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与禅生活
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这是个老题目,也是个新题目,要讲好这个题目并不容易,同时这个题目恐怕永远也讲不完。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希望“生活禅”这一理念真正成为大家修行的理念、生活的理念,成为佛法在二十一世纪接引人的一种法门。尽管现在的信息比较发达,人文思想比较丰富,但是一种思想的成熟,并且要使它为大多数人接受,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因为佛法的内容太丰富了,如果把生活禅的内容展开来讲,使之成为修学佛法的一个基本理念,它应该可以包括佛法的全部内容。
佛法为什么要建立?佛陀为什么要出世说法?大家可能会异口同声地说:《法华经》上告诉我们,佛陀出现于世是为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就是佛陀要出世说法的本怀。但是众生与佛究竟有什么差别?差别的根本点在什么地方?我想来想去,这个答案只有从佛与众生在生活各方面的差别中去寻求。千经万论中提示了佛陀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它所指出的众生种种烦恼无明的方方面面,佛与众生的差别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差别就在于佛陀的生活是清净三业的体现,众生的生活是染污三业的体现。三业即身口意,每个人都有。业是造作的意思,我们的生活就是三业的造作。造作表现在言行上,言行的积累就是业。业分为善业和恶业,我们身口意造作的三业,有善业,也有恶业;有清净的业,也有染污的业。如果把清净三业的标准降低一些,可以说,修善法就是清净三业,做恶事就是染污的三业。当然,清净的三业没有这么简单,为了便于说明起见,所以把它降低标准来说。三业的活动就是我们生命存在的表现,生命存在的表现就是生活。
我们要转化三业,要把染污的三业转化为清净的三业,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修行。修行就是对身口意三业的转化,修行就是改变我们的生活,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的修行无不是禅,也无不是生活禅。整个的佛法就是教人们做这件事,就是要我们每个人转变三业,修正三业,所以整个佛法的修行都是生活禅。这么一个大题目,三月两月不可能讲完,佛教自从创立一直到现在,讲了两千多年也没有把它讲完。我之所以要用“生活禅”这个理念来阐释佛法,目的就是要把佛法和我们每个人的距离绝对地拉近,绝对地缩短,缩短到贴近生活,没有一点距离。我们学佛法真正能够达到这种程度,那我们要转变三业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今天上午我在本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就讲到了禅生活和生活禅,讲到生活禅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禅生活,禅生活才是生活禅的目标。大家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思考通了,生活禅就能弘扬,生活禅就能修行,生活禅就能落实兑现;否则的话,就兑现不了。
上面这一段话,等于是这个题目的点题。下面具体说一说生活禅和禅生活主要有哪些内容。
一、生活禅
(一)什么是生活?
第一,精神的生活与物质的生活。人类的生活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总起来不外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所有一切无形的,只能用情感、语言、思想来表达的属于精神生活;一切有形的,可以用实在的东西来满足感官需要的是物质生活。人类活动的实际内容就是这两部分。精神生活包括感情生活、道德生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物质生活包括行、住、坐、卧、饮食、睡眠等各个方面。
人类往往是重视物质生活,轻视精神生活。现在经常听说一句话:精神生活很空虚,这大概就是现在的时代病。年轻人一天没有物质方面的刺激—倒不是说穿衣吃饭,而是说离不开物质的刺激,一旦缺少了这种外部的刺激,就觉得受不了,寂寞得难耐。我不知道你们这些年轻人这几天怎么办—没有电视看,没有音乐听,我很替你们担心。就是说,感官需要这种物质刺激,包括实际的物质消费和借助物质表现为文化、艺术的刺激。有些小孩在家坐不住,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书往沙发上一扔,打开电视机。因为他精神很空虚,感官需要刺激,他没有想到今天在学校学习的内容要赶快复习,要温故而知新,只想到在学校受了半天罪,没有时间好好玩,赶紧弥补。年龄大一点的上班族,从早上起来去上班,希望马上到中午,找些三朋四友去餐馆。在机关工作的同志,根据我的观察,中午这一餐很少有回家吃饭的,都是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到饭店去酒足饭饱,也希望得到一些物质方面的刺激。喝得醉曛曛的,下午的班很难上,只是到班上去一下就希望赶快下班;晚上则要到歌厅去消磨时间。我也是最近才发现这些问题,因为有机会接触这方面的人,他们会同我聊这方面的事,所以有此了解。
一个人精神空虚,不甘于过那种淡泊寂寞的生活,这样对个人的成长不利,对身体的健康不利,对学业的成就不利,对事业的发展更不利。我们可以想一想周围的人和事,有些人由于迷恋物质生活乃至于过度迷恋物质生活,那么在学业、事业上的成就会受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家庭幸福和美满。我对社会的了解不够,不能讲出许多生动的例子,说服力不强。希望各位能够联系实际多思考,也许会得到一些启发。讲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治人的病。人有这个病,才能够开这个药方;没有这个病,开这个药方没有用。
我们现代人是物质生活胜于精神生活,这对我们人生的成就、道德的提升很不利。所以要反过来,把健康的精神生活和正当的物质生活结合起来,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我绝对没有要大家忽视物质生活的意思,因为你们也看到,在寺院里虽然物质生活很简单,但是必需的生活条件与设施还是要有。所以佛教在讲到僧团管理的原则时,也讲“利和同均”,就是说物质方面的分配和使用要做到平等。
第二,迷失的生活与觉悟的生活。迷失的生活就是我们凡夫染污三业所表现的生活形态;觉悟的生活则是圣者清净三业所体现出来的生活境界。原则上讲,把物质生活看得重于精神生活,就是迷失生活的表现;把健康的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重要,就是觉悟生活的起步。虽然它还不完全就是觉悟的生活,至少是觉悟生活的起点、开始。真正觉悟的生活那就是圣人的生活境界。作为学佛的表现,开始有这种意愿与要求,那就是我们觉悟生活的开始,或者说是清净三业的开始。
第三,净化的生活与染污的生活。迷失的生活最后所得的后果就是染污的生活。迷失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染污的生活就是业的积累。业的积累不仅使我们这一辈子在修行上、在事业上没有成就,我们之所以轮回六道、流转三界,都是由染污的生活所致。觉悟的生活也是一个过程,觉悟生活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完全过净化的生活。净化的生活是个目标,净化的生活就是我们从染污的三业中获得解脱,使三业净化,觉悟圆满。
第四,凡夫的生活与圣者的生活。因染污的生活轮回三界就是凡夫;因净化的生活获得解脱,出离三界,就是圣者。
总的来讲,生活四个方面的八种表现,离不开身口意三业,身口意三业是我们生活的具体内容。身口意三业有善有恶,身口意三业有善恶的差别,所以就有凡夫与圣人的差异。这四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两个方面,过分关注物质生活肯定就是偏重于恶性循环的方面,迷失的生活、染污的生活、凡夫的生活肯定是以恶业为主。因为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不可能不作恶,只修善,作为凡夫不可能只有善业,没有恶业,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做些与道德不相容的事情。
最近,一个大企业家对我讲,他一辈子七十多年,从自觉的意识来说,一切好事是百分之百地去做,对坏事是百分之九十九地不做。我想一个人能做到这样是非常了不起的,已接近于完人。他是位很有名的企业家,事业做得很大,他能这样有自信地评价自己七十多年的生活是很了不起的。我不敢这样来评价我自己,因为有很多好事可以做,我不敢去做,或者没有力量去做,没有信心去做;虽然有很多事情是违心的,不该做的,但有时候也会去做。我对自己的评价只有三、七开,好事大概百分之七十我会去做,坏事大概百分之七十我不会去做。当然不能成为倒三七,成为倒三七就会是个有问题的人。
上面简单交待了什么是生活。当然什么是生活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交待清楚,只能简单地作如是说。
(二)什么是禅?
我们年年办夏令营,办到今年已经是第九届,每次可能都讲到这个题目:什么是禅?讲清楚了没有呢?从讲法人的当下来说,总觉得是讲清楚了;从听法人的当下来说,也觉得了然于心。这就可以了。这个题目是讲不完的,永远也讲不完,讲完了就麻烦了。如果讲完了,就意味着佛法的教化功能停止了。佛法是真理,真理是不能发展的。比如“缘起性空”的道理,它是不能发展的;但是怎么样表述这四个字,怎么样讲清这四个字,那要发展,不发展就不能契合时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讲这个道理,它都能够讲得通,这也是佛法的圆融无碍。讲“什么是禅” 也是一样,可以从各种角度来讲,不管怎么讲也讲得通,但讲不完。什么是禅?也分四点来讲。
第一,禅是方法。从禅的究竟来说,它不一定是方法,但是从它的起步,从怎么进入禅来讲,它有方法的一面。所以有时把禅与道合起来叫做“禅道”。道就是道路,就是方法,就是门,所以有时又叫“禅门”,进入禅的门。禅道也好,禅门也好,指的就是方法。
禅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世间禅,有出世间禅。世间禅基本上是与一切侧重于修炼的文化体系相通的,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就叫共外道禅。佛法是把一切心外求法的信仰体系、文化体系都叫“外道”。外道不一定是个贬义词。心外求法是外道,次第禅或世间禅是共外道的禅。世间禅主要是指四禅八定,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修禅方法也是共世间的。一些搞气功的人拿我们夏令营手册上面讲的那些方法去教,也会得功能,可见这些方法有它共世间的一面,也可以说它是共法。但是在共法当中,也有不共的一面,共与不共、世间与出世间,它们的关键区别在出发点上。同是在这个地方打坐,可能张三修的是出世间法,李四修的是世间法;同样是数呼吸,可能你修的是无漏,他修的是有漏。原因就是外道修禅的目的是希望下辈子好些,希望明天好些,或者为了身体健康,或者为了获得功能。有了功能可以看病,能够判断吉凶。看病、预测是为了谋生抓收入,可见它是世间的。之所以是世间的,是由于他还在生死里面打转。如果我们具备了出离心,具备了菩提心的人来修,完全以忘我的精神来修这个法门,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功能,不是为了明天生活得好一点,而是为了永远的好—永远的好也不只是为自己,而是一切从众生出发,以四弘誓愿作为修禅的出发点,那它就是出世间禅。因此,方法是同一个,由于发心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就不同。修禅法要有人来指导,要有老师耳提面命来经常端正修禅者的态度。所谓态度就是指的这个发心。
第二,禅是道路。根据这条路能够从此岸到达彼岸,根据这条路能够从凡夫到达圣人的境界,根据这条路能够从迷失走向觉悟。我们怎么来理解这条路,可结合上面“什么是生活”这个题目去体会。
第三,禅是体验。有禅没有禅,就好像我现在喝这杯水一样,只有自己体验。你们不知道我现在喝的这杯水是什么水,也不知道是冷的,是热的,是咸的,是淡的,因为你们没有亲身经历。有了亲身经历,才会知道,才会有体验。禅就是这样,禅要靠自己体验。使用一定的方法,通过一个正确的道路,你就能够得到一定的体验。这个体验,就是那句老话:“有道无道,自己知道。”有些人本来没有道,但他说得天花乱坠,好像有道一样,实际他漏洞百出,没有道。凡是自己吹自己有道的人,恐怕基本上是没有道,这就是平常所说的:“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个很有意思,民间的谚语把许多真理给揭示出来了。往往我们很胡涂,见了一个人,他说了一大通,简直是天花乱坠,他可以搞得地动山摇,你就没有想一想“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有本事拿一点出来看看就行了,不要说得那么多。
当然,真正修禅有体验的人,也会在言行上表现出来,表现为“行其所言”,但不会自己吹嘘自己。要实行教化,是言教与身教并重,或者身教重于言教。
第四,禅是境界。有禅的人是什么境界?没有禅的人又是什么境界呢?禅,说到底就是个境界,是圣者清净三业体现出来的境界,是获得觉悟的人所体现出来的生活境界,是由迷失到觉悟的人所体现出来的生活禅境界。
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这种境界、体验或者说方法、道路,在个人修行、个人体验的时候,所获得的境界,都是不共的,不能分享。但是有时候与之交谈,坐上十分八分钟,就会像古人所说的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整个身心都是暖洋洋的。在你真正亲近他的时候,可以分享一点点他的境界,但一定要与其心心相印才可以分享,如果抱一种怀疑的心是分享不到的。这很有意思。有很多东西,认同了才可以分享,不认同就没法分享。医生看病也是一样,你相信那位医生,你的病可能很快就好了。如果是个毛头小伙子给你看病,摸一摸,给你开个药方,你便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你不相信,开的药可能也不吃。你不相信他,你没有对他认同,所以你的病就不容易好。这就是我们主观上的障碍。所以能不能真正分享他人修行的境界、成就,这得看我们每个人的心态如何。不过,从根本上来说,你得到那种分享,如果不继续努力,不根据这个方法去做,那种分享只能是暂时的,片刻的,离开那个地方就没有了。
有许多人说,我在寺院里住了几天蛮清净,可一回到家里这种感觉就没有了。你分享了道场的清净气氛,这种气氛使你的三业暂时得到了净化,所以你觉得身心清凉、自在;你回到家里,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婆孩子一切事情又来了,你当然烦恼。那么,我们学佛法学什么呢?就是要在寺院里学方法,学会使身心净化,回到家里还能够使身心净化,还能有这种境界。这并不是说老婆孩子就不要了,老婆孩子还得要,和以往不同的地方是,你那种精神境界还能够保持,你能够慈悲、平等地对待一切事,而不是把老婆孩子看成私有财产,看成掌上明珠,或者看成累赘,这都不对。你应以因缘法来看待,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成就了此一法,所以它就是合理的,是合理的存在,我们就应如实观察这件事,如实对待这件事,你的心态就会好得多。你看成是私有财产,自己的妻子和别的男人说了两句话,你就不高兴,所以烦恼来了;孩子今天要买冰棍,明天要买书本,你只看到要钱,而没看到这是义务,是合法的,你看成累赘,所以你不愉快。如果你清楚自己应该尽这个义务,你就一点烦恼也没有。
烦恼都是自己找的,烦恼不会找人,是人找烦恼。这就是凡夫的境界,没有学佛的人的境界,或者说学了佛还没有改变三业,净化三业。学佛改变了三业,清净的生活境界也就会现前。所以说,禅,归根到底是一种境界。
刚才讲的这四点,在发给大家的《入禅之门》里,讲得比较具体一点,可以对照来参阅。
(三)什么是生活禅?
关于这个问题,将前面讲的“什么是生活”那四点反过来就可以了:第一,要从物质到精神,就是生活禅;第二,要从迷失到觉悟,就是生活禅;第三,要从染污到净化,就是生活禅;第四,要从凡夫到圣者,就是生活禅。
只要做到这四个方面,就是生活禅。禅离不开日常生活,离开了日常生活就没有禅的基础。生活就是三业的活动,离开了生活,三业到哪里去净化?净化什么东西?在哪里成佛?《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世间就是生死,就是生活。我们不要把世间仅仅看成是抽象的空间和时间。空间、时间对我们凡夫来说,最根本的表现就是生死,就是生活。所以“佛法在世间”,佛法就在生活中,佛法就在生死中。“不离世间觉”,就是不能离开生活去觉悟,不能离开生死去觉悟。“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离开生死、离开生活去求菩提,就等于在兔子头上找犄角,肯定找不到。因为法不如是,你违背了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一切事物的存在是本来就如此,都是法尔的,法尔的规律是不会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什么是生活禅,就是要做到精神生活重于物质生活。我们要把人生的正确修养看得重于物质生活,要把迷失的生活逐步自觉主动地转变为觉悟的生活,要把染污的生活逐步转化为净化的生活,要把凡夫的生活逐步转化为圣者的生活。这就是生活禅。生活禅的目的,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这四件事,就是要把这四件事的位置摆正。
二、禅生活
(一)什么是禅生活?
大致来讲,禅生活有四条要求:第一,纯正的信仰的生活是禅生活;第二,理性的因果的生活是禅生活;第三,现实的道德的生活是禅生活;第四,自觉的良心的生活是禅生活。以“信仰、因果、道德、良心”八个字为指导的生活,就是禅生活。我这几年在各种场合、从不同的角度讲这八个字对于做人的重要性。做到了这八个字,就是禅者的生活。
第一条是信仰。为什么要有信仰?儒家讲仁义礼智信,讲人无信不立。社会上一般讲做人要有信用。现在是信息社会,一切都讲信息,信息应是可靠的消息。佛教更是把“信”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大智度论》讲,“信”是人的双手:“信如手。”我们今天从五湖四海来到柏林寺这个清净的道场,这个清净的僧团,我们如果有信仰,有信心,有信赖,我们就可以从这里“拿”一些东西回去;如果没有信心,生不起信仰,觉得这个道场不可信赖,你就会空手而归,虽然有两只手,却好像没有手一样。所以信为手,既到宝山不可空手而归,一定要“拿”点东西回去,才没有白来一趟,就是说你要拿点佛法,拿点修行的体验及做人的道理回去,吸收这方面的精神食粮。有的人把这比喻为“充电”。要充电就得把插头插到插销里去。
《大智度论》又讲:“信如杖”。“信”像一枝拐杖一样,我们每个人好比是小孩或者病人,我们想在菩提路上慢慢起步,就要依靠拐杖。这枝拐杖能帮你稳稳当当地在这条菩提大道上行走。又说:“信如船。”“信”这条船能把我们从烦恼的此岸渡到解脱的彼岸。生死的大海,要靠信这条船把我们渡过。又说:“信如门。”“信”是一扇门,凭着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能够进入佛法的大门。再就是“信如根”。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首先是要有信心,信心坚固了就会生根;信仰有了根,它就有力量。因此信仰非常重要。禅生活的第一条要求,就是要具有纯正的信仰。
禅生活的第二条要求是要讲因果。我们在生活当中要知因识果,要按照因果的规律来生活,要按照因果规律来做一切事情。世间一切事情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所以,作为一个禅者,作为一个修行人,作为一个以禅为生活的人,就一定要过因果的生活。
佛法讲了很多道理,都是围绕着“因果”二字来讲的。世间有许多事,有许多人,之所以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是因为不明因果。我们知因识果,按照因果报应规律办事,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世间就会逐步净化,人生也会逐步净化,生活就会过得非常安详自在。所以佛教告诉我们,修行的人、学法的人,第一要事就是不要错因果,错因果的事情不要做。也就是说,具有信仰的人过的是因果的生活。
第三条要求是要过道德的生活。道德的生活就是戒律的生活,戒律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伦理道德方面。
大家听到“戒律”两个字不要害怕。戒律是很灵活的,不像我们想象中的清规戒律那么恐怖。戒律有很多层次,初发心学佛的人受的是一种戒律;学习时间长的人受的是一种戒律;出家人受的又是另一种戒律;就是在出家人中间,戒律又分好几个层次。这都是为了我们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不是一下子给你个“紧箍咒”。佛教是把道德、戒律的生活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要求自觉地逐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自己的要求提高了,别人看起来觉得很严格,但是从当事人来讲,他觉得自己就应该这样,一点都不觉得勉强,一点也不感到这是一种约束;相反地,他会觉得就是要这样生活才快乐,觉得持戒、守戒是件快乐的事情,过道德的生活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把戒律看成是“紧箍咒”,要自觉地来过这种道德的生活。
今天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就在于道德生活不严肃,就在于道德沦丧,或者就是道德的内容比较空虚,不实在,目标太远太高太大,一般人望而生畏,觉得这是永远达不到的事情。比如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个目标就太大了,毫不利己实在很难做到。佛教讲得很实在,叫“自利利他”,“自他二利”,而且这种双方的受益包括了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两个方面,很圆满,人人都可以逐步做到。
过道德的生活,也要从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入手,要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不可操作,是空洞的,道德生活就永远无法落实。所以我劝初学佛法的人,甚至是久学佛法的人,都要实实在在地在道德上下功夫。比如说在家佛弟子,要好好学习《善生经》、《优婆塞戒经》和《十善业道经》,这几部经讲的道德生活方面内容操作性极强,极具体,是在家教徒的必读经典,学这些经典可以提高佛弟子日常道德生活的修养。所以我们编印《在家教徒必读经典》是具有深意的,希望各位好好学习。
第四条是要过良心的生活。佛教本来没有用良心这个词,但是佛教讲佛性,讲菩提心,讲大悲心。儒家提倡讲良心,社会上一般人也说要讲良心。社会吸收了儒家的思想,接受了良心这个词。如果我们把良心这个词赋予佛教的内涵,那它就是大悲心与菩提心的统一。这样讲,就容易使佛法与社会沟通,社会上的人就容易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说法进入佛法,使佛法味道非常浓的内容通过稀释、淡化来与社会大众分享。良心这个词,虽然在佛经里没有,但是近代也有些高僧大德在提倡,比如印光法师,他的儒学底子非常深厚,儒家思想修养非常到位,在他的文章里就经常用到“良心”这个词。
禅生活主要包括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当然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它,我今天讲的不一定很全面。我们今天针对的是青年学佛的朋友,从今天社会道德的需要出发提出这八个字。现在政府提倡以德治国,我想,把这八个字做到了,以德治国就可以落到实处。
(二)禅生活的内涵是什么?
禅生活所要贯穿的精神,就是禅生活的内涵,它大体上也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禅生活是向善的。第二,禅生活是向上的,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往往我们只讲向善,不讲向上,把善理解为消极的东西,理解成人家打你一巴掌也不要还手。禅生活是积极的,要有大丈夫精神才能参禅,没有大丈夫的精神学不了禅,参不了禅,也进入不了禅。因为禅主要是靠自己,不是靠老佛爷,不是靠天龙八部,是自力为主,没有大丈夫精神做不到这一点。当然也不是要把事情绝对化了,虽然说禅是自力的,其实也不排斥他力的辅助作用。他力就是外在的力量。我们内心有三宝,外在的三宝自然就会加持我们;我们自身有力量,外在的力量就肯定会帮我们一把,扶我们一把。所以不要把自力看得太绝对,绝对化的路行不通。任何事情强调过分了都不好,一切事情都应该掌握一个度。
向善、向上,是我们每一个佛弟子时时刻刻不可以忘记的目标。我们做一切事情,既要符合向善的要求,又要符合向上的要求。向善下化众生,向上上求佛道;向上是觉悟人生,向善是奉献人生;向善是他受用,向上是自受用。把向上向善结合起来讲,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发明,我想我应该拥有这个版权。
禅生活的第三个内涵是要感恩。第四个内涵是要回报。一个人处处只看到自己,没有看到他人;一个人时时刻刻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没有想到他人的利益;一个人只想到要向社会索取,没有想到要回报社会。如果说这是禅,我不敢这么承认。禅不是自私的。为什么要感恩?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论是刚出世的婴儿,还是耄耋高龄的老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甚至于在母亲肚子里的胚胎,他也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每个人的每一个细胞,都不属于个人,都是因为社会大众的成就。大家可以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时时刻刻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面。小朋友们不要以为是你父母亲用钱养活你,你父母亲挣钱养活你固然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你父母的钱又是怎么挣来的?和社会分不开,和全人类分不开,和整个山河大地分不开,和一切草木丛林以及每一粒砂子、每一块石头、每一滴水都分不开。
大家可以仔细地思考,看我们个人能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离开山河大地的恩赐,离开社会的关怀,还有没有我们自己?离开了这些条件,绝对找不到一个独立存在的自我。这个“我”就是一个缘生法,是众因缘之所生,也就是说,是一切的一切成就了我,所以我就应该有一种感恩的心,对一切的一切都要感恩。
今年 5月份我去新加坡时,访问了净宗学会,他们送了一个手提袋,手提袋上写着这样的一些话:“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平常觉得不应该感谢的这些人,恰恰是你最应该感谢的,因为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成就了你,从另外一个角度锻炼了你,从另外一个角度考验了你。所以你要有感恩心,对一切都要感恩。
禅生活的内涵还包括要有回报的心。一般人只想到要索取,很少想到要回报。由于我们对大自然过分地索取,现在得到的是沙尘暴、干旱、空气污染的回报,得到的是生态环境一天比一天恶化的回报,这是我们大家自己造成的。我们总是在无限制地掠夺大自然,新陈代谢缓不过气来,最后是生态失衡,直接受灾难的还是人类自身。我们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惨痛教训,才认识到这个问题,才明白这个道理。
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依报和正报是不二的。依报就是宇宙空间、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就是环境;正报就是我们的身心。这两个方面是不二的,是相依共存的。我们这个世界不仅是正报要庄严,依报也要庄严,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是和谐的生活。只有正报的庄严,生活不可能和谐。同时,依报的庄严也离不开正报的庄严。我们念诵《阿弥陀经》,经上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是那么美妙,那就是极乐世界的依报,那个环境是以阿弥陀佛为首的极乐世界的佛菩萨的伟大的愿力和实践创造出来的。
我们很高兴,北京“申奥”成功了,我们有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生存空间会逐步得到改善,这是值得大家庆贺的一件事。这件事非同小可,对我们中国人的命运会有莫大的影响。申奥成功,再加上“入世”成功,中国人的依报会在十年八年之内得到很大改善。同时这两件事也使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积极面对,以向善、向上的精神来面对的话,我们就一定会胜利;如果我们怨天尤人,那也可能有一部分人会被这时代的潮流所淘汰。
今天上午在开营式上我也谈到我们当今时代的特点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淘汰同在,如果我们以向善、向上、感恩、回报的精神来面对我们的生活与未来,不仅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大有希望,我们民族的前途也大有希望,全人类的前途都会大有希望。
(三)落实禅生活的要点
第一,修“八正道”,端正生活态度。
佛教的根本教义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四谛中的道谛的主要内容是三十七道品。我们修行就是根据三十七道品来修。三十七道品的核心内容就是八正道,八正道可以把三十七道品的全部内容都包括无遗。我们学佛落实禅生活,就是要以八正道的修行方法端正我们的生活态度。根据八正道来生活,那我们就落实了禅生活。
八正道的内容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根据这八条来端正生活态度,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种清净的生活,就可以把染污的生活改变为清净的生活。
正见:就是清净见,般若见。什么样的见解为清净呢?离染为清净,没有邪见,见解就清净了。不信三宝,不信因果,就是邪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深信因果的道理,按因果规律来办一切事情,就是正见。正见就是要远离邪见,远离了邪见,我们的见解就清净了。所谓般若见,就是远离愚痴,开大智慧。以般若见为利器,就能正确判断一切善恶是非。
正思维:就是意业要清净。正思维的本意就是思维四谛的道理。世出世间的一切法,苦集灭道这四个字包括无余。苦是世间的现实,集是苦的根源。集是招集之意,亦是因义。因为苦肯定有它的原因,正因为通过身口意三业的造作不断地种苦因,所以才招至苦果。苦、集二谛是讲世间因果,灭、道二谛则讲出世间因果。灭是涅槃的意思,灭就是灭苦,苦灭的当下就是清凉、自在、涅槃,涅槃果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它要通过修善法的因的积累。修善法就是修道,修八正道。修八正道就可得涅槃果。这是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的道理是针对我们凡夫来讲的,按照四谛法来修就能够得到二乘圣果。凡夫的特点是讲眼前的感受,比如今天很热,个个感到受不了,这就是果,是一个结果。为什么今天会这么热?可能是窗子没有打开、空调开得小了或外面天气太热等等原因。往往我们是由果而去找因,这叫众生畏果,看到苦就害怕,就畏惧;菩萨畏因,菩萨与众生之所以不同,就是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谨慎,都根据向上、向善的原则去做,怕错了因果。正思维就是要思维四谛的道理,思维了四谛的道理,我们就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了解苦是从因来的,不造苦因就不会感苦果。想着涅槃的殊胜清凉自在,这种自在是从修道而来,所以就修八正道。思维如何修行,思维因果的道理,思维世出世间的善法,这就是正思维,反之就是邪思维。
正语:就是口业要清净。我们以正思维为指导发出的语言一定是符合世出世间因果道理的语言。时时处处根据因果的道理来说话,就能做到口业清净。
正业:就是身业要清净。正业的表现是不做一切违反因果事理的恶事。比如杀盗淫,是属于身体所直接造成的行为。远离杀盗淫,就能使身业清净。
正命:就是生活清净。正命是对邪命而言,所谓邪命就是一切不正当的谋生手段,比如看相、算命、卜卦、抽签,靠别人给几个钱来维持生活,这叫邪命自活。现在有不少现出家相的人走街串巷,谈吉说凶。靠这种手段谋生,国法难容,佛法亦不许,故称之为邪命自活。
正精进:就是正确的努力。就是以无漏慧修涅槃道,努力修善断恶,勤行精进,不疲不倦,念念相应,心智一如。
正念:就是要有正确的忆念。要时常忆念正道,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好事做一两件比较容易,要经常不断地做,就要靠忆念的功夫,要忆念善法。若将善法置之脑后,就会今天做了,明天想不起来就不做了。比如,在寺院每天练习打坐、吃素,每天能过清净的生活,回家以后,要经常忆念在寺院的生活。要精进努力,经常有过清净生活的忆念,就能使善法增长,恶念消除。
正定:就是要修习禅定。浅白地讲就是要保持情绪的稳定。修禅定的目标是得定,要得定首先是情绪要稳定,情绪不稳定得不了定。做世间的一切事同样是要情绪稳定,情绪不稳定就会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情绪稳定才能保持正见、正思维乃至正念。
八正道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贯彻落实的修行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比如说话的时候,我是不是在说正语;想问题的时候,我是不是在正思维;做事情的时候,我是不是在做正业。什么叫做正?就是不违背善法,不违背因果,不违背良心,不违背道德。以因果、良心、道德来衡量自己现前的身口意三业是不是正,这叫做现善;身口意三业还要符合后善,后善就是指来世的善法;再就是要符合究竟善,就是要使善法顺于无漏解脱。当然,从现善开始,现善能善,后善就能善;现在、眼前能善,未来也能善;现在、未来能善,最后就能达到究竟善。
第二,行“四摄法”,和谐人际关系。
“四摄法”就是四种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年轻人有的已经踏入了社会,有的刚刚踏入社会,有的准备踏入社会。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网,没有人便没有社会,没有人际关系也没有社会,怎么样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修行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人际关系不和谐,生活不顺利,事业会有障碍,修行修不好。佛教告诉我们有四种和谐人际的方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说话要说令人欢喜令人增福的话;不要说那些粗恶的语言,不要说那些有伤感情的语言。做事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在和他人共同做某一件事时,不要自己指手画脚只说不动,要同其事,一起干,这样就可以同大伙有共同利益。
“布施”有内施、外施,有财施、法施,有无畏施、同喜施。除了财施要花钱,其他的布施不用花钱。无畏施、同喜施不用花钱,法施大体上也不用花钱。法施可以理解为知识的布施;无畏施是安全的布施;同喜施就是同情的布施;财施是对一切贫穷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比如说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板,如果你想将部属之间的关系弄得非常和谐,布施这一条少不了。现在当老板的很会做,明天是你的生日,今天就把蛋糕送到你家里去了,还加上一个红包,你会感到热乎乎的。以心换心,老板对员工好,员工也不是无情之物,他会加倍回报。财物的布施体现了一种关怀。同喜施、无畏施体现了爱心与度量。有些老板连员工家属的生日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也会有所表示,如果说是出于一种真诚,出于对同事真正的关怀,这种方法是非常可取的。布施的动机必须是纯洁的,做这件事就是做这件事,没有其他的打算;唯一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有人情味。在当今社会,人情味越来越少,只有金钱味,只有酒肉味,只有烟味,很可怕。
法施是知识的布施,某一个人在工作当中遇到了难题,技术上遇到了难题,人生处境遇到了困难,你可以给予帮助、开导、指教,这就是法施。当然,佛教讲的法施主要是指以佛法来开导,我想以一切善法来进行开导也符合佛法的精神。
无畏施是对于那些失去安全感的人,我们要帮助他,比如看见小孩走路跌了一跤,你应该把他扶起来。但是也有人说,你把他扶起来以后,他会说是你把他弄倒了,还要到派出所去告你。我想这样的事情是极个别的,即使遇到了,也应该无悔无怨。还有见到老人走路走不动,就应该搀扶一下,有人拿的东西太重了,也可以帮他一下,不要怕人家怀疑你另有企图。有时好事也难做,社会太复杂,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经常做那些施恩不求报的事,社会的那些阴暗的东西就会慢慢减少。好事难做还得努力去做,恶事易做千万不要做。
同喜施是别人有好事,要一起来随喜高兴。这一条往往很难做,别人有好事了,总想把他弄垮,犯红眼病,不希望好事落到别人那里,只希望好事都到自己这里来,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这样的事例很多。佛说的法非常具有针对性,佛对社会极为了解。佛了解人的劣根性,才说这样的妙法,我们要好好按照佛说的法去做。大家能够做到这几条,人际关系肯定会越来越和谐,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受冤枉。
“爱语”就是语言美。不要说损人的话,不要说挖苦别人的话,不要说那些尖酸刻薄的话,不要说那些带有讽刺意味的话,要说诚实语、安慰语,要说善意赞美的话,令人欢喜。成就人、成就事、令人欢喜的话就是爱语。
“利行”是为他人谋福利。要做对他人有利益的事,不要做有损他人的事。有的人喜欢在背后捣鬼,尽做缺德的事,与佛弟子的基本要求相违背。
“同事”就是要与大众一起共同来完成某一件事,不要站在一边袖手旁观。如果只让别人去做,自己却不动手,这样会和他人越来越疏远,人际关系就淡漠了,最后就可能恶化,不会和谐。
因此,这四条是我们佛弟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四摄法的“摄”,指的是摄受,“摄”就是要主动搞好关系,主动将自己融入他人,融入社会。
第三,以“四无量心”,利益社会大众。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这是修行菩萨道者为普度无量众生离苦得乐所必须具备的四种精神。这四种精神能摄受无量众生,能令众生得无量福,能令众生招感无量善果。四无量心的慈无量心给与无量众生之安乐,悲无量心拔除无量众生之苦恼,喜无量心能令无量众生得到欣喜,舍无量心能令众生远离贪欲。慈、悲、喜、舍这四种精神社会最需要,人生最需要,每个家庭也最需要。我们修此四无量心,就能积极为社会作贡献,就能积极为大众谋福利,就能积极落实生活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宗旨,实现禅生活“行亦禅,坐亦禅”的目标。
上面讲的三点—修八正道端正生活态度,行四摄法和谐人际关系,以四无量心利益社会大众,就是我们落实禅生活的要点。
三、结语
生活禅的理念从 1992年正式形成。当时就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八个字作为生活禅的宗旨,并提出了落实生活禅的四条意见,那就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还写过一篇《生活禅开题》的文章。大家一看便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模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开题》而来的。后来陈兵先生写过一篇《生活禅浅识》,还有一些青年学佛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表意见,谈他们学习生活禅的心得体会。经过十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弘扬,生活禅的理念越来越被教界所理解,被大众所认同。
今天讲这个题目,由于准备不足,信手拈来,不可能讲得很到位。我觉得“生活禅”的理念和宗旨完全是契佛理、契时机的,是佛法在当今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发扬优良传统的一种探索。太虚大师、赵朴初老居士等老一辈大德,根据佛法的精神和时代的需求,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应该说,这一理念是佛法的根本义趣,它是亘古今而常新的理念。生活禅不过是结合“中国佛教特质在禅”的特色,在以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对人间佛教思想进行具体落实的实践体悟的理念。“生活禅”它不是知识性的探索,而是实践体验的追求;它不是纯学术文化的理性思考,而是贴近生活、当下净化的悟性受用;它不局限于信仰的层圈,而是面对所有愿意分享这种智慧的精神生活的人群。“生活禅”的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已经将佛法的根本精神和盘托出。对社会而言,落实这一宗旨就能够提供良心的保证,优化、净化社会生活;对个人而言,在生活中能够落实这一宗旨,就能够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佛教所强调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原则,在这里变成了可以操作的、有血有肉的、活泼泼的实践精神。
人间佛教立足现实、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理论上强调了佛教的人间性格;生活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宗旨,从实践上强调了人间关怀。因此,人间佛教的思想和生活禅的理念,是关于佛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理念上和实践上作出的一种积极的回应,是佛教思想在当代如何契理契机、与时俱进的一种理性的思考。
禅是重实践的,生活禅更是重实践的。落实在当下,实践在当下,受用亦在当下。禅,生活禅,禅生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