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导引版
上净下界法师主讲
目 次
01.心力跟佛力是不可以分开的!
03.净心与净土的思想,我们把它分成三大科来说明
04.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05.一切法趣佛号;一切法跟佛相应!
06.过去创造现在,现在也创造未来!
07.虽作恶业,速即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08.真正要把握的是你的未来!
09.生命的转化,转化的关键在哪里呢?
10.我们为什么要受戒,诸位知道吗?
11.我们怎么把善根启发起来呢?(一)
12.我们怎么把善根启发起来呢?(二)
13.一心具足染净二门,看你如何选择!
14.为什么有些人活得很快乐,有些人活得很痛苦呢?
15.什么叫临终正念呢?
16.我们如何安住真如?
17.妄想的本质是什么呢?
18.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19.你把今生当真的,妄想怎么会放得过你呢?
20.我们想要改变,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愿意去改变!
21.佛陀告诉我们对治妄想最好的方法
23.禅净双修,理事无碍,事半而功倍!
24.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25.今生安乐重要?还是往生净土比较重要?
26.你要以真实的信心去念佛,阿弥陀佛的光明才能够现前!
27.你自己测试一下,你跟阿弥陀佛感应的力量有多大!
28.这叫做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
29.阿弥陀佛名号,一入耳根,永为道种!
30.你必须走出你的妄想,百分之百的靠倒阿弥陀佛的本愿上!
31.念佛不能废除六波罗蜜,必须福慧双修!
33.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用四个字来做代表叫:胜妙五尘!
34.弥勒净土跟阿弥陀佛净土的差别
35.改变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的思想!
36.如何转变我们的思想呢?
37.极乐世界的衣食受用,是怎么回事呢?
38.为什么说所受快乐如漏尽比丘呢?
39.极乐世界是在一种很自然的情况下修学
40.你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往生十方世界!
41.这一念明了的心跟佛号接触时,可以启动二种功德!
42.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 劫
43.到了极乐世界,最后的修行结果是什么?
44.都 摄 六 根,净 念 相 继
45.所有的业,最容易得果报的就是增长业!
46.一个人没有正念真如,会有什么过失?
47.我们流转生死是我们自己操作错误
48.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
49.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上净下界法师主讲
【01】心力跟佛力是不可以分开的!
第一卷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好,大家请放掌。
这次学人受洛杉矶净宗学会会长的邀请,来跟大家讨论净土宗的理论跟修学的方法。那么这次的主题是净心与净土。这个主题的特色是什么?它的宗旨是什么?我们在上课之前,跟大家做一个说明。
当我们回顾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两千年当中,是出了很多的祖师大德。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基本上是把大乘佛教是发扬光大了,这当中的一个主要理由是什么呢?就是宗派的建立。
祖师们把整个大乘的经典,根据它内容性质的不同,把它分成了大乘的八宗,这样让一个初学者,很快能够进入状况,他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因为佛法实在太广大了,你看基督教一本圣经,佛教是一百部的大藏经,可以说是一辈子学不懂,也学不完。那么在这甚深广大的佛法当中,祖师把它分成了大乘八宗,我们很快去选择自己相应的法门,很快的上路。
但是宗派的建立,给中国佛教带来了很大的力量,但是也有它的负面的影响,尤其到了明朝末年以后,宗派之间的一种门户之见。也就是说,宗派建立以后,它的门户之见的影响,就彼此之间不能够互相学习、不能互相融通。正如 益大师说的:分河饮水。同一条河水,水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是东边饮水的人跟西边饮水的人,彼此不互相往来,叫分河饮水。
这种情况就构成整个佛教思想变成一种过度的区隔,而产生对立,这个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有鉴于此,永明延寿大师――净土宗第六祖,他提出了一种禅净双修的思考。
禅观的主轴是强调心灵的力量,透过止观把心力开展出来;净土宗是偏重佛力的,我们知道我们能够往生净土,是弥陀本愿的摄受。在永明大师之前,心力跟佛力是不互相往来的,强调心力的,就不强调佛力;强调佛力的,就忽略了心灵的力量,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到了永明大师他认为说:心力跟佛力是不可以分开的。
我们要知道阿弥陀佛不可能主动救拔我们,一定要用心灵的力量去带动他的。你今天用一个录音带放佛号,这个录音机,它把佛号念一辈子,它也不可能够灭恶生善,它也不可能离苦得乐,为什么?因为录音机没有心灵的力量,它没有明了性。一个佛号一定要经过一个明了的心性,去推动,它才能产生一种强大的灭恶生善的效果。
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心灵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百多人打佛七,同样一句佛号,进入不同人的心中,产生不同的力量,因为心力是很重要!
事实上我们看永明延寿大师,他所提出禅净双修的思考,但是具体方法,其实永明延寿大师并没有清楚描绘出来,反倒是到了明末的 益大师,他的代表著作《阿弥陀经要解》,他把禅净双修的思考,提出一个很明确方法,《弥陀要解》它提出了三力不可议。 益大师告诉我们说:当我们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念一句佛号的时候,能念的心跟佛号一接触的时候,“啪”三种力量产生:第一个,心力不可思议;第二个,法力不可思议;第三个,佛力不可思议,三种力量同时现前。
那么在《弥陀要解》当中,它所强调的是什么呢?心力不可思议。它认为没有心力,就不可能有法力,也就不可能有佛力。在《弥陀要解》当中的心力是什么呢?就是自性功德力――我们真如本性的力量。
这个地方我们会描绘,我们为什么很多真实的真如力量,没有发挥出来?因为我们一直被妄想误导,我们被我们过去地错误的想象,不断的干扰。这个地方讲我们要怎么去开显真如的力量,把心灵的力量发挥出来。
第二个:法力。法力就是名号功德。我们有心力,没有阿弥陀佛的摄受,我们的修行是很多辛苦的――入道多辛苦。
由这个心力去启动法力,最后去感应弥陀的本愿功德力。
所以他以三种力量――自性功德力、名号功德力,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他以这三力来成就净土的庄严。你把这个三力搞清楚了,你大概《弥陀要解》的整个修行的理念,你就清楚了。
但是他的主轴思想是以心力为一个根源的,也就是说我们一定是释放一种心灵的皈依――你的信心、你的愿力、你念佛的专注力,信心、愿力跟专注力,这三种力量一定要释放,你的心里一定要释放出三种资粮,才能够启动弥陀的本愿功德,才能够成就净土的庄严。以心力来带动法力,以法力来感应佛力!
【02】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
我想没有一个人在临命终的时候是颠倒而能往生的,不可能。
不管你平常念佛念得多好,你临命终的时候,只要你心力不现前,你还活在心中的颠倒想,你就不可能往生,因为净土宗强调正念分明。
我们净土宗不管你的过去,你做过什么,但是它要求你临终的时候要保持正念,你临终的时候心力不现前――法力就不现前――佛力也就不现前。当然 益大师也强调:临终的正念从什么地方来?从平常的正念而来。 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你绝无临终的正念!
所以我们现在在念佛当中,除了把佛号念得清楚以外,你如何保持心中的正念,遇到所缘境,能够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其实这一点是很重要!你生起颠倒了,就算佛号进入你的心中,也很难产生强大的力量。所有的佛号,一定在你正念分明的情况之下,才能够产生强大的接引的力量。
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人在颠倒当中往生的,不可能!因为阿弥陀佛没办法救你。
所以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是什么样呢?是我们准备好了,弥陀才来救我们。我们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面,太阳是照不进来的,我们一定是要走出房间,才能够去享受弥陀的光明,我们一定走出心中的妄想,佛陀才能够救拔我们。如果弥陀可以主动救拔我们,那我们不用打佛七了,我们等弥陀主动救拔我们。
所以我们今天在修净土宗,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佛陀有再大的加持力,他永远是居在一种被动的配合,你有一分的准备,他给你一分的功德;你有三分的准备,他给你三分的功德;你有十分的准备,他给你十分的功德。所以叫能感的是心,所应的是弥陀的大悲愿力,我们是能感,我们信愿行是能感,弥陀是能应。
所以弥陀的功德,他是一种被动的配合,他不能主动的去救拔我们,不可以。所以我们看那个感应道交是: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
前半段是描绘佛菩萨的自受用的功德,自受用!菩萨的心是清凉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安住在毕竟空,所以外境怎么动,他心中不动,这个强调菩萨的自受用。但是菩萨的他受用,他怎么救拔我们呢?这句话很重要哦:众生心垢净,然后菩萨影现中。我们佛教的他力的加被,是有条件的加被,是你自己要――众生心垢净,然后才菩萨影现中。
阿弥陀佛不能够无条件的救拔我们,不可能,你要起颠倒的时候,他不可能说跑到你的心中,去把你从颠倒的妄想救出来,不可能。你要走出颠倒的妄想,弥陀才能产生加持。所以我们在修净土宗的人,你一定要很清楚这个因果关系,你自己要正念,你才能够启动佛力,启动法力的。
【03】净心与净土的思想,我们把它分成三大科来说明。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如何从一个净化内心,最后成就一个净化的净土,你自己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工作,我们为了临终的正念,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我想这个事我们要准备,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的课程。
我们看讲义,净心与净土这个主轴思想,我们是根据《弥陀要解》,择其精要,把它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