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
问曰,念佛之门,多承开导,群疑尽释,正信现前矣。但上文所谓抖擞身心,拨弃世事。今世网中人,间有境缘顺便,身意安闲者,则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拨弃者,又当何以教之?
答曰,世网中人,若是痛念无常,用心真切者。不论苦乐逆顺,静闹闲忙。一任公私干办,迎宾待客。万缘交扰,八面应酬。与他念佛,两不相妨。不见古人道,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假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又云,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其有世缘稍重,力量稍轻者。
亦须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每日或念三万声,一万声,三千声,一千声。定为日课,不容一日放过。又有冗忙之极,顷刻无闲者,每日晨朝,必须十念。积久功成,亦不虚弃。念佛之外,或念经礼佛,忏悔发愿。种种结缘,种种作福,随力布施,修诸善功以助之。凡一毫之善,皆须回向西方。如此用功,非惟决定往生,亦且增高品位矣。
世网中的人,若是能够痛念无常,用心真切者,他虽在苦乐逆顺、静闹闲忙、公私事务纷繁、迎宾待客、八面应酬交摄中,和他念佛还是两不相妨。
假使有的人念佛功夫较浅,力量稍弱,而世缘又较重,也必须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每日或念三万声、一万声、三千声、一千声,定为日课,不可一日放过。
再如有人繁忙到了极点,没有片刻空闲,但在每日早晨必须十念,积累日久,也有一定的功德。
念佛以外,或诵经礼拜、或忏悔发愿,种种结缘作福,随力布施,修众多善的功德,作为助行。
所有极微小的善都要回向西方。如果能这样无间断地用功,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必然增高品位。
此段论文浅显易懂,针对日趋忙碌的现代人,此处只将“定为日课,不可一日放过”一句话展开。有人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我信愿坚固就好了,何必设立定课?”以下分二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一、《八大人觉经》中一句经文:“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心是恶源”中的“心”指凡夫的妄心,是我们造业的根本;“形为罪薮”中的“薮”,本指积水的低洼处,比喻我们的身体是集中一切罪恶的地方。杀、盗、淫、妄、酒,都是为了放纵身体各个感官的欲望。因此身体被称为罪薮,也就是造业的集中地。
引用净界法师的讲解:“我们的修行并非从零开始,每个人从降生之日起,我们的生命就不是一张白纸,而是画着无始生死轮回的图案。等到我们有缘听闻佛法,想修行时,便开始对抗我们的业障、报障、烦恼障,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印光大师的棒喝:“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
赵茂林先生在《追述学佛因缘并以纪念印公恩师》一文中讲述自己拜见印光大师的场面:“迳往报国寺拜请明道师,叩关看见师父。仰之弥高的风采依然,行礼后,开口先问我,这一两年来信愿坚定吗?念佛的功课订定吗?我吓得张口结舌,嗫嚅地说:‘因为经理大江南饭店、天瞻玻璃厂等事务繁忙,念佛功课还未订,可是信愿已深切的坚定不移了。’恩师正色地说:‘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不定念佛功课,信愿未够坚定。还得要痛切的用功念佛!’真是未开口三十棒,这一顿棒喝,使我提高了警觉不少。”
可见,“信愿坚固”的评判不是由凡夫所谓“我信愿坚固就好了”来作标准的。《佛说四十二章经》一句经文“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以凡夫带着感情色彩的生灭心来判断“信愿坚固”与否,显然靠不住。当一个人意气纷发时的豪言壮语,是否经得起长时间的坚持,老病死的考验,临终四大分解的苦痛?既然凡夫的自我认定不可靠,以什么来判定呢?
“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由一个人日常的身口意造作中,善、恶、净业所占的比重,通过日积月累形成定业,来看生命的大致趋向。佛在世时,一位马车夫每天精进修持,却担心自己如果在驾车时死亡,因没有忆念三宝的功德,而堕入恶道。佛安慰他说:“如果一棵大树天天向西方生长,突然有一天遭遇被砍,它会倒向哪里?”马车夫说:“一定向西而倒!”佛说:“你每天的精进修持,亦复如是!”。
总结以上两方面分析,可见“每天订定念佛功课”决定了我们生命的趋势,我们凡夫的生命只有两种趋势,不是向轮回中倾斜,便是向极乐世界舒展!
下一篇:学佛就是学做人