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身五境,禅修净心
观身如身,就是四念处观的第一个观法,也是最直接了解自身的方法,但需要从头到脚,每个部位、每种状态都观察清楚才行。就像扫描仪一样从头顶开始往下扫描,将整个身体都清楚地重现在脑海中,如如不动。久而久之,即可净心涤念,又可得定开慧,确实是定慧等持的禅修方法之一。但是,对有些心思散乱的人来说,这种观法依然有其难处,不容易全身都照顾得那么清楚明了。所以还有一种更加简单容易的观法,那就是观身五境。
所谓观身五境,就是观察身体的五个地方:发际、眉心、鼻端、丹田、海底。这五个地方作为心念所缘的观境,只要选择其中一个观境即可,不需要或者说不可以五个观境同时观察。因为,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以多种所缘境作为观境,则会引起心念的散乱,反而不易入定,也更难开发真正的智慧了。
发际就是头顶上的头发根部的地方。让心远离妄想颠倒的杂念,轻轻地感觉到自己的注意力已经收摄起来,淡淡地放在了发际的地方,感受到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发际之处,除了发际之外,更无一物可以让观修者起心动念,唯独发际被觉照之光笼罩着,也就是让心念离开身体最顶部即将融入虚空的位置,境界空净明了,心念若有若无,呼吸若存若亡,全身放松,轻安自在,缓缓入禅。
眉心就是两个眉毛的中心点,闭上眼睛就能感受到眼睛依然在看的地方。无念却依然能看,所看到的是一片黑暗,就把心念停留在闭上眼睛的视线前方。《楞严经》讲: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所见不同,见性不变。当观身禅开始修习时,只要求能够获得身念处的定力,而未要求达到明心见性的效果,所以只注意在闭眼见暗的“所见”之处,并未回光返照注意能见的地方。
鼻端就是鼻尖垂直的下面与鼻孔出来的外面交叉处,一切呼吸都经过此处。所谓“眼观鼻、鼻观心”就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鼻尖之下,同时心念也集中,清净而不散乱。久之即可心念纯正,杂乱无章的妄想纷飞顿时好转。在此处观身,还有其他很多相应的禅法,诸如数息观、随息观等等安那般那行门之法,各有相关的观法和效力。
丹田一般指下丹田,脐下三寸的地方。丹田其实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交接、血液转换封闭循环的地方。让心专注于此,自然心气下沉,幽静舒适,安稳自在,可以避免过于精进用功导致的上火、头痛等禅病。精力比较容易集中,最有利于化精为气、化气为神的调身作用。当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达到禅修净心、开发智慧,从而断烦恼,得解脱,证悟般若,利益众生。
海底轮是七轮中最下方的轮脉,同时也是最基础的轮脉。它是人体整个能量系统的根,所有的能量都从海底轮出发,经由任脉和督脉,将整个身体前后左右都贯通,使诸病消除,安康自在。这是佛法难得稀有之处,我们都应该全神贯注地来修习禅修,使古老的智慧为现代人日常所用,最终达到圆满无上菩提。
下一篇:反省是智慧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