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与方圣胤居士书》,“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则决定业消病愈,慧朗福崇。”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印光法师的这个殊胜开示,重温一下印光大师信愿念佛的具体方法。
印光法师《与方圣胤居士书》原文:
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祷鬼,徒增业障,有损无益。
阁下素修净业,而且令夫人料理家事,妻贤子孝,心中了无可忧虑者。宜将一切家事,并自己一个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圣号,作将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则决定业消病愈,慧朗福崇。若不如是作念,痴痴然唯求速愈,不唯不能速愈,反更添病。即或寿尽,定随业漂沉,而永无出此苦娑婆之期矣。祈慧察是幸。(印祖文钞增广卷二)
我把印祖的这篇关于信愿往生的核心开示句“宜将一切家事,并自己一个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圣号,作将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提炼为四句话“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因为一个人在世间一切求名求利的基础是求活命,如果一个人病危时可以做到“不求病愈(不求活命),只求接引”才是真正做到“宜将一切家事,并自己一个色身,悉皆通身放下的一尘不染之心”来念佛。
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的重大意义:
第一,“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是判断念佛人有无信愿的试金石。
印祖法语赞叹蕅益大师“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念佛数量的多少、念佛功夫的高低和念佛人功德大小都不是能否往生的关键,“信愿之有无”才是往生的关键。所以,用什么标准来判定一个念佛人有无“信愿”,就成为头等大事。唐朝屠夫张善和日日杀牛,临终念佛不到十声就已蒙佛接引,宋朝苏东坡长期参禅念佛,最后未能往生。很多人对此有疑问的原因,就是因为判定信愿有无的标准没有具体方法。
如果以印光大师的“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往生”的开示,来判定信愿之有无,则此类疑问都会迎刃而解。张善和大恶人临终地狱现前,能够“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往生”,最后往生成功,全由他信愿之“有”;苏东坡大居士,临终未能“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未能往生而随业漂沉,也全由信愿之“无”。
印光祖师“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的开示,把一切未能“至心欲生极乐”的人逼入死角,不得不撕掉一切伪装,反躬自问“我现在真的至心信乐欲生极乐吗?”平常很多念佛人都认为自己愿意往生极乐,可是一旦生病或遭遇危险之时,真正能够做到“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的人却并不多见。这是印祖独具慧眼,早就看到许多念佛人的致命盲点——国土危脆,人命无常,一气不来就是隔世,未修到“预知时至”的念佛人,不论患病与否——谁也不知当下这口气是这辈子的继续,还是下辈子的开始。
如果念佛人做不到“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此刻命终,就会错失往生极乐的机会,“定随业漂沉,而永无出此苦娑婆之期矣”。每个念佛人可以预先做一下往生极乐的测试题:“随时可以检验自己能否做到‘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如果现在命终,我也不求活命长寿,只是一心念佛,求佛接引往生极乐。”这是印光大师为后世弟子避免自欺欺人而留下的宝贵开示。这是检验念佛人有无信愿的试金石。每个念佛人都可在活着的时候,就随时测试一下自己当下的念佛信愿是否及格。
第二,消除“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的恐惧,了知念佛人“现在就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不会缩短寿命加速自己的死亡。”
印祖明确指出: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寿命如果未尽,不会加快死亡,反而会“业消病愈,慧朗福崇”;不作将死想,只求病愈,不求往生,若寿命已尽,也不能延缓死期,只会丧失往生极乐的良机。所以“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是必须的,而且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大师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明确讲到:“称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后两句话就是“消灾延寿”的意思。善导大师在《般舟赞》又有:“莫论弥陀摄不摄,意在专心回不回。但使回心决定向,临终华盖自来迎。”善导大师此处也明确讲到阿弥陀佛只在众生临终时才持华盖来接引众生回归极乐,阿弥陀佛不会提前接引众生。
在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的十九愿就是“临终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看这段经文就可以知道,阿弥陀佛承诺在众生“临寿终时”来接引众生,不是在众生寿命未终时来接引众生。大家要相信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佛不会提前来接引众生,请念佛人放心。
可见“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的人,绝不会因此缩短自己的寿命,反而会因此消灾延寿。
除了印光大师、善导大师的教证,更有阿弥陀佛第十九愿作证明安慰,所以念佛人要以佛菩萨祖师的教言来消除“现在愿意往生,会提前死亡的恐惧”。随时作将死想,发愿“不求病愈,只求接引”,不负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佛说阿弥陀经》中对众生的再三劝勉“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第三,怎样理解“暇满难得”和“舍弃今世”的关系,化解妄想“提前往生”或“延后往生”的偏执。
珍惜暇满难得的人身,是珍惜如同盲龟钻孔的难得修法机缘,不是执着今世的名闻利养,更不是贪生怕死,以求长寿而延误往生极乐。
舍弃今世虚幻的名利,是舍弃导致轮回的世间八法,不是舍弃暇满难得的修法机遇,更不是求死厌生,希求短命而躁求提前往生。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在娑婆世界修行“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在未往生前一定要加倍珍惜暇满人身,现在活着修行一天的功德抵得上在极乐世界修行百年的功德。所以,珍惜暇满难得的念佛人自然不会轻言“提前往生”的。
《杂阿含经》中有一个比喻说:“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人道者亦复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尔。”《佛说无量寿经》云:“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如果有人已得难得之人身,又能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的净土法门,可是最后因为贪生怕死而错失往生极乐的机会,这可说是天地间“憾中之憾无过此憾”。印光大师自励偈云:“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这是大师在提醒我们——凡夫人若不往生极乐必堕地狱,转为饿鬼畜生都难求,想得人天福果更是痴心妄想。所以,已舍弃今世发愿往生的念佛人就不可因“贪生怕死”错失往生极乐的机缘。
我等凡夫,不知何时命终,只知人命无常,人命在呼吸之间,所以现在就要以“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只求往生”的心态来念佛。
印光大师云:“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校。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所以自己的寿命何时结束,具体何时往生,只有阿弥陀佛才完全了知,这要完全听从阿弥陀佛的安排。佛法是远离边见的中道,不可贪生怕死,妄想延后往生;也不可求死厌生,妄想提前往生!把身口意、内财外财完全供养阿弥陀佛,随时作将死想,准备好往生,至于何时往生,全听阿弥陀佛安排。
第四,了知“作将死想,念佛洪名,不求病愈,只求接引”的利益:念佛人现在就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是最极殊胜的舍弃今世,会急速遣除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违缘。
《毗奈耶经》云:“我之眷属中,犹如妙瓶者,比丘舍利子,及目犍连等,于如是百人,供斋与供物,不如一刹那,忆念有为法,为无常殊胜。”按一般人的逻辑,在有为法中,供养一百位如同舍利子、目犍连等一样的大阿罗汉圣尊,此功德应该极其广大。但是,佛却说此供养功德不及刹那念修死亡无常的功德。因为未修无常,纵对殊胜福田供养,亦多是耽著现世,而心中刹那观修死亡无常,能令自心舍弃今生,转入成办后世安乐之修行,以刹那转变自心故,已胜未转心的外相供养。
那么,刹那念修死亡无常可以有如此巨大功德,如果我们当下更能“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就不仅仅具有舍弃今世的一切功德,更因为阿弥陀佛大愿王的摄受,从而拥有了阿弥陀佛赐予的往生极乐一生成佛的更加不可思议的功德。
所以,根据以上教证理证可以这样讲,平时不论生病或健康时,若能“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往生”,具足往生极乐的信愿,就是最极殊胜的舍弃今世,不仅能一刹那间积累远超供养百位大阿罗汉的殊胜功德,足以急速遣除修行中最大的违缘“执着今世”,更何况其他一切较小的违缘呢!更因为阿弥陀佛大愿的加持,具足信愿的念佛人于菩提道永不退转,往生极乐一生成佛。
第五,“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的必要性:轮回凡夫都患有生死轮回的重病。
印光法师此信虽然表面是对病人的开示,其实是对一切仍然沉沦在六道中的凡夫众生开示的甚深广大的净宗窍诀。试问凡夫众生哪个不是轮回的重病患者?哪个不是寿命无常的重病患者?
首先,回顾往昔,普贤菩萨在《普贤行愿品》中都讲:“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普贤菩萨尚且这样讲,我等凡夫众生,更是人人都是业障重症患者。其次,观察现在,正在轮回中的凡夫众生,人人都正在经历着八苦煎熬、五阴炽盛的烦恼重病。最后,展望未来,于此五浊恶世,面对国土危脆、人命无常的生存状态,凡夫众生都是如囚赴市、步步近死,都是随时面临死后堕落三恶道的危重病人。
身体的重病只是此生一世的痛苦,而恶业未忏悔、烦恼未断除、生死未出离、死期未预知的轮回重病,才是真正的大病。对于凡夫生前身体的重病,如果我们不遵印祖教诲“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或许世间医生也有治愈的可能。但是对于凡夫众生的轮回重病,如果我们不遵印祖“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接引”的教诲,要想依靠自力彻底治愈轮回大病是绝无可能的。所以印光大师指出“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所以,不论是我们的身体是健康还是有病,我们都要认清自己是一个死期不定的垂危病人。烦恼众生要具足清净的戒律和圆满的禅定是非常困难的,更遑论依靠自力证得空性智慧了,最后只能依靠阿弥陀佛大愿力加持,信愿念佛、求生极乐。对于已得人身,已信极乐净土的念佛人,要成就往生极乐的大事,就必须有真实的信愿。“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念佛洪名,只求往生”就是信愿的合格证。
印祖也曾开示:“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以“作将死想,不求病愈,只求往生”的心态来念佛,寿未尽,则决定业消病愈,慧朗福崇;寿尽,则决定往生极乐。这真是建立信愿的殊胜窍诀。
下一篇:具足信愿一定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