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第1卷共20卷)
前言代序
【1】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在大乘法的修学当中,是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也就是说:我们修学净土的所有功德,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这样的内涵,印光大师提出了两个观念说:净土宗的修学,它是属本尊相应法,就是:他力门、果地教。
意思是说:在念佛的过程当中,当我们的心跟弥陀的功德接触时,能使我们今生消业障、增福报,这叫他力。这个他指的是谁呢?就是指佛力的加被--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念佛众生,令我们消业障、增福报!
什么是果地教呢?是指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前,接引到净土去。在净土的庄严当中,成就不退转,乃至究竟成佛,这叫果地教。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建立净土,因此所受用的净土,全是阿弥陀佛的果地功德,所以叫果地教。
而这他力门跟果地教,在中国佛教的传承当中,事实上有两种差别:
唐朝之前,也就是在昙鸾大师之前,大部份的念佛人,是偏重在他力法门,比方说唯识的学者、天台宗的学者,也念佛,但是他们是把念佛当做消业障用---多障众生念佛观。因此,早期的念佛,并没有明确地想要求生净土。只是当我在修止观的时候,身心出现了种种障碍,我祈求阿弥陀佛的加持,来帮助我破除所有的障碍;之后,仍继续修止观,所以早期的人念佛,偏重在他力门。
一直到昙鸾大师,提出了五浊恶世的概念,呼吁念佛人,必须如实地面对所处的环境。以凡夫来讲,我们的善根不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正法时代已经过去,像法时代也过去了,现在是末法五浊恶世来临的时代,如果继续在娑婆世界修学,将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个、善根的问题:我们本身就善根不足,出世的道心抵不过内心的烦恼---善根薄弱、烦恼粗重,造成用功不能够相续,这是内因力的薄弱。
第二个、外缘的问题:外在环境的干扰繁多,顺逆因缘的刺激太严重,使令我们的修行容易生退转心。
因此,昙鸾大师普劝念佛人,念佛不应该只是求消业障、增福报而已,应该要考虑离开娑婆世界----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换另外一个环境来修学!昙鸾大师就进一步把念佛提升到净土的思想。所以到了末流,我们现在念佛,其实包括了今生的消业障,也包括了临终的往生,两个是一起的。
当念佛法门从消业障,被提升为往生到净土,这时候对于净土的了解,变得很重要了。因为,如果你念佛只是为了消业障,那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就够了;但是如果你念佛的目的,是要求生净土,那就必须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有很深刻的了解。
【2】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在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有讲到:为什么我们念佛人,除了持名念佛之外,还要兼修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呢?
佛陀说:如果你能够如法的观想,会有两种功德:第一个净除罪障;第二个生诸佛前。
一、净除罪障:因为阿弥陀佛的庄严,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的功德有一种大愿力, 发愿要救度我们,必须我们去忆念 ,才能产生感应道交。
所以经常忆念净土的依正庄严,比方说: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莲华的庄严、楼阁的庄严…身、口、意一次又一次不断地熏习,我们的生死重罪,就会慢慢的消灭;就像光明显现时,黑暗就消失了,由于经常熏习的缘故,能消除我们的业障---恶业减少,福报就增长。这是第一种功德。
第二种才是修观真实的目的---生诸佛前。当我们不断的修观、熏习,自然会产生坚定的愿力,因为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说你对极乐世界一无所知,对于极乐世界的意境,完全没有概念,那你求生的愿力,肯定是薄弱的。
真实的愿力,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其实不只是愿力,信心也是一样,真实的信心和愿力,一定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如果,你对极乐世界完全陌生,而突然产生坚定的愿力,你很想要去,不太可能!
所以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回来娑婆世界投胎,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对于娑婆世界太熟悉了!
很多事情,每一生不断地重复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三界之中,生死的业力,会这么强。
所以,净土宗的方法就是要你:对娑婆世界,由熟悉转成生疏;对于净土的功德庄严,由生疏转成熟悉。这样你才能成功!
本经当中,很强调思想的改变,这是不共于阿弥陀经,也不共于无量寿经的地方;就是强调你对净土宗那种皈依、意乐心的生起。它认为感应道交,来自于你对净土的意乐欣求,以及对净土庄严的熟悉。
因此,学习本经---不断地以庄严的净土境界,来熏习我们的内心---第一个能净除业障,第二个能生诸佛前;一个是现世的安乐,另一个是来世的往生,这正是我们研究本经的目的。
【3】我们可以在心中,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影像!
将释此经,大分为四:
一、解释经题:按照惯例必须先解释本经的经题,因为经题能总持经文要义。
二、经文大意:这部经的整个结构是怎么安排的,本经的修学纲要,它的大意,跟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三、随文释义:正式进入经文,然后消释经文。
四、结示劝修:最后做一个总结,来跟大家互相劝勉。
一、解释经题:《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地方有别题(是与其他经典不共的)和通题(一切经的通名)。佛说观无量寿佛七字,就是别题,其中有二重的能、所:
第一个能、所,是约著教法,就是语言文字的教法,也就是佛说、观无量寿佛。
第二个能、所,是约著行法,就实际的修行来说,把观--能观的智,和无量寿佛--所观的境,区分出来。
先看第一重能所,从语言文字的教法,来解释这部经。佛说观无量寿佛,别题七字,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个、本经是谁宣说的?第二个、是在什么情况宣说的?第三个、说些什么?
首先,本经的说法主是佛,古德说:经通五人,律唯佛制。其实,经典有五种人可以宣说:佛、菩萨、罗汉、天人、仙人。但是,净土法门是一种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牵涉到众生的心跟佛心之间的感应道交,同时也牵涉到大乘的自他不二思想,所以除了佛之外,没有人可以宣说,菩萨以下都不能宣说,这是很特殊的法门,所以必须由释迦牟尼佛来宣说。是在什么情况宣说呢?
说的意思,是表示欢喜、欣悦的心。因为宣说这个法门,有很多人能得度、有很多人能了生脱死,机缘成熟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才宣说的。
说些什么事呢?是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不颠倒的来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其实本经的十六观中,前面的十三观,虽然包括了正报、依报,但是是以正报来摄受依报,所以是以无量寿佛来作代表,这是第一重的能、所。
再看第二重能所行法当中,观、无量寿佛,这个观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观想:虽然我们没有去过极乐世界,也没有看过极乐世界,但是透过语言、文字来进行思维、观察,我们可以在心中,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影像,这叫观想,也就是靠你的想像力。
二、是指观像:在十三观当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第八观──佛菩萨像观。佛陀在未说佛身观之前,要我们先观一尊画的佛像,所以说只有第八观是观像,其他都是观想。那么,是观什么呢?是观无量寿佛的依正庄严。
这是一个主题,关于极乐世界的观法,在进入经文之前,先跟大家作简单的说明。
【4】不懂这个道理,你就没有资格修观!
我们看附表:在观经的注解当中,讲的最圆满的,就是隋朝智者大师的《观经疏》。因为《观经疏》的经义很深,所以北宋四明知礼大师又把它加以解释,叫《妙宗钞》。那么,天台智者大师,他是用一心三观来解释本经的。所谓一心,就是你修观之前,要先知道你心中的依止,你是依什么而修观呢?是依止现前一念心性,来修空、假、中三观,叫一心三观。
附表一总明一心三观
因缘所生
空-----
念现
----当体即空空有同时
心前中------
性一
十界十如空有无碍
假------
历历分明
《妙宗钞》云: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实相为体者,心观之宗,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所以者何?若于心外而观佛者,纵能推理,但见偏真,即如善吉观佛法身,但证小理。今约唯心观佛依正,当处显发中实之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云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
这一段文很重要!在修观之前,不懂这个道理,你就没有资格修观。
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约心观佛这四个字,就是本经的中心思想。意思是说:我们观察极乐世界的佛陀,应该如何作观呢?是要约心。换句话说:佛在哪里?你必须要向内心去观!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一开始就走错了路,一昧往心外求法,以后可能会产生障碍,甚至于着魔,观佛是要向内去观,你向外去观,那就错误了!
所以约心观佛这四个字,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说:在你观佛之前,要先把心带回家,在心中生起佛的影像,不能向外攀缘,这叫约心观佛。
为什么要约心观佛,智者大师解释说:因为本经以实相为主,所有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体。这个体跟宗有所不同;体是我们修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契入中道实相。这个宗呢,就是趋向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我们经由心观,以一念心性来起观,方能显发中道实相的深广道理。
反过来说:如果你心外求法,老是看佛像,看久了,这个佛像很庄严、眉毛画得怎么样、鼻子画得怎么样…心去攀缘外在的相状,纵能推理,但见偏真,依此来推论空假中的道理,最后的结果,毕竟是证入偏空。
智者大师举个例子,比方说善吉,善吉就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在般若会上,也能够讲空性的道理,也能够依止空性的道理,去观佛的清净法身,但是最后是证得阿罗汉果,因为他没有将清净的法身,向自己的内心去会悟。
凡夫和二乘人都是向外观;大乘佛法修观之前,一定是安住现前一念心性,由此来观佛的依正庄严,才能显发中道实相圆满的智体。因为在中道当中,一定是空有双照,一定是空、假、中三谛具足。这就是本经的修学宗旨--以心观为宗,以达到实相为真实本体。
因此,当进入到十三观的时候,你的每一次作观,比方说落日观,你要想它是你心中的影像;琉璃地观,琉璃地在哪里呢?也是你心中的影像;观阿弥陀佛的相状,也是你心中所出现的影像…总之,你必须把整个十三观的影像--色尘,全部都在心中显现出来,这叫做约心观佛。
简单说:应当怎么作观?首先安住现前一念心性,然后起观,先修空观。
【5】修行必须法法消归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大乘佛法的修学,一定是先空观再假观,先离相再建立相状。所以刚开始观心,先观想我们这一念心---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我们现在有很多痛苦的相状,这个相状是你自己执着,是你自己抓住它,不让它离开的。相状本来是缘生缘灭,但是你一住在相状它就会重复的出现。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心性本来清净,世间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伤害你,诸位你们猜猜看,那个人是谁呢?
自己!
对了!是你自己。因为你自心取自心,事情发生之后,你把这个影像抓住不放,所以它才会不断的出现。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因为本来没有相状,所以才可能成佛;我们的心没有好、也没有坏,所以它可以重新塑造。本来没有相状,为什么我们现在弄到有很多的个性、相状呢?
那是因为住在相状,是我们的心被物化,被物质同化,心本来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弄得现在心量这么狭小,是我们自己操作错误。
所以在修观之前,先把生命归零,告诉自己---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我的心,本来就没有烦恼的相状、没有什么业障的相状,也没有生死的相状…这是很重要的思想!
修行的第一件事情--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先归零。接下来再修假观:当我们开始归零之后,再重新出发---必须知道我们念头一动,一个思想的活动,就创造十法界的十如是,这个十如是,简单说就是因缘果报,有它的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而且在心中的相状,历历分明。生命就是思想的活动,是我们念念之间把它创造出来的。
那么,空、假二观---由中观把它平衡,空有同时,空有无碍,就是不断的重复啊,所以我们在修观之前,念佛也好、持咒也罢,一定要知道,整个修行必须法法消归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6】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在哪里?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对不对?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的修学目标,不管是身业的礼拜、口业的持名赞叹、心中的观想、身口意的皈依,目的就是要我们死尽偷心--一心皈命。那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在哪里?
在心中,对啦!是在你心中!如果你心中不培养一个佛的影像,佛也是不会出现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心中没有去观想佛的影像而出现佛,就要小心了,这个有问题了!
净土宗人有很多人喜欢向外攀缘,拜佛的时候看到佛像在对你微笑…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看佛像的目的,是要你藉相修心,假藉佛像来启发你对阿弥陀佛皈依的心。
以前参加斋戒学会时,有一次,有一位大专生就站在佛堂不动,一直看着佛像,忏公师父就说:佛像不能这样一直看,会出事情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忏公师父知道这个人是向外攀缘,当一个人的心向外攀缘时,魔王就有机可趁了。
真正的修行是托彼依正,显我心性,虽然我自性本具极乐世界的功德,但是必须假藉外境的因缘,来启发我对弥陀的皈依,只要你心中的因缘准备好了,阿弥陀佛随时会出现,这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本经的整个思想,就在这两句话当中。
是心作佛是指因地,这个作包括了身、口、意的造作,当然主要是意业观想造成的;你去念佛、忆佛,都还是心的造作,心中先造一尊佛出来,所以感应道交,一定要有能感的心,才有能应的佛。
净土宗的思想是:只要你准备好了,阿弥陀佛就出现,是你的心去感应佛啊!所以你必须把你跟阿弥陀佛的因缘---你的信心、你的愿力具足了,对于极乐世界的环境非常地熟悉---这就是是心作佛的意思。
其次,是心是佛,是约果。古德对于感应道交,讲出一个譬喻说:千江有水千江月,虽然月亮很想跟我们感应道交,但是因为我们没有水,所以月亮也不能显现出来。只要你把水准备好,月亮就会映照在每一个水面上。月亮本身没有意见,它随时高挂空中,你把水准备好,月亮就出现。
所以净土宗的感应,绝对不能向外攀缘,如果你自己没有准备好,心很散乱,向外驰求,那你看到的佛,会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所要追求的是什么?
是追求一心不乱的功夫;只要你一心不乱,彼佛自然现前。净土宗最忌讳的就是---你一开始念佛就想:唉呀,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出现啊? 用什么形状出现? 是坐着还是用站着出现?如果是这样,那你已经起了攀缘心,仁者心动了。
念佛是你自己先准备好,你把这个水准备好---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不要管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出现,你只要把自己准备好,阿弥陀佛就随时出现,你要做好准备的工作。
所以为什么要打佛七?打佛七,就是调整自己的心,为临终资粮做好准备。所以这地方的约心观佛,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佛弟子莫向外求啊,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在你的心中要先建立起来。这是我们学习观经之前的第一个观念。
【7】修习极乐世界之法门,要有境才能修观!
其次,再看附表二:所观之境。
前面是约着我们在修观之前,能观的心,这里是说当我们的心开始收回来---修空、假、中三观,我们的所观境又是什么呢?
附表二别示所观之境。
《妙宗钞》云: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
智者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说:大乘的修行人(包括净土宗),如实的了知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就具诸佛性、具足净土的功德,但是必须假藉因缘来开显,所以要托境修观,这样才能够彰显佛的功德相,就是要藉境来修心!
什么叫藉境修心?初开始修观的时候,先修空观---离一切相,把凡夫所有的烦恼相、业障相、生死相全部消灭掉,回复到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性。但是也不能偏空,还要──从空出假,修种种功德,虽然是离一切相,也要即一切法。
比方说修布施,怎么修呢?先要有一个所观境--观苦恼的众生相;假藉众生的苦恼相,来启发我的布施心,成就我布施的功德。
修行要藉外相,但是不能执着;就是先把相拿掉,然后再把它藉回来;藉众生的苦恼相,来行布施;藉佛像的庄严,来启发我皈依的心、我的信心和愿力。
大乘佛法不执着一切相,是要离一切相,但是你要修一切法,那么就要藉相。
所以我们在修皈依的时候,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藉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相,来修我们皈依的心,这叫藉境托境修观。
十六观经教我们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为助缘,来熏习我们的心性;心性本具的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因为你不断的熏习,就会慢慢开显出来。就好比说:我们内心当中有极乐世界的种子,如果你很努力,每天给它灌溉、施肥、浇水,它就会开华结果,所以我们心性本具功德,但要假藉外境的因缘,才能够把它显发出来。
一切功德不离心性,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是约理具,心性中本自具诸佛性;但是必须透过身心的造作,佛的功德才能显现出来,所以全佛是心约事造;也就是终日观心,终日观佛的道理。特点就在这四个字──托境修观,我们要修习极乐世界之法门,要有境才能修观。
净土宗在修皈依时,最重要是信心、愿力和皈依的心。这当中有两个传承,一个是第十八愿,一个是第十九愿,先看经文:
一、观佛陀功德以生信心。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二、观净土庄严以发愿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净土宗的往生,不在于你念的佛号多少,关键在于你的信愿,也就是你皈依心的强烈和坚定。所谓皈依心的生起,在净土宗的传承中,有两种不同选择:一个是因为佛陀的因缘而生起;另一种人是因为净土的因缘而生起,因为在娑婆世界修行会退转,所以我要去净土,受用种种依正庄严、清净功德,依净土的的皈依而生起信愿。都可以。在第十八愿、第十九愿,阿弥陀佛提出了往生的条件,但是这两种人的思考不一样,下一堂课,再把这两段文--所观境说明清楚。
【8】净土宗的修学,就是要想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第2卷/共20卷)编辑者:净愿兰若
净土宗的修学,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所开演出来的就是他力门、果地教。换句话说,我们所有的一切修行功德,包括今生的安乐、包括来世的解脱,完全是来自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
那我们要做什么事呢?
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够了,那就是:想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使令这一念心能跟阿弥陀佛的心──心心相应、感应道交。就做这件事情,而不是要你去修种种波罗蜜。
也就是: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要能够相随顺。弥陀的心是寂静的,你的心是散乱的,怎么感应呢?弥陀的心是正念的,我们是颠倒的,又怎么感应呢?所以当你的心极度散乱、起颠倒时,你说你看到了佛、佛陀现前了,那你要小心了!没有一尊佛会在你起颠倒、散乱的时候现前。
这时候,你的心跟佛的心是不相应的──你的心攀缘娑婆,阿弥陀佛安住在极乐,怎么可能感应呢?所以才说,感应道交必须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是你的信心、愿力,要有充分的准备!其实,我们不一定要断烦恼,带业往生是不用断烦恼的。但是临命终的时候,必须把心调整到最佳状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就是感应道交。
虽然我没有办法断烦恼,但是我可以将我的心态,调到跟佛的心态相随顺,这样才能带业往生。所以临命终时,你的烦恼不能活动,所谓带业往生是以正念往生的;当一个人起颠倒时,阿弥陀佛没有办法跟你感应道交。所以临终的时候,必须把你的心态,调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调到一心归命阿弥陀佛,那就可以往生了。
要知道:净土宗不是以断惑证真往生的,是以正念往生的,这叫随念往生。虽然说我的烦恼还没有断,但是我烦恼不活动。古人讲:带业往生,只能带种子不能带现行;烦恼的活动会破坏你的心态、破坏你的正念,你就不能往生了。因为:你是用心力来带动佛力!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关键不在你看到了七宝池、八功德水,而是当你看到这些意境之后,如何去培养你皈依的心。
好比说:极乐世界的莲华很庄严、怎么样…然后呢,就没有了。应该是把这些庄严,会归到你对阿弥陀佛的皈依。因为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所以我要往生。必须要藉相修心,依十六观经的教法,观想变现西方极乐世界庄严,然后培养一种皈依的心,这样就对了!
所以在修止观之前,智者大师要我们先做好心理建设,为什么要修观呢?这叫托境修观,佛相乃显,假藉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相,启发我们对弥陀强烈的皈依,让我们放弃对娑婆世界的贪恋,完全是为我们临终正念做准备。
所以在修观的时候,最后的会归处,整个十三观之观想念佛,思想的导向,就是:为了培养一心归命。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根据这一愿往生的念佛人,善导大师解释说,偏重在至心信乐。你对阿弥陀佛有强烈的信仰:相信自己是生死罪恶凡夫,没有出离的因缘;相信阿弥陀佛广大的四十八愿,一定可以救拔我,所以对阿弥陀佛一心归命通身靠倒。临终时,以强烈皈依心,持名十句佛号,这十句只是一个概念,不是刚好十句,意思是念念相续,乃至净业成就。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种人对于弥陀信仰特别强烈,他完全是仰赖佛陀的功德,而往生的。其实《佛说阿弥陀经》比较偏重在第十八愿;《无量寿经》和《观经》,就有一点偏重净土的庄严。
再看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是指一个大乘行者,他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而且还付出行动,修诸功德。包括了善业的布施、持戒、忍辱…也包括了正念的止观修法。
但是这个地方偏重于止观,特别是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相。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之后,考虑到五浊恶世的问题,所以为菩提道,而发愿求生净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一定与大众围绕,现在其前,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所以他在修观的时候,是专观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就是偏重于净土庄严。
本经是偏重在第十九愿。当然,我们可以两种兼修。
所以 益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说:持名为正行,以观想为助行。
因为修观想可以提醒自己,培养对极乐世界皈依的心,当佛号提起来的时候,就能够以这种强烈的坚持,去抗拒你的妄想。佛号是要坚持的──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这坚持的动力,来自于你对弥陀的皈依。
有些人临终的时候,没有办法坚持念佛,心随妄转。这是为什么?因为平常的心理准备功夫不够,只是念佛,缺少皈依的心,没有强烈的皈依感。
本经的所观境,就是观想整个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因此而产生强烈的往生愿力,这是我们要清楚的。
【9】这部经的结构,将分成五段来说明!
继续看下面的解释经题:经题讲到观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调伏的问题。
一、本经的十六种观想,是以何为住?以一念心性为住,莫向外求。
二、其次,应当如何调伏对娑婆世界的贪爱呢?是以净土的庄严为所观境,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调伏我们对三界的爱取。
最后看通题经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梵语修多罗,叫契经;上契十方诸佛实相之理,下契众生差别的根基,叫做契。
这部经的经题,有两个字是重点:第一个是佛,是指能说法的人,这个也很重要;不同的说法主,修行的份量就完全不同。
第二个是观,我们怎么修观呢?就是观佛的境界。
这是整部经的两个主题。
看经文大意:*2-10
贰、经文大意。在进入经文之前,先将这部经的结构,分成五段来说明:
甲一、逆缘触动--令生欣厌,这部经是在什么因缘下,触动佛陀来讲这部经。
甲二、道前基础―净业三福,这是在讲修行,修习止观之前,需要什么准备工作;好比盖房子,地基要先盖好,才能建上面的楼阁。那么,基础准备好了之后,应该怎么修呢。
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这是讲正修。以上都是在讲因地。当我们如法依教修学,会有什么功德呢?有两个功德:
甲四、观行转深--圆发三心。前面说的藉境修心,最后是成就你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以这三种为功德。借助这个相来修止观,修过之后,放下一切相,你的三心就现前。这三心有什么利益呢?
依此三心的浅深而分出九品,也就是九品往生,智者大师是以三心,来判定三辈九品之位次。
这是整个经文的结构。首先介绍甲一、逆缘触动令生欣厌:
诸法因缘生,佛陀说法也是要仗缘而生,就在这时候,摩竭陀国韦提希夫人的儿子阿 世王,对他母亲的忤逆因缘。
韦提希夫人一生都很顺畅,因为她是国王的夫人,处在荣华富贵当中,突然遇到他的儿子,想要对她忤逆致死,所以让她产生一种出离的念头,就说:佛陀啊!现在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多不善聚,有很多令人苦恼的地方。希望佛陀能为我宣说无忧恼处,令我不闻恶声、不见恶人。由于她希望能往生到一个没有苦恼的处所,所以引发佛陀宣说本经。
【10】凡夫整个生命的生死流转因缘
所谓逆缘触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凡夫整个生命的流转因缘,生死流转。
为什么凡夫死了之后,又会在三界投胎呢?诸法因缘生,到底是什么因缘呢?
凡夫的生死流转,首先是从五蕴当中的色蕴,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而显现今生的色,这个色是指一切外在的环境,比方说你今生会做谁的子女、会跟谁结婚、谁当你的子女…答案只有一个──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佛法认为事出必有因,他今天跟你有什么样的关系,一定有它的根本原因,就是业力。所以对于今生外在环境,我们没有说话的余地。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我们都没有说话的余地。
但是过程中,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接下来是受,我们内心的活动,第一个就是受,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生起──感受。如果善业力强,一生当中,快乐的时间多,如果是罪业重,一生当中,就经常觉得闷闷不乐,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常常出现苦受,这是因为过去生罪业比较重,善业力薄弱。
所以受是一种直接的反应,很难改变受,就算修行也没有办法改变受,因为这是在还债,酬偿旧业。
下一个是想,这个就很重要了。受是没有相状的,想可以把感受转成相状,意思就是:于境取相,然后施设名言。先把这个相状变现出来,然后在相状里面出现很多的想像,施设名言,这个是想蕴。
再下一个是行蕴,这就严重了,也就是一种取着。生命的推动力,以唯识学说就是行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相续心。所以《大乘起信论》上说,修行是要断相续心──断除对娑婆世界的相续心、那一份的取着心。
举个例子,比方说:一个人从小就没有钱,这是他过去生悭贪,因此今生招感贫穷的果报。贫穷本身没有对错,果报不论善、恶,只论苦、乐,所以说贫穷是一种痛苦的果报,但它不是罪恶。问题是:我们对贫穷起了颠倒心;你因为贫穷而产生苦受,苦受之后你就产生错误的想像──为什么我这么贫穷、他那么富贵,你就开始去追求;等到你得到了金钱啊,感觉很快乐,这时候你对金钱,就会产生美好的想像:金钱,实在是大功德的境界,能让我产生安乐!
其实,真正让你得到快乐的,是你的善业,金钱只是一个助缘而已,当你福报享尽的时候,钱再多你也不快乐;外在的环境,毕竟只是助缘,真正能让你身心感到快乐,是善业力!但是一般人看不到这个善业力,只看到外表的环境,所以想久成思,就对金钱产生执着。
我们过去,曾经因为拥有金钱、温情这些东西而快乐,我们人生当中,因为很多的感受经验,而产生很多错误的想像,最后累积变成对三界一种执取,而行蕴就是执取──一定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楞严经》说到妄想有多可怕啊,我们一天打多少妄想?几十亿、几千亿个妄想,这些妄想你都会去实践吗?未必,是不是?但是当你的妄想跟执着结合一起,这件事情你就一定要去做──住,心有所住。
当你的心住在妄想,你对妄想产生执取的时候,这个妄想就会变成行动。
所以说行蕴也是妄想打久而来的啊!所以在我们生命当中,跟了生死最有关系的,就是:你要改变你心中的执取!
我们过去在三界当中,累积太多的生命经验,尤其是对于快乐的感受,我们最容易产生颠倒的执取。因为它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感受,就会误认这就是我们的依止处了,就产生贪爱的想法,最后产生一种坚固的执取,一定要再得到它!这是什么情况呢?
佛陀说:它就像一个小孩子,看到刀上的蜂蜜,去舔这蜂蜜的时候,感觉很甜啊,但是忽略了那锋利的刀口,会把他的舌头割伤。意思是说: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很痛苦,任何人都有痛苦;如果让你的生命再来一次,不要说生三恶道,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再来一次,是不是?但是为什么,你来生还会再来,为什么?
就是因为我们在三界当中,有很多美好的快乐回忆,这些回忆我们给它太大的力量,由此而产生取着。就好比看到刀上的蜂蜜,却不知道所要付出的代价有多高,这就是执着娑婆世界的颠倒相!
换句话说,在人生经验当中,虽然有些快乐的感受,而这些感受,让我们忽略:为了追求这种三界五欲快乐,所付出的痛苦,以及生死疲劳。
事实上,众生生死的大问题,就在这里,就是由于错误的想像,产生错误的执着,而行蕴是最可怕的,把它储存成阿赖耶识,最后再变现果报,构成了生死轮回。所以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受跟想。因为我们太重视自己的感觉,喜欢跟着感觉走。
在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从感受中跳脱出来;因为感受所带动的想像,往往是颠倒的。
【11】六根是我们最大的骗子!
所以楞严经说:六根是我们最大的骗子!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通通跟佛法讲的事实不合!
六根向外攀缘,正是生死流转之本!
应该是用想来学习经典,再去思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而厌离娑婆;思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而欣求极乐。
所以在整个修行当中,当然就要善用第六意识的想蕴。
我们现在的想蕴,完全被感受误导了。如果你的修行,只是为了求来生的安乐,那就算了;如果你真的想要走解脱道,临终要保持正念,那么六根带给你的感受,你必须慢慢脱离,不能再说我喜欢什么,要说我应该怎么做。
好比我们做定课,修行人训练心的第一步,就是定课。时间到了,是拜八十八佛的时间,虽然我的心情很不想拜,你会怎么做呢?跟着感觉走吗?你只要随顺它一次,下次肯定还会再来。所以,我们不能老是跟着感觉走,袈裟一披,香一点,开始拜──不能拜要它拜!只要坚持拜下去,就会发觉你的感受,刚刚不想拜的感觉消失了,因为它根本就是生灭的,所以在生命当中,你必须不断地跟你的感受抗拒,你才有可能正念分明。
我要告诉大家:临命终的时候,你的身心不是处于非常好的状态──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珍宝不复相随…,这时候你的感受不会很好,所以必须把住在身心世界的想蕴,转成忆念弥陀。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首先,你的心要能够不随妄转,这个妄就是你的感受,虚妄的感受。应该是利用美好的想像,培养一种美好的行蕴,变成一种愿力。
想久成思,想像久了,就变成一种愿望──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依报庄严;依报里有阿弥陀佛在说法,还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树上有鸟语华香等等,依这种想像产生一种愿力,以愿导行,最后以行蕴带动想像,使令生命产生大逆转!
生死凡夫的想,都是从外境来的,叫做心随妄转。修行人的想,是以愿导行,以愿力来引导你的想像。当你发觉心中的想法,已经渐渐脱离外境的影响,不入色、香、味…这表示你的修行快成功了。
只要能把握正念分明,虽然未断惑证真,最起码外境对你的影响,已慢慢淡薄了,你就做得了主!修行是内观不是向外求。我们凡夫的心,总是向外攀缘,所以总是跟着感觉走;你现在要回光返照,依止心中的愿力来做引导,由愿力来引导想蕴,把心随妄转改成以愿导行,是用愿望来带动你的想像,而不是用感觉来带动你的想像,关键在这个地方。
总而言之:整个修行止观的过程,就是在做这件事情──把跟着感觉走的想蕴,转成跟著愿望走,也就是在改变这个想。
诸位都知道,经上说舍利弗尊者的脾气大,嗔心比较很重,为什么呢?因为他曾经做过五百世的毒蛇。关于这个公案,我再跟大家复习一次:舍利弗尊者在过去生中,曾经做一位商人,做买卖赚了不少钱,当然每个人对于金钱的看法不一样,有些人可能从小就没有房子住,所以对房子有所执取,会把这些钱用来买房子,有些人喜欢买各式各样的珍宝等等。舍利弗尊者当时的执着是什么呢?黄金,特别喜欢黄金。几乎把所有的钱,除了日常生活开销之外,全部换成黄金。黄金多了之后怎么办呢,然后把黄金聚集起来,打造成一个宝瓶,藏在地底下。工作累了,再把黄金宝瓶拿出来看一看,所有的疲劳就消失掉,因为对黄金有所执取,所以他那一生,一共累积了七个宝瓶。但是,生命是无常的,当他的体力耗损了差不多,他就死了。色身死了,他的心并不死;我们的心是不会死的,是相续的,所以变成一条很大的毒蛇,藏在黄金的地方盘绕、守护着。只要有人靠近金宝瓶,它就出来恐吓他,要不然就杀害他。因为这样,结果生生世世轮回,做了五百世的毒蛇。
你看一个人的执取,这种业力有多大啊!经过了五百世之后,因为这个人有善根,有善根的人有自觉、自省、自调的本能,突然发觉,我为什么要守着这些黄金呢?黄金又不能带给我快乐,为了这些黄金,我每天守护着,值得吗?当一个人开始懂得自我反省时,他就有希望了──开始改变想法了,他觉得应该把这些黄金,拿去布施三宝。
有一天,这只毒蛇,就慢慢爬到路边,找到一位年轻人,对他说:我前生挣了一点钱,换了七个金宝瓶,我现在希望把它拿去供养三宝,你可不可以帮帮我,把我带到寺庙去?这位年轻人被它感动,于是拿了一个扁担,左边放蛇,右边放黄金,挑到寺庙去。如是如是的跟寺里的师父报告。后来这条蛇因为这样的布施,没有多久──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当它对黄金的执取消失时,那种招感蛇身的相续力量,也就消失了,结果升到忉利天去了。那么,帮它抬扁担的人是谁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为什么舍利佛尊者,会五百世相续做蛇呢?主要是行蕴的作用。因为他一开始看到黄金,就产生错误的想法,认为黄金是一种大功德、大安乐的境界,可以让他离苦得乐,是生命的皈依处。这错误的想像,想久成思,变成一种愿力、一种执取。
其实,我们对于娑婆世界也是这样,因为累积了很多快乐的经验,而对娑婆世界产生贪爱,看不到它重大的过失。
所以我们的想,应该要如理思惟──从佛法的道理去思惟,而不是从感受的刺激,这是整个修行的解脱经验。
经中韦提希夫人,正因为有这种痛苦的感受,启发她出离的想像,然后产生一种念念厌离的相续、坚定的皈依,佛陀才有因缘说这部经。
所以在修行当中,首先就是要观照想蕴──远离感受,依止愿望。
【12】怎样修行善业,有三种福德!
接着看第二个道前基础。佛陀讲修观之前,先讲到要怎样修行善业,有三种福德:
甲二、道前基础─净业三福
乙一、人天之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乙二、二乘之福─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乙三、大乘之福─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修行虽然是观照想蕴跟行蕴,以正念为主,但都要以善业作基础。本经虽然是修观,也必须修三种善业作基础。
第一个、人天之福:
首先修世间之福。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养育之恩,这是大福田;其次师长,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第三个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杀盗淫妄等十恶业,杀生的业最重,如果你杀害众生,临终的时候,冤亲债主会障碍你往生,所以特别提出要有慈悲心,不能有杀生的行为。
第二个、二乘之福:
第二种福,是同二乘人的出世之福。也就是受持三皈,出家二众要受持具足戒法,不得毁犯威仪。这是专讲到小乘的戒行。
第三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发菩提心、广修六波罗蜜、乃至读诵大乘经典。劝进行者,这一句是利他的行门,是指把这些道理宣扬出去,劝勉别人一起修行。
这是整个止观的基础,就好比是房子的基础,所谓福德资粮的基础。
【13】圆满的佛陀,身形一定是金黄色!
第三段,佛陀正式开示修学止观。本经的十六观法,真正的修观是前十三观,最后的十四、十五、十六这三观,是讲三辈九品的往生位次,属于果地功德。
这十三观,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
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分二:乙一事观---十三观。乙二、理观---一心三观。
乙一事观---十三观
十六观经,是先从日观观起;这个日是指落日,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确定我们往生的方向。极乐世界是在西方,阿弥陀经有讲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所以落日是指西方。
第二个,帮助我们认识极乐世界的光明相。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有光明。佛陀的光明是一种金黄色,菩萨就不一定,菩萨的光明是各式各样。但是圆满的佛陀,身形一定是金黄色。这种金黄色,佛陀告诉我们就像落日,不刺眼。如果你去看正午的太阳,就会刺眼;落日的阳光,我们的眼睛可以去看,是光明而温柔的,是那种慈悲的光明,所以落日观是极乐世界整个光明相的基础。
这个是总相观。接下来的依报观有:水观、地观、树观、池观、总观、华座观。依报的庄严,是谁住这里呢?正报的佛菩萨像观。在十三观里,只有这一观是属于观像念佛。因为我们未曾看过佛菩萨,想像不出来,所以佛陀慈悲教我们先观佛像──佛菩萨像观、佛身观、观音观、势至观;先观圣像,有概念之后,再作观想。
正报观想成功之后,整个综合的普往生观,最后是杂明佛菩萨观。
所以它的观想次第是:先观想落日,做为极乐世界的总相→然后再观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再观正报庄严→再观想莲华的开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想,普往观。莲华呢,先作莲华合起来想、再开想──华开见佛悟无生。
【14】建立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坚定愿力!
在整个依报、正报,和综合观里面,最重要的是莲华观,所有佛菩萨之台座,都是坐莲华台,所以通于依报,也通于正报。
莲池大师说,极乐世界最重要的观想,就是莲华观,因为你往生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哪里呢?
对了!就是莲华受生。
你必须跟莲华建立很亲密的因缘,你跟它因缘深,它就会在你生命当中出现;你有行,就有想要去取,所以整个修观当中,要特别注意莲华观。
关于这个修观方法,妙宗钞智者大师说:在修观的时候,必须适当的跟娑婆世界做对比,使令我们生起厌离之心。虽然本经并没有描述娑婆世界,但是你要加以对比。也就是你观想极乐世界之后,还要思维我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如何作对比呢?智者大师说:我们在修这十三观的时候,要有四种对比:
第一、苦、乐的相对:要经常告诉自己,极乐世界是但受诸乐,无有众苦;娑婆世间是多诸苦恼;必须把这种不同的情境,想像、对比出来。
第二、贵、贱的对比:极乐世界一切万物,都是黄金、众宝所成,特别的高贵;娑婆世界都是泥沙、砖块…完全是污秽的泥土所构成的,是卑贱的。
第三、垢、净的对比:这里的垢、净,主要是指受生,娑婆世界是在污秽的胞胎受生;极乐世界,是在清净、微妙香洁的莲华中受生。
第四、粗、妙的对比:什么叫粗呢?意谓:不得自在。在娑婆世界,就算你福报再大,也不得自在。好比你想要吃好吃的东西,不是有钱就行;你的肠胃要好、还要有人在卖、而且你的心情要愉快,才吃得下…必须很多因缘具足了,那种快乐的感受才会出现。很多快乐的感受,不是操之在你,所以娑婆世界的福报,是不得自在。总之,必须要很多人配合、你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快乐才会出现。极乐世界不一样,极乐世界的快乐是大自在,可以令你心想事成。你想吃东西,不必假藉别人煮,跟别人都没关系──思食得食,思衣得衣,所受用的东西,都是自然现前,真的是一个心想事成的世界,也是一个大自在的世界!
所以,我们在修这十三观时,同时要把四种对比出来:第一个苦乐的对比,第二个贵贱的对比,第三个垢净的对比,第四个粗妙的对比。这四种对比,能建立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坚定愿力。这是修观要注意的重点。
【15】是你自己的心把你带到地狱去的!
这是事观,再看理观。
智者大师在《妙宗钞》,讲到理观时,有提到两个重点:
乙二、理观─一心三观。分二:丙一、通义。丙二、别义。
丙一、通义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丙二、别义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因缘所生法,就通义来说,是指五蕴身心,但是智者大师认为五蕴太广,观察想蕴就可以了。
什么是想蕴呢,智者大师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它可以往坏的方向想,当现前一念心性向外攀缘,跟着感觉走的时候,启动了惑、业、苦生死轮回;当想蕴随着心中的菩提愿走的时候,转五蕴成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他以一念心性为所观境。
简单的说,什么是因缘所生法呢?智者大师的意思是指一念心性。那么,现前一念心性,用空、假、中来观,就能够转识成智,这是一般圣道门的通义。但就净土宗来说,把这一心三观回归到净土,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
所以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同样是一心三观,把它落实到净土宗,它是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这是讲到理具。十法界因缘果报的圆融体,在那里呢?就在我们一心当中。
好比这个人为什么堕到地狱去?因为他内心有地狱的力量,他心中有地狱的业力,使令他堕到地狱去,是他的心把他带到地狱去的!
同样的道理,这个人为什么升到天界去?是因为他的心有天上的善业力,所以就上升到天界去了;这个人为什么到净土去了?是他的心中有净土的业力,和净土的思想,特别是思想,就能往生到净土去。
因此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就是说:生命是你的心变现出来的!这一点很重要。你能够到十方世界,也是你的心把你带去的;是你的心去了,你的果报才会出现。
所以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存在我们一心中。
我们一念心性,有很多地雷,随时会伤人,也有很多价值不凡的宝藏。
《楞严经》上说:如果你是向外攀缘,心随妄转,就启动了惑业苦生死之门,所以生死轮回的相续,是我们自己招来的、是我们自己去攀缘外境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回光返照,安住在往生净土的愿力中,不跟着感觉走,这时候就启动了心中的宝藏──法身、般若、解脱三德。
所以《楞严经》说,我们的心,有两个门:一个是生死之门,一个是涅 之门。
【16】把过去带有感情的攀缘心,转成一种正确不颠倒的智慧!
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生死业力重?
我们可以观察:同样念佛人,有些人临命终时,很容易跨越生死轮回,然后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往生到净土去。如果生死业力大的人,他就是跳脱不出去,他的生死业力太强了!
什么叫生死业力强?
《楞严经》上说:攀缘心重,生死业力则强!
所以平常生活中,如果你的情绪,很容易被外境牵动,快乐和痛苦都很强烈,因为你的攀缘心太重,创造生死的业力也就强。如果你遇到不好的因缘,虽然有一点痛苦,但对事情都看得比较开,有点淡泊世事,你的生死业力也就比较淡泊,往生的力量强,容易往生。
《楞严经》完全依据攀缘心跟安住心,来判断我们生死业力的有无、轻重。如果攀缘心重,容易被外境牵动,你念佛的功夫再大都没有用,还是跳脱不了感受的刺激所产生的妄想力。
所以,修行人平常就要养成向内安住的习惯,帮助我们住于涅 寂静,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临终的正念。
所以说:整个生命的流转跟还灭,是你的心决定的!十法界的因缘果报,也是你的心决定的!
这是讲到性具。所谓理具事造,理具是从体上来讲,事造是从相上、作用上来讲,体、相、用是一不是二。事造: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当我忆佛、念佛时,我的心就具足了弥陀的功德法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
往生是从你心中栽培出来的!
有些人说:唉呀!极乐世界这样远,十万亿佛土!倒不如往生到弥勒兜率天。理由呢?因为它在三界之内。正是外行人讲外行话!能不能往生跟距离没有关系!不用管它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果能一念相应,就算它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你照样往生;不相应,就算就在你家隔壁,你也去不了。
讲这句话,表示你是心外求法。
事实上,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不构成往生的障碍,是你的心准备好了,阿弥陀佛自然就现前。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你在念佛的时候,不要管它是十万亿佛土,或二十万亿佛土,只管你自己相应了没有?准备好了没有?你准备好了,阿弥陀佛就给你感应,阿弥陀佛随时可以跟我们感应,问题是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我们的思想,必须要调整为往生的思想。
以 益大师的标准说,一个信、愿真实具足的人,临终十念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就是一念相应就够了;如果你心态没有准备好,你的想法还是跟着感觉走,对娑婆世界的攀缘心还是很重,还想拥有、执取很多东西,信愿不具足。 益大师说,就算你把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不得生。
很多人以为念佛就能往生,这种观念是不对的!重点在你的思想准备如何。信、愿是根本,佛号是枝末,为什么我们要修观,就是要调整心态,将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让它在心中变现出来;对于娑婆世界的颠倒想法,慢慢就会改变。也就是从苦乐的相对、贵贱的相对、垢净的相对、粗妙的相对,慢慢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其实修行就是要跟自己沟通,我们过去熏习很多错误的想法,现在用道理跟你内心深处沟通;就是让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沟通,你必须说服你自己,你不一定要说服别人,说服你自己──要真实的放下娑婆,要真实的为菩提,要求生净土,这样就对了!
所谓:修止观,观想念佛,就是进入到你的内心深处,跟你自己沟通;去纠正过去无量劫来,生命经验所留下错误的颠倒想法,这就是我们作观的目的,也叫做转识成智──把过去带有感情的攀缘心,转成一种正确不颠倒的智慧。
【17】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的好处呢?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第3卷/共20卷)
本经的修学宗旨,简单说就是在这个观字,这是念佛法门中的一种观想念佛,透过这十六种观想方法,能够加强我们对极乐世界坚定的信仰和愿力,以达到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效果。
怎么观想呢?本经当中有讲到两种观法:一种是事观,一种是理观。
刚开始是事相的观察,也就是十六观中的前十三观,有三大段的观察:
首先,先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我们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它的环境如何呢?本经清楚的讲出了四大主题:第一个是大地庄严,第二个是宝树庄严,第三个是池水庄严,第四个是莲华庄严。这四个主题,就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所受用的环境。
其次,观察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有三个主题:佛陀的庄严、观世音菩萨的庄严、大势至菩萨的庄严,也就是观想西方三圣的庄严。
前面是观想极乐世界种种的正报、依报庄严,观想成功之后,第三个是属于动态的。也就是说:极乐世界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跟极乐世界产生一种相互作用,这个很重要!这是临终往生的一种观法──观想你生到极乐世界
的莲华中,先观莲华合起来,再观莲华开后,见到虚空中西方三圣放大光明,照耀你的身心,当下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华开见佛悟无生。
简单的讲,我们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是先观想极乐世界静态的依报跟正报,然后再观想自己的身心世界跟极乐世界动态的相互作用。
这样的观想有什么的好处呢?其实,这就是一种净法熏习!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真实功德相,当我们在杂染、不净的心中,观想极乐净土的殊胜庄严,以及西方三圣的庄严,自然会生起一种清净的效果。
这当中有两大效果:
第一个、净除业障:能够把我们过去生所造作的,那些杀、盗、淫、妄生死罪业,慢慢的消灭掉。
第二个、生于佛前:这是约临命终来说,即能感应阿弥陀佛现前,接引往生西方。
这就是本经所说的事相观察。
【18】借那些庄严相,来启发我们往生的愿力!
智者大师在《观经疏》,还提出了理观,就是每一观都必须配合理性的观察。关于理观,智者大师作了一首偈颂,整个十三观,你一定要把这首偈颂,熟记在心,所谓的: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在这一首偈颂当中,有提到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引导修行者云何应住。我们要永远记住修行人的安住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内安住。极乐世界的功德在哪里?就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它是自性里头本来就具足的。所以我们在修观时,一定要向内安住,不能被外境干扰,而产生任何的攀缘,这是修观的第一个观念。
也就是在修观之前,要懂得安住在──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先求安住,再求调伏。如果你的脚跟没有站稳,那就没有任何的功德可言。所以安住的时候,是法界圆融体,而整个法界功德在哪里呢?作我一念心,就在我的心中。这就是摄用归体。
第二个、依体起用,藉相修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当我们忆念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时,就已经进入弥陀的功德法界了!这是从一念心性起观,所以说是藉相修心。
换言之:在修观的过程当中,重点不在极乐世界观察得多清楚,而是从观想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你的内心是不是产生一种向往、一种往生净土的愿力。这种心态很重要。这个观想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改变我们的心态,透过这个观想,净法熏习──把我们贪恋娑婆的心态,改成往生净土的心态。
如果:你只是把阿弥陀佛观想得很清楚,信心、愿力不足,这叫禅定,跟往生没有关系!所以在修观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借相观心,重点不在那些相,而是借那些庄严相,来启发我们往生的愿力,这是我们修观的人一定要清楚的。
总之,这里的理观重点:第一个向内安住,第二个藉相观心,这两个道理我们在修十六种观想时,一定要谨记在心,必须跟事观配合。透过如理如法的事观、理观双行,我们的心态就会改变。
【19】发起真正求往生的心──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怎么改变呢?开始圆发三心,这是往生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本经当中,讲到往生的心,是以三心来代表:
甲四、观行转深─圆发三心
一:至诚心愿作佛心
二:深心求往生心
三:回向发愿心度众生心
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必须发三种心:
第一个:至诚心:智者大师解释说,至诚心是指真实而不虚妄的心。所谓真实的心,智者大师说,就是正念真如。也就是仰信我们这一念心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没有任何相状,快乐的相状、痛苦的相状…都是虚妄不实的。当我们这一念心性,安住在真如,不起任何的颠倒妄想,用这种心来拜佛、念佛,这个叫做至诚心。至诚心其实就是一种智慧的心。临命终时,你能真实的安住真如,不随顺攀缘心而转,就叫至诚心。
第二个:深心:何谓深心?智者大师说:佛果深广,发愿祈求成就。意思是说:十方诸佛有无量的功德庄严,希望我也能一一成就。深心,就是一种好乐修学功德之心。前面的至诚心是一种智慧之心,这是一种福德之心。
第三个、回向发愿心:这是一种大悲心。真实的回向发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都能求生净土。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临命终时,必须以智慧心、福德心跟大悲心,三心结合,来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以昙鸾大师解释这三心,把它汇归成两种:
一种是愿作佛心,这是偏重于智慧跟福德,一种上求佛道的心。
第二个是愿度众生心是大悲心。
依止这两种心,而发起真正求往生的心──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本经很强调一个观念,就是说:你能不能往生,跟念佛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在能念的心──你念佛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你用贪恋娑婆的心来念佛,这个佛号就变成人天的福报,所谓诸法无性,境随心转。你的心才是主导者!所以在整个修观过程当中,就是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心态。
【20】修学净土宗的人,心中的愿力很重要!
接着看下一科:甲五、临终正念--成就九品:
透过三心的修学,我们可以将往生净土的人,分成九品;九品当中,又分成上辈、中辈、下辈三类。这地方,善导大师将上辈的三品,判为是遇大凡夫──这种人具足了三心。所谓三心就是菩提心,具足三心的菩提心,而且广修菩萨的一切善行。换句话说:不但三心具足,而且福德资粮也具足。这是属于上辈往生的。这里是指凡夫,没有说是圣人,所以三辈九品全部都是凡夫。
其次,中辈的三品,是遇小凡夫──是说这个人的三心不具足,缺乏大悲度化众生的心,但是临终之前,遇到善知识的开导,回小向大,因为还有小乘的习性,所以是中辈往生。为什么有些人往生极乐世界,证得小乘的果位?就是因为过去小乘的种性还存在,所以先证得小乘果。
最后,下辈的三品,是遇恶凡夫。事实上,一般人对于下辈往生,都会感兴趣,这种人是怎么回事呢?虽然他有坚固的大乘善根,但是也有过失。也就是善根当中,还夹杂着罪业。但是,这个人临命终时,智者大师说他遇到了两件事:
第一个、为苦逼迫:我们都知道有善根跟没有善根的人,平常看不出来,但是遇到逆境的时候,他的善根受到刺激,会生起出离心;没有善根的人,遇到恶境的刺激,他会自暴自弃。所以这个有大乘善根的人,虽然有杀盗淫妄的过失,但是临命终时,遇到痛苦的逼迫,激发他出离的善根,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此遇善人:是说这个人因为遇到了大乘善知识的开导,善巧的把他的大乘善根慢慢地启发起来,所以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提起正念,带业往生。这是遇恶凡夫,是有大乘善根的恶凡夫。
由此可知,净土宗确实是他力法门,极乐世界的功德不是我们修来的,不是以修多少布施、持戒、忍辱这些资粮来判教。因为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没有一样是我们修来的,那完全是弥陀本愿功德所成就的,所以关键是在感应道交。你感应弥陀一分,你就有一分的功德,你感应弥陀三分,就有三分功德。关键点就是:你感应的心力有多强!
修学净土宗的人,心中的愿力很重要!在念佛的过程当中,培养一种坚定的愿力──以愿导行,这个行又能加强你的愿力。大乘经典上说,一个念佛人跟一般世间人,最大的差别在哪里?世间人也修善,我们也随喜一切善,但世间人没有发愿,我们净土宗的人──是人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珍宝不复相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因此,我们在培养愿力的时候,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每一次都要忆念自己的愿力,一定要遵守自己所发的愿,等到临命终时,这个愿力就会表达出来,不会让我们失望!
很多人修行,心中没有发愿,没有发愿,你的修行就没有强大的引导力,就很难抗拒阿赖耶识的生死业力。
我们要知道,随业往生跟随念往生最大差别在哪里?这个念到底是指什么呢?
当然是包括了信仰和愿力,但主要是在愿力──就是你往生的愿力。临命终时,如果你的愿力没有现前,那你就作不了主,会被生死业力牵着走。而这个愿力是怎么来的?就是从你平常事观、理观,点点滴滴的观察,来加强你的愿力呀!等到临命终时,那个愿力就会表现出来──为菩提道求生净土的愿力,这个时候就会现前,引导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藉事修心的整个思想。
【21】具足这六种成就,就可以证明这部经是佛说的!
看下一段,第三大段的随文释义,正式解释经文。
甲一、序分。分二:乙一、证信序。乙二、发起序。
乙一、证信序
标闻说时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 崛山中。引大众同闻:声闻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众-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序分当中分两科:第一科正信序,第二科发起序。正信序又叫通序,是通于佛所说一切的经典。每一部经为了取信于后人,都必须说明这部经的六种成就;具足这六种成就,就可以证明这部经是佛说的。
第一段标闻说时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 崛山中。这一段经文,先标出五种成就:信、闻、时、主、处。
一、如是是指信成就:如,意谓恒常不变,真实不虚。是说以下所说的道理,真实不虚,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二、我闻是指闻成就:这个道理是怎么来的呢?我闻。闻是指阿难尊者亲耳所闻。标出我闻的意思是说大乘佛法是有师承的,不像外道。注释<唯识三十颂>的<成唯识论>有说到:外道有很多道理,是在打坐当中看到的境界。好比说在禅定当中,看到牛升天了,以为牛能升天,就持牛戒、持狗戒…完全都是自己打妄想、想出来的。所以外道的道理没有传承。佛法就不是这样了。佛法的真理,一定是由诸佛出世宣说,经弟子们的口耳相传留下来的。所以如是我闻这句话,表达了大乘佛法是有传承的。
三、一时是指时成就:这是指时间。因为来参加法会的人很多,有人、天人、鬼道、蟒蛇…每一道众生时间都不同。所以以一时来表示一种师资道合──当说法者和听法者,两个因缘成熟时。本经按古德的推论,应该是在释迦牟尼佛晚年时宣说的,也就是在七十岁以后宣说的。
四、佛这是主成就:我们的本师释牟尼佛,就是这部经的主讲者。
五、在王舍城的耆 崛山中这是处成就:一般称做灵鹫山。佛陀有两个地方讲经次数最多,一个是给孤独园,一个是灵鹫山。以上是五种成就。
再看众成就,与会大众有哪些呢?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同闻的大众有两类:第一个是声闻众,第二个是菩萨众。声闻的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固定听法的常随众,不论佛陀走到哪里,这些僧众都一直跟随着佛陀。另外临时来参加听法的,就是菩萨众,有三万二千之多,以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法王子,为最上的首领。
本经的正信序──在六种成就当中,其中时和处,这两个成就很特别。其实,本经佛陀同时宣说了两次。经文里面有讲到,因为韦提希夫人被关在王宫里面,没办法出来,佛陀就带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到王宫为韦提希夫人说法。所以第一次的当机众,除了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韦提希夫人,还有五百个侍女。佛陀第一次宣说是这样的因缘。讲完之后,回到了灵鹫山,佛陀要阿难尊者,为这些大比丘众、菩萨众,再宣说一次,所以本经总共说了两次。这是记载第二次说法,时间和空间的情况。
【22】修行的一个增上缘-以苦为师!
乙二、发起序。分二:丙一、正明杀父。丙二、明欲害母。
丙一、正明杀父
发起序又叫作别序。每一部经的说法因缘不同,它是发起佛陀宣说本经的个别因缘,所以叫发起序。
这一科有二段:第一段是正明杀父,第二段是明欲害母。因为阿 世王想杀害父亲,又要杀害母亲,这样恶逆的因缘,而发起本经的因缘。先看杀父的因缘,总共有四小段,看第一段经文:
为子幽禁: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 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尔时,就是前面说的一时,佛陀说法因缘成熟的时候。当时在摩伽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是频婆娑罗王。频婆娑罗王有一个太子,名字叫阿 世。阿 世翻成中文叫做未生怨,就是他还没有出生之前,跟他的父亲曾结下了怨结。这是怎么回事呢?
印度有一个习俗跟中国很像,小孩子一出生先算命;那算命看了阿 世,就说这个小孩长大之后,一定会杀害他的父亲,做出这样的预言。所以频婆娑罗王听了之后,非常害怕,也非常生气,就叫人把阿 世从楼阁上摔下来,要把他摔死。但是阿 世是有大福报之人,没被摔死,仅断了一根指头。他的母亲韦提希夫人,就不忍心,赶紧把他抱起来,把他扶养长大。因为他从小被算命──他未生之前就跟他的父亲有怨恨存在,所以叫未生怨。
阿 世在做太子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情,就是提婆达多出家之后,不修正法、不修止观,喜欢修神通。但是目犍连尊者、舍利佛尊者…所有的比丘,都不教他。所以提婆达多就去找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是他的亲弟弟,在他的请求之下,阿难尊者就起了慈悲心,教授他神通。学会了神通之后,提婆达多尊者就起高慢心,认为自己可以取代佛陀了,于是就运用神通力,去迷惑阿 世,说:世尊已老应当退位,由我来做新佛;老王也是年迈,应该由你来做新王。新王护持新佛,这样不是很好!所以就怂恿阿 世太子,推翻他的父亲,取得权位。
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缘,为什么他能够说服阿 世去杀害他父亲呢?因为提婆达多如实的告诉阿 世,说他父亲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从楼上把他摔下来,准备要害死他。阿 世听了之后,起了怨恨之心,所以他就把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抓起来,关闭在有七重的室里。所谓七重就是有七道门禁,非常严密的深宫之内,而且规定所有的臣子,都不能去探视他,目的就要饿死频婆娑罗王。到底阿 世王跟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过去生曾结下什么怨恨?我们说明一下:
其实,频婆娑罗王前生也是一位大国王,有一天他在森林中狩猎,他的狩猎技术非常的好,但是这一天,却没有狩到任何的动物,他就恼羞成怒,非常生气。刚好在树下,看到一位修行人在打坐。他就把怨气,发在这修行人身上,就是你在这里打坐,所以我整天都没有狩到动物!就叫士兵打这个修行人,把他给杀了。这个仙人临死之前说:王啊!无故杀我。我来世必当报仇!他说我在这地方打坐,也没有招惹你,你无缘无故把我杀了,来世我一定要报此仇。我们都知道:誓愿的力量是很大的,不管你是发好的愿,还是发坏的恶愿。因为他的咒愿是来生要报仇的,所以有愿就有缘!
我们讲诸法因缘生,其实你发了一个愿,就是一个缘,因此构成父子的因缘,也就构成了未生怨。所谓内因外缘──提婆达多的挑拨,是一种助缘;但是他的内因,上辈子就结下那个恶因缘。这是讲到阿 世王杀父的过程,先把国王关闭起来,然后断绝一切的饮食。
接着看第二段:
夫人奉食:
国太夫人,韦提希,恭敬大王,浴清净,以酥蜜和 ,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萄浆,密以上王。
但是国王有一位夫人,就是他的王后叫韦提希,虽然国王被抓之后,已经失去了整个大权,可是韦提希对于大王,不因为权势的关系,还是心存恭敬。因为她平常对大王很恭敬,即便他现在变成了阶下囚,她内心对大王的恭敬,并没有改变。于是她就每天把自己的身体洗干净,而且以奶酥、蜂蜜和炒 熟的,涂在她的身上。也就是她准备了三样东西:第一个就是酥,酥是牛奶煎成的乳酪,非常营养。第二个 ,这是五谷磨成粉,然后再用乳酪把它炒熟,最后再用蜂蜜调和成面饼。涂在身上,衣服穿起来,别人就没有看到。也打开她身上的璎珞挂饰,在这当中盛满了葡萄浆,秘密的送给大王食用。因为频婆娑罗王被关起来的时候,阿 世王命令一切的百官,不准会见大王,但是并没有禁止王后去会见大王,所以王后可以自由出入,因此就私底下提供国王饮食。
圣为说法:
尔时大王食 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 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
大王吃了韦提希夫人的 和浆之后,为了表示恭敬,他就求水漱口。我们佛弟子要做功课之前,吃了东西都要先漱口,表示恭敬。漱完口之后,合掌、恭敬,向灵鹫山遥遥地礼拜世尊,而且讲出他心中的话,说:大目犍连尊者,他是我平日最亲近的善知识,希望他能够以慈悲心,来为我授八关斋戒!他这个时候,想求受八关斋戒,心中有这样的期望。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
这时候,频婆娑罗王被关在七重室内,只是想要求授八关斋戒,但事实上,有两位尊者来,一位是授戒,一位是说法。那么,目犍连尊者如鹰隼飞,鹰隼就是老鹰,这是形容尊者的飞行神通极速,很快就飞到王宫。天天来为大王授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一天一夜受持的戒法,早上受戒,隔天明相出来(天亮了),戒体就自然失掉,然后再重受一次,天天如此。但是,除了天天为他授戒,世尊同时派遣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每天来为他说法。
从经文来判断,应该是为他说小乘的无常、无我道理。因为到后文,频婆娑罗王是证得小乘三果阿那含。所以应该是为他说声闻人苦、集、灭、道的苦谛,是从苦谛切入无常、无我。这是讲到频婆娑罗王被关之后,发心受八关斋戒,而且听闻无常、无我的道理。使令他明白这个道理,思惟自己的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变化,完全受业力的主导,没有办法作主的。
法食延寿:
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 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这样的因缘,经过了三七廿一天。大王因为得到韦提希夫人的 蜜,来滋养色身,又有受戒、听闻佛法,来滋养他的内心世界。所以他的身心,特别地和顺,也非常的喜悦,表示他的心情很欢喜。
在这段序分当中,说明阿 世王害父的因缘,启发了频婆娑罗王修道的善根。古德说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得到二个启示:
第一个、显发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多诸恶缘。我们今天生长在末法时代,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想继续在三界中轮回流转,你要知道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修习善业,一定是得到善的、快乐的果报,没有什么障碍,因为恶因缘少。但是越到末法时代,虽然你的福报,会带给你快乐,但是你要注意一点:娑婆世界的福报,到了末法时代,多带有业障,障碍特别多──快乐当中,有诸多的不如意!
好比:以频婆娑罗王来说,身为国王,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想害他。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去留意:不要以为你福报大就没有事!因为末法时代,人跟人之间的问题很严重,对立、仇恨心越来越严重。你的福报无法完全保护你,就是变成快乐中夹杂着障碍。末法时代的快乐,是一种障碍因缘,正如佛陀说的一个甜美的食物,夹杂着毒药,越到末法,毒药的比例就越来越重,因为人心都变得邪恶了,所以在五浊恶世,多诸恶缘。
第二个、显发众生是以苦为师。这是说:身为娑婆频婆娑罗王,你看他学佛这么久,也没有说要受八关斋戒,因为生活太安逸了。等到他儿子要去伤害他,他的第六意识跟苦受一接触,让他对苦生起出离之心,才来求受八关斋戒。所以说痛苦的因缘,往往就是修行的一个增上缘-以苦为师。如果没有受到这些痛苦的刺激,他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力量,来受持这些戒法。这地方是讲到阿 世王本来要害他父亲,结果反而使令他的父亲,因为这个因缘而成就了三果,这是讲这部经的第一个因缘。
【23】本经真正的发起因缘(一)
再看第二段。真正的发起序,其实不是阿 世王要害他父亲,真正发起本经的因缘,是阿 世王想害他的母亲,才启发佛陀说法。当阿 世王要伤害他父亲时,佛陀并没有现前为娑婆频婆娑罗王说法,佛陀是派富楼那尊者去为他说法。但是韦提希夫人不同,她有大乘善根,所以佛陀亲自来说法。因此,本经真正的发起因缘,是在第二段。阿 世王害了父亲之后,接着想要害母亲,才引生佛陀说法。
看经文:丙二、明欲害母
欲害母:
时阿 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 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 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这时候,阿 世来问守门人。这个时是什么意思呢?是说:阿 世王把他父亲关了二十一天之后的某一个时间。因为他想这个人二十一天没有吃饭,又没有喝水,一定会死的。所以就问说:我的父亲寿命还在吗?再确定一下。这个守门人就如实地回答,讲出了二个重点:首先说王太夫人,每天以身体涂面饼,还有在璎珞当中盛了葡萄汁,秘密的送给国王吃。其次,目犍连尊者跟富楼那尊者,每天从虚空以神通力飞来王宫,为国王说法。这二个人,我都没办法去阻止,为什么呢?第一个王太夫人,大王也没有说过,禁止王太夫人进来;第二、沙门有神通力,我也没办法禁止。所以守门人,只好把这些事情,据实的禀报阿 世王。
阿 世王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就对二个人生气:第一个骂她的母亲是贼。为什么她是盗贼?因为他父亲频婆娑罗王是贼,她跟盗贼为伴,所以也是盗贼。第二个骂沙门是恶人,用幻化的咒术,来迷惑人间,使令国王饿了二十一天,还没有死。他这时候一发怒,就手持利剑,往他母亲的宫殿走去,想要杀害他的母亲。
我们都知道前面的经文──当阿 世王要害父亲时,并没有太多人反对,因为他们过去生本来就结了恶缘,所以在二十一天当中,也没有人劝谏他。但是他要杀害母亲这件事,就严重了!因为印度是一个父权的社会,母亲并没有任何的权力,所以父亲对于子女的爱,是有偏私的。只要能够继承王位,能够为他打天下,父亲对这个子女,就有多分的偏爱,所以父亲的爱,在古时候是有所偏私的。但是母亲不同,因为母亲什么权力都没有,对子女的爱,是平等无私的,所以杀母亲极度不合理,因此引起朝野大众的共怒!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第4卷/共20卷)
前面讲到丙二、明欲害母。
《大乘起信论》讲到我们修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破和合识,一个是断相续心。这个和合识,就是五蕴当中的想蕴,主要是第六意识对外境的种种想像。想像之后,当然会产生贪爱,所以破和合识,其实就是要破除我们对娑婆世界贪爱的想像。
以本经来说,频婆娑罗王跟韦提希夫人,都是大福报之人,一个是国王,一个是王太后。他们的想像一定是跟外境坚固的结合一起。因为他们遇到的人、饮食乃至种种的受用资具,都是如意、安乐的境界,所以要他们破和合识,基本上很困难。当快乐的感受,不断的刺激他、诱惑他,要他断然地放下乐受,并不容易做到。但是遇到了逆境的刺激,第六意识便生起出离心,为什么?因为他有愿力──一个有愿力的人遇到逆境,会启发他的道行;一个没有愿力的人,遇到逆境,只会自暴自弃!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这两个人都不是普通人,都是有善根的人,只是在福报当中,一时的迷惑,等到善根被启发,就能够断然地求受八关斋戒、听闻佛法,一个证得三果,一个求生净土,不容易啊!这都是遇逆境的刺激而产生的。他能够在逆境当中,破除合和识,使令第六意识的想蕴,脱离了外境的色尘,跟内在的感受──所谓迥脱根尘。这是第一点,出离心。
但是,他真正要做的是断相续心,也就是第七意识的执取,这个就要靠智慧了。因为听闻佛法,只是一种基础的出离道心,想要脱离三界的系缚,还得靠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断念念执取──相续的心。而频婆娑罗王,这两点都做到了,他一开始就有出离心,求受八关斋戒,又听闻富楼那尊者说法,所以一方面破和合识,一方面断相续心,果然证得三果。这是讲到本经缘起当中,关于频婆娑罗王的情况。
那么,阿 世王本来是跟他父亲结恶缘的,因为母亲过来帮助频婆娑罗王,所以引起了阿 世王的迁怒,也要杀他母亲,这件事情当然引起了严重的反对,我们看经文:
良臣谏: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 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
正当阿 世王拿了利剑,想要杀害韦提希夫人的时候,阿 世王有两个大臣,其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臣,名字叫月光,这位大臣的特点是聪明多智,非常有智慧;还有一位叫做耆婆。耆婆跟阿 世王是同父异母的小弟,都是频婆娑罗王的儿子(一般俗称王爷)。耆婆大家都知道,他是当时一位有名良医,依止目犍连尊者修学。
这两个人就劝谏大王说:臣闻毗陀论经说,这个臣是指月光大臣,虽然这时候耆婆并没有讲话,但是他也认同月光的看法。月光所引用的毗陀论,就是吠陀经典,这是古印度婆罗门,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等同基督教的圣经。因为月光的地位只是一位臣子,阿 世王是太子,怎么劝谏太子呢?只好引用这部经,意思是说:这不是我说的,是我们婆罗门教所信仰的圣经─吠陀经典说的。
他说:劫初已来,劫初是指自有人类以来,的确有很多很多的恶王,为了贪求王位的缘故杀伤他的父亲,有一万八千人之多,从古以来确实有这种事情发生。但是,未曾听闻过,有哪一个人恶到要杀害自己的母亲,这非常不合情理。因为母亲对于子女没有任何的偏心,完全是平等的关爱。大王今天要杀害母亲,这种违逆之事,已经严重污染我们刹利种!
污刹利种这句话,就讲得很严重了!因为古代的印度有四种种姓阶级:
第一个是婆罗门,这是最高的宗教师,负责祭祀、祈祷。
第二个是刹帝利,是王族、大臣,处理国家事务的。
第三个是吠舍,就是一般的农民劳工,还有商人。
第四个首陀罗,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奴隶,以及从事杀生工作的人。
阿 世他们的种姓就是刹帝利,是属于第二个贵族。所以月光对他说:你这样做,已经伤害到王族的身份,等同于首陀罗跟贱种一样。身为臣子,我们不忍心见闻这件事情。换句话说,我不苟同你的行为,你这个行为,不是王族应该做的事,等于是(首陀罗)奴隶所做的事情一样。月光这样讲,话已经讲得很重了,而且引毗陀论经来证明这个道理的真实性,所以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我们不应当跟你共住了。
古印度对于种姓阶级很严格,各个种姓,不能住在一起。意思是说:你做这件事你已经不是贵族,变成贱族了!我们不和你住在一起了。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这二位大臣说完之后,为了防备阿 世王有杀害的举动,手按着剑,就慢慢的退回去了。那么,阿 世王听到月光大臣的话,惊怖惶惧,因为他知道─如果失去了这两位大臣的心,就可能失去了民心,所以感到恐怖害怕。但是,他还存一丝的希望,希望透过跟耆婆的兄弟关系,得到耆婆的支持,于是就对耆婆说:汝不为我耶?你是我的亲弟弟,难道你也不帮忙我吗?耆婆白告大王说:慎莫害母!我给你一句忠告的话,一旦你害了母亲,最后你一定会众叛亲离,对上-得不到百官的拥护,对下-失去广大的民心,你这个大王就做不成,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耆婆就提出劝谏,绝对不能杀害母亲。
王闻此语,忏悔求救,这时阿 世王知道事情严重,连他亲弟弟都讲出这样的话来,就向他们忏悔,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把剑丢掉,不杀害他的母亲了。
【24】本经真正的发起因缘(二)
看下一段:敕幽闭:
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阿 世王虽然不杀害他母亲,但是又怕他母亲去帮助频婆娑罗王,所以就把她关起来,命令内官(这是宫中专门管女眷的女官),把他母亲关在深宫之中,使令她不能够自由的出入。
这段经文我们要说明一下:前面阿 世王将他父亲关起来,不送饮食,想要活活的饿死频婆娑罗王。但是这段经文,他只是限制韦提希夫人的行动,还有送饮食给她,不敢伤害他的母亲。因为前面耆婆说过:慎莫害母,所以只是不让她自由行动而已。
古德说阿 世王之所以不敢伤害母亲,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他不敢违背婆罗门的宗教信仰:因为婆罗门教是当时贵族的宗教,婆罗门教里对于杀害母亲,有很严重的谴责,说无道害母。一旦他违背了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一定会失去婆罗门跟刹帝利两大贵族的支持,所以他不敢这样做。
第二个、他不敢违背社会的道德标准:因为在过去的父权时代,没有一个人会伤害自己的母亲。母亲并没有过错,母亲对子女是平等的慈爱,所以他也不敢触犯社会的道德信念,免得失去广大的民心,所以就暂时把韦提希夫人关起来,但是仍然提供饮食给她。
因禁请佛: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 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
韦提希夫人被关闭在深宫当中,她的内心是愁忧的、她的色身是憔悴的。这里,古人注解说:韦提希夫人能得到正常的饮食,为什么还这么愁忧呢?她是愁忧她没有送食给老王,老王一定会饿死,因为她不能再送饭菜,她是为老王而感到愁忧。这个时候因为被关在深宫,心情不好,就面向灵鹫山礼拜佛陀,心中向佛陀祷告说:如来世尊!过去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你老人家就常常派阿难尊者来慰问我。现在我被儿子关起来了,我感到非常愁忧不安。但世尊威德深重,无由得见,我也不敢惊动世尊您亲自来为我说法,希望世尊慈悲,能够派遣目犍连尊者和阿难尊者,来跟我相见、开导我,解开我心中的愁忧。这时候,作是语已,很悲痛的掉下眼泪,遥向灵鹫山来礼拜佛陀。
这是韦提希夫人被关起来之后,内心的愁忧,引发对佛陀、对尊者、对法的一种皈依乞求之心。
佛慈往赴:
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 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 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 崛山没,于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当韦提希夫人,向佛陀启请之后,很快就有感应了──未举头顷,韦提希夫人拜下去,还来不及把头抬起来的时候,大慈悲的世尊在灵鹫山,就知道韦提希夫人心中所忆念的事情,立刻教敕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从空而来。佛陀就从灵鹫山隐没,从王宫出。这地方的两种神通力,我们先解释一下:
阿罗汉的神通是一对一,所以是从空而来;阿罗汉从这个地方,飞到另外一个地方,是用身体直接飞过去的,可以看到人从虚空而来,当然这个还是受业力的影响,还是有障碍。比方说在飞行途中遇到树,就要闪开来,所以阿罗汉的神通是,如鸟飞虚空。佛陀的神通是一对多,他可以在这个地方消失,在很多地方出现,不是用飞的,是此方没,彼方出,这是不可思议的意生身──心念想到那里,就可以在很多地方同时出现。这是佛陀的神通力跟尊者的神通力,不同的地方。
我们看前面的经文,韦提希夫人很谦卑的想着: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我只是一个卑贱的众生,佛陀如此地威重,我不敢惊动您来,所以当时韦提希夫人并没有启请佛陀。但是佛陀是不请而来,表示佛陀说法的因缘成熟了,所以佛陀亲自来到王宫,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也一起来。
这里说到:韦提希夫人拜下去,刚抬起头来,就看到了慈悲的世尊。世尊在虚空之中,三种庄严相:
第一个正报庄严,身紫金色。看见佛陀在虚空中,端然安坐放大光明,现出紫金光身。
第二个依报庄严,坐宝莲华。佛陀坐在七宝所成的莲华上。
第三个眷属庄严,左边是目犍连尊者,右边是阿难尊者在,还有看见释提桓因(欲界的天王)、大梵天王(三界的天王)、护世诸天(就是四大天王)以为眷属。
这时候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虚空中之天人,降下了天华,夫人就持天华来供养佛陀、以及两位尊者、还有诸天等等。这是讲到佛陀的出现,现出三种庄严相貌来安慰、鼓励韦提希夫人。
伤叹请法: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在序分当中,真正发起本经因缘,就是这一段。
韦提希夫人在感伤之余,请佛陀说法,这当中有二段,先看第一小段:正当佛陀以三种庄严出现在虚空当中的时候,韦提希夫人本来是拜下去的,当她抬起头来,看到佛陀以及二位尊者,旁边还有诸天天人,放大光明。她内心非常感动,就站起来,做出三件事情:
第一个、自绝璎珞:这个绝字,古人解释说,她是用手把这些璎络扯断,不是把它拿起来,而是用手把它扯断。这样的动作,是想表达她内心的一种真实出离,对于世间的荣华富贵,已经产生厌恶之想,所以把璎珞都扯断了,因为荣华富贵会带来障碍、带来过失。
第二个、举身投地:她本来已经站起来了,现在又再倒身拜下去。
第三个、更重要的是号泣向佛。
前文有讲过,韦提希夫人在启请佛陀的时候──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陀。所谓悲泣雨泪,虽然哭得很伤心,但并没有出声,表示还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但是这个时候,她看到佛陀亲自出现,太感动了。所以这段经文是说:因为佛陀的出现,让韦提希夫人深受感动,有感恩的意思。这时候她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号啕大哭──号泣向佛,前面的情感还可以控制,看到佛陀之后,心中痛苦的情绪,整个发泄出来,就向佛陀请示二件事情:第一个请问过去的因缘;第二个请问未来的因缘。
先看过去的因缘:过去因缘有二段,第一段问说: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我到底过去生造了什么罪业,而生此忤逆之子,竟然杀害父亲,又把母亲关起来。第二个,世尊您过去生又是什么恶因缘,竟跟提婆达多共为眷属?我们都知道提婆达多生生世世害佛,连佛陀成佛之后都不肯放过。这是问到过去的二个因缘。
再看未来的因缘:唯愿世尊,这是讲到未来──为我广说无忧恼处,她希望追求一个无忧恼的处所。
忧跟恼不一样,恼是指苦恼,当痛苦的事情出现时,跟痛苦的事情接触叫做恼;忧,是指痛苦还没有出现,但是我害怕它出现,心中的挂碍叫做忧。所以我们一般人不是忧就是恼。虽然你的福报很大,但是你不知道福报什么时候会失掉?这叫忧。当福报果然失掉了,就叫做恼。这二种心态,都会破坏我们的安乐,福报再大有什么用呢?虽然吃得好、住得好,但是心中有忧、心中有恼,就会破坏我们的快乐,所以关键在心中有忧、有恼。
我(韦提希夫人)希望能够往生到一个没忧没恼的地方,我当往生,我一定要到那个地方去,不再好乐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为什么呢?因为五浊恶世有地狱、饿鬼、畜生,不小心造了罪业,临命终的时候罪业起现行,就堕到三恶道去了。就算你有布施、持戒种种福德力,出生到人天善处,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多不善聚,有很多恶因缘不断地刺激你,会破坏你的快乐,譬如美食夹杂毒药。
因此,我现在对娑婆世界完全不生好乐,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远离种种恶逆的音声,以及邪恶之人。
这是讲到她对未来果报的一种祈请,希望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忧恼、没有恶声、没有恶人、没有种种的三恶道、不善聚的恶因缘,这是对果报的祈请。
其次,是对因地的祈请,想要往生到一个好的地方,你得要种因,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她先求忏悔,然后说: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这叫因地。她是问佛说:我应该怎样去观想这种庄严的处所,才能够往生到这无忧恼的处所。这是讲到因地的修学。
【25】你要改变生命,必须先改变你的心态!
当阿 世王想要杀害父亲时,韦提希夫人秘密的去帮忙老国王,因为这样而使令阿 世王想要去杀害母亲,引生了韦提希夫人请法的因缘。事实上,韦提希夫人向佛陀请法,是有两段,一段是问过去,一段是问未来。但是我们看经文,佛陀对于过去的因缘,在本经当中只字不提。韦提希夫人问说:我为什么会生这个恶逆的儿子?世尊您又为什么会跟提婆达多为眷属?这两个问题,佛陀都没有回答,佛陀只重视未来,这个地方很重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两种力量决定的:
第一个,唯识讲阿赖耶识,它是一个大仓库,我们叫它业识,专门保管我们的业力,而且把善恶业力的种子释放出来,让我们去受用。这一部分我们叫做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总之,生命当中,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你都作不了主。
比方说:谁作你的子女、身体健康与否、有多大的福报…这一部份你都做不了主,因为这跟过去的业力有关。你看身为佛陀万德庄严,但是 的应化身,还是遇到很多恶逆的因缘,比方说提婆达多常常伤害 、毁谤 ,佛陀也没有办法,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佛陀自己很自在,但是众生的共业, 也是没办法。在生命当中跟结果有关系的,这个部份你大概就做不了主,是由过去的业力来决定的!但是如果是跟过程有关系──思想,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生命,这就很重要!它能决定你的未来。
同样是恶逆的环境,你用自暴自弃来面对,你就没有未来;你用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的心来面对,你是在积集美好的未来。
总之,生命当中有两个相貌:一个是结果,面对结果要作还债想,我们叫还宿债:偿还过去的旧业。
第二个是过程,你当时的心态,会影响到你的未来。佛陀对于过去的因缘,佛陀完全不提,问过去做什么?虽然我们现在很想知道自己前生怎么样,其实过去就不要问了,知道你的未来怎么样、未来才重要!因为未来你可以去开创──操之在我。
所以后面的经文,广泛的为未来的结果,还有未来的因地,作出了回答──你要往生的无忧恼处有哪些、然后修行的方法有哪些。
其次,我们从发起序的序分当中,看出了一点消息。看一部经的序分,大概就知道这部经的修学定位是什么。好比《佛说阿弥陀经》所讲的功德庄严,跟本经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诸位可以把《观经》跟《佛说阿弥陀经》一起研究。
《佛说阿弥陀经》讲依报庄严,也有讲到大地庄严,黄金为地;讲到宝树庄严,七重栏 、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讲到池水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最重要的是莲华庄严;描述了极乐世界这四种庄严。本经讲的四种庄严,《佛说阿弥陀经》都有,但是《佛说阿弥陀经》在发明这四种庄严时,它的思想导向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