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用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呢?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
第五讲 四节食、五戒睡眠
四 节食
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观」:
(1)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身为佛弟子,用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呢?第一要观想饭菜来之不易,一口饭含有多少粒米,一粒米又是如何得来的?须经农夫播种,竭力躬耕,才有收成,送到市场去,真是粒粒皆辛苦。这些米又被谁用钱买回来?面前一碗饭,是有众施主的布施,我今才能安坐受食,有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一棵菜也如是,想到农夫的辛劳,就不敢随便把菜的黄叶扔掉,这些食物通通是施主的供养,所谓信施难消,岂敢计较食物之多寡,味道之好恶。第二,要思量一下自己有多少功劳和德行,如持戒,坐禅,为三宝事业做了多少,受人供养,便晓得生极大惭愧心!第三,要提防自己对饮食起分别心,贪口福、挑好食者会增长贪念,厌恶食物长瞋心,都是过患,因为无明烦恼会因此而相应增加。第四,要离开贪瞋痴三毒,把饮食当作药食,滋养身体。第五,无非为了用功办道,维持这个色身,才接受供养。佛陀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蜂比喻修道者,花喻食物,蜂采花时,只取花之味或精华,没有损害花的色香,花不会因此而枯萎,仍可结果收成。说的是修道人,须学蜜蜂采花,是为了修道除烦恼,对饮食有适当的节制,才不会损坏道心。
俗语说,「少食多知味」,「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对出家众来说,比丘虽为福田僧,受人供养,若存贪念,终会败道,失去禅定、智慧诸善功德,其实青菜淡饭,生活淡泊,少欲知足,烦恼亦会随之而减少,「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贪求饮食,既会妨碍道业,失去自己的道心,又会损坏信施的善心、恭敬心和供养心,损自损他,对自他都无益处,所以要知足知量,勿起贪念。历史上有成就的古德,都很有修养,生活清淡,饮食有度,善法增长,才能达到自利利他。「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一个有智慧的牧牛人,为使牛更好工作,须知牛的力量有多大,才给予多少负荷,不能负荷过重,结果损其精力,造成伤亡。用牧牛人来比喻修道者,应以智慧观察,要知己知彼,不断反省,问问自已有多少功德来接受信施的供养!
下一篇:修行人怎么面对破碎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