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行大和尚:无我的另一种解释“有种”
修行的道理就是把万变成一,再把一变成万,但前提是先把万变成一,它的顺序是先收后散。
佛教有一句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中,只要降伏了其中一根,其余五根就会圆融圆通。例如你能管住你的眼睛,就能管住你的耳朵;你能管住你的耳朵,就能管住你的鼻子……人受干扰主要是因为眼睛和耳朵。怎么理解呢?例如我对你微笑,你就觉得我对你友善;我用眼睛狠狠地盯你一下,你就觉得我对你不友好,这就说明你被你的眼睛所转了。我声音很柔和地跟你说话,你就说我好;我大声地对你吼叫,你就说我对你不好,这也说明你被你的耳朵转了。一个修行人如果能超越眼根和耳根,也就是声色,你做人也就有一点样子,就解脱了一半了。其实我们人最难管住的就是眼和耳。如果眼和耳管不住,后面的鼻舌身意更管不住。在禅堂里闭关,就是用一种强迫的手段关闭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不让你看,不让你听,不让你想,不让你接触外界的事物。但这时候你的意根并没有斩断,你的意识会非常活跃,所以才需要给你一件事情做。所谓的修法就是给你一件事情做,让意根有事做,变得忙碌,它就不会飞出去,不会打妄想了。我们平时胡思乱想是因为没有给我们的头脑一件事情做。法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设的一个技巧,一种善巧方便。当你的意识不乱跑了,六根能安住在当下了,这时候才能说什么法都不用了。在传统的佛教里,高僧大德们为了普度众生,所用的方法手段千奇百怪,有时候为了激发徒弟的道心,他可能提前就走掉了。因为他天天和徒弟在一起,和众生打成一片,众生习惯成自然,有了依赖性,都不懂得珍惜。只有当师父提前往生了,徒弟才会猛然醒悟:哎呀,我没有师父了!我应该好好发心、好好修行了!所以祖师们的悲心,凡夫是无法理解的。就如同禅堂的这些规矩,大家听起来似乎很严。为什么会觉得严呢?说明你不适应。为什么你不适应呢?因为你身上的我执太多、观点太多、主张太多、准备太多、计划太多,所以来了之后,这也不适应,那也不适应。寺庙的这种生活方式,禅堂的这套规矩,已经延续了数千年,无论谁来到寺庙、来到禅堂,都是用这套方法。如果你什么计划、什么准备都没有,只带着一颗空杯子的心来,你一下就融进去,和钟板融为一体了,很快就适应老祖师的这套规矩了。你会感觉到自己融化了,与这里的山川大地、花草树木、建筑乃至钟板声融为一体了,觉得在这里好舒服、好自在、好解脱!如果你有这种感觉,说明你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一个容易空掉、忘我的人,或者说你在心灵上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解脱。当身体痛时,如果你想:痛就让它痛。这就是一种魄力。如果你总感觉我的身体好痛,一痛,你的心就落在痛点上,那就会更痛。如果你有魄力,你会拍拍腿说:你痛你的,我不管你啊,我要好好用我的功。当你把身心分离了,身体痛一阵就不痛了。你越是照顾它,它越痛。从理上讲就是这样,但是要做到这一点的确需要魄力,一般人做不到。凡夫的心都是受生理的支配,只有成就相当高的人,他的心才不会受生理的支配,他的身体永远是受心理的支配,跟着心走,也就是身体会根据需要而成长。但是我们现在恰恰相反,心是根据身体的需要而反应。因为我们的毅力不够,魄力不够,可能意识到了,但是做不到。所以说修行是大丈夫所为,不仅需要毅力,更需要魄力。佛门里常讲,能认识到是一种智慧,能做到则是一种能力和魄力。在日常生活中,智慧很重要,能力更重要。如果你有智慧,能发现问题,认识到问题,但无法解决问题,也就是你能认识到,但做不到,你的智慧也会显得苍白而没有力量。所以自古成就的人都是能认识到也能做到。一个人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行动力,才能成就。希望在座的菩萨们都能认识到,也能做到!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