的,你必须有一种愿望,一个理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你临命终,才能够有一个真实的皈依跟引导的力量。

【20】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好,我们看我们所发的愿有八种,这八种,我们先把这个相貌解释。我们今天来看第五六的「小」跟「大」。就是有些人发愿,虽然也发了愿,但是他的发愿比较小,小――我们讲小乘的发愿,有些人发愿比较大。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这两种发心都是佛弟子了,只是说这个小乘人,他把三界的果报,把它当做牢狱一样不得自在,把生死的轮回,把它看做――如冤家一样的纠缠苦恼,所以他心中,也产生一个愿望了――他希望能够赶快自求解脱,但是呢,他并没有一种愿望,来帮助众生,「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这个二乘人,他的心态是怎么回事呢?智者大师说,其实我们菩萨,所有的佛弟子都是观四谛的,人生是从修行开始观四谛,声闻人是把苦谛呀,观得太过严重,尤其是对这个无常。佛法讲苦谛,不是讲三恶道,因为三恶道的苦啊,并没有普遍三界,比方说诸天,就没有三恶道的苦。所以佛法讲苦是讲无常,就是说生命是变化的――你明天跟今天一定不一样,但是,是怎么个变化,是变好变坏,你做不了主。

所以,你身为一个有情众生,你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因为你知道它会变啊――你跟他的感情明天会变,你今天拥有财富,但是你明天早上会怎么样,你也不知道,所以从无常败坏当中,我们知道「无常故苦」。那么二乘人对这个无常的苦,他太过于执着――我们讲「法执」。所以他那个苦的感受太强烈的时候啊,他就把这个出离生死啊,看得太重要,而放弃了帮助众生。

其实「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到这个地方都没有错,因为菩萨也应该有出离心嘛,我们后面讲到――菩提心以出离心为基础,但是错在哪里呢?错在下面那两句话――「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二乘人对苦谛太过执着了,我们说这个人是有点悲观主义者,把人生的价值全盘否定了,把生命的价值,全盘否定了,所以他宁可到偏空涅去,他也不愿意帮助众生,这是小乘人的思考。

大乘菩萨应该怎么办呢?「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智者大师说:小乘人是观苦谛,而入道;大乘人是观这个道谛。大乘菩萨他也知道人生有很多的苦恼、有很多变数,但是他认为人生没有好坏,关键是你要掌握那个方法,这个道就是方法。在大乘菩萨认为说啊,你用正确的方法来经营人生,人生有它正面的价值――你可以透过今生积功累德,是吧?你可以透过今生,往生净土,是吧?但是你今生如果操作错误,你今生会带来很多罪业。所以从大乘的菩萨角度,人生是好是坏――不一定,看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面对。所以他――大乘菩萨观这个人生是从道谛入手,所以他观「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他发起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名之为大」。

其实我们所发的愿,跟我们的智慧是有关系的,你的胸量的大小,跟你用什么角度来看人生有关系的。你用苦谛的角度来看人生,你的胸量变小;你用道谛的角度看人生,你胸量变大了。

这个就是大、小乘的发心不同,因为他们观人生的切入点不同。

【21】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我们再看最后的「偏」跟「圆」,我们把它念一遍: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偏」跟「圆」都是大乘菩萨的发心,只是这两个菩萨有一个叫「权教」的菩萨――权巧方便,就这个菩萨,他的智慧比较浅薄,叫权教菩萨。那么「圆」,圆呢,是圆教菩萨。我们看权教菩萨,说这个人,他在观察一念心性之外,有众生可度,有佛道可成,所以他某种程度,是向外攀缘,没有向内安住的。所以他对所做的功德,念念不忘,对于自身的我执、法执,也是比较坚固的――「如是发心,名之为偏」。佛法讲「偏」啊,就是只要你心外求法,就叫偏了。

那么反过来,「若知一念心性」――其实众生是我一念心性所显现,我是假借这个众生的因缘,来开显我自性的功德,所谓佛道的庄严,也是我一念心性所显现,是吧?所以我假借佛道的庄严,来开显我自性的功德,就是借相修心。所以「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一切法,都是在假借这个相状来开显我自性的功德了,「以无相虚空之心,而发起无相虚空之愿,而行无相虚空之行,最后证得无相虚空之果」,最后,「一切法不可得」。因为一切法不可得,为什么?你主要的目的是把你心性的功德开显出来――「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22】《楞严经》讲安住一念心性是怎么回事?

你站在攀缘心的角度,你会容易退转,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就是你虽然发了菩提心,你希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你的智慧平台不够,你认为众生跟佛道是在心中之外,你没有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行菩萨道,这个时候你容易会有挫折感。

《楞严经》讲安住一念心性是怎么回事?就是说,为什么叫无相呢?我们一个人,一生活下来,这几十年光阴,从小的经验,到长大以后求学,你一路走来,我们面对很多很多的顺境、逆境,所以我们心中酸甜苦辣、百感交集,肯定有很多相状。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以上,心中有很多很多的挥之不去的相状,对不对?但是,我们要想一个问题:我现在心中很多相状,但是,我本来是什么样的?我原来是怎么样子的?

从《楞严经》的角度――我们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没有相状,所有的相状都是后来的因缘所生法,既然它是个因缘所生法,它只是一个生灭的假相。它之所以在你心中停留这么久,是因为你执着它,你不放掉它,不是说这个相状不离开,是你不想让它离开啊,问题在这儿了。

你说我们一个人有很多障碍,你们猜猜看,世间上只有一个人可以障碍你,那个人是谁?你猜猜看。对了!这件事情发生过了,你自己挥之不去,你一定要把它拿出来,不断的想――「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就是说,本来我们心性,一念清净,本来清净嘛,那么你有这个业力,你遭遇到这个相状,但是业力释放完以后,这个相状照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它是消失掉了,但是几十年来,为什么你挥之不去呢?因为你「自心取自心」――你自己攀缘你心中的假相,你把它抓住了,所以它在你心中一直停留下去,是你自己不让它走的了,不是说我们本来有这个相状,不是了,我们本来没有相状的,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相状,那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了。

所以《楞严经》它的一个角度,就是修行人第一个把生命归零――把心带回家。你如果不把心带回家,你这一条路,你的菩提道路就很难走下去,你带着无量无边的相状啊,你是心有千千结,你负担很大啊,你菩萨道怎么走呢?你必须把所有的好坏相状全部放掉,回归到你一念本来的面目。

所以,《楞严经》强调一个菩萨,他在行菩萨道的时候,第一个概念:安住真如――清净的本性。就是你必须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你必须站在一个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你必须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这句话很重要哦!你本来没有烦恼,但是你也是要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你本来没有业障,但是你也是要好好的拜八十八佛,来忏悔如梦如幻的业障;你本来没有生死,但是你也努力的去了如梦如幻的生死,这叫称性起修。这个观念,你建立起来,对你很重要。如果你认为烦恼是真实的,真实有的,你用佛号――我跟你拼了,那你就很辛苦了。如果你不把生命归零,重新开始,你这个菩萨道一路走来,你就很难走下去了,你跟过去就纠缠不清了。

你读读《楞严经》,佛陀一再的告诉你自己――把心带回家,要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因缘――以不变应万变,这些假相――来就来,去就去,你的心就像镜子一样――来则显现,去则不留,你才能够真正做到心无挂碍。

所以这个地方,圆教的菩萨,他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么大的愿望,其实某种程度,不是一时的冲动,不是宗教情操而已,他是有智慧观察的。

【23】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

那么这八种发心,当然,有这个邪正的问题,前面四个是邪正的问题,还有小大的问题,还有圆满不圆满的问题。

省庵大师讲完八种发心以后,他还讲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说,他说你不要去忽略你这种当初的发心,他说:「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就是我只是发了一个愿,这有什么力量呢?他说:「当知,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就是说,一个菩萨,他受了戒以后,他对十方诸佛菩萨正式的宣布――「我从今以后,我要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化」!他真实的许下一种人生的目标,产生愿望,而且照这个愿望去做。虽然这个人,他可能还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事情出来,但是你不要小看这个人哦,因为,愿力它有两种功能,你发了这个愿,第一个:我们前面刚刚讲的――有主导性,对不对?临终可以主导你,往好的地方去;第二个:你发了愿,它那个愿,有相续性――它会增长广大啊,它每天不断的,就像那个菩提树,它不断的长大。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女,这个婆罗门女,虽然生长在婆罗门家族,但是她对三宝是有欢喜心的。有一天佛陀来托钵的时候,这个婆罗门女刚好在煮饭,她就想要盛一碗饭去供养佛陀。但是,她把饭盛完以后,她突然想到:诶,她丈夫在客厅――她丈夫是信婆罗门教的,古时候印度女众没什么权力的。她想端一碗饭出去,肯定被骂,这个婆罗门女很聪明,她就把这个饭,把它泡水,泡水以后,再用布把它过滤,把它变成一种米汁,她想说当做馊水要去倒。

所以她拿着这个米汁去倒的时候,她先生以为这个米汁是没有用的了,她就拿着米汁,走过客厅,骗过她先生,然后供养佛陀,佛陀就欢喜接受,接受以后佛陀就为她咒愿,说:「你供养这个米汁的因缘,你三十小劫的时间,在天上受种种安乐的果报。这个婆罗门――她先生在客厅听到以后,就很生气,说:你这个沙门,为了骗人家供养,你讲出这个虚妄的语言,哪有说一个米汁,就能够有三十劫的快乐?

佛陀就把舌头伸出来――出广长舌相,说:佛陀是生生世世不妄语,是真实语者。佛陀就告诉那个婆罗门说,你看到前面那一棵大树,印度有一种叫尼拘陀树,这个尼拘陀树,非常大,好几个人才可以把它抱起来,佛陀说你知道这一棵树,当初的种子有多大吗?就像一个小芝麻,像一个芥子一样。它本来的种子是一个芝麻,它为什么能够变成一棵大树呢?因为它辗转相续了。说这个婆罗门女,她布施我,她有清净的愿力。怎么知她有愿力呢?她不是善念而已,如果我起一个善念,我遇到障碍,我就放弃了。说我想要做善事,跟我一定要做善事,有这个愿力的加持啊,那得果报不一样,因为她是一种坚定的愿力去布施,所以她得到的果报也特别大。

【24】发愿的功德!

所以,有人问我说:你受了菩萨戒跟没有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当然有很大差别。你没有受菩萨戒,你是用善念来布施;你受了菩萨戒,是用你的愿力来布施,这两个果报千差万别。一个是布施完了以后,你就把它忘了――一时的善念;你今天你用愿力,这个愿力是恒常存在的,它辗转相续,这怎么会一样呢,是吧?一种是坚定的愿力,一个是当下的一时的善念,这肯定不同了。

所以说,我们发起了愿力以后,在你的生命当中,会有两种功德,第一个:你的功德是辗转相续。在唯识学上说啊:即便你晚上睡觉,你的愿力都在活动――我一定要怎么样,我一定要怎么样,那个种子不会失掉,你发的愿,每天随着你的生命不断的增长广大,除非你放弃了。所以菩萨戒的最重要的精神――你可以做得不好,但是你不能够认为自己做不到。

所以菩萨戒――菩萨的戒体,你看最重要的就是绝不放弃四个字。你可以做得不够好,但是你不能够放弃,放弃你的愿就死掉了――这棵树就干掉了。你可以有很多过失,你可以做得不圆满,但是,你一定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改变。所以受了菩萨戒以后,诸位,有些人受了菩萨戒,你要保护你的菩萨的愿力,很重要!你受了菩萨戒以后,你从今以后,有一句话你没有资格讲,就是――我做不到,不可以讲这样,你说:我慢慢做――可以。我慢慢做,表示你的戒体还在,我做不到,表示你划地自限了――你不想进步了。

菩萨戒,你发了愿以后,最大的忌讳就是――我不想做、我做不到,这个是最伤害的,因为你把你的愿舍掉了。你受了菩萨戒,你只有资格说:我慢慢改,我慢慢做。诶,我慢慢做,我没有放弃啊,是吧?你说我做不到,那就完了呗。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你发了愿以后,这个愿力,它有辗转相续的功德;第二个,临命终它有怎么样?它有主导的功德。不要小看你发的愿,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就知道它的厉害,临命终的时候。你平常慢慢的培养它,用你的善法去培养它,这一颗强大的愿力,临命终的时候,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所有人都离开你了,你的好朋友都离开你了,但是,它是你最忠实的好朋友,它绝对不会离开你――「一切时中,现在其前」。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讲到这个愿力的重要,你一定要发一个非常好的愿,然后不断的去随顺它,让它增长广大。

我们看第三段,第三段讲到四种差别,这个发的愿有四种差别。第一个,我们看本质上的差别。菩提心有两种:第一个世俗菩提心,它缘事相发心的;第二个胜义菩提心,缘理性而发心的。

我们休息十五分钟,再来讲好了。

【25】什么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呢?

《菩提心修学述要》

第4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面,乙二:四种差别。

佛教的人生观认为我们是为了创造未来而活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来生的生命跟今生的生命,两个利益冲突的时候,身为佛教徒,会放弃今生,而选择来生。所以佛教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把来生看得比今生更重要。也就是说,身为一个佛教徒,在他的观念当中,我们可以有一个不圆满的过去,我们也可以有一个不如意的现在,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佛教徒对人生的看法是这样子的,他是为了未来而活的。

那么未来在哪里呢?关键在哪里呢?就是你必须有一个坚定的愿力,关键在这里。如果你心中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真实的愿力,那你就没有什么未来可言,那你是随业流转,那来生是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啊。反正这个人生是这么回事――如果你不规划你的来生,就由业力来规划,你临终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随愿往生」,第二个「随业流转」。如果你自己放弃去规划你的来生,那你就活得很被动,那就是由业力来主导你了,那你来生要漂到哪里去,就没有人知道啊。所以你要保证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你一定要有一个坚定的愿力,没有其它的选择。因为临命终能够改变业力的,只有愿力,只有愿力能够超越业力,没有其它的方法。所以我们如果保证要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你现在开始发愿,还来得及,你必须有一个坚定的愿力,然后每一次都能够随顺它,把它增长广大,这样子你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佛教对人生的看法是这样。

那么我们发愿过程当中,我们要简别一下,其实愿力,它的这个劣跟胜,有四种差别。我们看第一个:本质上差别。

我们刚开始,初心菩萨一定是从事相发菩提心了。我们心中本来清净,但是你在发起这个善心的时候,发起愿力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相状,叫「借相修心」。那么借什么相?有两种相状:第一个你借的是一个众生的相――念众生苦,发菩提心,不忍众生苦这第一个:第二个你借的相是佛菩萨的功德,不愿圣教衰等等。那么在事相上,缘众生的苦、缘佛的功德而发心的,这个叫世俗菩提心,刚开始都是这样,但是你慢慢的提升到约理性而发心。

这个理性发心是怎么回事?他不需要相状,他是靠智慧,他从智慧里面回光返照――「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什么叫我是未成之佛呢?就是我现在是一个苦恼众生,是吧?但是苦恼众生的相,是因缘所生法了,它不是本来是这样子,所以我把如梦如幻的众生相拨开来,我的一念心性,是清净本然;佛菩萨的功德庄严,它也不是本来就功德庄严的嘛,他也是修来的,所以他的功德庄严也是因缘所生法,是吧?我们也把它拨开来,我们发觉佛陀的心,他的本来面目,也是清净本然,所以我们跟诸佛是怎么样――同一个体性,既然他做得到,我们也一定做得到。

所以从自他不二的观察,我一念心性跟诸佛本来不二,而发起的菩提心――我一定要开显我自性的功德,既然十方诸佛可以做到,我也一定做得到,我为什么要放弃这个努力呢?所以他是从一念心性――我的心性是「如」,诸佛也是「如」,一如无二如,从自他不二的理性的观察,而发起的一种增上的愿力,这个是比较高智慧了,他不用假借相状,他会从无相真如的觉悟,而发起菩提心。当然,我们希望能够从事相而入真如,这是最好的。那么这是从本质上差别。

【26】什么是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呢?

第二个从作用上有「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愿」就是四弘誓愿,「行」就是六度万行。关于这一点,我们看今天的附表一。

这个菩提心,的确是有它的一个优、劣的差别,如果从事相上而发心的,就比较劣;缘真如理性而发心的,比较殊胜。

在经论上说,比方说有些人是看到僧团的庄严而发心的,有些人是看到佛的相好,比方阿难尊看佛相好而发心,但是你这样的发心有缺点:因为你今天所缘的境,是一个生灭相,当僧团的庄严,产生过失的时候,你的信心就产生动摇了。所以,约事相而发心是容易退的,因为事相是变化的;所以约理性而发心,是坚定的,因为理性,它本来就是「如」,它不随因缘变化而变化,所以理性的发心也是比较坚固的,而且也比较广大。

第二个从作用上说,从「行动」而启发「观照」,是比较劣的;从「观照」而启发「行动」是比较胜。一个人是先有观照力,才有誓愿力,才有行动力,这个我们后面都会讲到。你遇到事情的时候,是先智慧观照,再付出行动,你这个人,菩提心不容易退转;一种人是比较感情用事的,先做了再说,先行动,再慢慢的生起观照,然后再建立愿力的,这种人,他容易挫败,因为他菩提心比较脆弱。

所以你总而言之「诸法因缘生」――你的菩提心,你建立的过程是怎么回事,这个菩提心的本质跟作用就有差别。同样是菩提心,有很多种,你怎么建立的,这个过程不同,它产生的效果、它产生的作用就有所不同,这个部分,我们后面会讲到什么样的菩提心是最圆满。

这个地方讲出了菩提心的两种差别――本质差别跟作用差别。

【27】发菩提心之前先要生起出离心!

我们再看甲三的如何真正发心。我们到前面为止,都说明了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到现在正式讲到如何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发明发生,有两种因缘:第一个先发出离心,再发菩提心。发出离心有三种的观察,第一个:思惟生死过患。这个地方我们把它先念一遍:

一、思生死过患:起惑、造罪、受苦,互相牵引,辗转增盛。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二、思死殁无常:身世无常,幻缘虚假,多诸辛劳,不得闲暇。多诸怖畏,不得安稳;多诸忧恼,不得自在。三、思暇满难得:人道难生,佛乘难遇,暇满难得,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我们在发菩提心之前,先要生起出离心。这个出离心的观察,有三个角度,第一个:思惟生死轮回的过患。这个是对治我们对来生的爱取。

从佛法的角度,我们为什么会在三界得果报呢?为什么我们死了以后,会一次一次的来三界投胎呢?为什么阿罗汉死了以后,他就进入了无生的涅,而我们死了以后,我们要来三界投胎呢?因为我们心中对三界有一种爱取――贪念的心,是我们自己愿意来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对这个三界的爱取,把它消灭掉,我们生死轮回的力量,才能够慢慢的停下来。

对生死轮回的爱取,从两方面来说:有一种人是对来生的爱取。这种人今生可能是苦恼比较多,比方说他今生多诸病痛,深深受到病痛的折磨;比方说他今生的感情,受到很大的伤害;比方说他今生非常贫穷,深深的为衣食而奔忙,所以他对今生的痛苦有非常强烈的感受,所以他对今生是怎么样――基本上放弃了,但是他努力的去修善,去做义工,每天不断的拜忏、诵经,为什么呢?他隐隐约约有一种对来生的爱取,他希望因为这样的修学善法,让来生得到一个安乐富贵的果报。

当然这样想也不为过了,但是如果你有志于成就解脱的人,这个就是一个祸根哪!因为爱取,我们要知道,它就是一种愿望,而这个愿望,是一个不好的愿望,是贪念娑婆的愿望。

在我们的思想当中,如果你一天当中,偶尔生起一个思想,你不必太在意,那可能只是一时的妄想,但是,当这个妄想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它已经变成一个思心所了。就是说,你遇到这件事情,你经常产生一种想法:诶,我为什么要做,因为我想怎么样,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来生希望怎么样……你发觉你每一次做事的时候,隐隐约约的有一种动力在推动你,而那个愿力,是希望来生得到回报的,这个地方,你就要小心了――你已经不知不觉在长养一种贪念来生的愿力了,在你临命终时会产生引导。

我们知道,你生起一时的恶念,在戒律里面只是一时的失念,它不一定会产生引导,但是,你这个思想重复的出现,你就要小心了,它已经变成一种愿力了,它就有主导性了。

【28】我们要思惟轮回的过患!

那么如果我现在已经养成一种对来生有所期待,怎么办?那我们看下面一段,我们要思惟轮回的过患。

其实你来生得一个果报,会有问题呀,即便你今生修了善业,来生变成一个大富长者,甚至于是一个大国王,但是你在三界得果报,你就一定有三种障碍,第一个:起惑。安乐的果报肯定让你产生贪爱,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产生恚,那么这个烦恼活动久了就造罪,第三生就到三恶道受用痛苦了。所以这个三界的果报――这个惑业苦,互相牵引,辗转增盛。

印光大师曾经警告那些修习善业,甚至于念佛的人,对在念佛的背后已经埋下一个对来生有所爱取的人,他提出一个「三世冤」的警告。他说你念佛人,你不发菩提心,你不发愿求生净土……我们都知道,佛号是无量的功德,阿弥陀佛创造的,所以你的心一接触佛号的时候,你产生感应道交,你可以把佛的功德,转成你的功德――「自他不二」;但是,你成就这么大的功德,你没有发菩提心,你没有好好的去引导往菩提心走、往净土中走,而取而代之你对来生有所期待,那么会有什么结果呢?

你第二生果然是快乐、你第二生果然大自在――大富长者。但是,有问题了:因为你在造这个善业的时候,你已经埋下祸根,因为你已经埋下一个贪爱的种子,所以,你第二生快乐出现的时候,你一定会放逸!为什么我快乐一定会放逸?因为你在每一个拜佛的时候,已经把贪爱的种子埋下去了,所以它果报出现的时候,你埋下的种子――那个贪爱的种子就起来活动,你一定会放逸的。一个人一放逸,就开始造罪了,尤其你福报越大,造罪越重。

那么你第二生会因为你福报大的关系――造业,第三生就直接到地狱去了。印光大师说:这个地狱的果报,虽然是第二生造的,但是你第一生的种子已经埋下去了。因为你造善的时候,没有发菩提心,已经把第三生的地狱种子,预埋进去了。第三生的地狱跟你第一生造善的时候起了一个不好的愿力有关系,叫「三世冤」。这个痛苦在第三生才表现出来,我们一般正常是第二世就表现出来了,但是这个种子,因为你不发菩提心,所以你第二世富贵的时候,你就忘了,颠倒妄想,然后就放逸。

所以说你今生对来生有爱取,你要小心!你第二生会满你的愿,但第二生的快乐是什么?佛陀说:一个人不发起菩提心,而产生贪念娑婆的心,去修善,这个叫做「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就是说,你在享受第二生快乐的时候,就好像你吃一个巧克力蛋糕,吃起来很甜美,很幸福,是吧?但是,不幸的是那个蛋糕里面有毒药,你同时把毒药吃下去了,「初虽美味,终成大患」――等到毒瘾发作的时候,你第三生,你就要堕入痛苦。

诸位你去想想看:如果来生,让你做大国王,然后第三生,让你去受刀山油锅,这两个,两个都要哦!你愿不愿意?对了。但是我们很奇怪,我们明明知道,但是你还是对来生有所期待,所以你没有看到真相,就是我们看到蛋糕,但是没有看到蛋糕背后的毒药,所以了解真相很重要。我们往往产生一种直觉性的判断,所以人生因为颠倒,所以我们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其实你把真相看到了,我们改变错误啊,不要勉强自己,你必须用智慧来疏导,你才会死心塌地的改变。

所以,生死过患就是说:你来生的期待是有问题的,因为你埋下了第三生的过失。所以总而言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在你没有成就圣道之前,在你不是法身菩萨之前,三界,包括诸天的快乐,都是火宅,你随时有堕落恶道的可能,这个你必须有危机意识,除非你成就了法身菩萨,你回入娑婆,乘愿再来,那另当别论,生死凡夫先求解脱很重要。所以你对来生有所期待,那你在想到第二生快乐的时候,请你也想一想第三生的痛苦,这个时候你就会改变你的想法了。

【29】我们要思惟死殁无常、暇满难得!

我们看第二段:思惟死殁无常。这种人今生福报很大,他对今生有所期待,这种人大部分前生的善业强,比方说他身体健康、家庭美满、子孙贤孝、事业做得很顺利,他几乎是五福临门,那么我们一个人,一个凡夫的六根,跟这个接触的时候,我们会被一时的假相产生迷惑――哎呀,这个人生,这么快乐,这个就是我的修行的最高境界了,但是你要思惟一个问题呀――「身世无常,幻缘虚假」,其实这个快乐是暂时的,死亡到来的时候,它是完全破坏,那只是一个暂时的因缘,你可不能起常见。而且,你把今生的快乐执着这么重,你有三种过失,第一个:「多诸辛苦,不得闲暇」。我们讲「诸欲求时苦」,其实你追求这个快乐的时候,你付出了辛劳的代价――不得闲暇;「得时多怖畏」――你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得到了你应该有的,你可以高枕无忧吗?不对,福报越大的人,他内心多诸恐惧,因为他拥有越多,他的得失心越重,他反而是不得安稳;「失时怀忧恼」――人有得,一定会有失嘛,所以当他失掉某些东西的时候,他心中啊――多诸忧恼,不得自在。

所以你如果把今生看得很重,你从今以后,你的生命就是辛劳、怖畏、忧愁,三种的痛苦随顺着你,所以,你今生的这个快乐,其实也夹杂着过失。不管怎么样,不管你今生怎么弄,你死亡到来的时候,你一定要失掉一切的,所以思惟死殁无常,来对治对今生的爱取。

我们看第三个:思惟暇满难得。菩提心本身,除了放弃对来生的爱取、对今生的爱取,你还必须有一种想要求增上的决心,这个是对治修行上的懈怠。说:唉呀,我不追求来生的快乐,我也不追求今生的快乐,但是我也不急着马上发愿,来解决生死问题啊――产生懈怠,那么这个地方你要思惟暇满难得。

暇满,简单的说有五种的暇满,第一个:善得人身。因为你在三恶道,到诸天去,都不能修行,你必须得到人身;第二个:要佛法住世;第三个:要六根具足;第四个:要无诸罪障。你罪障太重,你会形成障碍;第五个:于法生信――你必须有信仰的善根。

所以,你今生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遇到佛法的具足,又没有太大的障碍,这是你人生当中无量劫来一个美好的时光,所以你要思惟「人道难生、佛乘难遇、暇满难得,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我们一般人,可能都没什么危机意识了,你想说:怕啥?我今生不了道,来生再来一次吧。但是这个地方有问题哦:我们现在是一个减劫了,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是往坏的方向走,如果你今生不能解决生死问题,你来生――更困难,更困难!不管是外在的环境、不管是你内心的善根,你整个条件更困难!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明天会更好」这句话是骗人的话,佛陀是认为明天不会更好,佛陀是认为整个时代是往末法的时代,是往坏的方向走,修行的环境是越来越糟糕。

所以说我们在修行当中,你不能够有一种悠悠泛泛的心态,说我今生不能解决问题,来生再来一次,你修行当中,要真实发起愿力,你必须背水一战,把你的退路斩断,你才有办法,你要有这种决心。尤其是求生净土的人,这个地方这一句话更重要,求生净土啊――「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印光大师说:所有念佛人,要往生,一定是有一个背水一战的决心。他说你今生要是不能成就,你来生就直堕阿鼻地狱了。你不能给自己一种偷心一种后路,说:哎呀,没关系了,我没有到净土去,我好歹我今生受了五戒十善,我来生做个人,继续修行――完了,你给自己一条后路,你就完了!求生净土,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能有所保留。因为你面对无始的烦恼跟业力,临命终的时候,你一点的动摇,你就完了,你不能让烦恼跟罪业,有一点活动的空隙啊。

印光大师说:往生净土是生起一种决定性的愿力,不是一般的愿力哦,是决定性的愿力!不是说我想要往生,你如果说我想要往生,你大概不会往生了,你一定提升到我一定要往生!所以,善念跟愿力的差别,在这个地方,是我想要怎么样,提升到我一定要怎么样,而这种觉悟,来自于这种「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你必须要想象――你今生是最好的时机了。在你无量劫生命当中,我们大部分是在三恶道里面挨过去的,你今生得到人身、六根具足、遇到佛法的住世、你又明白道理、世间上又没有太大的灾难、衣食无缺,而且你本身也没有太大的罪障,那这个时候,你很多条件具足了,今生是你最好的机会了,你一定要把你的后路斩断,就是我们说的「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这种决心,加起来就是我们一个菩提心的基础――出离心。

【30】菩萨有两种:一者悲增上,二者智增上。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乙二、发菩提心。

有了出离心的出世的情操,我们才有资格发起真实的菩提心。菩提心有两种,第一个:总相的发心,第二个是别相发心。我们先看总相发心,先把它念一遍:

众生无边誓愿度,依苦谛而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依集谛而发――悲增上菩萨;法门无量誓愿学,依道谛而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依灭谛而发――智增上菩萨。

菩提心,因为它生起的因缘不同,它有悲增上菩萨跟智增上菩萨。如果你这个人,比较喜欢关心弱势团体,这个没有对错,是因为你的根基不同而已了,悲增上跟智增上菩萨,没有哪一个好坏了。有些人他过去生,是以众生的苦而发起的,这种悲增上菩萨,他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在佛堂,我们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会偏重于「下化众生」――大部分时间做义工了。所以他的成佛之道,会先成就福报,再成就智慧。那么智增上菩萨,他比较理性,他是看到经典里面,看到佛菩萨的功德庄严,依法门――佛道的这种清净庄严而发心的,这种人他会大部分的时间在佛堂用功,他比较少的时间做慈善事业。但是,比较少只是行动比较少,他的愿望不能没有。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发了菩提心,一定要两个都具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具足。即便你暂时没有因缘去度化众生,但是你不能有舍弃众生的愿望,这个不能有哦。在实践上、在行动上,可能有所偏重,但是在心中的意乐,不能没有。智增上菩萨会先成就智慧,再成就福报,所以有这两种差别。唯识学的确说菩萨有两种:一者悲增上,二者智增上,就是因为他们所缘境不同。

【31】发菩提心的七个次第!

我们看别相的发心。别相发心在整个大乘的传承,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阿底峡的「七重因果」,一个是寂天菩萨的「自他交换」。我们先看阿底峡尊者的「七重因果法」,先念一遍:

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

在阿底峡尊者的菩提心,它有七个次第,第一个知母,这个最为重要。那么菩提心――他是缘众生法界而发的,缘众生法界第一个:你必须跟众生要建立一个很亲密的关系,什么关系呢?一种母子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观察我们在无量的生命当中,我们曾经有无量无边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一定有一个母亲来生育我们、养育我们。所以说我经过无量的轮回,每一个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比方说天上的飞鸟、比方说地上的蚂蚁,虽然我现在不认识它了,但是它一定做过我的母亲,这个就是你必须跟众生建立一个母子的关系。虽然因缘改变了,它现在的相状,已经不是我的母亲,但是,不能忽略了它前生是我母亲的事实,就是「知母」。

第二个念恩。他是我母亲的时候,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吃,她自己吃最差的,她很辛苦的把我扶养长大,她对我是有恩的,所以说我应该有报恩之心,所以我们对众生要有报恩的心情。所以菩提心是从报恩的心启动起来的。那么因为报恩的心的刺激,我们产生了慈心――希望众生得到安乐、悲心――希望众生拔苦,最后产生增上意乐,而引生菩提心。

在修菩提心当中,整个祖师大德的解释,最为关键的就是「增上意乐」。他说其实诸天,特别是大梵天,初禅以上的诸天,除了禅定,一定要加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其实诸天在看我们众生在受生老病死苦的时候,他也有慈悲心,但是为什么不能讲菩提心呢?因为他没有一种增上意乐。

增上意乐就是你必须把让众生离苦得乐当做你自己的使命感,就是我一定要这样子做,你要有一种承当的使命感。慈悲心,一时的慈悲,跟永恒的菩提心,最大的差别就在这四个字――增上意乐,你要把这件事情,当做是你的生命的使命来做,就是你心中的咒愿。

【32】为什么善光公主生生世世得到尊贵的果报?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波斯匿王,大家都很清楚,他很护持三宝。他有一个小女儿,长得非常的庄严,人缘也非常好,叫善光公主。善光公主从小就得到父母的疼爱,波斯匿王特别的宠爱她,几乎每一天波斯匿王处理完公事的时候,都会到善光公主的房间去,跟她讲几句话、跟她聊聊天。

那么有一天,波斯匿王处理完公事以后,去找善光公主,波斯匿王就一时兴起,说:「哎呀,女儿啊,你今生活得这么快乐,那是我做父亲的,赏赐给你的」。当然善光公主学佛了,她知道「万般皆是业」,她说:「父亲啊,你对我的恩德,我当然知道,但事实上我的快乐,是我的善业所招感的」。

这波斯匿王听了很不高兴,后来第二天又去问她,说:「你觉得你的快乐,是不是我赏赐的呢?」善光公主又跟他讲说:「不是,是善业所感」。连续问了三次,善光公主的回答都一样,这个时候波斯匿王恼羞成怒了。恼羞成怒以后,他就要报复这个善光公主,他就把他亲近的大臣找来说:你去帮我找一个有品德,但是――乞丐,帮我找过来。他就把善光公主嫁给这个乞丐――我看你是不是善业力所感。结果这个善光公主这个人蛮认命的了,她就跟乞丐走了。

跟乞丐走了以后,她问这个乞丐说:你以前家里是干啥的呢?他说:我啊,我的祖先,其实做过官,我们也曾经富贵过了,后来到我老父亲这一代,就家道中落了。她说:那你家道中落,你好歹有一个房子吧?他说:有啊,但是房子都破旧了。他就把她带到他的房子去,善光公主就把这个房子整修一下,就开垦这个田地,两个就种田了,就在那边住下来了,在老房子住下来了。

住下来的以后,有一天在挖这个土的时候,挖到他祖先留下来的珍宝,哈,结果拿出来,善光公主又盖了一个跟她以前住的一模一样的公主宫殿。这个时候,波斯匿王就觉得:哎呀不得了,怎么会这样子呢?他就请教佛陀,佛陀说:善光公主在过去佛叫毗婆尸佛的时候,她就是一个大富长者的一个女众――大富长者的夫人,因为毗婆尸佛已经往生了,所以寺庙就做了一个毗婆尸佛的佛像,善光公主看到这个佛像特别庄严,她就跪下去,就发了两个特别坚定的愿力,第一个:愿我生生世世护持三宝;第二个:愿我所有护持三宝的功德,让我生生世世得到尊贵的果报,她发了两个愿。

当然,她不是一时的善念,她是一种咒愿力啊,然后她就从那个时候起就经常天上――人间都是尊贵,一直到迦舍佛,迦舍佛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一代――迦舍佛时代,这个时候,她还是大富贵的一个夫人,那么她先生,她先生不相信三宝,所以她要去布施的时候,她先生都阻碍她,所以她都偷偷的布施,但经过几年以后,她先生年纪也大了,她就把这个道理告诉他说:其实啊,我们这个金钱是带不走的,暂时的因缘,你必须把这个生灭的财富,转成一种你带得走的功德,你这样才是一种智慧的判断。她先生就被她说动了,后来她先生也就随顺善光公主来布施,那么他先生是谁呢?就是这个乞丐了。

所以我们看到他们两个夫妇俩,在迦舍佛时代同时布施了,后来都同时布施了,但是善光公主布施,她是依止一种清净的愿力――愿我生生世世护持三宝、愿我生生世世得到尊贵的果报,所以她那个心是相续的;那么她先生做善事的时候,是叫做什么?一时的善念!他太太如果不找他做,他就没有这个想法了,他没有一个坚定的愿力了,所以他的果报变得不坚定,他一定要遇到善光公主的带动,他的福报才会现前。

所以你要知道,比方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去布施,布施一百块,福报不一样。因为你那个心力要强嘛――心强则业重,你是依止坚定的愿力去布施的,跟反正你找我去,我也不好意思就跟你一起去了,这样子就差了,带一点勉强,不是你本愿,你只是随顺一时的因缘,那这个果报就差了。

所以说在整个菩提心当中,最重要就是「增上意乐」,就是这四个字而已了。一时的慈悲心跟坚定的菩提心最大的差别,就在这增上意乐,就造成了一个菩萨的同样的布施结果千差万别,就差在这四个字――增上意乐。你把它当做你生命的使命感去做,或者你只是把它当做你一时的因缘去做,这两个结果就完全不同。

【33】自他于苦皆不欲,愿得安乐此心同!

好,我们看丁二的「自他交换」。自他交换,我们依止寂天菩萨的。「自」,就是爱护自己的心;「他」呢,就转成爱护他人的心。有三段,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自他交换」修法:自他于苦皆不欲,愿得安乐此心同;他之求乐亦如我,自他等视求加持。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交换求加持。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众生是一个母子的关系――事相的因缘多;但这个「自他交换」,是一种道理的观察,就是你要有一种智慧,从道理上思考的成分多了。他说「自他于苦皆不欲」,他说我们自己想要离苦得乐,其实,世间上不是你想要离苦得乐,每一个众生都想要离苦得乐,所以,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角度不同,每一个人站的位置不同,但是每一个人想要追求安乐的心是相同的。你说一只蚂蚁,它为什么整天跑来跑去呢?它是希望离苦得乐嘛,它也不是想要跑来跑去,它目的想要离苦得乐嘛。所以,每一个众生想要追求安乐的心跟我一样,所以――「自他等视求加持」。

这个地方是强调自他平等,它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就是其实我们没有比别人差,我们并没有比较特别,我们凡夫的自我意识,总会觉得你自己很特别,好像说地球是绕着你转的,你看我们看相片,第一个会先看谁?先看自己在哪里,对不对?没办法,这是习惯了,这自我意识了。所以我们习惯的会认为说:诶,我比较重要,其实不对的。其实你想离苦得乐,别人也是这样子的想法啊,我们跟别人没有差别,先有这个概念――「我们想离苦得乐,其实一切众生何尝不是呢」?追求离苦得乐的心大家都有,这是第一个概念。

【34】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再看第二个:「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好,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法,有一种安乐的境界,我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把所有的快乐,都放在我自己身上――爱护自己,但是这个结果,却造成了很多的痛苦,因为你增长自我意识,你启动了生死的业力,你自己造成了你生死――无量无边的轮回;反过来,我们把这种快乐回向,跟一切众生分享,却成就一种菩提的善根――一切善法的根本。

所以「生佛差别从此出」:说佛陀的发心,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所以他成佛了;而我们生生世世只为了自私自利,只为了照顾自己,所以我们现在变成这副德性。就是说虽然我们过去生也曾经修了很多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但是因为我们没有一种广大的胸量来摄持这个善法,使我们现在变成非常的卑贱;而佛陀也同时跟我们曾经去修布施、持戒、忍辱,但是他有一个美好的愿力,所以他成佛了。所以,你选择爱护自己是错误的,你应该把爱护自己的心,转成跟一切众生分享,爱别人是比较重要!你看我们现在,我们生生世世都是照顾自己,结果我们得到了什么?也没什么得到了,是吧?现在还是这样子,是吧?我们是不是应该心态改变一下――我们处处想到众生,结果你自己最受用了。

我们在讲到一个观念啊:你修善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因为那个心是业主啊!

【35】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

我们看第三段:「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正式自他交换――把好的善业、好的可乐的果报,都回向给众生,反而把痛苦的因果,由我来承当。「如风去来」,风呢,把好的东西吹出去,把不好的东西吹过来,产生取舍――我们取众生的痛苦,那么舍掉自身的安乐――「由此发心求加持」。

这个自他交换,你要修自他交换,你要突破你心理的障碍。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你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你真的能代众生受苦吗?众生的业会跑到你身上吗?这业可不可以跑来跑去啊?业如果能够跑来跑去,那佛陀就把业全部带走就好了呗,是吧?佛陀因地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度」,发这个愿呢,是不是?业不可能跑来跑去了,是你自己造的,你自己去承当了,不可能跑来跑去了,但是,你发这个愿对你有帮助了。

所以说在整个修菩提心,忏公师父很强调修「学吃亏」,就是这样,就是:我宁可让我自己吃亏。学吃亏,你要修自他交换的心态,如果你这个人经常喜欢跟人家争,要去占便宜,你大概就不可能生菩提心了。

「我付出的很多,但是都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把我当一回事」――诶,这个最好了,最好了!

我问你一个问题:佛法讲因果,对不对?你付出很多,结果你得到很少,那个差的额,跑到哪里去了?

那肯定是保存下来了!所以你要学吃亏,你生命才会不断的增上啊!你想想看:你付出得很少,结果得到的很多,这样好不好?你在花你以前的福报啊,你的生命不断的在退步啊,你是来享福的、你是来消耗你能量的。所以你占便宜,其实你是在耗损你的福报,你都不知道啊。

所以它这个自他交换的基本精神,就是学吃亏嘛!我们一念心性,它很奇怪哦,一念心性,我们一念心性它是一个具足无量的功德,但是你越不要,它就越出现;你越占有,越没有,很奇怪。一念心性本来具足,但是你必须用施舍的心来熏习它,它才会出现功德;你用占有的心来熏习它,你就变得悭贪。我们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说你今天生起一个佛心,你才会出现佛的功德庄严;你生起一个悭贪的心,你自己就变成一个饿鬼道,是这样子的。你用你的心态,来带动你内心的这个善恶的功德,功德跟过失了,是你自己的心去熏习它的。

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么说了,说佛陀啊,派了一个使者去考察上天跟地狱的差别。这个使者到了天上,看到这个天上的人,很快乐,气色很好,他说怎么回事呢?噢,刚好吃饭时间,他就过去参加他们的吃饭,他们吃饭哪,拿一双一公尺的筷子,那每一个人都用筷子夹给别人,结果大家吃得很高兴;这个使者又到了地狱去,他看到地狱的人很苦恼,每一个人面黄肌瘦,也是吃饭时间,他也去参加他们吃饭,筷子也是一公尺,但是,每一个人都想把筷子往自己口里夹,结果没有一个人吃得到。所以,这个筷子,就是你内心的操作,你可以选择把筷子往里面夹――你生生世世贫穷,你越想占便宜,你来生就贫穷。你必须有一种吃亏的施舍的心理,像筷子――你可以把筷子往里面靠,你也可以把筷子往外面靠,但是因缘就不一样了。

【36】假借众生的因缘来产生施舍!

我们第一堂课讲过,我们一念心――「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们一念心具足无量的宝藏,我们一念心也具足无量的地雷,你操作得当,它的宝藏就表现出来;你操作失当,它地雷就表现出来。你用悭贪的心来造作,你来生就贫穷,是你自己的心去熏习你的真如,表现出来;你用施舍的心,你是用学吃亏的心来熏习你的真如,它就出现宝藏,就是这么回事,叫做「心作心是」,你内心自己去造作,你内心自己去承当。这个不是佛陀发明的哦,是佛陀他观察到这个真相,这是宇宙间的轨则――人世间是你自己的心去熏习你的真如,然后,自心――叫做「不思议心不思议变」,它熏习以后产生变化的。你用布施的心来熏真如,真如就出现富贵的果报;你用持戒的心熏真如,你就出现尊贵的果报,这个道理不是佛陀发明的哦,是佛陀发现的。

所以我们用一种施舍的心,经常生起施舍的心,结果不是别人得到利益,是你自己得到利益,这个叫做借众生的因缘来修心,假借众生的因缘,来产生施舍,结果让菩萨自己增上,叫「借事修心」,是这个道理。你必须把这个观念弄通了,你才知道怎么去做的――自他交换。

这个就是我们前面说过了,先修出离心,再成就菩提心。依止菩提心,我们生命就有一个根本,你以后所有的善法,都必须用菩提心来推动,是这个意思。

好,我们这一堂课先上到这里,其它的有关菩提心要怎么增上,我们建立了菩提心以后,这个菩提心的幼苗要怎么样去灌溉它,让它增长广大,这个我们明天再来做说明。好,我们今天上到这里。

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37】观一念心性的时候,是怎么观呢?

《菩提心修学述要》

第5卷

诸位法师慈悲,社科会赵院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二面,甲四:菩提心之退失。

在我们大乘佛教的传承当中,讲到对生命的观察,最为详细、最为圆满的,就是天台宗的《止观》,天台智者大师他引导我们菩萨应该怎么去观察人生呢?他提出了一个「一心三观」的思想,这个思想影响我们中国佛教两千多年,每一个人都觉得这个是最圆满的观察方式。

一心三观,首先他在观察人生的时候,他必须要先找到一个所观境。在天台宗观察人生,首先你要找到生命的根源,根源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是一个人,我有人的相状、人的思想、人的感受,但是这个不叫根源,这个是生命的枝末,那是一个业力去熏习我们的本性,显出来一个暂时的水泡,那不是大海。

什么是我们生命的根源呢?

就是我们从生命当中回光返照,找到我们最初的本来面目。简单的讲,就是现前一念心性,也就是诸位你现在你能够去听经、闻法,去思惟法义的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这一念明了的心性,这个就是我们的根源。但是这个心性本来没有相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那么我们在观一念心性的时候,是怎么观呢?

是从三个角度观进去:空、假、中三观,一心三观。

第一个我们用空观来照这一念心性,我们发觉:一念心性本来清净。这个清净本然的意思就是说:不是你修行它才清净的,不是这个意思。所谓的本然就是说,它本来就是这样子,不管你有没有修行,它就是这样子。所以这个清净本然,它不是修来的,它是本来如此。既然是本来如此,表示什么?表示它不受染污。如果这个清净是修来的,那就糟了,修来的是有造作性的――因缘所生,它也就会随因缘而变化。因为它是本来清净,所以它本身不受染污的。这是从空观的角度来看――即便我们无始劫来,打了很多妄想;即便我们无始劫来,造了很多的罪业,但是它还是一样――「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受染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有一天可以成佛的主要的理论基础,就是因为心性不受染污,从空观当中,照了我们心性的本体。

第二个:假观,这个最重要了。假观能够看到整个众生的因缘果报的差别,我们现在不谈十法界这么详细,我们就把人生,从《楞严经》的角度分成两门,一心开出两门,《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从假观,假观就是讲因缘――不讲本体,讲作用,它说我们人的心,是有两个门:一个是前门,一个后门;一个是通往生死痛苦的门,一个是通往涅安乐的门。

我们一念心性,同时具足两个门,你为什么那么痛苦?你为什么在六道轮回?因为你打开了痛苦之门,是你自己打开的。为什么十方诸佛,他也是一念心性,他能够万德庄严?因为他打开了涅安乐之门,我们没有把它打开,我们没有去走这个门。

【38】什么是痛苦之门呢?

那么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我们向外攀缘,所以我们打开了生死痛苦之门。攀缘心是怎么来的,这个我们要了解,否则你不了解它,你就不可能消灭它。佛法最大的罪业就是愚痴,因为你愚痴,所以你没办法改变自己,是吧?攀缘心有三个相貌:受、想、行。

第一个感受。一个人会攀缘,它肯定用快乐的感受来引诱你,我们曾经在生命当中有些快乐的感受:比方说你小时候,有人给你温暖、给你关怀,你产生快乐的感受;比方说你痛苦的时候,有人资助你金钱,你对金钱产生快乐的感受;比方说有人赞美你,你因为别人的赞美,你产生快乐的感受。那么这种快乐的感受会刺激你的想象,你会把这个感受,经过你的想象,把它无极限的扩大。其实很多感受,是我们自己透过想象力把它扩大的,我们――哎呀,这个金钱太美妙了;哎呀,这种被赞美的感受太美妙了,等等。但是想象,对我们还不足以构成一种主导的力量,但是当你对一件事情,你从小到大,不断的去想象――想久成思,变成一种执着了,变成你一种目标了,变成你生命中的一种愿望了,你就要小心了。

所以从感受,提升到想象,最后变成一种行蕴的执取,它就产生一种强大的主导性,就打开了痛苦之门。

我们为什么攀缘?因为我们曾经对三界的可乐的果报,产生美好的感受,然后产生想象,最后产生执着,但是,不幸的是:我们只看到它好的一面,我们没有看到它痛苦的一面。

其实三界的快乐,在佛陀的经典上的开示:只要你去追求,你一定要付出代价,没有例外的。佛陀说:世间的快乐,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说我去吃这个刀锋上的蜂蜜,你吃到蜂蜜很甜美,是吧?但是你忘了蜂蜜后面有一个刀,把你割伤了。但是我们一般人很奇怪了,因为它变成一种执着以后,它变成盲点了,他已经不在乎他的痛苦了。

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一次一次在三界投胎呢?因为我们把三界的这种快乐的感受,产生一种盲目的追求,叫做一种「攀缘」,或者叫「颠倒想」,我们现在已经看不清楚快乐的背后的痛苦。所以佛陀说快乐有两种:一者世间乐,一者出世间乐;世间乐是有过失的,出世间的快乐,是没有过失的。当然,身为有情众生,追求快乐,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并不一定要去吃刀上的蜂蜜,我们可以吃桌上的蜂蜜,是吧?我们在佛法上用功,我们去拜佛、静坐,我们身心也会出现快乐,这个快乐没有过失。

所以说我们在追求快乐的时候,我们夹带我们心中的颠倒,所以我们打开了痛苦之门,这个是我们现在就是这个样子的。那怎么办呢?那谁来帮我打开涅安乐之门呢――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了!看到我们老是走这个痛苦之门,佛陀说其实你有另外一个选择嘛,我们可以改走另外一个安乐之门的,因为我们心性本来就有安乐之门。

【39】我们怎么打开涅安乐之门呢?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打开涅安乐之门,第一个:就是我们刚开始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的善念,先成就善念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是第一个基础。从这个善念的福德力,再提升到智慧的观照,最后,变成你一种愿望。菩萨的修学,最高的境界不是智慧哟,是心中的愿望――菩提心,最后――咒愿。因为菩提心已经没有理由了,「我要这样子做,我已经不经过判断了」,菩萨一但把愿发出来以后,他是用他的生命去实践他的愿望。所以从善念到正念,正念就是智慧了,从正念到咒愿,那是最高了。

所以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真的要行菩萨道,你要放弃你的感受!如果你还在乎你的感受,你就一再的启动生死之门,你要离开三界,变成不可能!不管你多用功、不管你一天拜几千拜,只要你对你的感受还看得很重要,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了,不可能!因为你在走生死的门,你怎么可能出现涅呢?不合乎因缘法嘛。

我们要了生死,只有一个方法――慢慢把生死之门关起来,当然,不是说叫你现在――我眼睛也不要看了、耳朵也不听,不是这样了,佛法不是逃避,是叫你都摄六根,没有叫你关闭六根,是吧?就是说你今天遇到一个东西,感受的时候,你要能够见相离相,慢慢的知道:它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缘生缘灭,你走过去就好了――无住!把你的感受放掉,古人说的:「放四大,莫把捉」――不要老是抓着感受不放,它来就来、走就走,你要慢慢的放下你的感受,你才能够走上清净的智慧、清净的愿望的涅之路。所以,你必须面临抉择,没有人同时又要走生死之门,又走涅之门,没有这样子的。

【40】从妄想执着当中,回到了菩提本愿!

所以我们今天的菩提心,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必须要慢慢的关闭向外攀缘的这种老是跟着感觉走的这个门。那你说:我以前的生命的动力,都是感觉来引导我的了――我为什么愿意读书?因为我希望追求快乐,因为我读书能够得到好的工作,是吧?没有人真正喜欢读书了,很少了,大部分都是为了谋求好职位;但他为什么喜欢工作呢?他也不是真的想工作,他为了挣钱,是吧?那他为什么为了赚钱呢?因为他要过美好的快乐的生活……所以说穿了:人还是追求快乐感受嘛!

我们从小到大,一切的努力,只为了一个――追求美好的感受,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所以我们愿意读书,我们愿意牺牲我们的时间,去读书、去工作。但是快乐的感受出现了以后,我们也付出惨痛的代价。你看我们在三界里面一次一次的轮回到现在,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有那种虚妄的感受,但是那个感受,付出我们的辛苦、带动我们的烦恼、带动我们的罪业,引生生死的轮回――我们就为了追求刀上的蜂蜜。

所以我们不能再为了感觉而活了,我们应该为了愿望、理想、抱负而活,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必须放弃你的感受,从今以后,你的生命,由愿望来引导你,这个时候,你的生死之门就慢慢的关掉了,你就走上了跟十方诸佛同一个道路了――走上了菩提道了。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达佛的境界,但起码你上路了,是吧?你走上了菩提道了,成佛是迟早的问题,至少道路没有错了。

所以所谓的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说:放弃你的感受,打开我们的愿望,把心胸放宽,开始根据我们的愿望来实践。那么这样子,你的生命开始反转,你的生死业力慢慢的淡薄,你的涅的功德慢慢的出现,这个佛法叫做「返妄归真」――从妄想执着当中,回到了菩提本愿,这个是我们这次课程的主要目的。

【41】一个人会退失菩提心,是有它的道理的!

我们看讲义第十二面――甲四的菩提心的退失。

我们上一堂课,讲到菩提心的修学的方法,这以下我们要说明:当我们建立菩提心的过程,要注意什么事情,以避免它的退失。菩提心是打开涅的一个重要的钥匙,但是你不能让它失掉,我们有两个因缘会退失,第一个:约本质名退失。我们先看第一段:约本质名退失。我们请兆鹏先把它念一遍:

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

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这个地方《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说:为什么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以后,他走了无上菩提道,走着走着,后来就不走了呢?这个地方有两个因缘,第一个:他本身的善根力薄弱――「障深慧浅」,他的障碍特别深。

说有一类众生,他本身宿世的善根栽培减少,这个人善根少是什么意思啊?诸位知道什么叫善根少?如果你学佛法,你经常不看经典,只喜欢做慈善事业,只喜欢拜佛,你就变成善根少,你变成钝根菩萨!就是你的智慧――判断力很薄弱。我们所有的智慧来源,只有从经典上――闻、思、修,佛法的智慧,没有一个是可以从生命中去得来的,没有!我们生命经验得来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九全部是错的,因为你的生命经验都是从感受来嘛,感受的刺激,产生想象,想象以后,产生执着,你怎么可能产生智慧呢?如果你生命经验可以产生智慧,佛陀不要出世了,我们也不可能一次一次在生命当中转,转这么久还转不出去。你看经典,佛陀的智慧都是跟我们思考模式相反的,表示我们的生命给我们的经验的讯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错的,大部分都是错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看经典,才知道什么是生命的真相。

所以善根微小,就是这个人,他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不喜欢读经典;第二个读了以后,也不想思惟。这个人他怎么办呢?他没有智慧引导,只好跟着感觉走了,是吧?「诶,我感觉很好,我看到这个衣服很漂亮,就去买了,因为为什么?因为感觉好」――完全由感觉来主导你呀,这个人叫「善根减少」。

「久远已来,烦恼深厚」,他不但善根薄,他所熏习的欲望特别重,那么这个人,当然他也可能曾经供养三宝,跟三宝结缘,他能够跟三宝结缘,但是他遇到三宝的时候,他起人天种子,他希望来生得大富贵,他不喜欢要出离;或者他出离,他也是偏向于小乘的空性,没有大乘的菩萨的愿望;即便追求大乘,他的菩萨的善根,也是不决定,「若进若退」。这个「若进若退」,古德――法藏大师解释:是内心犹豫不决。因为他的善根夹杂了人天的善根,夹杂二乘善根,这个善根――不纯。

所以说,如果你本身宿世的栽培,智慧的善根薄弱,烦恼粗重,你现在今生刚开始发菩提心,除非你有很大的决心,花很大的时间去改变,否则,这个人他初发心容易退,这是第一个――本身的内因力薄弱。

第二个:他所接触的外缘力比较差――环境。说这个人也曾经供养诸佛,但是时间很短,没有超过一万劫,那么在这个供养的当中,也可能因为四种因缘而发心,第一个:见佛色相而发心。阿难尊者就是这样,说:阿难尊者,你为什么发心呢?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啊,非常庄严哪,我也想要这样子,所以我就发心学佛了――依止佛身相而发心;或者供养众僧而发心――诶,你曾经到哪一个僧团,看到僧团的庄严,发了修行的心――执着僧团的庄严相而发心;或者依止这个二乘人这种劣根性的法而发心;或者学他发心――别人叫你发心,你也跟着发心,到底是怎么回事,道理上你也不懂。

那么这四种因缘的发心,如是等四种因缘发心,善根都犹豫不决,遇到恶因缘的刺激,就容易退失菩提心,而堕入二乘地,乃至于人天种性。

【42】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在《楞严经》上说你的发心,不能有一个相状,我们这样讲高标准哪,高标准!即便这个相状,是一个佛陀的庄严相状,都不可以!为什么?《楞严经》上说:只要是相状的东西,它会变化。你说佛相好,但是佛陀他示现他也会老病死,他要衰老,佛陀相好庄严,那佛老了以后,你就不学佛了?你看到僧团的庄严,到了末法时代,僧团开始不庄严了,你就受伤了,所以,你一旦是依相状而发心,你肯定因为相状的变化,而产生挫折嘛。

佛陀在《楞严经》讲出一个譬喻说:你现在的修行,是依止相状来修行,有一个相状来带动你,那表示你的善根是借来的,借来的就不是你的东西。佛陀比方说:你看,天空中有光明,这光明是怎么回事呢――跟太阳借来的,太阳走的时候,它把光明带走了;你看树上的风在吹,它那个树叶在动,为什么有这个动相――跟风借来的,风走的时候,它把动相带走了。佛陀问阿难尊者说,说你检讨一下你内心的善根,哪些是借来的?借来的是要还的?哦,你今天拜佛的善根,一定要有一个很庄严的佛像、还有一个很好的供品、还要把冷气打开来、还有一个蒲团,你才可以拜佛,那你这个拜佛,跟四个东西借来的,有四个因缘:第一个要有佛像、有蒲团、有冷气、有香花灯烛,那你临命终万一要缺一个因缘,你的拜佛的善根就生不起来了?

所以叫生灭性就是说:你的心不能跟外面借来的。所以为什么叫临终的正念?你要培养一种「离一切相」,就是说:我这个善根,发起来的时候,跟相状都没有关系,我的修行只有一个目的,开显我自性的功德――称性起修。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所以,佛陀问阿难尊者说:凡是你借来的东西,都把它还走以后,剩下才是你的东西了。从大乘的高标准,一个人发菩提心,只有一个理由:因为你有真如佛性!你必须把真如佛性的珍宝开展出来,而开展真如佛性的功德的只有一个方法――发菩提心,用菩提心打开通往你珍宝之门,所以我发菩提心。「我为了要开显我的佛性的功德,发菩提心」,只有这个理由,是真实的。

在《楞严经》说,这个理由以外的菩提心,全部不承认,因为这个靠不住。不管这个理由,是多么的冠冕堂皇的,说:诶,我看到佛像而发心,这个很好啊,是很好,但是不真实,因为你心中有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便这个相是佛像,也是虚妄,你发心不能有相状的。当然,初学者,我们就不要要求太高,但是你慢慢慢慢的,你开始要从一个积集善业,要到了生死的时候,你这个相状先陪你走过一个初学的阶段,但是慢慢慢慢你要把心中的相放掉了,你开始要依真如起修了,人不能老是靠相状来支持你,因为相状――你借来的东西,临命终,这个相状要还给人家的。我们刚开始可以「借相修心」,但是你借,暂时借一借可以,你把它执着成这个相,就完了,就不可以了。

所以,为什么这个人会退呢?他是借四种相嘛:见佛色相发心、看到僧团而发心、借二乘人的这个修行而发心,或者是有善知识的引导而发心,没有一个是依止自己的――「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而发心,没有。如果你善根真的深厚,你就把你初学者的相――放掉,重新发心――依真如发心。如果你现在「我心中还要靠某些相来支持我、来刺激我对三宝的皈依」,那你就把相状「暂时」保留,暂时保留,但是这个是暂时保留,你一定要知道:总有一天,你要提升到依止真如而发心的。因为这个相状的发心,在《楞严经》说这叫「客人」,客人他是来挂单的,他有来要有走嘛,你要依止主人,就是你的一念真如本性。

这个地方讲本质而退失,就是说一个人会退失菩提心,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你的发心住在相状。

【43】有三种障碍会破坏菩萨的菩提心戒体!

我们再看乙二的「约作用名退失」。我已经真实发心了,我也依止真如而发心了,但是也有可能会退,就是在你心性的活动作用当中,有三个大忌。我们看讲义,先把它念一遍: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恚,横于自他,而生恼害;二、我慢,于诸僧宝,而生轻忽;三、懈怠,于诸妙法,不肯学习;三法有一,牵入恶道,忘失信心。

这是益大师对所有菩萨的勉励。说有三种障碍,会破坏菩萨的菩提心的戒体,使令我们大乘的信心退没,这是要注意的。

第一个:恚,横于自他,而生恼害。我们菩提心生起来以后,要注意恚的问题,你说我发了菩提心,但是我很喜欢吃巧克力蛋糕――乱不了!你对饮食的贪爱,不障碍菩提心;但是你经常发脾气,你要小心了,要小心了!有些烦恼的活动,是不障碍菩提心的,但是有些烦恼的活动,它是会侵损菩提心的,比方说恚,你经常跟众生产生对立――「横于自他,而生恼害」,「这个人他闯红灯、这个人也不遵守交通规矩……」他有过失,没有错,但是你身为一个菩提心,你不能批判他,你应该怜悯他,是吧?因为你不是一个凡夫,你现在不是一个好人,你是用菩萨的标准,所以在菩萨戒里面,诸位,你看菩萨戒的恚,恚,没有理由!佛陀在制戒的时候,在菩萨戒了,对贪欲,他制的比较松,菩萨喜欢吃好、住好,佛陀没有严格要求,只要不影响你,不要被人讥嫌就好;但是,恚,你看看菩萨戒,你把菩萨戒,不管是《梵网》、不管《瑜伽》,你读读看――非常严格!

这个人恼害你,你起心了,你一定要马上调伏;这个人,恼害你,他马上跟你忏悔,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一定要接受。心不受悔――他向你忏悔,他刺激你、毁谤你,他一旦向你悔过了,你马上要接受。你心――没有任何理由!不管你是对还是错,心,因为心本身会伤害菩提心的问题,佛陀是保护你啊。我们遇到了逆境,我们只能够说:这是我个人的因缘,我今天欠他的,你要转你的心。你建立了菩提心以后,你的思考模式,不能再用世间的思考,说:因为你对我怎么样,所以我对你发脾气是正确的,没有这回事情。我对你这样好,你对我无情无义,那是我过去生欠你的,我该还你还你,菩萨是要用智慧来解读内心的,不是用感觉的。

所以,你一个人经常发脾气,你经常批评别人的过失,你要小心了――伤害你菩提心。

第二个:我慢,于诸僧宝,而生轻忽。本来高慢心的所缘境是很广的,包括上面的僧宝、包括你的同辈、包括你的下辈,但是这个地方,益大师特别提出了「僧宝」,就是我们的善知识。

善知识,当然善知识有善知识的标准,我们依止善知识,有三个条件,宗喀巴大师说在末法时代,有三个重点是判断善知识的。第一个:善知识要坚守四重戒法――不杀、不盗、不妄、不淫,四根本重戒,枝末的就不谈了,因为末法时代,很多威仪戒,你也不能要求太高,但是至少他的四根本重戒,根本戒要清净;第二个:他必须有大悲心,具足大悲――他有帮助众生的意乐;第三个:他有方法――具足善巧。他有慈悲心,他没有方法,来引导你,那你也不能受益,是吧?第一个:坚持四重;第二个:具足大悲:第三个:他有善巧方便,这个人就值得你依止了,因为他对你就有好处了。所以我们看到僧宝里面有一些不好的威仪,你就轻忽、高慢,而不肯学习,那么这样子,也会障碍菩提心。

第三个是懈怠,于诸妙法,不肯学习。这个最严重,愚痴了。一个人发了菩提心以后,不想进步,就不再读大乘经典了。我们菩提心发了以后,是要用经典去滋润那个幼苗慢慢增长广大的,没有人说发了菩提心以后,就大事已办了,不是啊。你一个人经常不读大乘经典,你菩提心就干掉了,就枯萎了,「常随佛学」,是吧?你用佛法的水,要滋润这个菩提的种子。所以,懈怠――障碍菩提心,这三个。

这三个只要有一个,你的菩提心就失掉,你就走到你的生死的道路去,最后乃至于堕落到恶道去,忘失大乘善心。

【44】保护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好,有关这一点我们看附表。佛陀在制了这个菩萨的十重,除了杀盗淫妄四重以外,为了保护菩提心,就提出了六增上戒,在这个《梵网经》十重里面,除了杀盗淫妄,他提出了六增上戒。

第一个:酤酒戒。酤酒戒呢,这个酒是无明药,你不能卖酒了,菩萨自己喝酒――犯轻罪,但是你把酒卖给别人,你伤害别人的智慧,因为这个酒喝了以后,你这个智慧就没有判断力了――无明之药,这个是痴。

第二个:说四众过。这个四众包括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包括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受了菩萨戒的优婆塞、优婆夷,那么你这样子则产生心、产生对立,伤害菩萨戒。

第三个:自赞毁他。赞美自己的功德,毁谤他人的过失――高慢。

第四个:悭惜加毁戒。别人向你求法,或者求财,你没有多少给予、给他,而甚至于加以毁谤、骂辱。高慢心,也是障碍菩提心。

第五个:心不受悔。这个人曾经对不起你,但是他现在如法忏悔了,但是你不接受,你愿意让心相续下去――障碍菩提心,这个是你心。

第六个:谤三宝戒,特别是谤大乘的甚深的佛法。你说这个大乘佛法,非佛说了,怎么样了……这个就是愚痴了。

那么也就是说其实六增上戒,益大师把它会归起来,就三种烦恼――恚、我慢、跟懈怠,这三个是特别要注意的,所有的烦恼里面,你会侵损伤害菩提心的这三个。这个就是讲到他在菩提心生起的过程,还有生起以后,在作用方面要注意的两个事情。

【45】空观的智慧是保护菩提心的!

我们看甲五的「菩提心的增上」。我们除了在消极上,防止菩提心的退失啊,在积极方面,我们一旦发了菩提心,应该怎么让它增上。这个地方有三段,第一个:深观实相;第二个:广修方便;第三个:历事练心。

深观实相,就是你要有经常读诵大乘经典。菩提心,最重要就是智慧的水要去灌溉它,智慧跟慈悲这两个,尤其是智慧,初学者,如果你不智慧增上,你菩提心真的守不住,就算你发了,也守不住。那么在智慧当中,空假中三观,先看空观,我们经常用空观的智慧来照我一念心性――如实空义。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一个菩提心,要能够坚固的守住,空性的智慧最重要了,空观的智慧是保护菩提心的。他怎么修空观呢?他说:我们应该从生灭的因缘当中,悟入不生不灭的真如门。说你一个菩萨,不要老是在生灭的相状打转――这个人对我比较好、这个人对我不好;这个是个好人、这个是个坏人……都是一个生灭的相状,你要经常的回光返照你一念不生不灭的清净心才好。那怎么观呢?

说你观察你现在的五蕴身心――色、受、想、行、识,不管是色法、不管是心法,心法是受想行识,乃至于外在的六尘境界――毕竟无念。毕竟无念,就是毕竟空寂,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都是因缘假相表现出来的,它没有一个实体。因为心没有一个实体的相状,所以从时间,十方就包括时间和空间了,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不管是空间上的十法界,去追求,心哪――没有一个真实的体相可得。

那么没有体相可得,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心中有相呢?是因为我们迷惑了,把东方当做西方了,但是「方实不转」,但是东方还是东方,西方还是西方。就是说,你把东方当成西方,但是东方还是东方。那比喻说:我们认为心中有相状,那也是我们的执着,我们认为心中有相状,其实心还是没有相状。所以「众生亦尔,无明迷故」,所以把心当做念,这个「念」,就是妄想。我们认为我心中的相状,就是自我,其实心本来就没有动转,本来就没有相状。所以我们应该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知心无念」。我们在跟人、事接触的时候,第一个是感受,感受没有相状,但是感受以后产生想象,就有相状。如果你跟他结善缘,你产生快乐的感受,这个人在你的心中,他的记忆的保存,你肯定保存一个美好的相状,你一定把这个相状,把它放在我最喜欢的那个仓库里面;如果他跟你结恶缘,你看到他的时候,你会产生痛苦,你这种痛苦的经验,你就会安立一个不好的相状――这个人,他怎么样怎么样,你会安立他会伤害你,他会刺激你,你把不好的不美好的相状都加在他身上,这个人的记忆,就放在痛苦的记忆里面。但是,你心中带了这么多相状――你就完了!因为你把你自己,我们讲「物化」,物质化了,因为心本来没有相状嘛,物质才有相状嘛。你心中收集越多相状,你就越难成佛,你把你的心物化了。

【46】我们的心性本来是没有相状的!

有一个猎人,他养一只老鹰,就为了省钱哪,就把这个老鹰,把它放在那个鸡里面去养,因为小老鹰跟鸡长得差不多呗,那么这个老鹰,它一天到晚跟鸡在一起,它眼睛看到的就是鸡,它六根接触的相都是鸡的相状,只是大鸡跟小鸡――母鸡跟小鸡而已啊,所以,它跟鸡在一起久了,它心中产生相状,它认为它也是一个鸡了,哈哈,只是这个手爪比较壮的鸡而已嘛。那么它的心被物化了,它被物质化了,被这个鸡的相状――心随相转,心随境转,所以它长大以后,它有强大的翅膀,但是它飞不起来。因为它认为它是鸡――「你看过鸡有飞过吗,是吧」?所以这个猎人看养大了,要带它去打猎,诶,这只老鹰飞不起来,它只会跑不会飞,这个猎人很失望,把这个老鹰,带到最高的山顶上,准备把它「放生」。但是,当这个老鹰一放出去的时候,这个老鹰从山顶上自由落体到一半的时候,它的潜能发挥出来了,它的本能发挥出来了,展开翅膀――飞翔。

我们众生亦复如是,我们内心当中有无量的潜能,但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从小到大,我们接触很多相状,我们收集了很多相状,把自己物化了,我们说:哎呀,这件事我做不到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做成功过;这个人我没办法度化他,因为我过去度化他,我产生一个不好的相状,一个经验。所以我们被相状,把我们自己自我设限了,这是障碍哦。你要把这个相状全部拨开来,看到你的本来面目,你本来没有相状的,你自己拿相状来限制自己,不是你做不到,是你自己认为做不到,就像老鹰一样,它可以飞,它自己认为它不能飞嘛。

所以我们为什么经常修空观?就是把心中的相状,把它扫掉,重新把它归零――「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思考模式很重要。菩萨在行动上,可以缓慢,我们有了过失,有些功德,我们生不起来,我们要告诉自己:没关系,给我一点时间,我慢慢的往好的方向走。但是你不能够说:我放弃了,我被相状限制住了,不可以哦!所以你发了菩提心,你没有资格说我做不到,你没有资格讲,你只要讲「我做不到」,你的菩提心大概就差不多没了。你应该说:我慢慢做,我慢慢做,我慢慢改。因为什么呢?因为我心中也是有很多我相、人相的障碍,那相状都是生灭的,你把相状拨开来,看到什么?看到了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具足无量性功德的一念心性,你可以把它开发出来。不要被心中的相状产生迷惑,把它放掉,为什么?「知心无念」,我们心性,本来没有相状,记得吗?你还记得你最初的相貌吗?本来没有相状,相状是后来有的。

好,我们休息十五分钟。

【47】建立菩提心是刻不容缓的!

《菩提心修学述要》

第6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四面,我们讲到丙二:如实不空义。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成就很多很多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但是这么多的功德当中,它有一个根本,所以大乘佛法的修学跟种树的道理是很像的,我们在种树的过程当中,一定先有根,你把根照顾好了,它才有枝叶花果。没有一个人说这棵树没有根,就有枝叶花果的,不可能,修行它是有它的先后的次第的。大乘佛法的根是什么?就是你心中要有一个愿望――菩提本愿,「我从今以后,我不再跟着我的感觉走了,我要依止我的愿望去行动」,你必须在心中,有一个理想,有一个愿望,来引导你的身口意。虽然我们很多的行为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们经常的依止愿望来做,不断的调整自己,让这个愿的力量,慢慢的扩大,你就有希望了。

所以,你不管你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你一定先有根本,先有本,再有末。如果你没有菩提心,所有的善法,通通不算,不算数。严格来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魔业就是生死业,你这种善法,来生让你做一个大国王,但是你会放逸,最后,你还是堕落,没有太大意义了。

所以建立菩提心是刻不容缓的,那是非常重要的,严格来说菩提心没有建立起来,你心中的本愿没有生起来,你根本还没上路,是吧?你还是跟着妄想在转,还是活在感受――妄想――执着,你还是随顺着生死的流转门在走,是吧?所以我们今天就是说,你一定要让自己产生一种愿望来引导你,先把你的根,菩提树的根先种好,有了根以后,你要用智慧的水去灌溉它。前面讲到用空观的智慧,你要告诉你自己:你心中的生命,累积很多的经验,产生很多的相状,那些都是后来有的,不是你本来的东西,是吧――「知心无念」。

这个是讲到真如的空义。

【48】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

我们讲真如的不空,真如虽然空,但是它有无量的功德庄严。我们看「如实不空义」,看论文,请合掌: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

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如实不空义我们看,它这个第一段,是把前面的如实空义,这个心性的本体,再重复了一次。它说真如的自体,是整个六道凡夫、二乘人、大乘的菩萨,从一念心性的本体上来看,是没有增减的,「在凡不增,在圣不减」。修行不是增加佛性,是把佛性把它找出来而已,它本来就在的。在时间上,没有前后的差别;在空间上,没有种种的变化。这个地方是前面的「知心无念」,把这个观念再重复了,它真正要讲的是下一段。

「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这个很重要哦,自性有什么功德呢?它有六种功德,我们古德把它分成三类。

先看般若德。跟智慧有关的,所谓的「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就是我们内心本来就有大智慧光明,那是因为被你的妄想、被执着遮住了。

第二个:解脱德。解脱德就是「自性清净心故」,解脱德就是相对的解脱,相对的来说是业障,就是本来没有业障,业障是我们自己妄想打打打打,打久了,自己打出来了――解脱德,自性清净心故。

法身德――「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法身德就是我们本来没有生死,生死是你的妄想执着变现出来的,所以你只要把你的感觉、妄想、执着,这三个慢慢放下,生死本来就没有――「本来没生死,生死由心现」。所以我们的真如本性――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业障、本来没有生死,那是因为我们错误的向外攀缘,所以产生虚妄的烦恼、产生虚妄的业障、产生虚妄的生死,这个相状就在心性的本体里面,慢慢的显出来,但是我们只要逆转,开始回归到我们的真如,开始依止智慧、依止发愿,这个时候,这些相状就消失掉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真如是具足这么多的功德,而这些功德跟真如的清净本体是不离、不断、不异,它永远没有离开我们,而且它也没有一个断灭的时候,而且它跟真如又是不异,又不是两个东西。乃至一切的清净的佛法功德,我们真如通通满足而没有欠缺,名为如来藏,在因地叫如来藏了,在果地叫如来法身。

它的意思就是说,这句话的假观,这个如实不空就是说,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有很多钱,他有一个小孩,他的家很有钱,但是他跑出去了,他跑出去在外面流浪,搞久了,他自己认为他是一个乞丐,其实他是很有钱,但是他不知道,因为他不想回家嘛,他就在外面流浪流浪流浪……他认为他就是一个乞丐,然后就过着乞丐的生活,那么搞久了,他就认为我就是一个乞丐。他心中产生一个固定的相状,就认为说:诶,我是一个生死凡夫了,大乘经典所说的东西,我通通做不到,因为它是佛的境界,你自己跟佛菩萨切割。世间上的事情,你说做不到,你果然就做不到了。

所以你不能老是认为你业障深重,你一天到晚认为你业障深重,你到最后,你果然业障深重!你要想说:我本来没有业障,那是因缘所生法。所以这个乞丐后来是佛陀派人去把他找回来,在《法华经》是这样讲。所以我们的心性本来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乃至于常乐我净义故」,但是我们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把它开显出来。

【49】一念的平等大愿,启发了真如的功德!

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讲一个公案,值得我们去省思。《竹窗随笔》说莲池大师的寺庙,它的山下有一个外道,估计是修道教的,一个在家居士。他有一种加持力,他持一种很特殊的外道的咒,拿那个咒水给人家吃,不管什么病一吃就好。莲池大师本来不相信,外道哪有那么好的妙法呢?他就化装成一个一般人,莲池大师就混进去里面看是怎么回事,结果莲池大师看完以后,他赞美:这个人不简单,一念的平等大愿,启发了真如的功德,产生加持力。

莲池大师说:我们惭愧啊,他修的是一个外道的法,他的法力很薄弱,但是他心力强,因为任何人供养他,他从来不看的,他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你来,他就尽心尽力为你服务。他说他产生一种类似菩提心的平等的悲愿,他有一种帮助众生的愿力,而这个愿力,把他的真如的功德打开了,一念的平等大愿,而产生加持力。莲池大师说:我们如果用这种心态,来修佛法,那是什么境界?那法力不可思议!心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那加起来不得了!你看他用这种心力去修外道法,尚且如此!就是说这个人能力很强,但是他的工具不好,他开的是一个脚踏车,那如果这个人开的是一个轿车,那不得了――说这个人来学佛,不得了!

所以,我们的真如本性的功德,我们为什么没有开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发一个平等的大愿,我们活在执着当中、相状当中。我们真如不是没有功德,佛陀说:「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有六大功德。我们心中有很多珍宝,但是我们要有钥匙把它打开,就是你要发愿,你要有愿力。怎么发愿,我们后面会讲到。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经常用空假中三观,来观你的内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慢慢慢慢把你心中过去生活中累积的错误的影像,慢慢的把它化掉,心中只有一个菩萨的本愿,这个就是用这个智慧,来增长你的菩提心,所以菩提心要有空正见。

【50】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我们乙二的「广修方便」。这个智慧是一个正行,广修方便是助行,这个地方有四种方便。我们把它先念一遍,先念第一个:

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根本方便,其实它这根本方便,就把前面的如实空跟如实不空的智慧,再重复一次。说我们刚开始用空观的智慧,观一切法――本来无生,本来无生就是毕竟空寂,本来清净,本来没有相状,把心中的我相、人相,过去所累积那些好、坏的印象,全部扫掉,而不住生死。当然我们也应该生起假观,虽然我们一念心性本来清净,但是你念头一动,就是一个因缘,就是一个善恶的因果,所以我们应该灭恶生善,生起大悲的愿力、广修福德、摄受众生,成就万德庄严,而不住于偏空的涅。这就空、假二观要平衡,以随顺法性不住故,不住于「空」,也不住于「有」。

不住空、不住有意思就是说,我们在操作一念心性的时候,有两个原则,《楞严经》说:第一个「离一切相」,但是要「即一切法」。我们心中,事情过了,不能再存有相状,因为相状,你就产生挂碍,但是法不能没有,你要有布施的法、有持戒的法、有忍辱的法,要有六波罗蜜的法,所以我们要怎么样?刚开始要「借相」来修法,比方说我要借众生的相来布施,来产生布施的法,但是它是「借」,而不是「住」。我借这个相状,借众生的相状,引生我的慈悲心,来修布施,但是过了以后,相状就放掉,留下布施的法,所以我们要「借相」来修法。

所以《楞严经》在讲空观的时候,扫掉一切相;到假观的时候,它又告诉你:再把这个相,再借回来。再借回来干什么呢?「借相修心」,或者说「借假修真」。但是你要先是什么?相要先扫掉,再借回来,才不会执着。

我再讲一次:先把相状全部扫掉,但扫掉以后,我没有相,我就不能启发我的造作,没有动力了,没有所缘境了?所以扫掉以后,空观――离一切相,假观再即一切法,要具足一切法,再把这个相借下来。我要假借佛像来拜佛,来成就我皈依的法;我要假借众生苦恼的相,来产生我布施的法,对不对?所以你离一切相以后,把相再暂时的借回来,这样懂吗?先把相状扫掉,再把它暂时再借回来。相状可以用,但是不能执着,你心中完全没有相状,你就产生不了作用,你要怎么拜佛?你肯定要有一个相状,要借这个佛像,启发你的皈依的法,是吧?你的慈悲心,也要借众生的苦恼相,启发你慈悲的法。

所以,相状是先放下,最后再提起来。所以,大乘佛法是放下以后,还要再提起来,放下没有提起来,变二乘人――偏空涅。二乘人不修假观的,二乘人只有「离一切相」,就没有「即一切法」了,所以他的法身叫素法身――清净,但是不庄严。大乘佛法是先把相状拿掉――破执,然后再把它借回来,假借这个相状,来成就你的庄严――万德庄严,来修六波罗蜜。

所以,诸位要知道:相状先把它扫掉,最后还要把它借回来――借假修真,假借这个假相,来产生、启发你内心的功德。你不能说:那我心中离一切相,我拜佛也不要佛像了,不是哦!你还要把这个相借过来,假借佛像,启发我的皈依;假借念佛的音声的相状,来产生我念佛的功德。还是要有音声,但是我借的,「借」跟「执着」不一样,你执着,你就陷进去了,是吧?但是你借,你还是站在真如的角度来借它,你的本位没有变,你是站在真如的角度来借这个相。

这个地方就是讲「离一切相」,最后呢――「即一切法」,先放下,再提起来。所以你看禅宗不是说嘛,刚开始怎么样――「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对不对?他先离相,到最后呢――又「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但是心态不一样了,他不执着了,他是假借如梦如幻的相状,来修习他的功德,叫「借假修真」,他不再颠倒了。

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哦,你一方面不能住于生死,修空观,不能住于生死,离一切相;但是你又修假观,生起大悲,又不能够住于偏空的涅。所以第二个要把相再借回来――业果不失,而把相再借回来,这个就是佛教的「中道」,先离一切相,再即一切法。

【51】礼敬诸佛,广修供养。

我们看二跟三,二跟三很重要哦――定课哦,我们二跟三同时讲。

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另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二跟三,我们看后面的这个七支供养,其实二跟三,就是我们要用七支――七种法门,来供养你的菩提心。菩提心要有养分的,除了智慧养分以外,这七个法门,都能够增长你菩提心的。

第一、二个:礼敬诸佛,广修供养――修学皈依。在菩萨戒,佛陀提醒所有的菩萨,你不管怎么忙,你至少要拜三拜,对佛陀要拜三拜,你要有口业的称叹,有意业的皈依。为什么要修皈依呢?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提出一个道理说:因为你要跟十方诸佛菩萨结缘。不是每一个人都修净土了,有些菩萨道是悲增上菩萨,他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历练哪,那他必须要有一个条件:他必须要生长在有佛法住世的地方。因为你的菩提心是内因啊,但是三宝是增上缘。

诸位你们知道,你们为什么能够生长在台湾,能够听到佛法吗?你为什么不是生长在欧洲国家,乃至于非洲听不到佛法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能听得到佛法,你们知道吗?因为我们过去生跟三宝有结缘!佛菩萨没有所谓的偏心,说:哦,我特别照顾谁,不是这个意思了。佛陀的心是平等,但是「诸法因缘生」,你不供养他,他就不能够跟你在一起,问题不在于佛陀,是我们众生没有释放一种「感」,他就没办法「应」啊。月亮在空中,你没有把这个水拿出来,月亮没办法映上去呀,不是月亮不平等,是我们的水没有准备好。

所以我们拜佛,关键不是说佛要我们去拜他,关键是我们透过拜佛,我们跟佛结缘,我们来生就能够遇到佛法。遇到佛法,有什么好处呢?你在颠倒的时候,有人敲醒你,点醒你啊――出现一道光明哪,否则你没有遇到佛法,你一辈子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你就跟着感觉走啊,就完了。你虽然有善根,但是你善根是在种子位,在睡觉,没有闹钟把它叫醒。

我相信诸位,你能够利用礼拜六、礼拜天来听课,你们一定大乘善根深厚,是吧?我们一个法师,只是一个小闹钟啊,把你的善根唤醒。我不相信你今生才开始学佛,我不相信,只是你的善根睡觉了,在唯识学叫「睡眠」,种子就是在睡眠状态,我们今天说法者,只是一个闹钟啊,把你过去的善根唤醒,如此而已了。但是你必须跟三宝结缘,否则你就……你会住在隔壁,人家在讲经,你还不知道啊,你明明住在隔壁哟!你就是没办法知道,因为你没有缘啊。

所以,我们不断的供养三宝很重要,你一定要跟三宝结缘。在佛法当中,你没有跟三宝结缘,你就失去了救拔的机会了。世间上只有一个人,不用靠三宝――独觉,但是他也顶多到偏空涅,不可能成佛。没有一个人,是不需要佛陀帮助的,不可能,不可能!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骂那个禅宗,骂得很凶啊,你去读读《印光大师文钞》――「禅宗不拜佛,来生退转,比方说某某人,一个大文学士,大文豪,上辈子是出家人,今生看到佛像也不恭敬……」,他说这个人,前生是五祖戒禅师,因为他不拜佛,他看到佛像没感觉了,不跟佛菩萨结缘哪,所以他今生很放逸啊。他说你不跟三宝结缘,吃亏的是你――偏空啊。所以你不管怎么忙,每天至少要拜三拜,否则你跟三宝的缘越来越淡、越来越淡哦,你没有三宝的帮助,你空有善根,但是没有人启发你。

所以这个地方――礼敬三宝,身口意皈依: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赞、意业的观想,每天最少三拜,最少!保持跟三宝的因缘。

【52】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普皆回向。

第三、四个:忏悔业障,随喜功德――净罪集资。忏悔业障是灭恶,随喜功德是生善――净除罪障,积集资粮。在《八大人觉经》说:菩萨虽然是重视善根,但是菩萨不能福报太差,尤其是你要利他的时候,你没有福德资粮,不够!

当然法门很多,我个人提供几个参考。我觉得忏公师父一生有三大法门,是很受益的,在净罪集资方面。

第一个: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如果你没有时间,我建议你先拜三十五佛,也可以,但是前后的发愿文,跟后面的回向文,不能没有,你先拜三十五佛,你拜一段时间,就感觉不一样了――业障消除啊,你觉得你身心比较轻松,修行比较如意一点,不会障碍这样多了,第一个拜八十八佛。

第二个:放蒙山――超度冤亲债主。尤其是女众,如果你曾经堕过胎,你一定要放蒙山,否则你很麻烦,临命终也很麻烦。我个人觉得放蒙山很重要哦,放小蒙山二十分钟。

第三个:持咒。持咒不是只有忏公师父,印光大师也强调持咒。你虽然念佛,多少要持一点咒,尤其是末法时代――鬼神障,你持大悲咒也好、楞严咒咒心也好、往生咒也好,要多少要持一点咒,当助行,忏公师父也持咒。

持咒、拜八十八佛、放小蒙山,这三个法门很快的让你「忏除罪障,积集资粮」。「净罪集资」就是让你这个车乘,走得顺畅一点,虽然菩提心是根本,但是你这个菩提心的车乘在走的时候,前面石头太多,你走得很辛苦啊――破障!

第五、六个:请转法轮,请佛住世。这个地方,前面是福德资粮,这个是智慧,我们前面讲过增长智慧,成就大悲。你要每天有时间诵经,要不然就听经,至少三十分钟,每天!佛法要熏习一下。

诸位要知道啊,你要有一个基本概念:你的内心,如果经常没有佛法进来,你的内心的讯息,就是从六根里面得到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而不幸的是:末法时代,你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的东西,都是刺激你向外攀缘的,不幸是这样的。所以你没有熏习佛法,你就被世间法熏习了,时间长了以后,菩提心就慢慢慢慢枯萎了。每天要充电――至少三十分钟,听听佛法,看看开示也好,增长智慧。

最后:普皆回向,这个最重要――咒愿力。你要把这个功德,回向到你的本愿去,不要让它流落到人天果报。

【53】你一天有多少时间就做多少功课!

这个功课啊,忏公师父提出一个概念说:修行哪,是点点滴滴的功夫。我蛮认同老人家的看法,老人家一生的修行,他提出一种「水滴式」的修行,不要用「暴风雨」的修行。有些人修行,平常不做功课,一开始用功的时候,一天拜三千拜,然后拜了一个月,又不拜了,这样不好――暴风雨,不好。

修行,你看那个水滴――「滴水长流,则能穿石」,对不对?好,你时间不够,没关系,你有多少时间,做多少定课,你就算拜三十五佛,差不多二十五分,三十五佛大概二十五分,如果你拜八十八佛,大概四十五分,就算你拜三十五佛好了,就算,你今天拜、明天拜、后天拜,拜一年、拜三年、拜十年,就不可思议了!为什么?因为它相续。

定课,不要多,但是重点在坚持,就是我每天做、每天做,他就走出一条道路出来了。我现在要听到有人说一天拜三千拜,我听了很害怕,因为这个人不会拜太久;但是如果一个人告诉我他拜一百拜,我会很恭敬他,这个人可以拜很久――正常。

其实我们不是很羡慕说你拜很多,你那种暴风雨的,不会持久。真正的修行者是「水滴式」的修行――三十年、五十年那个下死功夫,那个称得上才真的说有成就了;那个一曝十寒的,那个暴风雨来一阵子,过了以后就停很久,那个没有用啊,没有用啊。

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啊,这六个定课,什么叫定课?就是每天固定的功课。你要把它纳入你生命的一部分,就跟吃饭一样,时间到就去吃饭,时间到就去拜佛。但是,你要纳入定课,有一个条件:你的功课要合理呀,合情合理。你一天有多少时间就做多少功课,就对了,合理了。你订的功课太严、太多,不合理,你做一做就不做了,因为有压力了,修行者也不能没有压力了,但是也不能压力太厉害了。修行人,差不多――四分的压力,六分的自然;或者三分压力,七分自然。如果你每次功课,压力都很大,你功课定太多了。大概三分的压力,四分的……但是你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你不能够说你一天有两个小时的空档,结果你拜三拜,那就没有压力了,那没有压力你没有进步了,对不对?你要订的合情合理了,就是说这个功课刚好做起来很自然,但是又带有一点小小的压力,这个最好;完全没有压力,也不好,完全没有压力,你就没有进步了。

所以这个地方的定课,是你每天要做的,什么叫定课?我们做一个解释:就是时间到了,我拜佛时间到了,我现在不想拜,我不能跟着我的感觉走,我要依止我的愿望,我们讲过跟着愿望走,我不想拜,但是我不管它,我袈裟一披,我照样去,香一点,照样拜,拜几拜,那个感觉就没了。你要慢慢的克服感觉,就是说我们的愿力,我们心中所有的东西,它的力量都是你给它的。

为什么妄想对我们产生那么大的牵动呢?因为我们每次随顺它,力量是你给它的。你现在你设定一个本愿以后,你既然设定一个本愿,你也应该给它一个很大的力量,就是不断的随顺你的本愿。你不是发了愿以后,什么都不管,那你这个愿是白发了,是吧?发虚愿哪。你既然设定一个目标,心中许下一个誓愿,你就必须赋予这个愿望,产生强大的力量――它说了算,它在你生命当中是最重要的,这个愿力到临终才能产生主导性。

【54】你发了愿以后,你必须要不断的长养这个愿!

好,我们看最后一段,四者:大愿平等方便。这个是做一个收尾,我们把它念一遍:

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这个地方讲到发愿的问题――大愿平等,就是把前面的智慧的观察,还有你种种七支供养的定课,把它会归到你的本愿上去。我们一再强调菩提心,菩提心是个总相,我们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要「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都是总相。但是,你必须把心,要把它实践,要有一个「愿」。

愿,就有差别了,我建议大家,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愿,因为你菩提心太笼统,那「众生无边誓愿度」,那你没有一个下手方便,是吧?比方说你受了菩萨戒,你许了三个愿――我要持戒为本、净土为归、弘护正法续佛慧命,三个愿。好好的持四众戒、好好的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是自利,自利的功德,持戒念佛;最后,弘护正法,在你生命当中,尽量去弘护正法,去帮助众生,开启他的智慧。

那么你发了这个愿以后,你每天功课做完,你都要把这个愿,所有功课回向以后,把这个愿再念一次,把所有的功德,都会归到这个愿。你发了愿以后,你必须要不断的长养这个愿,你不断的忆念它,你忆念它,它就长养,叫「常忆受体」――经常意念你的本愿。而且你尽可能不要有第一次的违犯,如果说你心中有某种贪图、某一种享受,而这个享受,刚好跟你的本愿冲突,你面临取舍,你要放弃你这个感受,你要保存你的愿。也就是说,我刚刚讲过,你许下这个愿望以后,你必须在你的心中,给它一个最高的权力,这个愿才有力量。

当然每一个人愿不同,你看那个《楞严经》有一个持地菩萨,他「众生无边誓愿度」,他怎么发愿呢?他就把这个地弄平,哪一个地方路很危险,有石头,他就把它搬走,把它弄平,后来,他也成就大菩萨了。但是你看二十五圆通,每一个菩萨发的愿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会很坚持自己的愿!

【55】你必须要用你的生命,去实践你这个愿力!

我讲一个《法句经》的小故事,给大家参考。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一天他以神通力到了忉利天去,到了忉利天以后,他看到两个天人,长得很庄严,他就问其中一个天人,说:仁者,你以前是修什么善法,而得到这种庄严果报呢?他说:我啊,我以前在做人的时候,我发一个愿――我不发脾气。这怎么回事呢?他说:我以前,我是一个大富长者的一个奴婢,做婢女的,他说我主人脾气很不好,但是我就发一个愿――他不管对我怎么样,我不发脾气,结果,我就因这个因缘生天了。

另外一个人哪,目犍连尊者说:仁者,你是什么因缘而生天呢?他说:我以前是做生意的,我就发一个愿――我今生不管怎么样,我讲真实语,不打妄语,发这个愿,终生奉行而生天。然后这个目犍连尊者听到以后,就产生疑惑了,就回到人世间问佛陀,说:佛陀,生天要修很多的十善业呀,这两个人只修一个善法,就为什么生天呢?佛陀说:他们修的善法,背后有一个咒愿力,他们这个善法,是有一个坚定的愿力在支持啊,所以一个善法就够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修善跟发愿不同,发愿就是说你用你的生命去实践它,就叫发愿;而修善就是说――我看心情了,我心情好就去做,心情不好就不去做,那么你这个人叫是个好人。所以你看哦,他一生只持一个戒哦――他不发脾气,生天了;这个人一生只做一件善事,唯一的善事哦――不打妄语,他生天了,为什么?因为它背后,有一个愿力在支持,重点在那个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菩萨修完以后,一定要会归一个「大愿平等方便」,你许下一个愿力以后,你所有的功课做完,一定要把它回归到你的愿力,你必须每天去长养这个愿力,把它养得又强又壮,临命终,它才能够产生主导的力量。你要去灌溉它,用你的智慧水――用你的功课,去灌溉这个愿。

但是这个愿,注意这个「平等」,还有这个「无有断绝」,不能有对立,你不能够发愿说:我要度化一百个众生,这样子对不对?不可以了,不能设定一个有相的东西,不能说一百个,我要度化众生可以,不能说一百个、两百个,不能有断绝。「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这是第一个,不能有时空、时间性的断绝。

第二个:不能有空间性的对立。你不能说:诶,我只摄受台湾的众生,不可以!不平等。不平等你就不能跟法性相应,你就启动不了法性的功德。法性有六种功德:「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乃至于常乐我净义故……但是你要打开这个六种功德的门,必须第一个:空间上要平等,没有对立,时间上要没有断绝。

不管你发什么愿,都没关系,「我不打妄语」,这个愿,我不管是对台湾人、美国人、新加坡人、大陆人,我没有对象,没有这个空间的对象;第二个:「我不打妄语」,没有时间性,我白天、晚上,一路做下去,这种愿,就是随顺真如。

「以随顺真如,法性没有断绝故;以随顺真如,平等无二,不念彼此,没有对立故,究竟寂灭故」,你的愿要满足两个条件:时间、空间都没有穷尽,什么愿都没有关系,就叫菩提本愿,而且,你必须要用你的生命,去实践你这个愿力,就对了。

【56】遇到逆境的时候,你要用智慧来随时调整自己!

我们看第三段的「历事练心」,转「逆缘」成「菩提道」。我们先念一遍:

因缘观:一、当随缘消旧业想,二、当善知识想;真如观:三、梦幻观身,空护为上。

我们刚开始在栽培菩提心的幼苗的时候,是在佛堂,在看经的时候,在寂静的时候,但是你要让菩提心慢慢慢慢树根长大以后,你开始要从人事去历练,因为你不可能离开众生的,你一定要跟众生的顺境、逆境碰撞。那怎么办呢?有两个观想:

第一个:因缘观,随缘消旧业想。今天他会跟你做恶逆的因缘,事出必有因,一定是你有罪业。记住:从今以后,把所有的事情,都往内心去观,不要去怪罪。其实你今生的遭遇跟别人都没有关系,跟别人没有关系,他只是一个助缘,《楞严经》说:你循业发现,你有这个业,你就发现这个因缘,它只是个助缘。所以,你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遇到障碍,你要想说:这个是自己的业障,在消业障――安忍、认命,这第一个。

第二个:当善知识想。这个比较正面,你想说:唉哟,不错哦,我必须要经过这个历练,我才能够成长广大哦,老是风平浪静,我这个船,技术也不会进步。你必须有恶逆的因缘的刺激,你这个树,才能够长出开花结果。你看那个树,它一定要经过春夏秋冬,它老是在春天,这棵树长得不漂亮,一定要经过冬天的寒霜、秋天的这个冷风,这棵树才会长得漂亮――这个逆境,某种程度,让你更坚强,当善知识想。

最后的「梦幻观身,空护为上」。观一切法空,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这些都是如梦如幻。也就是说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你要用智慧来随时调整自己。

我们末法时代,你遇到障碍,大概没有大善知识、没有神通的善知识在哦,大概都要靠自己调整,自我调整。你的智慧水平不能太差,否则你没有办法调整自己,别人又没有神通,你在起烦恼,别人也没有人知道。就是说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你可能刚开始第一念会落入妄想执着,但是你要想办法让自己走出来,你自己要走出妄想执着,就靠你自己的智慧水平,靠因缘观、真如观。

其实修行――成佛之道里面,最大的困难,就这一块了,就是凡夫这一块了,尤其是资粮位菩萨,因为你带妄修真嘛,我们带着妄想执着来修菩提心。所以妄想会不断的干扰我们,虽然我们要跟它保持距离,但是毕竟我们已经把它养成习惯了,所以它会反扑,所以我们有时候,又落入妄想执着当中。但是菩萨要透过自觉、自省、自调,你要自己觉悟,自己调整自己,自己走出妄想,很重要。你的智慧平台不能太差,自己观照的功力不能太差。如果你生长在正法时代,跟佛在一起,你活在妄想当中,佛陀会随时出现,把你带出来,那是你福报大,生长在正法;生长在末法时代,你要靠自己了,靠自己了。所以你平常多听经,加强你自己的观照力,自我反省、自调,重要!

【57】菩提心的功德!

好,我们看第六段的「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功德,我们分成两段:第一个成就佛种;第二个圆具五德。先看它的「种」――从根本上来说。好,我们先念一遍: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以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发心功德不可量,充满一切众生界,众智共说无能尽,何况所余诸妙行。

我们不断的随顺菩提心、长养菩提心,有什么功德呢?简单的说啊,它成就无量的功德,它能够跟一切诸佛的功德相等。怎么说呢?

在因地上,菩提心生出六波罗蜜的妙行,它会带动你的六波罗蜜;在果地上,它产生一切诸佛的无量无边的法身般若解脱。

所以,一个人发菩提心,就产生跟诸佛相随顺的功德庄严。我们因地叫做「栽培」菩提心,在果地叫做「出生」种种的功德妙用。

比方说,诸位想想看,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可以加持我们,为什么?我们忆念一个阿罗汉尊者,为什么阿罗汉就没有办法加持我们?因为佛陀有菩提心,有菩提本愿。你看佛陀灭度了,他的本愿还在啊,我们经常赞美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啊,他的四十八愿,你看,我们很少说赞美一个佛陀的智慧,因为智慧大家都差不多了。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他发了四十八愿,他用他的生命去完成这个愿力,他成佛了以后,这个愿力存在法界当中,大家赞美。你一念佛号,四十八种力量加持你,怎么来的?阿弥陀佛经过无量无边的劫,去把这个愿力把它栽培起来。我们一开始是种树,但是它会到最后,它能够加被众生,让众生乘凉。

所以,十方诸佛菩萨之所以有加持力,就是因为他因地有菩提本愿,是吧?他的色身死掉了,他的本愿能够存在虚空法界,永远存在,就是因为有菩提本愿。

我们不要讲那么深说成佛了,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妄想现前、颠倒现前,他有一种菩提心的愿力光明把他带出来,有些人就没有这种光明把他带出来,为什么?因为他平常有养一个菩提心哪,心中有一个愿力啊――我一定要「愿生西方净土中」,他把这个愿,当做他生命中的主轴、核心的价值来实践,所以他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愿特别强啊。你平常发这个愿,你不当一回事,这个愿薄弱啊。

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一定会打妄想,一定会打,因为你平常打妄想,临命终不可能突然间不打妄想,这等流性嘛。但是妄想不可怕,就是说,我们其实佛法不怕黑暗,关键是你有没有光明,是吧?除了祖师大德以外,祖师大德他临命终,他已经修到业尽情空,他根本没有妄想,我们一般人,都是在妄想的时候产生反转的,就是用光明来破妄。所以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一定会打妄想,但是你要能够忆念你的菩提本愿、忆念你的菩提心,你带动你的佛号,你就出来了。

我再讲一次,我们临命终一定会打妄想,关键不是谁打不打妄想,关键是你一定会打妄想,但是我们怎么从妄想走出来?什么叫临终的正念?不是不打妄想,是临终的时候你能够不随妄转,我们凡夫的正念是这样子的――不随妄转,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凭什么不随妄转?就是有人引导你,是吧?「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你不断的做功课,不断的去培养菩提心,你感觉不出它对你有什么好处,临命终的时候,你的色身败坏了――「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平常对你最好的眷属,你的子孙――「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珍宝,不复相随,唯此『愿王』,现在其前,于一切时,引导其前,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你没有白白的照顾它,它能够在你临命终的时候,妄想干扰你的时候,它出现光明,把你从妄想带出来。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哎呀,这个菩提心真重要,但是你要是没有栽培菩提心,你就完了。

所以说这个地方,从远的地方来说,它是成佛的功德;但是近处来说,它能够让你临终保持正念。

【58】发了菩提心圆具五德!

好,我们再看「圆具五德」,这个是讲到事相。好,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

这一段是《梵网经菩萨戒》流通分的话,说一个人发了菩提心,建立一个菩提本愿,而且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去坚持他的愿力,他有什么好处呢?佛陀说有五种好处:

「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他能够得到十方诸佛特别的加持,为什么呢?益大师说:因为他跟十方诸佛啊,气氛交接。因为十方诸佛安住菩提心,我们也安住菩提心,所以两个心――心心相印,特别容易感应道交,所以有些人念阿弥陀佛,特别容易感应道交,因为他安住菩提心,这个气氛容易交接。套一句祖师的话:他跟三世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的,他成就佛的种性。

「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我们刚刚讲过,你在妄想纷飞,妄想不断刺激干扰你的时候,菩提心――你的本愿现前,会把你带出来,「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世,为诸菩萨友」。前面两个是讲今生的功德,后面三个是讲来世的功德。你就能够得到十方诸佛菩萨做你的善知识、做你的同参道友,来带动你修习佛法。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你的戒波罗蜜,你自然能够产生防非止恶,菩提心会帮助你在最困难的时候,它提醒你。

「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你福德智慧,能够快速圆满。

【59】好好坚持你的菩提心,用你的生命来守护它!!!

好,我们看最后一个跟大家勉励的话。菩提心是整个菩萨的根,有这个根才有枝叶花果。我们用四种马,来比喻四种众生,附表第三:

第一个叫做良马。这个人「自觉自省、自求增上」,他在末法时代,缺乏善知识的过程当中,他还可以自我要求,不断的进步,这最好了。

第二个是个好马。「稍生挫折,随即省悟」,有一点挫折,他就知道赶快醒悟。

第三个庸马。「老病缠身,终生道念」,至少他还在临终之前,赶快的发菩提心。

最后是「生命将尽,悔不当初」,临命终的时候,妄想现前,业障现前,完全没有依靠,他真后悔当初没有把菩提心建立起来。

所以我们希望在临终之前,必须要把你的菩提的光明相先现起来,这个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我们所产生的枝末功德――你有做多大的布施、你持戒有多庄严、你有多大的忍辱,这种枝末都暂时不提,我希望先把这个「根」――你所发的愿,建立起来,然后一方面平常做功课去实践,一方面遇到顺逆因缘的时候,好好的坚持它,用你的生命来守护它,到临命终的时候,你会发觉――功不唐捐,功不唐捐!

好,我们这次的课,讲到这个地方,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回答问题,感到抱歉。当然我们这次的课,我们感谢台大社会科学院的赵院长的慈悲,让我们有这么好的地方听经闻法!我们感谢妙法协会的北区的负责人兆鹏,还有很多义工,感谢!最后我们为自己鼓掌,我们三天以来我们没有放弃,我们坚持把这个课听完,所以我们值得自己鼓励一下!

好,我们来回向。谢谢大家,阿弥陀佛!回向。

下一篇:净界法师:菩提心修学述要1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