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的心就沉浸在种种烦恼的境界里,永远无法获得生命的提升。做任何事业,都必须要有这种勇悍顽强的精神,一旦认定目标之后,就义无反顾,坚持到底,方能有大成就,修行更是如此!《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一切修福业,皆由精进力,如欲受使者,专待王教敕。精进尊贵本,应当勤勇猛,菩萨乐修行,必成无上果。”(卷第七)
第三种情况,一开始发心很大,但后来越来越小。可能有的人已经做了不少事,那么是不是就够了呢?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做了多少就够了的问题,承担佛法的事业,不能以这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对待。寺院、常住需要我们去做事情,在家善男信女需要我们去做事情,社会需要我们去做事情,这正说明我们是有用的,能够有益于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因为我们是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所以人家才会来找我们。反过来,如果我们没有乐于助人的心,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人家也不会来找我们。如果我们的修行功夫不到,即使想去帮助别人也做不到,甚至不但帮不了人,反而还可能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多发心,增强自己的能力,做得更多、更好,这才符合佛法的精神。真正的发心不是得少为足,不是越做反而发心越弱,而是心无厌足,越做发心越强。正如《入菩萨行论·精进品》中说:“如童逐戏乐,所为众善业,心应极耽著,乐彼无厌足。”这也就是菩萨的发心,没有这样的发心,我们不可能成就最究竟的无上佛道。《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中说:“譬如假琉璃,见彼体清净,于天人世间,为事无利用。若彼真琉璃,及彼摩尼宝,体性有其殊,为事具大用。如是彼声闻,虽具头陀行,持戒及多闻、一切三摩地,不能降四魔,而坐菩提座,得成于善逝,非如菩萨故。”(卷第三)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心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越做越多、越做越好,永不停息,让自己成为一个越来越有用的人,对别人越来越有价值,最后我们一定能够成就跟佛菩萨同样的境界,利益到一切众生!
下一篇:发愿与发誓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