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接受道歉?

2018-06-25 汉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仁清法师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十九他犯不受谢悔

《集颂》:“1、他所侵犯平等悔,心怀嫌恨损恼意。

不受其谢染违犯。2、禀性不忍无恼恨。

不受忏谢犯非染。3、若欲方便施调伏。

但拖空言不应理,外道或彼好斗争。

非时非处诸不宜,虽不受悔无违犯。”

《梵网经》第九重戒“嗔心不受悔戒”:“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上一条是自己对他人有所伤害、冒犯后要去道歉和谢罪,这一条讲的是他人对自己有所伤害和冒犯后,前来道歉、谢罪、解释的要求。1、对方如果是怀着真诚心、平等心前来道歉的,自己如果因怨恨他、想报复损恼他,而不接受道歉的,是为“染犯”。2、如果因为自己习性很重,天生的禀性不愿接受任何人的赔礼道歉,关键是没有“嗔恨心”和“恼害报复”意,不接受道歉的话,也属犯戒,但是“犯非染”。3、如果因为故意调伏对方,使其改变毛病习气;或对方口是心非、并无诚意;或对方的道歉不如法理或道歉带有非法的要求;或对方是外道教徒与我们有着根本知见的分歧;或对方喜欢争强斗狠,接受道歉会引发更大的弊端;或在不适宜的时或处如正在诵经时等等,如是种种,虽不接受道歉也不犯此戒。

――摘自仁清法师《佛教大乘正觉道之戒律、戒相疏义》之 菩萨四十六轻戒

下一篇:弘恩法师:大乘佛法“大”在哪儿?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